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錫即將回歸南京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南京高層,聽到這個消息,高官們敏銳地感覺到堵某人回來真是來者不善啊!
“馬相爺,堵胤錫回朝,隻怕朝政會有波折啊!”閣員周六一對馬士英擔憂地道。
內閣五相,馬士英、周六一為一派,劉孔昭欲上位,諂事馬士英,而楊天生與陳子壯為獨立勢力,因此馬黨一派強盛。
馬士英的臉色陰晴不定,最終無奈地道:“本相也知道必有波折,然而無可奈何!”
好一個無可奈何!
南華帝國雄踞海外,擁有戰列艦編隊對於大明的沿海地區購成了巨大的威脅,馬士英雖想扭轉這樣的局麵,無奈收效甚微。
其實他在朱和坪要寫信給東南王時就知道事情不妥,但無法阻止,如今東南王派堵胤錫回來,隻怕他馬士英的首輔位置坐到頭了。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近年來,隨著他權勢增大,廣植黨羽,又籠絡太監和軍方人物,在朝政上相當強勢,引起了朱和坪的不滿!
馬士英知道事情並不妥當,奈何權力的甘美讓他迷失了方向,這是一個多麽巨大的帝國,人多事多,而且銀元也多,比如去年,大明財政收入達到一億銀元,約合七千萬兩銀子!
要知道,明朝中期張居正整頓大明財政,一年隻得430萬兩銀子的國庫收入而已。
前明的財政從來沒有過這麽寬裕的,有了銀子,什麽都能做,什麽都好做,他是內閣首輔,人財物軍樣樣管到,以他為主體,很做了一些事情,也得罪了很多人。
……
堵胤錫的座艦由南華艦隊護航,直接進入長江。
果不其然,堵胤錫在南京下關碼頭上了岸,就被朱和坪派來的太監給接上禦賜馬車,趕往皇宮麵聖去了。
而內閣諸相則在內閣樓坐等,馬士英臉色如常,強自鎮定地批閱文化,但無論是他與劉孔昭、周六一都有點心不在焉,而楊天生則喝他的茶,至於陳子壯則在看書,他們兩人倒是非常地鎮定。
周六一暗暗羨慕楊天生與陳子壯,這兩人無論風雲如何變幻,隻要東南王在,他們的運氣都不會差
廳內的大鍾一分鍾一分鍾地走著,突聽有人傳道:“堵大人到!”
除了馬士英與楊天生,其餘人都站了起來,
接著又有人叫道:“堵大人帶著東南王旨意到來!”
於是馬士英與楊天生也都站起來了,眾人一起迎接堵胤錫。
侍者馬上把香案擺了出來,堵胤錫微微笑著,對馬士英道:“王爺有旨意,請馬相接旨!”
馬士英在劉孔昭與周六一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跪下,大家都細聽堵胤錫宣讀大明東南王的旨意,聽著聽著,大家都眼眨眨,由初時的疑惑,變成了羨慕。
這是一道加恩的王旨,東南王顏常武在旨意中大力表彰了馬士英的功勞,包括軍政事務,他在任時,大明拓地千萬裏,得到東中西伯利亞、內外蒙古、新疆、西藏,讚畫軍機,支應前線,其功大焉。
在任其間,創造了中國曆朝曆代財政收入的新高,又有經濟建設,如穩定農業,使得大明糧食得以自給,人口年增長率為3%,建立了絲綢、瓷器與茶葉的經濟體係,又提高了鋼鐵產量,修建了諸多大項工程,如鄭州黃河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疏通大運河等,再有協助組建大明新軍,揚軍威於萬裏……功勞之大,難以盡數。
王爺稱讚馬士英是一代大明乃至於中國的名相,功不可沒,因此,特賜其為大明一等公爵,世襲罔替。
中華朝製是非軍功者不得封爵,但馬士英任內拓土千萬裏,無論如何都不能抹殺他的功勞,因此對於他成為一等公,大家還是很服氣的。
馬士英老淚縱橫,連聲叩謝。
無論怎麽樣,他都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局,一等公爵,世襲罔替,非同小可。
按朝製,東南王加九錫,軍國大事,悉得處置,他的封爵是有效的,甚至比起朱和坪封爵更為有力。
給了一道東南王的旨意,又有一道旨意,那就是楊天生,他被封為了大明三等公爵,同樣是世襲罔替。
楊天生在南華帝國是一等公爵,世襲罔替,在這裏又掙多一份公爵,真是人生異數啊。
他豪爽地道:“今晚我請客,大家一定要來!”
“馬公爵爺請客!”眾人起哄道。
馬士英高興地道:“好,好,今晚老夫與楊爵爺一起請客,請客!”
……
第二天的朝堂上,馬士英、楊天生都遞了奏本,兩人分別辭去大明內閣首輔、次輔的高位!
朱和坪與群臣並非驚愕,因為有了東南王將他們封公,他們作出的回應是必須讓出他們的位置。
馬士英很平靜,楊天生更坦然。
朱和坪不許二大臣辭職,大家不必當真,馬士英、楊天生再上、接著上奏本,三詔而不許,最終許之。
此乃封建社會對大臣的禮遇,這是高官才享受到的朝廷給的顏麵,普通官員就別想這麽多了。
空出的位置,由朱和坪操刀,任命了新的大明內閣成員。
堵胤錫成為大明內閣首輔,陳子壯為次輔,再有戶部尚書秦建東、工部尚書陳子程和在京的雲貴總督上官玉傑均入閣,成為閣員。
秦建東、陳子程和上官玉傑都與前明沒有了瓜葛,乃是朱和坪親簡的大臣,這讓他在朝廷得到了很大的話語權,很可能堵胤錫是最後一任有南華帝國留學資曆的首輔,之後的首輔就不一定有了。
之前的孫承宗、姚明恭與馬士英都有東南國/南華帝國留學資曆,才可以當上首輔,以便把東南國/南華帝國的治國之道給用在大明上。
前閣員劉孔昭被任命為北京留守,周六一被派到了新疆種樹去了。
於是,大明的一次官場大換血在沒有波折的情況下完成,也體現出東南王顏常武強大的控製力,朱和坪回到皇宮,在感到喜悅的同時,也感覺到一陣陣的威脅。
天家無父子,雖說做父親的為兒子開路,可是兒子卻惶恐著座下的皇位不保,萬一父親改變了主意,又或者是南華帝國新統治者對大明不利。
朱和坪看著地圖,目光落在了西安上,他低聲念叨著:“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