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龍魂的書友群龍魂殿,群號:487012832。想要進群的兄弟,可以添加一下。
為何李泰要求李世民賜婚,畢竟就算沒有李世民的賜婚,羅煥和魏心瑤同樣可以拜堂成親。
但是有了李世民的賜婚,從某種意義上就有了不同。因為在李世民賜婚的時候,必須在聖旨上注明兩家的家世出身。
這樣一來,無論是羅煥還是魏心瑤,都將有一個正統的身份。特別是衛心瑤,將會成為李世民禦賜的墨門魏家家主。
也就相當於墨門變相的,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讓墨家思想可以重現光輝。
這也是李泰向李世民求得賜婚的原因。李世民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不過這對大唐來講並不是什麽壞事。
畢竟李世民可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在他的心中隻要對國家有益的學派,他都願意去支持。
“明日早朝,你帶羅煥和魏心瑤一起來。朕會當朝賜婚二人。”李世民對李泰說的。
“青雀謝過父皇,明天一早青雀會帶他們二人一同上朝。接受父皇的賜婚和祝福。”李泰高興的對李世民說道。
……
回到魏王府的,便將請求李世民賜婚的事情和羅鬆說了。當羅鬆聽到李世民答應,為羅煥賜婚的時候。眼中竟然充滿了淚水。
這對於一個普通百姓來講,那絕對是不敢想的事情。讓皇上親自下旨賜婚,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師父何必如此,羅家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讓父皇下旨賜婚,也是理所當然的。”李泰對羅鬆說道。
“雖然羅家對大唐有從龍之功,但是這隻是羅成兄弟那一脈的功勞。而我羅鬆卻沒有為大唐立下寸功。所以我才會感覺受之有愧。”羅鬆擺擺手對李泰說道。
“師父,雖然父皇答應賜婚,但是明日朝堂之上,免不了一番唇槍舌劍。有一些人是不希望看到墨家在成正統的。”李泰對羅鬆說的。
羅鬆又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於是點點頭說道:“皇上已經有賜婚之意,這份天恩我羅家就必須記下。至於最後能不能成,那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羅煥和魏心瑤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一個是興高采烈一個是嬌羞無比。不過從二人的臉上,都可以看到那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金鑾殿。
金鑾殿上五府六部四大朝臣,分等級而列,等待著李世民臨朝。不過今天卻與以往不同。
因為他們發現李泰竟然來了,這李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隻要他來上朝,那就絕對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而且都知道李泰這小子不好惹,那絕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主。眾人心中不由得暗暗思量,到底是誰又得罪了這個伏虎魏王。
就在眾人胡思亂想的時候,李世民來到了金鑾殿上。端坐龍椅之上,身邊的太監開口說道:“聖上臨朝,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太監的話音剛落,便有五府六部四大朝臣紛紛出班,向李世民匯報一些重要工作。
等解決了一切事宜之後,看到已經沒有人再發言了。李泰才站了出來說道:“父皇,兒臣今日希望父皇,可以成就一段美好佳緣。”
“不知你口中的美好佳緣,是怎麽一回事。”李世民開口對李泰問道。
“兒臣在冀州的時候,險些喪命於太原王家之手。當時救兒臣脫困的是高家和魏家。今日兒臣鬥膽請父皇,為魏家魏心瑤,和羅家羅煥賜婚。”李泰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此事朕也聽說過,既然對你有救命之恩。那這段姻緣朕必然要成全。”李世民高興的說道。
“如今他二人正在殿外候旨,如果父皇同意賜婚,請宣他二人上殿。”李泰對李世民說道。
“傳羅煥,魏心瑤進殿見駕。”李世民的貼身太監大聲喊道。
隨後羅煥和魏心瑤二人,便來到了金鑾殿品級台下。二人在品級台下,規規矩矩的跪在地上,向李世民行三拜九叩大禮。
“草民羅家羅煥(魏家魏心瑤),參見皇上,”羅煥和魏心瑤一邊行禮,一邊開口說道。
雖然羅煥在魏王禁軍中,乃是一名上將。但是魏王禁軍畢竟是李泰的私軍,所以在朝中並沒有品級。
“父皇,這二人都是名門之後,羅家乃是大唐開國元勳,墨門也是上古一支學派。曾經和儒家齊名,被稱之為儒墨。”李泰開口說道。
聽到李泰的話,李世民點了點頭。剛要開口下旨賜婚。就聽一旁的孔穎達出班說道:“皇上,以老臣之見這樁婚事,皇上不能下旨恩賜。”
這孔穎達可不是等閑之輩,乃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孫。正統的儒學傳人。
雖然魏征,杜淹等人也學儒學,但是他們所學的卻是新儒學。並非如孔穎達那般頑固不化。
“孔大人,不知為何覺得不應讓父皇下旨賜婚。今天你要不和本王說個明白,休怪本王不給你麵子。”李泰圓睜雙目怒視著孔穎達說道。
其實李泰讓李世民當朝賜婚,為的就是這一刻。如今李泰身為墨門巨子,如果不能讓墨門成為正統,又有什麽資格去收服九大世家呢。
如今大唐國尊儒,道,釋三家為正統學派。墨家早就已經消散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李泰要做的就是,讓墨家也成為大唐的正統學派。
如果李泰真的做到了,那麽他再去收服九大世家,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到李泰開口質問,孔穎達絲毫沒有懼意,而是一副理所然的表情說道:“自古道墨家乃**巧技,又如何登得上大雅之堂。”
“如今魏王竟然讓當今皇上,為一墨家之人開天恩賜婚。豈不是胡鬧之舉嗎?”
“據本王所知,孔大人應該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孫。對儒家所學自然是熟讀於心。那本王有一句話要問你,不知你可否給本王一個解答。”李泰開口對孔穎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