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章覆水難收(一)

太子。你可願意代朕鎮守長安?”李隆基臉上勉強和的笑容。這一絲溫和的笑容,落在李琦的眼中,卻成為了無盡的陰寒。

李琦心裏一陣陣地顫抖起來。他明白了,全部都明白了。就在這種生死關頭的關鍵時刻,這個漸漸成熟起來的少年太子,終於明白,他已經成為他英明神武父皇隨意丟棄的棋子了。

或者,從坐上儲君之位的第一天開始,他便是被操縱的棋子。揮手即來招之即去,這便是他的作用,他的處境,他如今能做的一切。

而也正是在這一瞬間,他也總算是明白了,當初的前太子李瑛以及現在的李琮,為什麽會鋌而走險了。

代替皇帝監國,留守這坐即將被軍踩成平地的長安城,顧全皇家的麵子,直到走向死亡。在他的眼裏,皇位始終是屬於他一個人的吧。李琦悲哀地想著,李琦眼神中閃過一抹不甘,緩緩正視著這個以往他並不敢正視的父皇。

“太子,朕的話你沒有聽到嗎?”李隆基見李琦有些麻木,有些黯然,還有些神魂不寧,沉聲道。

李琦霍然抬起頭來,迷亂的眼神漸漸變得堅毅和清晰起來,他淡淡道,“請問父皇,兒臣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李隆基一怔,李琦如今的反應讓他訝然。他,他竟敢這樣跟朕說話?!

李琦心裏充滿著濃濃的被拋棄的憤怒和恐懼,但旋即,他的耳邊突然浮現起蕭睿往日那些清朗而清晰的話語。

“太子,要想做一個真正的太子,並不容易。”

“琦弟。不是什麽人都適合當皇帝。你或者並不適合當皇帝。”

“太子。無論將來發生了什麽。無論我在西域或者長安。你都始終是太子。”

……

……

李琦心頭百感交集。但卻是衝淡了內心地恐懼。連帶著。對於麵前一貫天威難測讓他誠惶誠恐地大唐皇帝。他也不再那麽懼怕。他越來越平靜地目光直視著李隆基。默然不語。

“哼。太子——”李隆基對李琦地這種態度和表現多少有些措手不及。要是在往日。李隆基焉能容忍這種對他至高無上皇權地漠視和不恭。但是現在。他也顧不上思量李琦為什麽會這樣“大逆不道”了。“傳朕地旨意。命太子李琦監國。鎮守長安……”

李隆基似乎是忘記了叛軍將至,他即將逃離長安的現實,回頭冷冷地掃了李琦一眼,“太子,朕把長安交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厚望。”

李隆基拂袖而去,被一眾宮女太監簇擁著,而那些文武大臣們也倉惶而去。幾乎是在同時,宮裏就亂成了一團,往日寧靜威嚴地大唐宮闕,如今喧鬧嘈雜如同鬧市。

宮裏開始做出逃的準備了,其實這些準備早就完成,隻等大唐皇帝一聲令下,便可車馬儀仗開出長安了。

大多數的宮裏嬪妃以及大唐皇室宗族都要相隨皇帝出逃,幾乎所有的文武大臣也都是如此。李琦落寞地站在那裏,眼睜睜地望著旌旗招展的皇帝儀仗從寬大的宮城城門中逶迤而出,數十輛馬車上聚集著眾多嬪妃,身後匆匆跟隨著一列麵色倉惶的宮女和腳步踉蹌的太監。

“都走了,都走了,走吧,都走吧。”李琦喃喃自語著,從亂成一團的宮門處收回目光來,發現了身邊默然站立著的章仇兼瓊、裴寬以及孟昭等少數幾個文臣。

“你們,何以不隨皇上離開?”

李琦歎了口氣,無力地擺了擺手。

章仇兼瓊和裴寬等人黯然不語,一起躬身道,“臣等願意與太子一起留守長安!”

……

……

李隆基透過一眾花枝招展地嬪妃肩頭,眼神逡巡著,始終沒有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不由皺了皺眉,大聲呼道,“力士,惠妃呢?”

高力士扶著車馬匆匆跑了幾步,喘息道,“皇上,惠妃娘娘……”

李隆基從車馬上跳下,在混亂的人群中看到了那一身素白宮裙神色平靜盈盈站立在宮門口的武惠妃。李隆基往前走了兩步,招了招手,“愛妃,到朕這裏來,朕——”

李隆基地話還沒有說完,卻見武惠妃已經盈盈拜了下去。深深一拜,武惠妃緩緩起身,聲音雖然輕柔但卻很是堅決,“皇上,臣妾就不隨皇上離京了。太子留守長安,就讓臣妾也留下吧……臣妾會照顧好太子,臣妾會留在長安,等皇上回來!”

李隆基眉頭皺了起來,“愛妃,你不能——你留下太危險了……”

李隆基明白,按照李琮對於武惠妃的怨憤,如果李琮叛軍攻陷長安,武惠妃必然沒有什麽好下場,包括她地幾個子女。

鹹宜公主,太子李琦,壽王李瑁。

“危險?”武惠妃突然幽幽一笑,“皇上,臣妾不過是一介無足輕重的女流之輩,太子尚且能為國分憂,臣妾又有何懼?皇上保重,臣妾就此拜別皇上了。”

武惠妃又是一拜,然後也不等李隆基反應過來,就帶著兩個宮女轉過那條宮徑,向幽深的深宮走去。寒風輕輕吹拂而起,李隆基倒吸了一口寒氣,眉頭跳了一跳,抬起來的手還是又落了下去。

他知道,武惠妃似乎是對自己舍棄太子產生了深深的怨憤。但是——李隆基正在梳理著自己複雜的心緒,耳邊傳來高力士急急地聲音,“皇上,不能再耽擱了。”

李隆基咬了咬牙,再次回頭深深地凝望了巍峨聳立的大唐宮闕一眼,黯然上了車駕,放下了大紅色地窗簾。

不遠處,武惠妃停下腳步,回身來望著漸漸湧出宮門的車馬人流,嘴角浮起一絲落寞和失望。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而就是在這種生死關頭,她似乎才真正了解了自己依賴了數十年地大唐皇帝,這個男人,終歸是一個無情的男人。

在他地眼裏,沒有什麽比他自己更重要。武惠妃想起這些年的恩愛,不由黯然垂淚。

李隆基舍棄太子李琦,已經讓武惠妃絕望透頂。說是以監國身份留守長安,但這擺明了就是讓李琦留下送死。既然長安城破在即,僅有的2萬羽林軍又被皇帝出逃帶走大半,剩下的這幾千人還能守住長安?麵對20萬李琮叛軍,這無異於癡人說夢。

為了他皇帝的虛榮心,他竟然舍棄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太子李琦,不是別人,是你我的親生骨肉啊,你,你竟如此狠毒!武惠妃臉上情不自禁地浮現起怨憤之色,沉默了良久,待宮裏漸漸平靜下來,才低低問道,“太子在何處?”

“回娘娘的話,太子在禦書房。”一個宮女低低道。

“派人出宮去問問,蕭家的動靜如何了……”武惠妃歎了口氣,眼前似乎突然又跳出了一張熟悉而陌生的麵孔來。

“算了,還是不要問了,大家都在逃,讓她們也逃離吧,如果能逃到蕭睿那裏,她們也就安全了。”武惠妃緊緊地咬住嘴唇,黯然垂下頭去。

對於武惠妃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必死之局。留在長安是死,可跟著皇帝出逃又能如何?頂多是芶延殘喘罷了。如果李琮叛亂篡位成功,就休說了——縱然是大唐皇帝最終平定叛亂,再次回到長安,可太子已經被犧牲,漸漸年老色衰的她就等於失去了繼續生存下去的倚仗——還能指望這個男人的恩寵嗎?

武惠妃搖了搖頭。

……

……

不僅宮裏亂,長安城裏也亂成了一團。

權貴們的攜家帶口跟著皇帝出逃,而那些有錢有勢的商人也暗中帶起家私趕著馬車混入了這樣一支浩浩****的逃離大軍隊伍中。甚至,還有不少普通的長安百姓,扶老攜幼跟著大隊一起逃離長安。

從正午時分一直道黃昏日暮,長安城裏,終於從嘈雜中變得安靜下來。街麵上到處是一片狼藉,菜葉子,包袱皮兒,有些拐角處還散落了一些黃澄澄的銅錢,很多商鋪的招牌都被扔落在地,被匆忙走過的人流踩成了碎片。

原本繁花似錦的帝都長安城幾乎成了一座死城。周遭的安靜和死氣沉沉,讓人心寒和窒息。

而在蕭家,一群人侍衛也護衛著蕭家的四個女主人以及蕭睿的姐姐蕭,還有李宜那一雙兒女——蕭潛和蕭鈺,在寒風中離開了長安城,不過,他們沒有跟隨皇帝的隊伍,而是緩緩向東都洛陽的方向而去。

興州。

5萬劍南軍已經疲憊不堪,剛剛紮下營帳,準備休整1日。從劍南千裏迢迢奉召北上救援長安,但剛到半途就傳來吐蕃人進犯劍南的消息。無奈之下,鄭隴隻得一麵向長安報警,一麵回撤劍南。但往回急行軍了兩日,又聞得吐蕃軍馬撤回國內,鄭隴擔心長安局勢,咬了咬牙再次下令大軍調轉方向,繼續向興州開進。

如此循環往返,折騰了兩遍,軍卒們不勝其苦。但軍令在前,朝廷危難在即,這些訓練有素的劍南軍卻也沒有任何怨言。鄭隴能有這樣一支號令統一善戰的劍南軍在標下掌握,應該歸功於章仇兼瓊多年來在劍南道的苦心經營。

因為要時刻防備吐蕃進犯,劍南軍在章仇兼瓊殫精竭慮的整肅下,其戰鬥力比起其他各鎮的軍馬來,還是要強上幾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