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黑火藥製成的槍彈用於連發速射機槍,帶來的結果就是連續開上幾十槍之後,導氣裝置就會被火藥殘渣堵住,這時就必須拆開機槍,清理之後才能再次用於戰場。

這種動不動就大卸八塊的清理方法,一聽就不可能麵對激烈的實戰。所以現在沈淵的機械加工技術,即使能達到用重金砸出機槍的程度,使用的彈藥也非常成問題。

其實火神炮能實現快速的射擊效果,那是因為它使用的是人力搖動搖把,這就不存在導氣裝置的問題了。

而另一方麵,更小型的槍械,哪怕就是簡單的自動手槍,同樣存在火藥殘渣堵塞導氣裝置這個困難。

因此在化學發射藥研究出來之前,那種扣一下扳機打一發子彈的槍,是很難應用於戰場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左輪槍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左輪槍的自動發射不是靠著導氣裝置,而是扣動扳機推動彈輪的轉動完成的。再加上它的機械裝置極其簡單,就算是被火藥殘渣糊住了,在戰場上做一下簡單的清理也用不著花費太多的時間。

所以左輪槍這樣的武器,就成了沈淵的首選。

畢竟在冷兵器作戰的時候,除了遠程火炮轟擊,中距離火槍對射之外,在近距離還要接敵近戰。

而沈淵的部隊因為要攜帶大量的槍支和彈藥,手榴彈和工兵鏟,所以他們不可能裝備極其厚重的盔甲,這樣在近身作戰的時候,江南軍隊就相當吃虧。

所以一旦要是被呼倫那樣的勇士,衝進了火槍兵的隊列,在近距離交戰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極其嚴重的傷亡。

因此沈淵才打算把左輪槍這樣的裝備,普及到班長級別的戰士手中。

這樣一來在被逼無奈,必須近戰的時候,憑借戰士手中可以破甲的三棱刺刀,還有班長手中的左輪槍,就可以和凶猛的敵軍拚個勢均力敵。

當然了。裝備軍隊的不可能是這種外觀極其精良漂亮的禮品左輪槍,為了近戰和夜戰的要求,手槍也不可能做成不鏽鋼表麵這種明晃晃的樣子。

沈淵為軍隊研製的是11.43毫米口徑的左輪槍,彈輪內裝彈六發,這樣粗大的子彈即便是用黑火藥發射,也足以一槍撂倒戰馬!

所以在近戰的時候,哪怕是女真兵穿著三層鎧甲,手持左輪槍的戰士也足以一槍一個,把他們打得紛紛斃命。

再配合投擲距離五十米左右的手榴彈,殺傷範圍七十米的霰彈槍,沈淵的部隊在近戰的時候就足以獲得優勢了。

可是自己的三萬部隊,要想讓班以上的幹部全都裝備左輪槍,最少也要三千支的數量。沈淵在試製這批武器的時候,從鋼廠冶煉的特殊鋼材,到蒸汽機床的精細加工,全都做了仔細的安排。

要知道這和槍口上彈的火槍、發射霰彈的霰彈槍完全不同,沈淵要讓部隊中所有的左輪槍不但誤差極小,而且還要所有零部件通用才行。

這麽一來,左輪槍裝填彈藥發射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不會炸傷自己的戰士。同時槍支一旦出現故障,也可以在戰場上用零部件現場維修。

這就使得加工精度的要求變得極高,即便是沈淵現在的軍工部門已經是非常發達,這對他而言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

其實從這小小一支左輪槍的事就能看得出來,沈淵準備這場北方大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如今努爾哈赤的手上有女真八旗,八旗中每旗可以出兵七千五百人,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六萬。

這些八旗兵,在幾十年的內部鬥爭中經過了反複的淬煉,騎射之術和戰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更何況他們在東北苦寒之地以漁獵為生,身體素質和忍饑耐寒的能力過人,還有不少士卒,幹脆就是前不久被努爾哈赤從深山老林裏抓來的“生女真”。

這些女真兵裝備長弓大箭,善於遠程射擊,身體素質強悍,有接連熬戰的勇氣和實力。再加上努爾哈赤起兵之後形同造反,更是絕無退路,因此戰鬥意誌極其強盛。

在明朝晚期的曆史當中,經常是三五十人的八旗騎兵在城門外經過,就能把城裏麵好幾千的大明守軍嚇得魂不附體,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這一方麵說明了大明軍隊的衰弱,另一方麵卻是證明了八旗軍隊的強悍,所謂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可不全是虛言……更何況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六萬人!

努爾哈赤野心勃勃,後金虎視眈眈,沈淵知道若是不經一戰,讓他們吃個大虧,這些人是不會老實的。

所以這一戰勢必要打,他早就為此開始著手準備了。

……

廳堂裏人人歡聲笑語,到處喜氣洋洋,這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過年,最是熱鬧開心不過。

沈瀾和朱常津這對小夫妻,每次被人調侃的時候沈瀾就會羞紅了臉,畢竟是新婚夫婦,麵嫩的很。

程無愁姑娘臉上滿是幸福的神情,看來那位妙蓮大師也終於想開了。

沈淵心裏卻知道妙蓮大師由空門入塵世,終於還是開始體悟人生,學會了如何去愛這人世間。

柳如青儒雅淡然,華潛雍容貴氣,沈渙才華橫溢意氣飛揚,沈淵這三位當初一起趕考的好友,如今都成了人中龍鳳。張二狗氣勢沉凝,武功顯然是大有進境。柳小智榮辱不驚,心智也鍛煉得異常堅韌。霍四哥身上的鋒芒似乎越來越少,秦玉虎也由修煉陰勁時的氣勢陰寒,變得充滿了陽光。

吳六狗喝了酒以後鼻子就變得通紅,人群裏就屬龐寶強笑得最大聲,鐵槍趙原身上的鐵血氣質則是越來越強!

風傾野氣勢沉凝如山,龍小羽卻猶如山間的溪流一般清澈靈動,他們這一剛一柔對比之間,好似蘊含著武道之中的至理。

而煉心道人和行知大師,還有劉若愚這三位長者,這時麵帶慈和的神情,看著眼前這滿堂的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