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楊天生自東南國回來作大明朝廷內閣次輔確實是神來一筆,往大明鐵板一塊的官商名利場內打入了一根楔子,往下打,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楊天生是顏常武便宜老子的拜把兄弟,助顏常武上位,更將女兒嫁給顏常武,這就是日後東南國的王後楊鶯兒。
顏常武一向在外打仗,他是閩南人,就依閩南人的家規,用正妻管家,管理東南國的軍政之事。
楊鶯兒作得這麽多年當家主婦,駕輕就熟,用人恰當。
但有一人,並不受到重用!
那就是她的父親楊天生,他水平不差,能力很強,貿易做得,會八國外語,極為少見!
當初顏常武上位,靠的可不是謀士的三寸不爛之舌,而是楊天生手下一班兄弟,鐵血上位。
楊以軍法治家,令行禁止,真要作為海上大將,不在話下。
卻隻在外貿、外交、經濟、福利等次一等的大臣位置上輪轉,對於人事、財政與軍務,楊鶯兒從來不給楊天生沾手,一直壓製著他,也不給他進步,不讓他入閣拜相,不給他主政,真是不孝之女。
顏常武好奇地問起來,楊鶯兒竟是如此說話:“我不想我父親做楊堅第二!”
楊堅!
隋朝的開國之君,得位不正,原為北周大臣,他的女婿乃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贇。宇文贇死後,兒子宇文闡繼位(其母朱滿月,倒不是楊堅的女兒),宇文闡年幼,保不住皇位,被楊堅篡位,建立隋朝。
嫁出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顏常武並不擔心他在時誰敢異動,楊鶯兒卻不得不為她與顏常武的兒子作最壞的打算。
所謂將軍難免陣上亡,善泳者溺於水,她老公一天到晚在海上飄的,天知道有哪一天會飄去哪裏!
所以得未雨綢繆,提防權臣是其中之一。
楊天生天然就具備優勢,畢竟誰不討好王後的父親!
他越是勢大,越是危險,楊鶯兒不讓她父親升官,以致於父女關係很一般。
不過楊天生確為人才,顏常武覺得放他在東南國實在可惜,因此將他放到了大明,然後他就主導了大明朝的經濟運行,一下了就把大明的經濟提升了一個檔次,很厲害的樣子。
這次他隨顏常武東征,為顏常武的行營總管,管理軍政之事,理得井井有條,一點都不麻煩,顏常武稱他為“龐統之才,百裏之事,易如反常,萬裏之事,不在話下!”
在船上他見顏常武為銀子少而頭痛,就揭開一個驚天大案,辦成之後,銀子將不會有問題!
原來揚州鹽商的生意非常好,用鹽量大,就申請預提下一年的食鹽銷售額度——食鹽銷售為了保持平穩,官府每年都給鹽場下達生產指標,既不能少,也不能多。
少了,供應不足,鹽價上升。
多了,供應太多,鹽價下跌,官府稅收有影響。
鹽商要求更多的食鹽銷售額度,並不是隨心所欲,要交額外的利息。但在地方鹽政與鹽商的勾結下,原本該上交國庫的銀稅,或拖欠或“孝敬”鹽政,自前明到新明達二十年之久,一直沒上交這筆費用。
楊天生查出來虧空至少有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本來掩蓋得非常好,各路官員都打點到了,但新明前年按東南國成立了獨立的“帝國經濟情報局”,隻對公主主真真負責,專門就是查辦這類經濟案件,主事者多為東南國來的官員,他們以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到了這樁案件。
朱真真一看,牽涉是如此之大,她怕Hold不住,看看滿朝文武,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就楊天生能夠幫忙。
楊天生就勸朱真真不要輕舉妄動,讓她老公來吧!
就在回航的戰艦上,楊天生揭露此事,顏常武遂以巡狩為由,先是召見各地文官,將他們調來,同時調動了海軍陸戰隊上萬人,連同各支部隊五萬,包圍了揚州府!
楊天生的顧慮是對的,隻有顏常武才有能力處理此事,因為涉案的官員都非同小可。
頭一位乃蘇州巡撫朱用錦,封疆大吏,大明崇禎十年丁醜科第二甲第十二名進士,他的同年有一個非常有名,叫做堵胤錫,現為大明內閣第五條好漢!
再有巡鹽禦史於重華,更是崇禎四年辛未科二甲進士,根深蒂固。
還有揚州知府桂一章,和於重華是同年,以及駐鎮江的新編陸軍第7師的師長韓世基等,涉及到的中高級軍政官員足有幾十人!
這揚州鹽商的能力之大,銀彈放倒的官員之多,實在令人瞠目結舌,可以說,長江及兩淮官場有大量的官員被他們拖下了水。
當顏常武召見他們,對他們說出來道:“難道本王有什麽虧待了你們,以致於你們都不聽本王的話,隻聽鹽商的話?”
嘩的一聲,被接見的官員中竟然跪倒了一半,連巡撫都跪了,讓其他沒有犯案的官員們麵麵相覷!
這一跪有多沒少,一些沒在偵查名單上的官員們作賊心虛,也跪了下來,自動投案。
顏常武的威力非同小可,隻不過提了一句,官員們無人抵抗,乖乖就範,按他的要求,拿了紙筆寫交代的材料!
他的威力不僅如此,楊天生接見揚州商人們時輕描淡寫地道:“本官奉東南王旨意,查辦揚州鹽案,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你們交代了,頂多就是你們一人流放,不交代的話,則你們殺頭,家族流放!”楊天生說道:“做了壞事的人,就站出來罷!”
窘迫的沉寂,一秒鍾過去了,沒有一個人動。
突然地上響起了沉重、整齊的聲音:“一!二!三!”
所有的鹽商都站出來了,留下的其他商人們看定了眼睛!
就這樣,顏常武挾大勝之威,不費吹灰之力地讓揚州鹽案大白於天下。
他返駕南京,到了牛首山清涼寺內,裏麵隻見軍人不見和尚,已經由軍隊控製了寺廟,他見著了一位官員,顏常武長歎道:“何苦來哉!”
那個官員木然道:“臣有罪!罪該萬死!”
竟是內閣閣員,文官中的第三條好漢,楊铖新!
此人竟成了揚州鹽案的總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