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城牆。
東方泛起了魚肚白,祖大壽用望遠鏡望下去,北虜大營並無異動。
然後他下到東門,那裏人頭擁擁,兩位將軍和將士們都在等侯了。
寧遠軍三傑:
祖大壽!
趙率教!
何可綱!
沒有多說一句話,三位將軍點點頭,祖大壽揮揮手道:“開門,出發!”
錦州城東門沉重的大門打開,祖大壽一馬當先,帶領軍隊象出柙的猛虎般殺向北虜!
他的背後有何可綱、祖家軍、寧遠軍的將士們,由趙率教負責後路。
早餐已經飽食,官兵們鼓起勇氣,奮勇前進!
無須多言,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形勢,殺到海邊,就有出路,那裏有東南軍艦隊在接應他們,等著他們,帶他們離開這個鬼地方。
否則,就要向北虜屈膝投降!
隻要有可能,寧遠軍不想向北虜投降。
形勢已經嚴峻到無以複加,後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
三月,黃台吉發大兵采取長期圍困錦州的方針,勢在必克。
洪承疇主張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勿輕浪戰。
但兵部尚書陳新甲促戰,在崇禎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況下,采取了速戰速決的方針。
八月,黃台吉得知明援兵已到,便親率大軍從盛京趕來赴援,駐紮在鬆山、杏山之間,部署在明軍的南麵,濟爾哈朗軍攻錦州外城,截斷鬆、杏間明軍的聯係,切斷明軍糧道,斷絕洪承疇歸路。
洪承疇主張決一死戰,而各部總兵官主張南撤,集議背山突圍。
最後十數萬人土崩瓦解,洪承疇被困鬆山。
而鎮守錦州的寧遠軍有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等人,此時城中突有人來見他們,聲明帶了東南府信息而來。
祖大壽接見了他,一看,還是熟人,叫做王誌國,祖家的親戚,乃先前過檔到東南府的寧遠軍舊人。
那時寧遠軍是袁崇煥當家,朝廷軍餉不足,王誌國連同一幫官兵鬧餉,惱了袁崇煥,將王誌國等人拿下,準備治罪。
恰好東南府老大顏常武四處閑逛到得寧遠觀光,祖大壽見顏常武為人豪爽,托他說情,救了王誌國一幫人,帶回東南府。
起初說好是等過了這個風頭,然後王誌國一幫人再回寧遠,不想那幫人中絕大部分去到台灣後,不肯回來了。
王誌國說起他在東南府陸軍打拚,在東南亞殺土著,斬獲不少,成了東南府陸軍中校,且有爵位。
“我們的殿下請你們到東南府幫他!”王誌國技巧地道,不說他們的狼狽。
“殿下曾經說過,當事不諧時,可以到東南府那裏去,現在是時候了!”王誌國說完,取出了顏常武的親筆信交給祖大壽。
祖大壽拆信來看,信中顏常武很客氣,與他們稱兄道弟,先是回顧了先前東南府派遣部隊與他們的友誼,大家共擊北虜,合作愉快!如今想請諸位兄台到東南府助他一臂之力,克成大業!
末尾有他的簽名和東南府侯爺的的印章。
此時趙率教和何可綱接到祖大壽的通知亦趕到,兩人傳看顏常武的信,內心驚歎不已。
顏常武預見到明軍會遭遇大敗,盡起東南軍,他的龐大艦隊已經等在了錦州對出海麵!
“大家意見怎麽樣?”祖大壽詢問道。
“還有什麽,逃唄!”趙率教道。
何可綱亦道:“人家都情意殷殷,等著我們過門,我們還不領情,難道等著做北虜的奴才嗎?!”
於是按照時間約定,出城突圍!
……
清晨時光,兩個韃子的遊騎兵早早離了營寨,到海邊巡察。
那時期的韃子還沒腐化,還是勤勉的。
他們由得坐騎在海邊亂跑,無憂無虜。
如今明軍都圍困在錦州和鬆山,根本不用擔心。
明軍都被他們打怕了,一個韃子就可以幹他們百人,兩個就能對付兩百明軍。
正在這時,他們似乎聽到了奇怪的聲音,遁聲而去,馬匹跑到了一處海灣前,沒有了遮眼的海岩,麵前看到的一幕讓他們目瞪口呆。
海上,桅杆密集,舷牆高大、火炮森森,由20艘戰列艦、20艘巡航艦以及50多艘各型運輸艦船組成的編隊可謂陣勢雄壯,氣派非凡,浩浩****地向著海岸逼近。
放眼過去,盡是明艦(東南府照樣打著明朝的旗幟),這有多少船啊。
要給長官準信兒,兩個韃子在那裏數數,手腳顫抖地數來數去都數不準,可憐他們連雙手手指雙腳腳趾都用上了,還是不夠數。
隻得趕快打馬,回去報告。
“轟轟轟!”東南艦隊當空開炮,炮聲如悶雷般地在海邊回**,通知錦州方麵,我們來了!
艦隊進入錦州灣,迫近海邊港口,等著與錦州方麵逃出來的寧遠軍匯集。
指揮這支艦隊的正是洋人戴維先生,此次接應錦州軍關係不小,顏常武沒來,派了得力幹將前去。
他坐鎮旗艦南海三號上,看著已方火炮轟擊海岸目標,炸毀那裏的倉庫、樓房以及摧毀北虜不知打哪弄來的幾艘小船,毫不客氣地將它們統統擊沉。
北虜入寇,明船能逃的都逃了,那些小船還是北虜好不容易才搜羅來的。
沒有任何的陸上攻擊,駐紮海港的北虜駐有五百韃子,待到東南艦隊開炮時,立即打馬狂奔,逃到遠處小山上,在火炮的射程外觀望。
他們以前是不可一世的,但再傻也不會傻到去挑人家的重炮,怎麽打?弓箭射上去是搔癢癢,人家一炮過來,自己盡成齏粉矣!
沒有了抵抗,東南艦隊運輸船直接靠到了碼頭,這也是早就挑好的碼頭,甚至碼頭都是東南府出錢建設的,陸戰隊員蜂擁而下。
士兵叫著,軍官罵著,鬧哄哄地一片,卻很快地排好了密集的陣型,形成了六千人大陣,中間有二十門野戰炮排開。
氣勢衝天而起,不說交戰,單是氣概已經完勝韃子!
五百韃子噤若寒蟬,興不起任何上前衝突之心。
要知道,韃子欺負明軍欺負個夠,昔與寧遠明軍對戰時,兩百韃子騎兵就敢去衝吳三桂七千人大陣,把吳三桂的部隊給衝得七零八落的!
可是對麵的那些南軍,他們裝備精良,穿著裝甲背心,許多人都是六槍將:兩把長槍、兩把噴子、兩把手槍,韃子來的話,得,一人六把槍,六六三十六,請派三萬六千個韃子來吃槍子兒,不然有多!
火槍沉重,可是南軍背得起,他們身材壯實,一些士兵嫌熱,脫了上衣,露出了不是白斬雞的結實腹部和壯實的手臂。
他們的氣色非常好,顯然營養良好。
關鍵是他們目光凶狠,韃子遠遠看著,眼尖的就明白大家都是同類——殺過人見過血那種,大家都是殺人如宰雞的同行,就一團和氣,沒必要過不去啦。
韃子是聰明的,這支陸戰隊的軍官、士官是從東南亞齊前線調回來的,雖然是組建的新部隊,不容小看。
旗艦上的戴維先生見到進展順利,滿意地對身旁的左良玉道:“我們是合格的反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