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波瀾(二更)
電話掛斷了,陳飛塵放下電話後,他慢慢坐下,他開始好好想想,也該好好檢討下自己了。最主要的是彭總為什麽要打來這個電話?會不會是主席的授意?如果是,那麽就真該好好琢磨了。
張珍的來訪讓陳飛塵感到很高興,作為67軍軍長能在調防的時候過來拜訪自己,這說明此人還是很懂得為官之道的,起碼對知道自己是他的領導。有時候,態度決定了一切。
陳飛塵在辦公室裏和李珍聊了起來,對於李珍來說他對陳飛塵感到很好奇,早就聞名已久,可惜一直沒有有緣得見,這次來主要還是為了滿足自己這個好奇心。
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作為風頭最勁的中共年青將領,陳飛塵身上有著太多的閃耀點。能打敗蘇聯老毛子這一點就足夠了!別人或許不清楚,但是他李珍知道的清楚,老毛子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就戰鬥力而言蘇聯的個人戰鬥力遠遠在美國人之上,旁人豈能輕易打敗?
不過陳飛塵也是趕上了好時候,也趕上了有個好領導,這個領導而且還是個軍事天才,林剛啊!久享盛名啊!
而最讓李珍對陳飛塵抱有好感的還是在於對國軍出身的中共將士能一視同仁,能看重提拔,16兵團已經成為國軍出身的將士最羨慕的部隊。還有哪裏既能證明自己又能獲得榮耀的部隊呢?!
陳飛塵對綏遠國軍部隊很有興趣,作為七路半之稱的傅作義嫡係部隊,作為在抗日時期英勇奮戰、能死戰到底的綏遠部隊,陳飛塵一直身懷尊敬。戰鬥力低下不要緊,要緊的是能知道自己是國人,能知道堅決抗日的道理,這兩條就足夠了。
陳飛塵與李珍越談越是投機,不知不覺兩人就聊了倆個多鍾頭,要不是董成進來匯報吃飯了,還要繼續接著談。陳飛塵請李珍吃飯,在飯桌上李珍頻頻向陳飛塵敬酒,陳飛塵同樣很給麵子的每次一幹到底!飯桌上的氣氛很融洽,也很熱烈。
陳飛塵和李珍自然聊起蘇聯,聊起目前國家的武器裝備,李珍都有點無奈,他說道:“如果沒有先進的武器生產技術,沒有相配套的技術生產線跟上,強國永遠都是紙上談兵!”
陳飛塵沒有接話,他則是拿起酒杯朝李珍敬了一杯酒。等彼此幹掉杯中酒後,陳飛塵抹抹嘴後方才說道:“人就是善於創造奇跡的生物,我們中國人古時有四大發明,難道我們一門心思發展求革新,難道還會造不出先進的武器?我相信隻要新中國建立了,那麽遊**在海外的遊子們、報國無門的英才們,他們會回來的,隻要我們上下一心,隻要我們團結起來,那麽強國之夢就不會遙遠,這日子不會遙不可及,我們會親眼看到的。”
李珍深深看著陳飛塵,他從陳飛塵眼神中看到了那股子強烈的信心,這種信心感染了李珍。李珍大喝一聲說道:“好,那我李珍就陪著陳司令員您看那麽一天。”
陳飛塵嗬嗬笑了一聲,他接著站了起來右手舉著酒杯,他說道:“我們這一代軍人,做的是收複失地,做的是挺起脊梁和敵人幹,我們軍人的職責是什麽?保家衛國是本份,開疆擴土方才是我輩所幹之事!”
陳飛塵說的讓人聽上去熱血沸騰,李珍感覺自己胸口熱乎乎的,他眼眶裏感覺一陣的發熱,他同樣說道:“對!我們中國也該翻身了,老是被那些小毛賊欺負,也該輪到我們去欺負他們了!哈哈。”
陳飛塵大喝一聲:“幹了。”說完,他狠狠碰了下李珍手中的酒杯,他仰頭喝幹後,他把酒杯重重放在酒桌上,他大聲說道:“李珍兄,今天就到這裏,下次你我再痛飲!”
“好!下次不醉不歸!”
“哈哈!。。。。。。”
。。。。。。。。。。。。。。。。。。。。。。。。。。。。。。。。。。。。。。。。。。。。。。。。。。。。。。。。。。。。。。。。。。。。。。。。
李珍走了,李珍率領67軍於9月10日起軍開拔,回歸綏遠軍區。陳飛塵也沒有前往送行,畢竟現在陳飛塵太吸引人目光了,他不認為自己現在交好李珍,會給李珍帶來什麽好事!能避免就避免吧,來日方長。
一野第55軍,這支隸屬一兵團的部隊,此刻正在天山駐防。這支部隊的前身就是原蒙古軍區三個獨立師整編而來。經過幾次戰鬥後,第55軍戰鬥力得到了提高,也逐漸適應了長途作戰以及連續作戰的戰鬥方式。
第55軍是支步兵軍,在遼闊的新疆地區,步兵部隊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但在目前全軍整體前提下,步兵軍還是主體,摩托化或者說機械化那就是遙不可及的東西。
新疆起義的陶鑄目前已經成為新疆軍區副司令員,暫時做王胡子的副手。彭總的辦公場所放在了蘭州這個西北要地。
對於起義的國軍部隊,一野還是派遣了大批的政工幹部進行整編,有了很多的前車之鑒,所以整編工作開展的很順利。
可是彭總為首的西北局卻碰到了一件難事,或者說是一件心事。那就是前西征軍被俘後幸存下來的戰士,這裏麵有很多的婦女同誌。這種情況在馬家軍的請、甘尤為嚴重。
這些幸存下來的戰士由於離開部隊、與黨失去聯係多年,如果讓這些人回歸部隊,存在很多的爭議。可是如果不讓這些戰士歸隊,那又該如何呢?不少團級幹部以及地方部隊反應,這些昔日的西征軍戰士們都神情激動請求歸隊!這已經在群眾中以及基層隊伍裏造成了很大的波動。
可是在西北局會議上,討論來討論去還是不能達成決議,拿著彭總的話說就是“不敢啊!”西北局很快上報中央,請求中央決定。
當然這個情況陳飛塵也知曉了,當初在征戰甘肅、寧夏的時候,陳飛塵就知道點,可是當時過於關注戰事,而沒有注意到這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