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李世民的震驚
立政殿,長孫皇後的寢宮。
時間已晚,夜幕開始降臨,星光灑遍,晚風吹拂人麵,像淘氣的孩子輕輕撫摸,處理完政事的李世民再次來到長孫皇後這裏,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長孫皇後的心情很不美妙,作為一個妻控主義者,李世民放棄了後宮裏一片花草,專心陪伴著皇後,期待她能夠開朗起來。
自從李承乾趕赴江南之後,長孫皇後就徹夜擔心,江南的形勢如何,她很清楚,雖然身處後宮不得幹政,但是有什麽事情,李世民還是會跟她講的,當然,是有選擇的選擇好的一麵來說,但是,這已經讓這位一國之母快要抓狂了。
作為長孫皇後的第一個兒子,李承乾實在是得到了她的萬分寵愛,而這一次,是他第一次離京,第一次處理政事,但是,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很危險。
不止一次長孫皇後想要把李承乾給招回來,但是她畢竟是一國之母,不能隻像升鬥小民一樣隻考慮自己自家的感受,大唐需要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太子!理智戰勝了感性,她知道自己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在心裏默默期盼自己孩子安全的返回。
身為帝王之子,雖然從出生時開始就被榮耀環繞,但是也背負著同等重量的責任,特別是李承乾還是大唐儲君,一國太子,他的身份不容許他退縮,他必須向他的父皇,向朝廷百官,向天下萬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隻有這樣,他太子的身份才會穩定,才不會出現兄弟鬩牆的場麵。
但是理解歸理解,這並不能消除一個母親對自己獨身在外孩子的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到底,去除皇後的光環,她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母親而已。
李世民當然可以感受到長孫皇後的心情,雖然沒有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地步,但是還是明顯感覺到她情緒的低落。最大的變化就是這一個月來,雖說他是天天來這立政殿報到,但是卻一直保持著安全的距離,如果李世民知道後世流傳的一則男女間的小故事,那麽他一定會由衷的感歎自己一句,實在禽獸不如啊!
“啟稟皇上,剛蘇州刺史府送來一份奏章。”
王德王公公快步走動,聲音很響,李世民趕緊正襟危坐,一派君子,隻是長孫皇後的臉上想塗抹了一層胭脂,看上去嫵媚非常,發髻有些蓬亂。
王德默默的低頭,這時候身為太監,他是一個瞎子,什麽也沒看見。
雙手捧著一份奏折,那是剛才剛剛才傳送過來的,看署名是蘇州刺史府的標記,但是現在是誰在那裏充當刺史王德很清楚,也知道這事兒決不能拖拉得趕快上報,所以才會在李世民與長孫皇後過著二人小世界時打擾。特意走動較大聲音,果然,自己還是做對了。
李世民接過那份奏折,不用拆開,就知道這書寫之人正是李承乾本人。
自從離開長安到蘇州後,這還是李承乾第一次親自書寫的奏章,以前都是他人代筆或是直接由暗線傳回,這一次承乾這孩子這麽正式的送來一封奏折,說實話,李世民還是非常緊張的。
當初他之所以讓李承乾獨自一人去解決江南的事情,主要還是那時江南的災情還不是特別嚴重,盡管出現了災民暴動的行為,但也是極少數的,人數非常少,沒有什麽威脅,所以他才放心的利用這件事來對李承乾進行磨練。
可是,就算他是人間帝王一言九鼎,但是還是不能預感事件的變化,江南突然陷入危機,災荒急劇擴大,而且讓人更為擔心的是,蝗災,出現了!
那可是蝗災啊,絕對不比瘟疫來的輕鬆,那是一群強盜,所到之處寸草不留!
現在,那裏就隻有一個李承乾,而朝廷的救援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擱淺,現在不單是蘇州的問題了,還有江南道其它地方的救援,到底物質該如何分配,該怎麽進行救災,這已經不能按照之前所商定的那樣了,所以蘇州短時間內不可能依靠朝廷的救濟。
想到這個情況,李世民就一陣皺眉,手中拿著李承乾呈送過來的奏折,很是為難。
早在王德說是蘇州呈上的折子,長孫皇後就已經激動的站了起來,可是見到李世民遲遲不肯拆開,很不滿的哼了一聲。
李世民有點尷尬,忙打開奏折細看了起來,開始時眉頭緊皺,接著舒展,最後臉上已是一片笑顏。
長孫皇後實在好奇這裏麵到底寫了些什麽東西,能讓一國之君出現這麽多的表情,這可真算的上是見稀罕事兒了,要知道李世民心理素質及其過硬,一般是泰山壓頂不變色的人物,今天這是怎麽了?
“觀音婢,你看看!”
看到長孫皇後急切的摸樣,李世民一陣好笑,他的皇後還是那樣像個少女摸樣,這樣真好!忙將手中的奏折遞給了長孫皇後。
這份奏折是李承乾親筆所寫,長孫皇後一眼就可以認出來,在這封奏折裏,李承乾首先描述了他們所遇到的困難,糧食吃完蝗蟲泛濫,整個江南道處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李承乾還將血盟的出現詳細說了,談到了他們剿賊的經曆。看到這裏,長孫皇後向李世民一樣,都在為李承乾的境況擔心。
接著往下看,看到了李承乾些著他是如何安定人心,如何讓城內的富人們將自家的糧食拿出來,長孫皇後莞爾一笑,這孩子還真會想辦法,那些人家肯定心裏很鬱悶,不過她對此好不關心,她隻看到了這孩子的能力,能夠在最短東西時間內最正確的判斷,已經讓她很是驚喜,那是她的兒子!長孫皇後這一刻很有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自豪感。
“最讓朕想不到的是,承乾這孩子竟然能想到這樣的方法來消滅蝗災,實在是讓朕震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