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使者
(感謝象迷同學的月票支持!鞠躬感謝!)
趕在正月二十六的時候,宮裏操辦了淑兒的及笄禮,房遺愛送給淑兒一套別致的水晶頭麵。
當天,李世民下旨定下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婚期,日子正好是四個月後的五月二十六日。
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怕房府欺負淑兒,還是覺得他自己以前虧待了房遺愛,又或者是怕房遺愛虧待淑兒,還是怎麽著,雖然應淑兒的要求,沒有建造公主府,卻又賜給了房遺愛一座五進五出的古樸大宅。
宅子位於務本坊東側的平康坊,褚遂良家斜對過,晉王李治府邸的隔壁。
看情形,李世民顯然是希望新房布置在新賜給房遺愛的宅子裏了。宅子上下需要修整填充的人手,房遺愛自然是交給房崎和沈文燦兩個去辦,總之,選的人都得是信得過的才行。
出了正月,傷勢大好的胡老,雖然因為及時服用了解藥,救回了一條命,卻因為中毒的時間稍微長了些,武功失去了不少,是以,胡老辭去了皇宮供奉。
然後,沒有任何征召的,胡老跟房遺愛、馮鐵匠、陸義等人辭行,一人一馬一劍,去遊覽名山大川,遨遊天地去了。
看著胡老一身輕鬆,無牽無掛的瀟灑背影,房遺愛心中那叫一個羨慕嫉妒,現在卻也隻能幹巴巴的眼饞而已。
胡老離京的當天,也就是二月初一當天的下午,李世民將李恪單獨叫進太極殿,將李安陽都趕了出來,關著殿門,父子兩人足足交談了一下午。
至於兩人談的是什麽,出了李世民李恪兩父子外,別人一概不知。隻知道李恪出來太極殿的時候,麵色雖然如常,眼神卻有些暗淡,似失落的傷感,又似解脫的輕鬆。
第二天一紙聖旨,說是顧念吐穀渾王諾曷缽和吳王側妃諾雅公主的兄妹情深,體恤兩人的思親之情,特令吳王李恪出任利州刺史,之州利州,方便和吐穀渾往來,讓吳王一家擇日離京。
這一道聖旨,出的讓人有些意外,卻又挑不出多少毛病,是以,大殿之上,也沒有多少人多嘴。
房遺愛卻隱隱的猜到,莫不是李世民從楊成怡楊晨父子身上查楊家,真的查出了什麽吧?現在急急的將吳王李恪趕出京城,莫不是怕李恪被楊家人牽連進去?
吳王妃在接到聖旨之後,少不得進宮,去楊妃那兒哭鬧。楊妃去找長孫皇後周旋,想要將李恪留下來,去被長孫皇後以“萬事自有皇上定奪,後宮嬪妃不變插手”給打發了回去。
去找李世民求情,隻一看到李世民冷峻的沉沉麵孔,楊妃想要求李世民將李恪留在京城的話,怎麽也不敢說出口了。
心煩的打發了吳王妃,楊妃少不得找李恪進宮,細細叮囑一番,不外是關好家宅,照顧好自己的身子,爭取添上幾個孩兒。
在長孫渙成親的第二天,吳王李恪一家,就踏上了去往利州的路。
吐蕃來的使者,在被涼了十來天之後,才被“忙暈頭”的天可汗李世民陛下給記起來。
房遺愛透過付昌社等人,拐彎抹角的將棄宗弄讚已經求娶了泥婆羅尺尊公主為妻的事情,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中,還有一些吐蕃厲兵秣馬的事情,真真假假的,也通過付昌社等人,經由趙毅傳進了李世民的耳朵裏。
又在房玄齡和杜如晦的麵前,狀似無意的講了個民間的小故事。
說是一家強人,仗著家裏的武力和活泛的嘴巴,為了娶當地富戶的女兒,先是武力逼迫不成,又甜言蜜語的示弱,哄了那家富戶吃軟不吃硬的家主,將女兒嫁了過去,結果,那家強人慢慢的借著富戶女兒的嫁妝,生活富足了起來。
後來,那家強人家的財力勢力都越過了原來的富戶,於是,那家強人冷落了富戶的女兒,將人關進了後院淒冷的屋子裏,然後趁機奪了富戶的所有家財,毀了富戶的全家。
至於房遺愛這話的用意,房玄齡和杜如晦自然是心知肚明,不外是怕皇上被吐蕃使者奉承過頭,然後高興之下許諾了和親之事。
聽了房玄齡和杜如晦轉述的房遺愛講的故事,李世民心下直抽抽,這麽多年,國事隆盛,他李世民可沒有像漢武一樣的憋屈處境,非得將大唐的女子討好般送進番人的帷帳,更何況還是不敬大唐,肆意侵犯大唐威嚴的吐蕃?!
生氣房遺愛竟然如此不相信自己堅持不和親的意誌,是以,李世民借口旁人要麽是不熟悉吐蕃的情況,要麽是沒跟吐蕃人接觸過,要麽是接觸的人不善言談,或者是身體有恙,下旨將駙馬都尉、昭武校尉房遺愛借調到鴻臚寺,負責接待吐蕃使者,與吐蕃使者談判俘虜事宜和戰事賠償事宜。
對於李世民不滿之下下的這道旨意,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直接表示很無語。
不隻是知道李世民為何下這道旨意的房玄齡杜如晦兩人無語,旨意一下,朝堂上的人都很是意外,繼而是不解,紛紛猜測皇上的用意。
被長孫無忌閑閑的一句,“別忘了駙馬都尉、昭武校尉房遺愛,不僅是武狀元,還是文探花。鬆洲之戰更是挑了大梁的。”眾人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也算勉強的揭過了旨意的不合理性。
房遺愛接旨之後,怔了怔,然後眉毛忍不住跳了跳,看到房玄齡的臉色,明白這是自己那個所謂的小故事惹了李世民了,被立馬黑了過來。
房遺愛有些想不明白,為啥別人犯了錯,或是無意冒犯之後,李世民總是能夠大度的一笑而過,偏偏自己的好心,卻被丫丫的記恨上,還次次的立馬黑了回來?
要說女婿好欺負,可李世民的女婿也不止是自己一個呀?
再去見吐蕃的使者之前,房遺愛被房玄齡杜如晦等朝中重臣給耳提麵命了一番,總體意思就是,堅決不能讓大唐吃虧!堅決不能答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
至於能夠討要多少好處,就看房遺愛的本事了。若是討要的多的話,等到房遺愛大婚的時候,大家不介意給他備份分量十足的賀禮。反過來的意思就是,若是房遺愛討要的好處不能讓眾人滿意的話,結婚時收的賀禮鐵定會縮水就是了。
房遺愛撇撇嘴,根本沒理會這群老爺子不是威脅的威脅。
找房玄齡要了杜荷過來幫忙,又找來了消息靈通腦子活絡的吳瞞跟著,組成了臨時的談判小組,這才著手處理談判事宜。
當然,談判之前,關於負責此事的房遺愛是誰,經過房遺愛的同意,已經讓驛館的人,轉達給了吐蕃的使者。
吐蕃使者被涼了這麽多天,他們也沒閑著,十來天的時間,足夠他們講長安城的複雜關係搞清大概了。
在各處的禮物都送上了輕重適當的禮物之後,聽聞房遺愛負責談判,吐蕃使者立刻又帶著厚禮去了魏王府拜見李泰,在奉上各種禮物和奉承之後,希望李泰出麵能夠牽製一下房遺愛,好給吐蕃和大唐的友誼留下更多的回旋餘地。
李泰跟在李世民跟前,既然能夠討得李世民的歡心,自然是能夠猜的出李世民的幾分心思,再加上旁邊有岑文本在,吐蕃的禮物李泰自是不會收。
收了之後,不說可能討不到好,說不定還會挨罰,再像剛出京的李恪一樣,給發配之州,自己的長久打算豈不是要落了空?
是以,從李泰那裏,吐蕃使者無功而返。
緊跟著,毫不氣餒的吐蕃使者,又帶著厚禮,悄悄的求見長孫無忌。
在他們得知的消息中說,長孫無忌跟房玄齡政見多有不和,而房玄齡又是房遺愛的父親。說不定能夠說服長孫無忌向房玄齡施壓,然後達到牽製房遺愛的目的,讓房遺愛能夠按照他們的設想來談判。
他們卻忽略了一點,長孫無忌是太子李承乾的舅舅,而且兩人關係不錯,而房遺愛早前是太子李承乾的侍讀,關係也一直很好,可以說,長孫無忌和房遺愛現在都是太子李承乾車架上的人,在李承乾登上寶座之前,兩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窩裏開鬥的。
於是,吐蕃的使者被長孫無忌不陰不陽的給譏諷了出來,再次憋屈的無功而返。
想了想,咬咬牙,吐蕃使者想著,既然旁路不通,那麽幹脆換條路,直接去賄賂房遺愛。
因為李世民賜給的宅子需要修整,有時候房遺愛會住在禦賜的宅子裏,盯著工程,順便處理一些別人不好處理的事情。
吐蕃使者自然不敢將禮物送往房府,隻能是耐著性子等房遺愛去禦賜宅邸過夜的時候,前去拜見。
聽聞吐蕃使者前來拜見的時候,正趕上房遺愛幾人處理本該正月時就需要處理的生意上一些不緊急的事情。
房遺愛與眾人相視一眼,也不讓眾人避諱,直接吩咐房崎道,“房崎,去替我親自請吐蕃使者進來,難得使者這麽熱情,上趕著到處送禮啊。”
房崎應下,笑著去請了吐蕃使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