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江南出事了
今晚李世民很有興致,早早的處理完政務來到立政殿與長孫皇後共進晚餐。
這段時間長孫皇後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氣色也好了很多,臉上開始出現健康的緋紅,看的李世民是食指大動。
不過由於顧忌長孫皇後的身子,李世民還是按捺住自己躁動的心,偶爾氣血大旺時也隻是到其他妃子那裏解解渴,不過這並不能抵消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渴望,與他而言,其他女子自是一種工具,除去生育發泄外別無其他功能,他這一生中隻對長孫皇後動了感情。
這對老夫妻甜蜜的過著自己的二人世界,至於期間的天雷勾地火,兩人的**互動,一旁站著的王德王公公表示自己老眼昏花耳朵背,不知道情況。
“觀音婢,天色已晚,我們還是早點休息的好!”
李世民表現的像是一個毛頭小夥,甚是急不可耐,盯著長孫皇後的目光都冒著綠光,研究著如何才能將長孫皇後以最快效率的剝光。
長孫皇後被李世民仿若雷達的目光看的羞澀,燈下美人嬌羞圖更加引人遐想。
老李同誌嗷嗚一聲,將長孫皇後撲倒在床,準備享受大餐,此時王德公公已經悄悄溜走,這時候並不適合他一個公公在場,堅定著站在殿門外,為老李同誌看門把風。
“王公公,輔機有要事稟明陛下,請代為通傳!”
“這個,司空大人,陛下他……”
王德不好意思說出口,這怎麽說,難道說司空大人,陛下現在沒空,正在和你妹妹做些少兒不宜的事情,這,這是他一個公公能說的話嗎?況且眼前這位可是裏麵長孫皇後的親哥哥,皇上的大舅子,自己能說你妹妹和你妹夫正在忙呢,你一邊呆著去嗎?
看到王德糾結的表情,看到緊閉的殿門,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饒是一向被人稱為老狐狸,心理素質強硬非常的他這時候也多少有些不自在,可是事情實在是太過緊急,也隻好厚著臉皮讓王公公進去通傳。
“王德,外麵發生何事?”
正在王公公左右為難的時候,裏麵李世民略帶著薄怒的聲音響起,得了,這下就不用自己這個老人家為難了,這樣多好!王德的最角詭異的浮出一抹極難察覺的幅度。
李世民心裏很惱火,本不予理睬,不過聲音驚動了觀音婢,自己這位賢後從來都有辦法說服自己。
整理好衣衫,李世民出到外顛,王德領著長孫無忌覲見,自己退了出去。
望著長孫無忌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身子,李世民表示自己很有股想要**他的欲望。
長孫無忌多少有點尷尬,不光是因為自己來的時間很不巧,還因為自己就是皇後的哥哥,這撞見自己妹妹妹夫的**,這感受也太難為情了。
不過畢竟是風吹浪打刀槍彈雨曆練過的,長孫無忌很快調理好腦中雜念,回歸正途。
“皇上,江南出事了。”
“什麽叫出事了,出了什麽事?”
李世民想到這時候長孫無忌來見自己肯定是有要事,不過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句話,心裏立時一突,江南,能出什麽事兒?
“這是剛剛呈上的奏折!”
李世民接過,打開細看,眉頭越皺越緊,最後已經無法掩蓋自己的怒火,將奏折一把摔在地上。
“皇上!”
長孫無忌擔心的看著李世民,他和李世民幼年相識,兩人一起經曆過風風雨雨,在私下裏就是至交好友,更何況還有長孫皇後這層關係在,長孫無忌實在擔心他的身子。
“無事,朕隻不過是被他們那些人給氣著了。”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長孫無忌不用擔心。
“王德。”
早在裏麵傳來一聲響,王公公就來到門口等候,果然,李世民將他叫了進去,看著李世民氣怒的樣子,王德更加小心了,雖說自己已經伺候皇上幾十年了,不過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老虎的屁股尚且摸不得,更別提這李世民這個帝國頭子了。
在宮裏討生活,就要眼亮心細謹慎,否則是很容易無聲無息的消失的,王德來到李世民麵前等待吩咐。
“立即著人將克明玄齡請來!”
李世民不愧一代明君,這麽一會兒功夫臉上已經絲毫看不出之前的暴怒,隻有平靜,暴風雨之前的平靜!
房玄齡杜如晦一善謀一善斷,兩人合起來,就是一把利劍,他們,是李世民的智囊!
今天是要商討應對之策,是需要大腦而不是武力,因此李世民也就隻傳了他們,而沒有加上那群隻會打仗的莽漢,他們過來,也不過是重複自己剛做的事情,摔摔東西發發怒火,李世民敢肯定,至少程老貨會跳的比誰都歡實,不過這卻於事無益。
李世明在立政殿書房裏接見了他們,古時的書房是主人的重地,一般都不會隨意讓人進來,更何況是一代帝王,李世民如此,可見是視他們為心腹。
“這麽晚了打擾兩位愛卿朕心裏很過意不去。”
“皇上,臣等身為臣子,理應為天子分憂,為國事操持,何來打擾之說。”
李世民沒在說什麽,他們的為人品行自己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對於他們自己才會如此客氣,不單單是他們的智謀,而且因為他們的心——一顆為國為民為君跳動的心。
“你們先看看這個,這是江南剛剛加急傳過來的。”
李世民將之前仍在地上的奏折拿給他們看。
“什麽,江南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兒,這事怎麽到現在才報上來!”
剛剛看完,房玄齡和杜如晦就怒氣衝天,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唐朝時期,朝廷對江南一帶並不是很重視,經濟、政治中心大多在北方,江南好沒有後世的“魚米之鄉”這個稱謂。
這時候猶豫地域的限製,南方多山多林,可供耕作的田地就少的可憐,這是還沒有人發明雜交水稻提高產量,也沒人會想到利用氣候的便利種植兩季稻、三季稻。人們的生活很平困,往往會出現賣兒賣女的現象。
而事情的根源就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