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合立馬走上前去厲聲問道:“皇後,你這是在幹什麽呢?本王讓你與國師共同商議籌辦宴席一事,可如今你們二人卻在此前聊。莫非是沒有將本王的話放在心上!”
李儒見阿德和此時誤會了自己與皇後,於是便找借口偷偷離去。
阿德和經過一番詢問之後才明白,原來是因為昨日皇後聽到李儒說黃瓜美容的功效之後,親自試驗了一番。
今日早上起來後發現效果顯著,於是便迫不及待的來此向李儒討教更多美容養顏的方法,這樣一來也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
阿德和聽聞之後,雖然心中還是有怨言,但也明白是自己誤會了他們兩人,於是此事便不了了之。
…
“胡大人,聽說了沒,三皇子耳聰的毛病已經被國師治好了,三日後陛下要為阿賀鬆皇子慶祝一番!”
“對,我也聽說了,恐怕這樣一來,三皇子的身份也會水漲船高…”
而宮中的一些大臣也紛紛得知阿德和要在三日之後舉辦宴席,來慶祝三皇子耳疾恢複成功。
與此同時,一些幕僚也開始暗中行動起來,先前由於阿賀鬆耳疾嚴重,導致阿德和對他疏遠起來,而此時阿賀鬆已經痊愈。
阿德和還親自為他舉辦宴席,想來此時阿賀鬆已經具有了一爭太子的能力。
“屯大人,明明是我先來的,你怎麽插隊呢!”
“是我先來的,分明是你在插隊!”
兩人爭執不在,旁邊的大臣將領也紛紛開口勸著。
此時阿賀鬆正被堵在家門之中,如今前往送禮的大臣已經在門口聚集了多時,都想要親自拜見阿賀鬆。
“三皇子殿下,前來拜訪的大臣已經在門外圍成一團了…”
隻聽一名侍女慌張的說道。
“你且告訴他們,今日本皇子耳聰才恢複,身體不適,恐怕不能出去一見,讓他們都回去吧!”
阿賀鬆心中閃過一絲興奮,先前自己不受待見,從來沒有一名大臣或者將領與自己交好,可如今,前來拜見自己的人都要踩破大門了,阿賀鬆知道,這一切都是李儒的功勞。
而阿賀鬆先前便聽得李儒的吩咐,對此前來拜見的大臣一概不見,無奈之下,一眾大臣隻得悻悻而歸,心想等待宴席的時候再將禮物送上。
等待第二日一早,李儒被敲門聲所吵醒,而後便聽得門外的侍衛大聲說道:“國師大人,該起身洗漱了,今日還要早朝呢。”
李儒昨夜便一直在思考該用什麽辦法讓阿賀鬆上位,所以一直熬到很晚才休息。
可如今自己明麵上已經是西十國的國師,所以早朝肯定少不了自己。
聽到之後麵對門外說道:“好,我知道了!”
而後李儒便準備起身洗漱一番。
來到朝堂之上後,隻見一眾大臣都以早已到達,等待李儒來時,見一眾大臣都朝著自己臉上望著。
李儒不禁疑惑開口問道:“難道我臉上有花嗎?”
這是隻見一名大臣,小聲說道:“國師大人,你的帽子好像戴歪了!”
李儒聽到之後,手順著帽子之上一摸,果然。
“今日早上出門之時,有點著急了…”
李儒開口解釋道。
於是便將頭頂上的帽子扶正之後,立身在一旁。
沒過一會兒,便見阿德和來到朝堂之上。
這是隻見旁邊的一名公公尖聲叫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李儒聽聞之後,心中不由感歎,看來哪裏的早朝都是一樣的,這些皇帝也不想操太多的心。
這時隻間一名大臣上前說道:“陛下,如今漠河一帶連夜暴雨,導致我西十國不少村莊被淹,百姓流離失所,有許多百姓都死在洪水之中。而如今這些百姓們紛紛食不果腹,傷亡慘重啊!還望陛下早做打算!”
阿德和聽完之後沉思下來,片刻過後不由問道:“漠河一帶每年至少要發上那麽兩次洪水,上次本王不是已經提出了方法讓你們前期解決,可為何此時還會出現問這種問題。?”
隻見這名大臣應聲說道:“陛下,由於這幾日的暴雨導致洪水汛期提前來臨,一時之間附近的百姓也沒有防備,所以才致使損失慘重。”
阿德和聽聞之後不僅開始頭疼起來。
治理洪水的事情,在他上任以來,便一直沒有妥善解決,反而一直成為許多大臣口中,自己能力不足的證明。
正在思考辦法之際,卻突然想起朝堂之下的李儒。於是便想將這個問題丟給李儒,看他有沒有什麽好的辦法能解決。
於是便出言說道:“洪水自古以來便是曆代王朝所頭疼的事情,本王自然也不例外,不知國師有沒有辦法能夠解決這種病痛,這樣一來,也是為我西十國百姓做出一份貢獻。”
李儒聽過當前問題之後,知道治理洪水的事不可再拖,否則定然會造成更大的傷亡。
於是在腦海之中開始思考著治理洪水的辦法。
可在一旁的大臣看來,李儒這便是在不懂裝懂,於是出言諷刺道:“通過昨日國師一番見解,想必國師在軍事上有很獨特的見解,可是治理洪水一事,遠遠不是帶兵打仗所那麽簡單的…”
而後見李儒沒有說話,頓時得意起來:“所以如果不國師不懂的話,還請國師不要在這裏強撐,以免到時發生問題之後,再推脫到別人的身上。”
“哦,你怎麽知道我沒有辦法?如果我能講出治理漠河方法以及解決辦法呢?”
李儒見這名大臣如此囂張,於是便趁機反問道。
“隻要你能說到做到,你讓我做什麽,我便做什麽!”
大臣見李儒死到臨頭還嘴硬,如果李儒一早就知道治理漠河的辦法,何必要等到現在,所以心中猜想李儒定然是虛張聲勢,所以便一點餘地都沒有給自己留。
“好,如果我能做到,你便跪在地上學著狗叫,在這朝堂之上繞走三圈。”
李儒絲毫不客氣對著這名大臣厲聲說道。
大臣心中覺李儒表麵上如此囂張,但想來如果李儒早就知道的話,何必故意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