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敖敏送走了她的四個孩子。無支祁趁黑夜,背著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沿著洶湧的大河,朝西部飛去。禹在西部,被舜帝的軍隊困在了巫山周圍原妖族的領地。一場持續持續很久的戰爭即將在那裏爆發。

送走孩子後,敖敏並沒有覺得痛苦,也沒有覺得害怕,反而有一種莫名的輕鬆感。他在洞中連續多日打坐,一直到開春的時候才睜開眼。她看到洞口的水簾再度響動,意識到春天已經來了。敖敏走出洞穴,看到了和煦的陽光照射在深潭中。

她跳入了深潭裏,化為龍身,洗去了身上的塵埃,隨後飛出來,落在了山腰的一處高台上。那裏是須菩提隱居以及教育孩子的地方,木屋依然在那裏。木屋的周圍已經長出了淺淺的青草。敖敏走到木屋跟前,坐在石頭凳子上,望著高處的山巔。

孫悟空的石像依然在空中,俯瞰著這裏。此刻,敖敏心中沒有半點悲哀,反而很輕鬆,也很平淡。經過這些年的掙紮,她想明白了太多事情。在她心底,孫悟空一定會複活的,一定會的。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孫悟空複活。

“小敏,好清閑啊。”

她正盯著高處看,突然有個聲音從身邊傳了過來。

“誰?”敖敏轉臉一看,觀音菩薩站在她身後,一臉莊嚴。

“真人,哦,菩薩,請受弟子一拜。”敖敏給觀音菩薩跪了下來道,“師父,你怎麽來了這裏?”

“早就聽說孫悟空在這裏化為石頭,為人間開了萬世太平。隻不過,一直沒有機會過來看看。近日教務沒有那麽多了,所以就過來了。”觀音菩薩說道,“這幾年你一切都好嗎?”

“還好,”敖敏說道,“我在等他複活。”

觀音菩薩沿著他的視線看去,仿佛看到了孫悟空那張桀驁不馴的臉。她笑道:“鎮元子將靈草給你了吧?給你了,孫悟空的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不過,一旦他複活,你等來的是不是你要的孫悟空,也未必可知。”

“不重要,”敖敏說道,“他死得太悲慘,必須要再給他一次生命。如果沒有鎮元子,他的靈魂就徹底消散了。我至今不知道,天庭為何要這樣。他為天庭,也為人間,將生命貢獻了出來,為何不能獲得一次風風光光的再生機會?”

“人世間有太多的東西不能這麽解釋,一旦解釋什麽都亂了。”觀音菩薩說道,“有很多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苦苦追尋也找不到答案。如,人是怎麽來的,龍是怎麽來的,我們生來的意義是什麽,地獄到底是怎麽回事等。不如跟我回珞珈山,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世界的秘密,生命的秘密,你看行嗎?”

敖敏搖頭道:“師父,多謝你的好意。我不可能隨你去修行的。不等到他轉世或再生,我不會放棄紅塵的。”

“如今,佛教已經統一了西方世界,等如來佛祖轉生之後,在人間會重新有一次創世之旅。這是你加入佛教最好的機會。等佛祖徹底轉生,佛教已經公開與道教匹敵的時候,佛教的格局也就定了。你在那個時候加入,會喪失做高層的機會。”觀音菩薩說道,“加入我們吧,你兒子金蟬子如今是教內的二把手,早晚會接班。你作為他母親,一旦加入,會有很多便利。這是難得的機會,你為何拒絕?”

“加入佛祖,能讓孫悟空立即複活嗎?”敖敏問道。

“不能。”觀音菩薩說道,“不過,我們可以一起探索一下。”

“師父,還是以後再說吧。”敖敏說道,“我依然放不下他。”

“也罷,這是你的選擇,我尊重你的選擇。”觀音菩薩說道,“如果哪一天你想明白了,可以去珞珈山找我。我的大門隨時為你打開。”

“多謝師父。”敖敏說道,“我可能不會再隨你修行了。”

觀音菩薩剛準備要走,聽到敖敏如此說,頓時心情格外失落。她並沒有表現出來很生氣,而是拉著敖敏的手說道:“你的很多煩惱與執著都是空的。如果你隨我修行,我隨時會告訴你世界是什麽樣的。你知道的都是表象。真正的世界筆記你想象得要美好太多,也複雜太多。這些從我的口中說出來,可能有點虛無縹緲。可是,你可以問問你的兒子金蟬子。他已經是修行方麵的總要人物。佛祖對他很信任。他做得很好,已經在西方世界成就了很大的名氣。”

“多謝師父,這依然不是我選擇的人生。”敖敏說道,“我從猴哥那裏聽過修行,也懂佛教是什麽意思。”

“傻孩子,”觀音菩薩說道,“猴子在的時候,佛教還沒有成立,他怎麽會懂佛教?”

“所謂佛教,不就是蛋蛋從猴哥那裏聽了一些經文,根據經文的教義,接引道人悟出了佛教嗎?沒有什麽神秘的。蛋蛋會的東西我也都會。你講的這些東西我也能聽懂。在我看來,你們不過是人們剛接觸佛教,不知道是什麽的時候,迅速擴張罷了。”

“你怎麽能這麽說呢?”觀音菩薩很不高興地說道:“我不允許你這麽說。你這麽說,顯得佛祖很低賤,是犯了忌諱的。”

“嗬嗬,”敖敏笑道,“怎麽這麽快就有忌諱了,之前怎麽沒有?所謂佛教,無非是跑馬圈地罷了。在我看來,與西方教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什麽神秘的。所謂的空,也不是我們理解的空。如果你理解了空,就不會去談空。既然去談空,就說明,你什麽都不是。”

“如果連西方教都說不清,那還有誰能說得清呢?”觀音菩薩問道,“你又能說得清楚嗎?說不清楚,誰又知道它存在呢?”

“這個,”敖敏一時不知如何說,心中有些糾結。

“不要再胡思亂想了。”觀音菩薩說道,“盡管我對佛的理解也是很粗淺的,可是我知道,這是趨勢。這種融合不同種族,開放包容的學問,必然會在三界掀起巨大的波瀾。這是我注定要做這一塊的原因。”

“師父,請回吧。”敖敏說道,“等我想明白了,我再去找你。

觀音菩薩點了點頭道:“希望你快點想明白。我會一直等你的。我們注定有緣,這個緣分不會改變的,永遠都不會改變。”

“多謝師父。”敖敏說道,“師父多保重。”

觀音菩薩腳下生了一朵蓮花,過了一會兒,蓮花飛了起來,飛入空中,消失了。敖敏並沒有驚訝,也沒有羨慕,而是很平靜,連她自己都沒有料到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