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到——”
隨著太監的聲音,高陽公主噔噔蹬從外麵走進來。
殿內的李世民、長孫皇後,都淡淡看過去。
原本殿內還有其他幾個公主、皇子,但因著高陽公主回來了,這對帝後要見這個不著調的女兒,所以將其他人都打發走了。
他們早就清楚高陽公主的性格,可不希望讓其他皇子、公主看到什麽不該看到的,聽到什麽不該聽到的。
“高陽見過父皇,見過母後。”
讓他們有點意外的是,他們以為的鬧騰並沒有發生,高陽公主一進來,就朝著他們緩緩下拜。
這姿態,讓李世民跟長孫皇後忍不住對視了一眼。
難道出去了一趟,高陽竟然長進了?
長孫皇後自然是不信這個,但誰讓她隻是高陽公主的嫡母,並不是對方的親生母親呢?
所以有些話,李世民能說,她反倒不好說得太過。
李世民原本憋著的怒火,因為高陽公主這番姿態,倒是消散了一些。
但高陽公主此次逃婚,還是給了李世民一個打擊。
他雖然現在早就不喜歡這個女兒了,但他敢說,自己對兒女是真的挺不錯的,其他朝代的皇帝有殺兒子殺女兒的“習慣”,他相比之下就要“遜色”很多。
過去他也不是沒寵過高陽公主,隻是隨著對方越來越任性,這份寵愛才逐漸被收回的。
這次選駙馬,高陽公主覺得給她做駙馬的人選不好,可在李世民看來,自己這個名聲糟糕的女兒能嫁給還算門當戶對的重臣家裏,這已是他壓著房玄齡的結果了。
難道還真選一個寒門子弟做女婿?
其他公主都嫁入重臣家裏,隻高陽公主自己嫁入寒門,高陽公主也必不會滿意。
李世民緊緊盯著下麵的女兒,片刻後,才問道:“你這次離開京城,可是不滿意朕給你選的駙馬?”
高陽公主沉默了一下後,老實回道:“父皇,女兒的確不喜歡房遺愛。”
“那你喜歡誰?程家的小子?還是長孫無忌家的孩子?”
他說到長孫無忌時,一旁的長孫皇後眉尖跳了下,到底什麽也沒說。
高陽公主跪在下麵,低垂著頭回道:“女兒都不喜歡。”
“哦,你都不喜歡,那你說說,你喜歡誰?”
高陽公主咬著嘴唇,低頭不語。
她這副模樣雖然也很可氣,但相比於曾經尖聲反駁的模樣,已是乖巧許多。
若她回來之後,好好好,是是是,什麽都立刻答應,李世民才要懷疑她。
但現在高陽公主這副沉默不合作的姿態,反倒符合李世民對高陽公主的了解。
他冷聲說道:“喜歡誰都忍著!朕已是下了聖旨,將你指婚給房遺愛!君無戲言!此事再無更改可能!”
長孫皇後聽到這話,立刻看向下麵跪著的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聽到這話,抬頭看過來。
眸子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有點委屈的樣子,卻很快低下了頭。
“……女兒知道了。”
她這反應,倒是讓李世民更軟了幾分心腸。
李世民對自己的兒女本就心腸軟,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此刻見高陽公主明顯已是妥協了,而且之前雖然是逃婚離開,到底沒有被大肆宣揚開。
而且高陽公主被人略進草原,此事也的確讓高陽公主吃到了苦頭。
若她繼續囂張跋扈,李世民就不會心疼她。
可她現在這模樣,讓李世民頓時就有了一點心疼。
“成了,下去吧,成親之前就不要再出宮了。”
揮手讓高陽公主出去。
這事竟就這麽輕飄飄的過去了。
所謂的成親之前不要再出宮,就等於是將高陽公主給變相禁了足。
但對於高陽公主帶著人離開京城這件事,長孫皇後卻不能就這麽算了。
她想到了高陽公主之所以能這麽順利逃離皇宮,逃離京城,是因為手裏掌握著一支死士隊伍。
這支隊伍其實不止三百人,隻不過當天走得倉促,隻來得及集合起三百人。
長孫皇後就對李世民說道:“皇上,高陽此次之所以能出京,是因那三百餘人,他們隻聽公主命令,為了預防下一次,還應派人看著他們,免得他們再做錯事。”
李世民對待外人可就沒有這麽心慈手軟了。
他直接冷酷說道:“何必浪費人盯著?直接處死!”
“剩下沒參與的,打散,調入其中軍中。”
之所以高陽公主會有這麽一支武裝,還是數年前受寵時,向李世民索要來的。
為的不過是讓他們作為私兵,在打獵時能更威風一些!
豪門大戶多有私兵,這在當時的李世民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麽!
他也自信這些人都是忠於自己的!
結果這才過去了幾年?
這數百人竟然真的效忠了高陽公主?
李世民既得意高陽公主不愧是自己的女兒,別管是用了什麽辦法讓這些人效忠的,結果就是這樣。
一方麵,又有些心驚。
他曾經給女兒的私兵尚且如此,那些世家的私兵,隻怕對世家更加忠心耿耿。
想要將世家的力量一點點的蠶食掉,不能做得太明顯,要讓他們如溫水青蛙,直到無法逃脫時,再亮出最後一擊!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他的準女婿幽州王秦陽,將會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幽州雖然遙遠荒蕪,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讓秦陽擁有幽州,就可以跟長安遙相呼應。
那些想要擁有如前朝一般勢力跟特權的世家,終將被他們翁婿二人聯手壓下!
想到一年多前,秦陽就站在殿中,對著他說的那番話。
陷入回憶中的李世民,再次深深呼吸了幾下。
“觀音婢,你說,朕這個皇帝,做得如何?”
長孫皇後微微驚訝,笑了笑,說道:“皇上,您怎麽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來了?您這個皇帝自然是做得很好,愛民如子,又這般勤政,堪稱是千古明君。”
“不,朕做得還不夠啊。”李世民搖頭說道。
他自是希望自己能成為千古明君。
所以他才有著諸多忍耐。
就像是魏征此人,若不是他想要在青史下留下美名,想要一個君臣相宜,又何必次次忍耐?
“觀音婢,幸好上天為朕降下一個幽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