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闖王寶藏
裏麵寫的頗為玄異,又是蛇,又是白毛的,想來風水龍脈怎麽也不可能生出這種看起來就妖孽的東西多半還是明廷為了汙蔑李闖,而編造出來的情節
但是不過怎麽說,既然明發《塘報》了,那麽想來老李家的祖墳肯定是被挖了而且地方應該就在陝西米脂
所以呢,丁立餘偉兩人一聽這位雲哥說這是李自成的祖墳,自然是不會相信的
“這裏確實是李自成的祖墳”雲哥連神情都沒變,說:“我們祖上其實就是給闖王祖陵守陵的陵兵”
“真的假的?”聽雲哥爆出來這種驚天隱秘,丁立一時間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了主要是雲哥空氣說的是如此斬釘截鐵的,想來他這個看來如此死板的家夥應該不會拿祖先去撒謊?
“當然是真的,你們說的也沒錯可你們忘記了,難道李自成祖墳被挖以後兩年,就打到了北京城去難道這麽久,他就沒想到重修祖墳嗎?”
嘶,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好像李自成那廝開始雖然造反,但是著實混的不怎麽樣大多都是被人打的像狗一樣的亂竄也就是在崇禎十三年以後,開始慢慢的發跡,變成把明軍打的像狗一樣的亂串
“崇禎動手晚了,難道李自成早就把祖墳給遷了?”餘偉的腦筋轉的也不慢,忽然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不錯就是在破永寧(今洛寧)斬萬安王朱采以後得了牛金星,宋獻策這些謀主尤其那宋獻策,本來就是一個跑江湖的江湖術士,學識淵博,尤精通“術數”,以“術士”為生,長期雲遊四方,為人占卜吉凶禍福,勘探風水{書友上傳}
就是這個宋獻策為了李自成尋找到了此處地方,作為祖陵墓剛一修好李自成氣勢頓時大盛,**,一舉滅了明朝
據說當年和李自成一樣起兵的七十二家反王,在河南召開“滎陽大會”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會後高迎祥、張獻忠率部攻下南直隸鳳陽,掘明皇室的祖墳,焚毀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中都守將朱國相還是要繼續挖老朱家的龍脈幸虧李自成這家夥沒有打到南京去,在北京呆的時間也有些斷,要不然,朱元璋的墓還有明十三陵一個都跑不了,肯定會被挖個幹淨
看得出來,雲哥雖然自稱祖上是李自成的陵兵但是明顯的,對李自成這夥人沒什麽敬意
“這麽一來就說的通了,難怪我說誰閑的沒事兒,跑到這地方來建這麽大規模的石堡還有修這麽大的墓”丁立說
“當年為了為了怕明廷挖掘他的祖墳,或者別的什麽人挖他的祖墳這裏其實是密葬的為了保密,此地原本的居民都被全部殺光,反正這亂世之中,又是大山之中也沒有人注意到這裏於是這秘密就一直保存了下來,我們祖先也在李自成兵敗以後幹脆在這裏安家落戶了一直到現在”
既然知道這裏是李自成的祖墳了,丁立迅的失去了興趣他們是來找禹王鼎的,對李自成可不怎麽感興趣:“走了,走了沒意思,原來是李自成家的墓”
丁立和餘偉兩個正要走,雲哥忽然叫道:“你們來不是為了找李自成寶藏的嗎?就這麽走了?”
中國曆史一直流傳著許許多多真真假假的寶藏之謎其中最吸引人的李自成寶藏肯定算是一個原因無他,按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進了京城,光是光是從皇宮裏就操出了內怒‘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三千七百萬錠,錠皆為五百(十?)兩,刻有永樂字’
老天爺,這是多麽大的一筆錢?而且還收繳了明朝貴族外親重臣百官的大量金銀財寶,數以千萬計,逃跑時據說都帶走了,下落如何,不為人知.還有傳言說財寶埋在湖北九宮山,因為李自成就死在那裏
但是那筆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肯定和這裏沒有關係的,因為李自成進了京城屁股都沒坐熱乎,就被滿清多爾袞給殺的屁滾尿流的,倉惶逃跑所以不可能有閑心,千裏迢迢的把寶藏埋在這裏而且一般傳說李自成的寶藏都在湖北九宮山,後來在通城也有發現
但是這裏……
“這裏的寶藏當然不是北京城的那一批,而是崇禎十四年春,移師圍洛陽,得守軍策應破城,執殺福王朱常洵從福王朱常洵哪裏操來的”
按明代曆史記載這位福王朱常洵可不是一般的有錢,而是非常非常的有錢
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在萬曆十四年所生,為第三子而在此之前的萬曆十年八月王恭妃生長子朱常洛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想廢長立幼,被眾大臣、孝定李太後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
圍繞這個問題,大臣們與皇帝鬥了15年,期間發生很多事情“國本之爭”是萬曆一朝最激烈複雜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鬥爭之激烈可見一斑神宗因此荒廢朝政以示抗議終於在萬曆二十九年神宗不得已讓步,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朱常洵為福王不久後,福王完婚,婚費達三十萬金
廷臣請王按製度就藩,而神宗和鄭貴妃一直把愛子留在身邊不放福王的封地在洛陽,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萬兩銀子,出一般王製十倍的花費神宗派出太監征收“礦稅”,搜刮的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
估計是神宗皇帝想立自己的愛子為皇帝怎麽也立不起來,所以微了補償把這麽多的好處全都給了福王: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府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府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府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