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了一下,內心卻將大理寺卿罵了幾百遍。
今年怎麽能與往年相比?
那麽多的勢力騷擾大唐,今年發起好多次戰爭,先是突厥人,後來又是烏江人。
國庫本來就緊張,又連續經過好多次戰爭,李世民已經拿不出更多的物資,要不然也不會讓李君綽帶著新兵上戰場。
唉。
李世民在心底歎了一口氣。
“朕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一件事情。”李世民語重心長的看著眾大臣,“臨陽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朕希望你們都能付一部分力。”
大理寺卿和史官對視一眼,暗自咬牙。
他們還納悶李世民哪裏來的閑情逸致,居然去管物價,原來是在這裏等著他們。
恐怕李世民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出錢吧!
還真是狡猾!
“皇上,您就算是不說,我們也會出錢,大家一直都在商量這個事情,還來得及向您稟告。”
李世民冷笑一聲,漂亮話誰都會說。
他要是不主動提起,這群人永遠都不會主動拿出來。
李世民又與他們說了一會話,他便讓大臣們離開。
目的已經達成。
當然,物價的事情李世民也會好好處理。
否則百姓鬧起事情,那才叫不好處理。
……
翌日。
金鑾殿。
李世民還沒有提起這件事情,以大理寺卿為首的人,紛紛自掏腰包。
其餘大臣見到暗罵一聲,卻也拿出了錢。
眾大臣似乎是為了表示忠誠,上交錢財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出的多。
李世民笑不及眼底,瞧瞧,一群臣子都比他有錢。
“皇上,如今臨陽城蝗災泛濫,我們也沒有什麽可以幫忙的地方,但需要物資,臣願意省吃儉用,隻求百姓平安無事。”
“臣也願意。”
李君綽摸了摸手腕的鐲子,李世民賞賜的東西,她基本上全都給了李靖,自己留下的很少。
她就算是有錢,基本上都變著法子給士兵添一點好的東西,別看她表麵風光,實際就是一個窮鬼,衛國公府平日買東西的錢,基本上都是管家負責。
李君綽也不清楚,她能拿出多少錢。
她還沒有做好決定,四王爺的略帶嘲諷的聲音傳來。
“大家都拿出不少錢,李君綽平時也沒少得到賞賜,想必拿出的錢不會少,就是不知道李君綽願不願意拿。”
四王爺似笑非笑的看著李君綽,語氣滿是惡意。
李君綽這一次不大出血都不行。
“實不相瞞,平時得到的賞賜,我全都給了父親,就算自己留下的,基本上也都補貼了軍營,具體拿出多少我也不太清楚。”
李君綽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老老實實的回答。
李世民眼神不滿,倒也沒有多說什麽,他能夠看出來李君綽所言不假,再者,李君綽軍營裏麵的物資,他有時給的確實很少。
思及此,李世民倒也沒有那麽生氣。
相較於其他臣子,李君綽最令人舒心的存在,不爭不搶,有什麽事情交代她,她就老老實實的做。
當然,最令人生氣的一點,便是他那個事多的爹。
“李君綽,你不要找借口,大家多少都拿出一部分錢,你一點都不拿,真的好意思嗎?”
四王爺不給李世民說話的機會,他不依不饒。
李君綽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四王爺,我什麽時候說不拿錢了?”
說完,李君綽當著四王爺的麵摘下手腕上麵的鐲子,眼神帶著一絲不舍,倒也不是有什麽特殊含義,就是戴的時間久了有點不習慣罷了。
李君綽歎了一口氣,以後出門還是帶點錢,再出現這種情況就有點不好。
她驟然想到一點,誰上朝閑的沒事帶錢?
莫非,他們商量好這件事情?
李世民心情頗為不錯的宣布退朝。
……
臨陽城。
左丞相和李靖剛到達城外,便看到百姓餓的麵黃肌瘦。
兩個人的臉色都有一些難看。
傳到朝廷的消息臨陽城蝗災剛發生一個月,再加上他們趕路的時間,不過一個半月的時間,百姓們絕對不可能餓成這幅鬼樣子。
蝗災發生的時間應該比他們想象中的都要久。
城外的百姓瞧到裝扮不錯的馬車連忙跑過來。
“大人,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吃飯了,行行好給點東西吃吧!”
“求他們有什麽用,老子就算是餓死也絕對不會求他們,要是他們這些大人物真將咱們當一回事的話,絕對不會讓咱們在這裏餓這麽長時間,蝗災已經發生半年之久,朝廷上有發賑災糧嗎?”
“再說了,臨陽城已經餓死那麽多人,縣令卻還是吃香的喝辣的,與其指望他們,倒不如省省體力!”
“虧你還對他們抱有希望,難不成忘掉咱們是怎麽來到城外!?別讓我看見縣令那個狗東西,否則我一定想方設法弄死他。”
百姓們咬牙切齒的聲音傳到左丞相和李靖耳中。
兩人對視一眼,難得沒有吵架。
看來這一次的事情沒有表麵那麽簡單。
李靖和左丞相同時走下馬車,穿著倒也沒有那麽奢侈,樸素無華。
他們什麽話也沒有說,隻是從馬車裏麵拿出吃食,讓跟隨的士兵挨個發下去。
左丞相動作自然的拉住一位難民的手,絲毫沒有嫌棄的意思。
老太太錯愕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沒有想到做丞相會這麽做。
“老人家,你們說的到底是什麽意思?為什麽會在城外?能不能詳細的告訴我們,說不定還能夠幫你。”左丞相態度溫和,因為從文的緣故,他的氣質偏儒雅,無端的讓人信任。
老太太本來堅定的想法慢慢動搖,她歎了一口氣,“大人,我不知道你是什麽身份,但,我們都是被縣令趕出來的,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城裏麵打聽,但凡我們說一句假話都是活該!”
左丞相眉頭死死的擰在一起,臨陽城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們上報蝗災,不僅是因為沒有物資,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被人發現了。
“我們隻是想要討一個公道,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朝廷怎麽可能不頒發一點物資?有人質問縣令,然後事情越鬧越大,我們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