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一片肅清,氣氛顯得十分壓抑。

幾個宮女在大殿外竊竊私語,時不時朝裏麵張望,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裏麵爆發了衝突,那她們就要萬分小心了,不然連腦袋怎麽搬家都不知道!

此時,坐在寶座上的宋仁宗心中一股怒氣,在這個關鍵時候,居然將把手玉門關的十萬鐵騎給抽掉回來,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露出來,要不是密探在京郊發現有大軍移動的痕跡,至今或許還被蒙在鼓裏。

將兵部尚書叫過來一問,更是氣的吐血,說是調動大軍曆練,這個理由也真是太兒戲,把自己當傻子嗎,玉門關有西夏作為威脅,雖然如今也算平靜,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再起戰亂。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使的詭計,也隻是讓西夏軍隊有僥幸之意,不過最後沒有發動戰爭,同樣讓自己有點吃驚,從中可以猜測,要麽內部出了什麽問題,或者此時一戰,根本不是什麽時機。

也就是這樣,他才敢在朝局中有如此動作,要是之前內憂外患,他也不會如此莽撞,皇權被後宮把持,自己已然成了傀儡,要是再不處理好,恐怕又是一個背上罵名的窩囊廢。這不是他想要的。

兵部尚書劉洋靜靜的站在下麵,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他心裏非常清楚,宋仁宗並非劉太後親生,雖然知道此事的人還在少數,但是所謂天下沒有不露風的牆,自己做了兵部尚書十幾年,這點消息還是可以查探出來的。

所謂虎毒不食子,若是親生的,恐怕就算宋仁宗軟弱無能,也會讓出皇權,在後麵輔政就可以,可是養子,就未必這麽信任,在骨子裏就不是一家人,雖說比其它親王家的孩子要近一些,可是說不定,在反目成仇之後,就另尋天子。

皇權落在誰的手中,誰就會有主導權,要是對方敢亂動的話,說不定就要變天。

他與劉太後是遠親,也是一條船上的螞蚱,無論朝局如何都是息息相關,要自己做的事情,也是盡十二分的心去做。既然大軍壓境,那麽她肯定有心中的想法,要知道調動邊關的軍隊,事關天下安危。

即使宋仁宗為此惱羞成怒,也沒有什麽關係,最多對自己是發發火,也不能做些什麽,畢竟有那麽大的靠山!

“說,到底想要做什麽?要謀反不成?”宋仁宗冷聲道。

劉洋恭聲答道:“皇上,這事情如此之大,微臣怎麽可能獨斷,還請陛下明鑒!”

宋仁宗重重的哼了一聲,的確如此,若是沒有劉太後的旨意,要想動用這麽龐大的軍隊,那真的是吃了野心豹子膽了。可是底下的人居然瞞到現在,也真是夠煞費苦心的。

這也給他一個教訓,探子還是人太少,對於周圍的布控不到位,隻是注意了周圍的環境,而忽略了外麵,掌控全局不對的話,很有可能就是粉身碎骨,如今的形式更加嚴峻,自己完全沒有一絲勝的把握。

要是自己此時服軟的話,那麽皇權將更加與自己無緣,就算等到太後百年之後,說定還是會有大臣挾持自己,這皇宮說大不大,可是有勢利的可不隻是皇族,比如郭皇後,家族也是軍功赫赫。

正在這時,楚楓被宣進了大殿,他倒不認識這兵部尚書,但是看宋仁宗的臉色就知道,肯定是受了氣了,應該是劉太後的那幫人,再看他身穿紫袍,很容易知道肯定是三品官員。

他上前跪道:“皇上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你,退下!’”宋仁宗強壓心中的怒火道。

等兵部尚書走了之後,楚楓才上前問了問,原來是這麽一回事,他突然想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來。既然大軍有所調動,又是劉太後的人,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同時,不也是一個機會。

刀也有兩麵性,一麵是刃口,一麵是鈍口,若是利用好這點,否極泰來自然不在話下。

楚楓嘴角露出一絲讓人不易察覺的笑容,本來還苦於沒有辦法,這倒好,送上了門,這十幾萬軍隊,統帥肯定隻有一個,但是將軍就會有所不同了,說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可是彼此之間關係就不定那麽鐵了。

還有任人唯親這件事情,不用想也是有的,這個就會讓人心生不滿,心存芥蒂,要想讓他們變心的話,根本就不是問題,誰不想找個靠山,靠山越穩那麽以後的前途就越光明,相反,無依無靠,靠自己努力,顯然是愚公移山。

這個就需要有謀略之人去遊說,而這個人就在自己的府中,那就是公孫策,他本來就有鬼才之稱,就朝第一麵開始,他就覺得此人做一個師爺實在是太浪費了,要不是有忠貞這兩個字約束,完全可以位及人臣。

當然,這也要看個人經曆,有這樣的實力不一定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畢竟包拯的能力的確很強,背景自然不必說,有一個當禮部侍郎的老爹,那關係網就大了去了,不然憑一個小小的府尹也敢頂撞上司。

他連忙示意宋仁宗去個比較妥當的地方商議,宋仁宗心領神會,於是帶他來到了宮廷最大的後花園,由於是冬季,花開的普遍比較少,不過卻也四處開闊,想要偷聽顯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宋仁宗問道:“楚護衛有何良策?”

“微臣隻是有一個主意,不知道皇上同不同意?”楚楓小心翼翼道。

他這樣做也是為自己鋪路,要是以後宋仁宗掌權,自然不會去顧忌自己的能力,也不會太多有猜忌,本來皇帝就很忌諱,一就是功高蓋主,二就是威脅皇權,這些都是不可觸犯的,為了自己的後路,還是要小心點比較好。

宋仁宗聽後不停的點頭,這個主意不錯,自己正在為這個苦惱,還真是及時雨,要不是有他在這裏出謀劃策還不知道處境如何艱難,既然是個好主意,自然是鼎力相助,至於消息這裏還是有的。

個人背景,什麽能力都是有詳細的記載,有了這些去分辨也就不難了,等到了時機,再讓公孫策混進去,這樣就是一個*投放了進去,當然推波助瀾也是需要的,給他們一些緊張的氣氛。

謀反,這個罪名一旦扣下,可不是想洗清就能洗清的,自己作為天下之主,難道這個聖旨還不能發,就當之前什麽都不知道,然後將這些家眷給抓入天牢,給他們造成心裏壓力,至於謀反,想想京師的護衛軍也不是吃素的。

一旦亂了起來,誰知道對方是做什麽的,有何居心,恐怕連劉太後也亂了,剿滅就是當務之急,這也是鋌而走險,不得不防的一招。這樣做的直接可能,就是人心渙散。

他抬頭看了楚楓一眼,果然是個厲害人物,而且還什麽都沒有奢求,這樣的人除了忠心也沒有什麽好形容的,好在是老奴介紹過來的,至於身份什麽的也不必太在意,若是害自己,完全可以熟視無睹。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古明君都是如此!

楚楓再次說道:“微臣有個請求。”

“楚護衛請說!”宋仁宗心情大開。

“微臣需要一個百來人的隊伍,而且就是護衛營”楚楓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

如今朝局動**不安,幾次自己差點被殺,這都與皇宮有說不清的關係,找個人作為護衛也是理所當然,不過確實有點多了,一百個人對於一個四品護衛來說,簡直就是不小的仗勢,好比大將軍的級別。

宋仁宗卻一口答應,對於他來說楚楓就是自己人,那麽給他多少人對自己來說沒有半點影響,而且在這個非常時候,說不定有什麽特別的用處,以備不時之需。

“這個我會吩咐下去,楚護衛,朕就全靠你了。”宋仁宗真誠道。

回到楚府,楚楓重重的舒了一口氣,居然派了大軍圍困,實在是高,怪不得宋仁宗六神無主,對自己所提沒有任何戒心,就算換成自己,也會如此,這樣的軍隊放在外麵,一旦打起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他覺得劉太後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朝局有她在掌握,完全不是處於被動,為何如此大動幹戈,要是有個疏漏,豈不是自取滅亡。

如今也隻有加快腳步,讓他們先自亂陣腳,至於之前所要的挖墓之事,也不能耽擱,既然宋仁宗都想到了這點,肯定是沒了錢,做什麽事都是要錢,更何況有這麽多的人。

“楚兄看起來非常煩惱!”公孫策走了進來。

“公孫先生來的正好,我有一事相求。”楚楓客氣道。

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說是親密無間,也是認識不是很長時間,對彼此還算了解,要是說上下級的關係,也是有點不對,他沒有任何職位。

至於朋友倒是可以這麽說,需要幫忙的話,自然要語氣客套,畢竟這次任務十分凶險,一旦處理個不好,可能命就會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