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趕路人在天涯。

眼看著天色漸黑,寧嶽風急催**戰馬,又向前奔出了二裏地,可眼前依然一片荒野。

趕路的確是一件辛苦的事,尤其是當錯過了城鎮投宿之後,就隻好風餐露宿了。對於寧嶽風而言,露宿於山野倒也無所謂,隻是沒了沽酒之處卻很要命。

沒了好酒,就影響夜裏的睡眠,夜裏睡得不好,又影響次日趕路,趕路沒有精神就更容易糊塗,一糊塗又會錯過城鎮,如此便成了惡性循環……

這不,寧嶽風就因為午後在樹下打了個盹,等一睜眼便發現日頭不對,連忙上馬疾馳。

可一切還是晚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眼下所在又是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之地。

寧嶽風勒住了馬,然後解下了腰間的酒葫蘆晃了晃,一臉沮喪地搖了搖頭。

既來之則安之,寧嶽風一邊在心裏安慰著自己,一邊策馬向前慢慢溜達起來,看看能否尋個樹林或山坡什麽的,好將就一宿。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寧嶽風策馬慢行了不到半裏地,忽然發現不遠處的道邊居然隱約有燈火。

莫非這荒郊野地裏還有人家?寧嶽風心裏一喜,連忙一催戰馬,朝燈火處奔去。

等奔到近前一看,他又是喜上加喜——此處並非人家,居然是一間客棧。

客棧雖然簡陋,甚至大門上連個名字也沒有,但一根竹竿上挑著的那個“酒”字,寧嶽風卻是越看越歡喜。

下馬,拴馬,推門,進店,寧嶽風沒有半分猶豫。

待進到店裏,隻見店裏已經坐了兩桌人,皆是尋常人家打扮。不過,有一些人還帶了刀劍,像是些江湖人物。

“呦,客官來了。”見有人進店,掌櫃的連忙迎了過來,“請問這位小哥,是打尖還是住店?”

“天已黑盡,當然是住店。”寧嶽風掃視了店裏一遍,目光最終落在了櫃台裏的那幾個大酒壇上,“不過,酒菜也是要的。”

“那客官請稍候,酒菜隨後便到。”掌櫃的將寧嶽風引到了一張桌案邊。

待坐下之後,寧嶽風又朝掌櫃道:“對了,在下還有一匹馬在外麵,麻煩店家也給喂些草料。”

“客官是騎馬來的?”掌櫃的不由一愣,露出一絲驚訝的表情。

“是啊,有何不妥嗎?”寧嶽風也有些奇怪。

“喔,並無不妥,隻是……”掌櫃欲言又止。

“店家有話直說便是,何故吞吞吐吐?”寧嶽風心裏更加奇怪了。

“小的是擔心店裏的酒菜不合客官的胃口。”掌櫃回道。

“這是從何說起?莫非我騎馬而來,便不能吃店裏的酒菜了?”寧嶽風臉一沉。

“客官誤會了。”掌櫃連忙賠笑道,“客官許是遠道而來,有所不知。如小哥這般客人,通常是不會在小店落腳,而是去十裏之外的林家鎮。”

“這又是為何?”寧嶽風是越聽越糊塗。

“客官有所不知,這林家鎮的繁華方圓數十裏幾乎無處可比,不過,這鎮上客棧的價錢自然也便高些,非尋常客人所能承受。”掌櫃道,“所以,也隻有如客官這般有馬之人才會在鎮上落腳。”

“既然價高,那便換個地方落腳便是,為何一定要去那什麽林家鎮呢?”寧嶽風問道。

“誰說不是呢,可這便是林家鎮得天獨厚所在了。”掌櫃接著道,“話說這林家鎮不僅正好位於通往京城的官道上,而且距離京城恰好還有四十餘裏,正是一日的行程。因此,凡是要去往京城之人,大多會選擇在林家鎮落腳。要是錯過了林家鎮,再往南去便是燕山山地了,不僅人煙稀少,而且山路難行……”

“嗬嗬,照掌櫃的如此說來,這也正是林家鎮繁華的真正緣故吧?”寧嶽風總算聽明白了。

“客官是明白人。”掌櫃的笑了笑。

“行了,你說的那林家鎮,我還偏不想去了。”寧嶽風一揮手道,“店裏有什麽酒菜盡管上來便是,小爺就好個山野風味。”

“好嘞。”掌櫃的應聲而去。

不一會兒,酒菜上來了。酒是燒酒,不是很純,但夠烈;菜是醃製的野兔和山雞,倒也野味十足。

寧嶽風一邊嘴裏吃喝著,耳朵也沒有閑著。

因為他發現,旁邊的那桌人正在談論著“江湖”事。尤其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手端著酒碗,滔滔不絕,眉飛色舞。

這不禁讓寧嶽風想起了小時候在酒樓聽書的場景——有酒有肉,還有人在“說書”,寧嶽風頓時覺得這家小店還真是來對了。

聽著聽著,一個詞忽然鑽進了寧嶽風的耳朵裏,也鑽進了他的心裏。而且當那老者說起這個詞時,臉上全是敬畏之情。

這個詞正是“昆侖宗”。

寧嶽風不由得豎起了耳朵。

其實以他的聽風之力,他根本不用豎耳朵也能聽得分明。可是在這個老者嘴裏,關於“昆侖宗”的故事太過神奇,甚至有不少傳說,師父也從未和他提起過。

寧嶽風的酒是越喝越慢,故事卻聽得越來越仔細。

在那老者嘴裏,昆侖宗的傳說還得從“江湖”出現時說起。

說起來,江湖的出現和夏朝立國,一舉結束了兩百餘年的戰國時代也有莫大的關係。

話說,夏朝開國皇帝翟世璋在消滅了各路諸侯、士族之後,便廣開科舉,以科舉製逐漸替代察舉製,給了天下讀書人更多的階層躍升機會,也讓傳統的士族實力被進一步削弱。

科舉的興起也讓數量龐大的士族門客們找到了新的出路——反正都是賣“文”求富貴,賣給誰不是賣呢?而且能賣給帝王家,博得功名利祿,以至封妻蔭子,這顯然比長年寄人籬下更有前途。

然而,夏太祖此舉在網羅天下讀書人人心的同時,卻忽視了另外一群人的存在,那便是那些諸侯士族門客中的習武之人。

這些人因為士族衰落而失去了依附,又因為府兵製實行的是軍戶世襲而投軍無門,所以在亂世結束之後,他們反而失去安身立命之所。

為生計所迫,這些武士不得不重謀活路,一部分人成為了富貴人家的家丁護院,而不少武功高強者則走上了“傳武”之路。

所謂“傳武”,就是以教授武功為業。當時正值夏國初定之時,各地依然匪患不絕,尤其是各條商道上常有劫匪出沒,凡城鎮之外的偏遠之地也時有打家劫舍之徒,習練武功也成為了民間百姓自保之道。

所以,短短數十年間,各地傳武之風漸盛,諸多門派也應運而生。那些當年隻能充當門客的武者也發現,除了投軍效力或為人執刀之外,習武之人也可以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江湖”。

在這個江湖裏,他們甚至可以以武犯禁,遊離於朝廷律法之外,乃至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規則,定義自己的道義。

有了這個江湖,當年那些隻配成為私家死士或刺客的武人,也找到了行俠仗義這個更高的歸宿——高武者,不再隻是私利爭鬥的工具,也可以成為俠義公道的捍衛者。

所謂俠者,既成就了江湖,也令江湖有了燈火之明。

當然,江湖百年,風起雲湧的各種門派也經曆了大浪淘沙。畢竟,武者既分高下,也決生死,能活下來的可能會有一次僥幸,但不可能永遠僥幸。

所以,到了夏國立朝近百年之時,中原江湖門派也逐漸形成了八宗十四門。這些門派又以漢江為界,分為南北兩大流派,是為南拳北腿,南劍北刀,各有所長。

雖然武功套路不同,但南北各大門派在演化形式卻是殊途同歸——無論是占山為宗,還是據水成門,開設鏢局皆成為了各派的共同選擇,這也是以武養武的最優之選。

所以,大江南北的各大鏢局也基本被各門派所把持,並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所謂漢江之北玄旗為號,漢江之南赤旗為尊,但凡走鏢要過漢江的,也遵循著南北分治之規,不越雷池一步。

不過,在各大門派之中卻有一個例外——便是昆侖宗。昆侖宗甚至不在八宗十四門之列,也少有在江湖中走動,仿佛是江湖之外的一個世外之地。

對於這個神乎其神的昆侖宗,江湖各大門派大多數隻是聽聞,也少有人在江湖中碰到了昆侖宗的門人。所以,各派也將其視為一個傳說,甚至很多人對其不屑一顧。

在他們看來,這個躲在深山中的所謂門派隻是故弄玄虛、徒有虛名罷了,它甚至算不得江湖武林的一份子。

對於中原武林的輕視,昆侖宗的門人絲毫沒有在意,也未有人下山爭鬥,隻當什麽事也沒有發生。

直到夏曆86年。

這一年,中原各大門派一致同意要推選一位武林盟主,以便統一號令天下武林。其實,說白了,就是要重新劃分一下各門派鏢局的勢力範圍。

最終,八宗十四門的掌門齊聚華山,決定以比武的方式決出盟主之位。在經過三日激戰之後,青華宗掌門韋立陽力壓群雄勝出。

然而,就在韋掌門剛剛接過武林盟主的令牌之際,一位白袍郎君卻飄然而至,並自稱是昆侖宗弟子。

這位白袍郎君也不多言,直接出手。

他隨手撿起一根樹枝,以木為劍,三招之內就將韋掌門手中長劍挑飛,接著又以三招奪下了韋掌門腰間令牌,最後一招則直接將韋掌門頭頂發簪摘下。

當眾掌門皆驚愕不已時,這位白袍郎君又飄然而去,離去之時隻留下一紙白絹。

絹上寫道:以一人號令江湖,則江湖又與廟堂何異?若江湖一統,則不再有江湖。

落款是:昆侖宗掌門雲落。

事後,中原各派經打聽之後才得知,來人還不是昆侖宗掌門雲落,隻是其門下的一名弟子。

至此,各大掌門也打消了推選武林盟主的念頭,對昆侖宗更是由懼而服,不敢再有非分之念。

雲落正是昆侖宗第九代掌門。

他在執掌昆侖宗之後,本門出現了一個百年未有的盛景:他座下有了四大弟子,其中還有一名女弟子,這也是昆侖宗門下首次出現女弟子。

一代出現四名具備“天賦”的弟子,這在昆侖宗曆史上也是首次,每念於此,雲落在感慨之餘也不免覺得:這或許是天佑昆侖宗,實乃本門興盛之兆。

所以,當得知中原武林舉行盟主大會時,雲落當即決定讓三弟子下山赴會。一則,他不想看到江湖武林一統,二則,也正好借此為昆侖宗揚名立威,讓天下都知道誰才是武林至尊。

果然,在三弟子信手便攪了武林大會之後,昆侖山玉霄峰的清靜就被徹底打破了。

數月之內,玉霄峰下便陸續來了數百名江湖人士,這些人皆是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其中也不乏一些門派的掌門人。

人最多時,山門殿外被擠得水泄不通,整個前殿內的客房一房難求,不少人索性就在殿外山道邊露宿,隻為求成為昆侖宗的弟子。

可他們哪裏知道,想成為昆侖宗的弟子談何容易。

眼看山下來拜師求藝的人越來越多,雲落也終於現身了。

不過,他隻是穿上普通的道袍,混在道觀的一眾道士之中,暗暗觀察這些前來求藝之人。

可是他走了一圈,在這數百江湖人士中居然沒有尋得一個有“天賦”之人,哪怕是能夠勉強入門也沒有。

如此結果多少令雲落有些遺憾,但也令他徹底放下心來。他心裏知道,以這些人的資質,即使得了真傳武功,也根本無法威脅到昆侖宗的地位。

翌日,雲落命三弟子帶著一本劍譜來到前殿,將這本劍譜留給了這些江湖人士。

他讓弟子告知眾人,這本劍譜之中隻有口訣,沒有招式,但天下劍法之妙已盡在其中,但能悟到其中二三,便可成為當世高手,若是能悟出五成以上,便可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

他還特意讓弟子關照眾人,此劍譜並非什麽不可外傳的武功秘籍,即使得到劍譜,最終成就的高低也是在於習練者的悟性。

換而言之,此劍譜天下人皆可得,但劍法高低卻是看個人的造化了。

此言一出,一群原本虎視眈眈,準備為搶劍譜不惜搏命的人殺氣頓消,皆大歡喜地拿了劍譜下山去了。

“這莫非就是一劍出昆侖的由來。”聽到此,寧嶽風心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