第168章 南莊涼粉與韓愈
“是啊!我把它采蜜的地方給占了,哈哈!”郭呂明俯下身去,觀看起小桃花來,紅色的花蕊非常的可愛,這是農村的小姑娘最喜歡的花了,因為它可以用來包紅指甲;每到這個時節,姑娘們就把小桃花采摘下來,選出最飽滿的一朵或者兩朵,放在手裏捏搓幾下,讓它變軟,最好看到紅色的汁出來,然後把它放在指甲上,用綠色的樹葉包起來,再用細細的繩子將綠葉纏繞幾圈;這樣下來,十個手指頭上就好像十個小小的綠粽子;三四天後就可以取下來,紅瑩瑩的指甲就呈現在眼前,這種效果既環保衛生又美觀漂亮,比城裏的姑娘塗得指甲油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要知道城裏人使用的可是化學物質,裏麵勾兌了什麽對人體有害的東西誰都不知道。
“叔叔,什麽時候種的這些東西啊?”郭呂明轉過身問道。
“在家裏閑的沒事幹,從你上大學走後,我就開始種了寫秋菊,不知不覺又種了這些。”郭誌碩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很是驕傲。
“叔叔有這個雅興,比打麻將抽煙好多了,一定要保持下去啊!”郭呂明抱著叔叔郭誌碩的肩膀走進了屋裏,屋裏的布局沒有什麽大的變化,唯一變的地方就是換了個
大電視,看起來應該是17寸,長虹牌的。
郭誌碩將電視打開,切換到mz電視台,說道,“明明,這幾天電視台都在密集報道‘蟒河橋慘案’的事情,我在住院的時候一直都在看,你也看看吧!”
申美娥端來了切好的甜瓜還有瓜子,招呼著郭呂明吃;郭呂明也注意到嬸嬸的變化,感激地說了句謝謝,竟然讓申美娥不好意思起來。
電視裏果然在報道“蟒河橋慘案”,雖然是一個上個周六的舊新聞,但郭呂明依然看的是津津有味:經過警方審訊,和逵下麵的四個同案犯已經全部交代了犯罪的事實,與和逵所交代的一模一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方天行在五名案犯都將矛頭指向他的情況下,還心存僥幸,到目前為止還不承認自己是十三年前蟒河橋慘案的幕後指揮。看到這裏,郭呂明是相當的生氣,他說道,“方天行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他這真的要跟警察幹上了?!”
“他是在等著自己的老婆幫他請律師呢!”郭誌碩輕聲地說道。
“請律師也沒有辦法吧?現在五個人都指正他了,那還有什麽好抵賴的,鐵證如山了呀!”郭呂明將嘴裏的瓜子狠狠地咀嚼著。
“困獸猶鬥,垂死掙紮而已。咱們再等等吧!葉局長先前說過,一旦有了消息會第一時間告訴我。”郭誌碩又想拿出酒來喝上兩尊,但被郭呂明一把抓了過去。
“叔叔,你剛出院,這酒以後千萬不能喝了,否則真的會出大問題的。”郭呂明關切地說道。
“好好,不喝不喝,你先把酒給我,我保證不喝了!”郭誌碩討價還價地說道。
“我才不相信你呢,至少我在家這段時間,這些酒都有我來保管著。”郭呂明說完,就將茶幾下麵的酒全部拿了出來,準備放進自己的屋子裏麵鎖起來。
“明明,你來家實在是太好了,我平時管你叔叔,他就是不聽,你來了,我就把他交給你了啊!”申美娥從外麵端來了兩盤剛剛炒好的菜走了進來。
郭誌碩瞪了申美娥一眼,申美娥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對郭呂明說道,“今天中午我們是大米飯,你叔叔出院,還有你回來了,雙喜裏門,大家慶祝下。”
郭呂明很高興,他最喜歡吃的就是西紅柿炒雞蛋配大米飯了,看到桌子上果然有這麽一盤菜,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嬸嬸,另一盤才是苦瓜炒蛋,也是自己喜歡吃的。
郭呂明將叔叔郭誌碩的酒都收了起來,鎖在了自己住的屋子裏的那個紅漆大櫃裏,這間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三張床並在一起,最靠牆的那張床是自己的,新被子新褥
子,看得出嬸嬸為自己回來做了不少的準備;嬸嬸確實變了呀!郭呂明心裏暖暖的。
過了兩天,兩個雙胞胎堂弟郭呂青和郭呂雲放假回來了,三兄弟見麵是分外的親熱,在一起生活十幾年的情誼讓他們已經超越了親兄弟;郭呂青哥倆一定要拉著郭呂明
去南莊鎮吃涼粉,說上次沒有把哥哥管飽,這次一定要讓哥哥吃個夠;郭呂明很高興,說去也可以,但花的錢必須讓他掏;郭呂雲說,哥哥好不容易來趟家,怎麽樣也
得讓做兄弟做個東啊?郭呂明不同意,說如果不讓他掏這個錢,他就不去。
郭呂青和郭呂雲看到郭呂明如此堅定,也隻好答應了下來;他們兩個繞著郭呂明開回來的大切諾基讚不絕口,因為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大的豪華的車子,坐在裏麵
更是舒服的要命;他們詢問郭呂明這個車子是怎麽來的?郭呂明講如何贏取這輛車子的經過說了一遍,郭呂青和郭呂雲目驚口呆,沒想到郭呂明的運氣會這麽好,兩個
富翁鬥富,自己的哥哥得了個這麽大的便宜。
三個兄弟在說說笑笑中來到了南莊鎮,隨便在路邊找了個涼粉攤位坐了下來。
南莊鎮位於河南省孟州市城東十公裏處,鄭孟、新孟兩條公路貫穿全境,從鎮區聯袂而過,由於該鎮處於兩市(洛陽、焦作)三縣(孟州、溫縣、孟津)交界、五條河流(黃河、新、老蟒河、漭改河、豬龍河)匯聚的衝擊平原上,東與溫縣招賢鄉相連,西和西南與緱村鎮、化工鎮連接,南瀕黃河,北與城伯鎮接壤。因此,從明末清初開始,便成為中州重要的商貿聚散地。該鎮轄27個行政村,近4萬口人,總麵積48。1平方公裏,耕地麵積2000公頃。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等各種糧食與經濟作物。馳名中外的“四大懷藥”之一生地,風味獨特的綠豆涼粉,倍受李闖王青睞的豆沙糕,是該鎮的三大傳統名特產。
“南莊混漿綠豆涼粉”在mz市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主要分布在南莊鎮的主街上,約有三十個小檔口在經營,特點是清涼爽口,與全國其他城市的涼粉有很大的區別,渾漿涼粉色綠、味香,拌以芥末、生薑、陳醋、芝麻醬等作料,不僅吃起來口感潤滑,而且還有清熱解毒、敗火驅風、消食健胃、排除漲氣的功能,在酷暑季節吃上一碗渾漿涼粉,你會頓覺神清氣爽。
郭呂明從小就喜歡這一口,這次過來和兩個堂弟吃了個飽飽的,涼拌的和油炒的全部都吃了,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帶了兩坨回去,拿給叔叔和嬸嬸嚐嚐,老板看到郭呂明如此照顧他的生意,給了個八五折的價格;郭呂明很爽快地按照原價把錢給了老板,老板不理解,郭呂明說,這個涼粉的味道正宗,他喜歡;兩個人相視而笑,分外地豪爽。
在郭呂青和郭呂雲的要求下,郭呂明在把涼粉送到家裏後,開著大切諾基帶著他倆向mz的西邊開去,那裏有“文起八代之衰”韓愈的陵墓,他們兄弟兩個想拜謁一下,希望在明年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鬥中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他們三個一路向西,經過“快活林酒店”的時候,郭呂明看到那裏生意非常的熱鬧,門外麵的大傘下麵坐滿了人,還有兩排長龍等著吃飯,就問郭呂青,“呂青,這裏怎麽還是這麽熱鬧啊?”
“大哥,這有什麽好奇怪的!店老板有經營頭腦唄,又有‘武鬆拳打蔣門神’的金字招牌,還有做的河南燴麵味道正宗,量又足,尤其是那大塊的牛肉,哎吆,如果不是剛才吃了涼粉,我現在就想下去吃一碗。”郭呂青吸了一口口水說道。
“可不是,每次經過這裏,我都想下去吃一碗,這味道太正宗了;大哥,你好久沒吃過這裏的燴麵了吧?有時間我請你來吃啊!”郭呂雲搶著說道。
“生意真好,誰能想到在宋朝的時候,咱們mz的牢房裏竟然關著這麽一位大英雄,三碗不過崗,武鬆打虎,還有咱們mz土生土長的那個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娘和她的老公’菜園子’張青,厲害啊!都知道香港那個演員黃秋生主演的電影‘人肉叉燒包’厲害,如果放在咱們孫二娘的麵前,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郭呂明對mz的曆史了解的不多,但對《水滸傳》卻通讀了幾遍,對裏麵“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英雄人物充滿了敬意。
“誰說不是呢?簡直就是毛毛雨啦!”郭呂雲學著港腔說道,逗得郭呂明和郭呂青哈哈大笑起來。
大切諾基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穿過了市區,越往西建築越少,視野也越來越寬闊,行駛了六公裏,到達了韓莊村,“韓愈祠”就坐落在那裏,mz人都叫它“韓園”,它建於唐寶曆元年,距今已有1170餘年的曆史。目前,陵園的主要建築有牌樓、神道、石階、山門、饗堂、唐柏雙奇、碑廊、雕塑、墓塚、展廳、亭閣、遊客中心等建築群,氣勢宏偉壯觀。中國國際韓學研究院就設在這裏,國家aaa級景區。此地北皇太行,南臨黃河,是一片丘陵地帶,郭呂明三兄弟下了車,拾級而上,朱紅色大門大開著,上麵鉚著金燦燦的釘子;房頂之上有三個巨形匾額,都是黑底金字,“韓文公祠”,“百代文宗”,字體蒼勁有力,渾然一體;踏進大門就看到約兩米高的韓愈石刻雕像,韓愈手握書卷,昂頭挺胸,五柳須染直飄胸前,仙風道骨,大義凜然,不愧是“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風範;雕像下麵是座黑色的石座,上麵用漢語和拚音刻了兩個大字“韓愈”!郭呂青和郭呂明趕忙跪下,拜了三拜,將焚香插入三角黑色圓形香爐內,繞像三圈以示瞻仰;石刻雕像旁邊有水池,荷花朵朵,含苞待放,綠水瑩瑩,清澈見底,裏麵有無數枚硬幣鋪滿池底,可見香火之旺。
郭呂明三人徑直來到後院,見翠柏蓊鬱,棗樹成林之間有韓愈墓碑,磚石圍住,麵積雖然不大,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郭呂明雙手合十,心中默念,希望自己的兩個堂弟明年高中,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希望自己父母和妹妹的冤情早日得雪。
遊行回廊,碑文甚多,有介紹韓愈生平事跡的,有介紹韓愈文學造詣的,有韓愈作品欣賞的,不一而足,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郭呂明看著一個個碑文,崇拜之情如升騰之沸水,為mz能夠出現這樣一位超級大文豪而感到驕傲。
韓愈(768年-824年,唐代宗大曆三年至穆宗長慶四年,年五十六),字退之,出生於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祖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縣),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卒諡文,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共同倡導中國唐代古文運動,合稱“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散文,詩,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韓文公,名愈,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年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既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來,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麽名呢?”
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征他們都要做人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韓愈怎麽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誌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表露。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恃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
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結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麵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麵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閑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隻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地,接著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己瞧不見自己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
郭呂青站在韓愈的傳世名言碑文前大聲念了起來,郭呂明和郭呂雲趕忙走了過去,不看不知道,沒想到韓愈給後人留下了如此多震撼人心的名言警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聽穎師彈琴》)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原毀》)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事業無窮年。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師說》)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進學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聖人無常師。(《師說》)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師說》)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調張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三兄弟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意猶未盡,重新又念了一遍,大有跌宕心胸之感。移步前行,看到一篇後人對韓愈的評價的文章,“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郭呂雲豎起了大拇指,說了句真牛。
三人再往前走,是有關韓愈當官入仕的故事介紹,郭呂明受張偉的影響原本是不想看的,經不住兩位堂弟的引誘,耐下性子看了起來。
唐代家韓愈,在他坎坷漂泊的一生中,曾與嶺南結下不解之緣。他先後貶廣東陽山、潮州,多次往返嶺南過韶州曲江。他對曲江的山水風光讚歎不已,粵北的明山秀水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據《中國曆代名人勝跡辭典》中記載:韓愈(768-824),河南河陽(孟縣)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貞元進士,後調四門博士,遷監察禦史。韓愈一生為官幾十年,曾三上兩下,坎坎坷坷,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他提倡儒學,開宗理學之先聲。在文學上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靡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章氣勢雄健,流暢明快,說理透徹,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