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樂坊到朋來客棧並不太遠,出了康樂坊的北門,沿著坊道一直往西,走過順康坊,再向北拐進平康坊的東坊門就到了。
風破之所以選擇住在朋來客棧,一來,此處離駙馬府不遠,以他的腳程,一盞茶的工夫即到;二來,離客棧不遠就有一家酒樓,名為玉仙閣,店中的葡萄酒是專門從西秦販來,遠近聞名,就連不少王公顯貴也經常到此,就是為了一品這西秦葡萄酒。
當年在京城時,風破就曾經慕名而來,在嚐過此間的葡萄酒之後,便再也忘不了那滋味。
喝酒這事兒,風破其實並不太挑剔,無論是官釀的、酒坊釀的,還是自家私釀的,無論是米酒、燒酒還是葡萄酒,他是烈醇鹹宜,香薰皆可,來者不拒。
不過,在喝酒這事兒上,風破也有自己的講究,那便是什麽時候該喝什麽酒。
若是要動手,那自然是要喝米酒或燒酒,而且是越烈越好,比如馮七酒肆那種自釀的綠蟻,甘冽直接,令人血氣沸騰;而若是要動腦,則最好是喝些葡萄酒,一口葡萄酒入喉,便似萬物風味化開,沁人心脾,神清氣爽。
所以,風破眼見客棧已在麵前,又往前多走了幾步,到玉仙閣沽了一壺葡萄酒。
好酒自然價高,而玉仙閣的葡萄酒價就更高,隻是一壺葡萄酒就要了風破二兩銀子,可倒進他的那個酒葫蘆裏,也就裝了個六七分滿。
風破倒也不差錢,他當初應下靖涼王所托,事成之後便有五十兩黃金的酬金。而且,靖涼王在進駙馬府之前,又硬塞給他五十兩銀子,讓他作為在京城之用。
這二兩的酒錢,自然不在話下。
不過,在掏出二兩銀子,卻隻換來半葫蘆葡萄酒時,風破心裏還是不禁感歎,自己在涼州也算對銀錢不計較之人,可到了京城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揮金如土。
他還依稀記得,十九年前,這玉仙閣的葡萄酒也隻是賣四百錢一壺,近二十年的光景,這酒價已經漲了數倍不止。
拎著酒葫蘆回到客棧,風破立馬躺在了榻上,一口接一口地喝了起來。
窗外的夜色還是很亮,這西秦葡萄酒的味道依然很醇,風破的腦子裏也越來越清晰。
從眼下探得的消息來看,這三生會果然來頭不小,卻又神秘莫測。
從其盡滅雄州數百山匪來看,這三生會旗下人數必定不少,且武力不俗。
更可怕的是,他們當中還有能獨戰飛雲劍掌門而擊殺之的高手,單憑這份武功,放眼整個中原武林也不會超過十人。
風破記得,這五宗八門的掌門當年皆是能通過玉霄峰試劍之人,八門的掌門雖然武功稍遜,但至少也是六品,即使自己想要出手擊殺,也絕非輕而易舉之事。
換而言之,能以橫刀擊殺飛雲劍掌門之人,至少是個七品高手。可風破想來想去,中原武林中七品以上者,除了本門弟子也隻有五宗的各位掌門了。
莫非是他?風破突然想起了一人,心裏頓時打了個寒顫。
倘若真是此人,飛雲劍掌門葉青恒倒是死得一點也不冤。
風破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若是此人想要殺掉葉青恒,有的是法子和手段,根本犯不上如此大費周章,還苦心積慮地弄出一個三生會來。
但不管怎樣,這三生會中能有七品高手存在,但憑此點,便足以和五大宗門匹敵。
不過,風破心中還是有兩個疑問未解:一是,這三生會和刺殺靖涼王究竟有無關係?二是,這三生會如此行事,究竟目的何在?
從行刺靖涼王那夥人的武功路數來看,確定是來自中原各大門派無疑。雖然這夥人以刀替劍,想要隱藏自己本門功夫,可這點雕蟲小技又如何逃得過風破的眼睛。
從武功高低來看,負責圍攻靖涼王的那兩人皆在五品上下,如此身手者在五大宗門裏也不多見。餘下的幾人也皆在三、四品左右,絕非泛泛之輩。以這一夥人的實力,如果不是遇到風破,靖涼王斷無逃脫的可能。
可見,這夥人也算是將聚籠了中原各大門派的一等好手,且不說尋常人難有這般本事,就算是五宗八門中任何一家,恐怕也難有這般號令的能力。
由此推斷,行刺靖涼王之人如果並非來自三生會,風破也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
那如果行刺靖涼王果真是三生會所為,那其背後主使又會是何人呢?
還有就是,暫且拋開行刺靖涼王一事,這三生會的行事的確也令人琢磨不透。
天下人行事,不是為名,便是為利,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侯富賈莫不是如此。
隻不過,對名利的所求因人而異罷了,一飯一粥是利,一地一城也是利,境遇有別,大小不同而已。
可三生會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若說它殺匪緝盜,行俠仗義是為了博得江湖美名,可為何又行事如此隱秘,從不肯以真麵目示人,甚至其主腦是誰至今也無人知曉。
若說它是為利,可從眼下聽到的消息來看,也暫時看不出其所圖之利何在。
想到此時,風破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三生會看似是行好事不留名,但不求名反而令其在江湖上威名更盛,要不然他們也絕不會留下三生石作為標誌。
至於暫時不求利,那也隻是因為世人還暫時看不出而已,看不出卻並不是沒有。而且,如果是三生會在有意隱藏自己的目的,那這個目的往往是不可告人的。
以風破多年行走江湖的經曆來看,這天下沽名釣譽者固然可恨,但如三生會這般韜光晦跡,秘而不發者才可怕。
而且,從三生會數年前從雄州發軔,到如今名滿江湖,可見是處心積慮,早已布局多時,其背後所圖絕不簡單。
如果刺殺靖涼王果真也是出自其手,那更是事關朝廷社稷的安危。
不知不覺中,葫蘆裏的酒已經喝完了。
在將最後幾滴葡萄酒倒進嘴裏之後,風破頓時感覺腦子有些累了。
當年他遠避到涼州這苦寒之地,其中一個緣故就是為了離開中原武林的紛爭,少動腦子,多喝酒,過些閑散自在的生活。
可如今,自己剛回到中原,便遇上此事。
在陽明山出手救下靖涼王也就罷了,原本打打殺殺於他而言也不是什麽大事。可由此事又牽出如此多的頭緒來,而且看起來事情還越來越大,這不免讓風破有些心煩。
其實,在陽明山穀道救下靖涼王時,風破原本可以將黑衣人悉數擊殺,而當時放走那幾人則是他有意為之,目的是想讓刺客背後主使者知難而退。
因為他當時以為,以自己亮出的手段,那幾個逃掉黑衣人自然知道了厲害,斷不敢再對靖涼王有所圖謀。
可沒有想到是,事情遠不像自己所想的簡單。
哎,莫非這便是命嗎?風破心裏不禁歎道,快二十年了,究竟是自己一入江湖又身不由己呢?還是這些江湖事一直就在等著自己?
五大宗門的高手、三生會、靖涼王、逍遙派掌門、飛雲劍掌門……風破雖然已經閉上了雙目,可腦子裏的各種線索還是揮之不去,漸漸亂成一團……
酒已經沒了,可事卻還沒有想明白,風破突然有些後悔。
後悔自己酒買少了,更後悔自己為何要管這閑事。雖然他們心裏也知道,此事一點也不“閑”。
風破一生闖**江湖,可謂天不怕地不怕,但生平就怕兩件事:一是麵對漂亮女人,二是揣測人心。
他當初選擇一直留在涼州,也正是因為涼州乃苦寒之地,不僅認得他的人少之又少,而且當地民風質樸,鄰裏之間相交也簡單直接,用不著相互算計提防。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靖涼王羅延定。
風破和靖涼王的相識其實純屬偶然。
當年他帶著寧嶽風來到涼州,一住就是十六年。
在頭十年裏,風破雖然知道涼州由靖涼王世襲執掌,也知道靖涼王時大夏唯一的異姓王,可他從未見過王爺,也從來沒有結識的念頭,他隻是從街坊四鄰的口中得知,靖涼王不僅滿門忠烈,也十分體恤涼州百姓,深得此地民心。
其實,以風破的身手,想要在靖涼王帳下謀個差事易如反掌,甚至求個一官半職也不是什麽難事。
不過,風破一向自由閑散慣了,不喜約束,也就吃不了官飯。
風破在涼州的日子也真是過得自在,不出門時,就是喝酒吃肉,順便教寧嶽風習武練劍。
在街坊鄰居的眼裏,風破就是一個販賣毛皮的老漢,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趟遠門,然後帶回來整車的毛皮,其中還有上等的胡狼皮和狐狸皮。
毛皮自然都是貨真價實,尤其是上等的狼皮和狐狸皮,一轉手就能賣上好價錢。隻不過,風破這個毛皮販子卻是個假的,每次拉回了毛皮也皆是“無本”買賣。
原來,風破每次出門皆是出關北上,直趨大漠的深處。
不過,他每次北上的路程卻不一樣,有時是五十餘裏,有時是百裏左右,有時則是一百三十餘裏,但最遠也不會超過二百裏。
因為二百裏之外就是撒蠻城了。
撒蠻城是北戎境內最靠近涼州的一座城池,也是一座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去往涼州榷場的北戎客商幾乎都是從撒蠻城出發南下,所以城中除了駐紮的軍卒之外,最多的便是來自北戎各地的商販。
每當涼州榷場開市時,北戎的客商就會提前數日從撒蠻城出發,拉著牛羊、馬匹、皮草等貨物南下去涼州交易。
不過在這些客商中,有些人卻不是普通的客商,而是受命於北戎官府的“官商”。
他們想要交易的中原貨物也不是普通的瓷器、布匹、綢緞、茶葉、粟米或小麥,而是生鐵,尤其是镔鐵。所以他們帶來的貨物也不是普通的貨物,而是北戎大漠特有獸皮,尤其是胡狼皮和狐狸皮。
鐵器,尤其是以镔鐵打造的鐵器對於軍隊有多重要,立國主政者自然明白。這也是當年夏國太祖皇帝不惜兵力,也要拿下涼山和天洛山之間的這塊穀峪,並在此建立涼州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了涼州,夏國便可用榷場來限製北戎獲得生鐵,尤其是镔鐵的數量,因為北戎幾乎不產生鐵,上品的镔鐵更是稀缺,想要隻能從西秦交易而來,而交易則隻能通過涼州的榷場進行。
如果沒有涼州擋在中間,北戎和西秦本該是互補性極強的交易夥伴。
北戎盛產好馬,西秦坐擁大批镔鐵礦,兩國一旦可以互通有無,不出十年,便可操訓出金戈鐵馬之軍,那夏國邊陲恐將永無寧日。
北戎自然也知道涼州的要害所在,所以近百年來,一直就將涼州是從視為眼中釘。隻是涼州一直由靖涼王鎮守,北戎雖不斷用兵犯境,卻始終無法攻克涼州這一城五寨。
不過,近些年來,北戎卻在涼州榷場中發現了另外一條路:在官市中無法交易到的镔鐵,卻可以通過黑市獲得。
漸漸的,北戎在涼州城中的暗樁也發現其中門道:原來,涼州榷場隻是限製西秦和北戎客商之間的生鐵、馬匹的交易數量,但並不限製夏國的客商。
於是,便有夏國客商很快嗅到了商機,開始囤積生鐵,然而通過私下交易北戎人。甚至有人也不遠千裏,從與西秦接壤的玉州將镔鐵販來,再高價賣給北戎客商。
如此一來,黑市交易也成為北戎獲得生鐵和镔鐵的一個重要渠道,其數量甚至已經慢慢超過了涼州的官府榷場。
不過,北戎人很快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倘若是以物易物,北戎的那些牛羊、馬匹很難被黑市中商販認可,經常是十隻羊還換不來十斤生鐵。倘若以銀錢交易,十斤生鐵的價格也在八兩白銀左右,著實昂貴。
交易的次數多了之後,北戎人也逐漸發現,中原的客商對皮毛,尤其是北戎特有的胡狼皮和狐狸皮總是高看一眼,往往一拿出狼、狐皮毛,就能交易到生鐵。
若是還有純色的白狐狸皮,一張皮甚至能換到五十斤镔鐵。
漸漸的,北戎也弄清了其中的緣故。原來,這胡狼皮和狐狸皮不僅在中原少見,而且還是禦寒的上品衣料。尤其是王公貴胄們,冬日裏穿的大氅、披的風領、帔帛皆喜用珍禽異獸皮毛製成。
近些年來,此等奢靡之風在中原日盛,皮毛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來自北方大漠的狼狐之皮更是備受青睞。
據說,雄州刺史蔡童生的夫人賈氏,就是因為在一次名媛茶會時,看到一位鄉紳夫人披了一件白狐狸皮的風領,引得眾人豔羨,回家之後就對蔡童生大發委屈,哀怨自己沒有白狐狸皮毛做的風領,失了刺史夫人的臉麵。
如此,當夏國的達官貴人、公子千金們在對狼狐之皮趨之若鶩時,大量的生鐵和镔鐵也從涼州的黑市流向了北戎。
而風破的生意則是,在商道上專門半路截殺這些北戎的“官商”。
當然,風破之所以這麽做,既有大義,也有私利,但首先還是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