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走後,敖敏繼續在洞中打坐修行,數百年沒有出洞。她漸漸的,可以感受到仙石的胎動,仿佛無支祁在他肚子裏的時候的心跳一般。敖敏似乎看到了希望,走出了山洞,來到了山腰,走到仙石旁邊。

她見雙手放在石頭山,隨後見耳朵貼在石壁上。她的確聽到了心跳聲。這聲音她太熟悉了。這並不是嬰兒的心跳,而是一個成人的心跳。敖曾經無數次依偎在猴哥的懷裏,也多次聽到過這種心跳的聲音。

無論她多麽堅強,都無法阻止眼淚汩汩流出。她嘴上依然有笑容,但是眼淚一直在流。仙石上麵長滿了青草,但是一開始就設有點九竅八孔還在。仙石是八卦爐所封,所以上麵依然有九宮八卦。

敖敏看到了希望,千年的等待,在這一刻徹底有了一個結果。盡管很多人都告訴他,當孫悟空出來的時候,他未必認識敖敏,也未必有任何前世的記憶。敖敏一直不信,她堅信孫悟空一定會記住她。正是這個執著,讓她苦苦等待了兩千多年。

突然有一天,她感覺山體在晃動。她從洞中走了出來,來到了仙石的下麵。

隻見那塊仙石在劇烈地顫動,仿佛要開裂了。她飛了過去,站在仙石旁邊的山包上,盯著石頭。不一會兒,一聲巨響,石頭飛到了空中,進而爆裂,出來一枚石卵。那石卵在山間不停滾動,撞在了一處大石頭上。

石卵爆炸後,從中出來一個滿身是毛的猴子,雙眼射出兩道光芒,直接刺向了天空。那猴子的相貌有些像孫悟空,但是有很多地方不像,比敖敏心中的孫悟空要矮小瘦弱一些。

那猴子落地後,躡手躡腳地從敖敏身邊走過,並沒有看她一眼。他跳入溪水畔,喝了一捧水,身上的猴毛立即長長,變成了十足的猴子樣。他雙眼的光芒也消失了,變成了火眼金睛的樣子。

敖敏朝他走了過去。他跳了一下,躲避在石頭旁,雙眼很凶惡地盯著敖敏。敖敏與他四目相對的時候,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陌生的感覺。也就在那一刻,她徹底絕望了。猴子一躍,飛到了旁邊的樹上,混入了猴群。

他的動作與神態是孫悟空,可是已經完全是一個陌生的人了。敖敏呆呆地站在那裏,看著遠去的猴群,內心無比的傷感與失落。她哭著在心中不斷問自己:“為什麽會是這樣?到底是為什麽?我苦苦等了兩千多年,為什麽等來的是一個陌生人。”

她一臉痛苦地朝水簾洞走去,一頭撲在了石**,大哭了起來。她從白天一直哭到晚上,又從晚上一直哭到天亮。她心中有一種空空的感覺,仿佛她的世界少了什麽。至於少了什麽,她自己也說不上來。

也正是在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什麽,大笑了一番。敖敏心想:“悟空,悟空,我與他認識了那麽多年了,我怎麽就沒有悟出空呢?其實,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不過是我們的執著罷了。”

敖敏一下子明白了所有的事情,頓悟了生命的真諦。她連東西都沒有收拾,走出水簾洞,化出一對翅膀,朝藍天怒飛而去。

她落在了珞珈山的廣場上,隻見觀音菩薩正在水池旁觀魚。觀音菩薩見敖敏回來了,很興奮地說道:“敖敏啊,我等了你那麽多年,你終於還是來找我了。怎麽樣,想明白了嗎?”

“師父,你指的是什麽想明白了嗎”敖敏問道。

“你內心的執著放下了嗎?”觀音菩薩問道。

“師父,”敖敏說道,“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執著而存在。一切存在都會導致我們的執著。這種存在與執著之間的關係,是人生所有煩惱與痛苦的根源。如果孫悟空複活了,有了前世的記憶,我們很快就會進入柴米油鹽的生活。說不定哪一天,又有新的變故。我與他重逢能帶來的喜悅也就一瞬間,其他的時間都是平淡的生活。如果這一切是存在的意義,那麽生命更高的追求就會被忽視。”

“什麽才是生命最高的追求?”觀音菩薩。

“眾生的痛苦才是最大的痛苦,眾生的解脫才是最大的解脫。修行從來不是為自己延續壽命,也不是為自己獲得法力,更不是加入仙籍,而是要讓更多人解脫和圓滿。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靠佛法。”敖敏說道,“師父,我用兩千多年的時間,已經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你已經不再執著了嗎?”觀音菩薩問道。

“我心無執著。”敖敏說道,“隻有一心向佛法,再也不會執著了。”

“好的,”觀音菩薩說道,“從今天開始,你就做我的弟子吧,我封你為善財龍女。你在我這裏繼續修行,未來協助取經人,去西天取經。等時機成熟了,我會為你加封果位的。”

“弟子心中隻有修行,沒有果位,也永遠不會執著於此。”敖敏說道,“師父,給我剃度吧。”

“真正的出家是內心的出家,而不是表麵的出家。剃光了腦袋,穿山僧服未必是真出家。所以,你不用剃度,從今天開始,就來道場聽經吧。”

“多謝師父。”敖敏行禮後,朝課堂的方向走了過去。

敖敏在觀音菩薩這裏一心修行,再也沒有離開過珞珈山。若幹年之後,她修成了善財龍女菩薩,是獲得菩薩果位的唯一一名龍女。她與孫悟空還有一麵之緣,在吳承恩版的《西遊記》中,孫悟空在觀音菩薩這裏見到了善財龍女。那時候,他已經恢複了前世的記憶,隻不過裝作不認識她罷了。

當時觀音菩薩怕孫悟空將敖敏拐走,故意沒有讓龍女送玉淨瓶去降服紅孩兒,而是親自前往。可見,觀音菩薩害怕孫悟空與她再生情愫,影響了取經大業。

關於孫悟空前世的所有故事,到這裏也就講完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