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戰鬥中李恪已經認出了王玄策,認出了這是李佑的河西軍。
但是對於陣中那個最勇猛的小將卻是感覺陌生而又熟悉。
一來這人帶著麵具,讓人看不出他的麵龐,二來是這人的招式和動作都和現在軍中流行的路子不太一樣。
但是即便是這樣,李恪卻對他有著莫名熟悉的感覺。
現在李闖拿下麵具,李恪才明白,這股熟悉感正是來自血脈的親情。
原本李恪還以為是李佑手下新培養出來的高人,卻沒想到來的居然是自己的親弟弟。
李恪心中感慨萬千,激動地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口中隻是念叨著:“哥哥沒事,哥哥沒事。好弟弟,我的好弟弟!”
然而李闖卻是沒有在意李恪心中的感慨,他此刻正在興頭上,見到李恪沒事了,立刻開口道:“哥哥就在此處休息,看棗兒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如今雖然李恪已經脫離困境,但是吐蕃大軍仍然在側,如果任由他們重整陣形,對唐軍仍然有不小的威脅。
這一點李恪自然也知道,他開口道:“哥哥沒事了,這一次就讓我們兄弟倆一起上陣殺敵吧。”
“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我倒要看看鬆讚幹布的吐蕃軍是不是真如他宣揚的那般能打。”
說完之後,李恪也帶著蜀軍與河西軍並肩向吐蕃發起了進攻。
有了蜀軍的配合,李闖的河西軍的戰法頓時變得又不一樣了。
如果說剛才像是一把一往無前的利劍,要的就是捅穿吐蕃的防禦,現在的河西軍卻是化作一條遊龍,在吐蕃大軍之中尋找機會肆虐。
那讓吐蕃大軍聞風喪膽的騎兵手弩也出現在了河西軍的手中。
這東西乃是騎兵利器,剛才衝鋒的時候不用那是怕影響衝鋒的速度,但是現在用起來卻正是時候。
不得不說,河西軍的裝備那是真的讓其他的大唐軍羨慕不已。
不光是好,而且豪無人性。
在殺入吐蕃大軍之後,便沒有了長距離衝擊的可能了,所以河西軍果斷地拋棄了克服風阻那些鎧甲以及預防弓箭襲擊的重甲,全部輕裝上陣,在短程衝刺中變得更為靈活。
而這些剛剛立下大功的戰甲,直接就被他們給扔在了地上。
要知道這些裝備即使不算上麵的科技附加值,也都是價值不菲。
縱觀大唐各軍,能如此果斷地扔在地上的,也就隻有河西軍了。
麵對兩支唐軍的組合衝擊,鬆讚幹布知道,如果就這樣打下去,那他的二十萬人就算是沒了。
無奈之下,鬆讚幹布果斷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是要退真的就能輕易退去麽,尤其是在唐軍擁有大量騎兵的情況下。
第二天,當鬆讚幹布重新集合好人馬的時候,他發現,昨天的二十萬人,隻是這一戰就消失了將近一半。
其中除了被唐軍斬殺了,還有一些人選擇了直接逃回自己的部落。
在鬆讚幹布的手中吐蕃各部高度一統,但是在唐軍強大的壓力麵前,還是有不少人選擇了退卻。
雖然隻剩下十萬人,鬆讚幹布仍然沒有放棄希望,他準備帶著大軍返回拉薩,借助聖城再與唐軍鏖戰。
然而鬆讚幹布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一瞬間便被澆滅了。
探子來報,侯君集率領大軍,已經悄悄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隻不過兩天的時間,他們從包圍者變成了被包圍者,從二十對五,變成了十對二十。
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全部發生了逆轉,吐蕃大軍陷入了絕境。
鬆讚幹布不愧為梟雄,在此困境麵前,他果斷地選擇了投降。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在這樣的情況下保全自己才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從這一戰中,他也發覺了侯君集與李恪之間的貓兒膩,他便準備在其中做些文章。
心中有了計較之後,鬆讚幹布果斷向侯君集投降了。
鬆讚幹布的投降,讓侯君集大為高興。
原本他正因為沒有搶到解救李恪的功勞而大發雷霆,但現在接受吐蕃投降的功勞卻是讓他喜笑顏開。
比起救人,接受投降雖然功勞小了一點,但畢竟沒有被李闖得到。
而且鬆讚幹布在自己手下,未來接受吐蕃財產的時候,自己能拿到的那一份定然也是最大的。
侯君集一麵繼續去和李闖、李恪會合,一麵向朝廷發出喜訊。
同時侯君集也給太子李承乾發出密信,請罪的同時將現在吐蕃的情況告訴李承乾,希望李承乾能幫自己在李世民麵前多說幾句好話。
很快,兩路大軍會合,唐軍浩浩****地向著拉薩進發。
被困之時,對於侯君集的姍姍來遲,李恪是心懷恨意的。
但是在他被李闖救下之後,他卻是終於將一切都看開了。
李承乾、他還有李佑和李闖,他們都是兄弟,這份親情是刻在骨子裏的。
雖說身在帝王之家,情感抵不過利益的考驗,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麽。
原本李恪也不相信,但是當他看到李佑的淡然,看到李闖為了救自己的舍生忘死之後,李恪悟了。
他放棄了爭權奪利之心,放棄了皇圖霸業的奢望,他現在想的隻是在這一次吐蕃征討結束之後,回到蜀地,好好治理一番,讓蜀地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如果說李恪還有什麽希望,便是希望那個救了自己的弟弟李闖,未來可以更好吧。
為此,李恪專門給李世民和李承乾去了密信,一方麵表達對過去不理智的歉意,另一方麵也表達了對李闖的喜愛。
李恪的書信很快便得到了回應,李世民在收到書信之後做出了一個讓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決定。
他召回了最高統帥侯君集,讓他帶著鬆讚幹布立刻返回長安,同時任命李闖為本次的行軍大總管,讓李闖全權負責吐蕃的後續工作。
對於這樣的結果,侯君集雖然不甘心,但是也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
所有人中,最高興的反倒是鬆讚幹布。
雖然他也想留在吐蕃,但是他知道留在吐蕃隻能是讓大唐時時提防,根本沒有再興風作浪的可能。
但是到了長安卻不一樣,雖然風險不小,但是機遇也同樣很大。
而鬆讚幹布在離開之前,還告訴了李闖和李恪一個消息,聽到這個消息,兄弟兩人立刻就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