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帝國殘陽 第54章 國運之思
林恩滿心悲涼地看著“暗夜戰士”如電影中那般給受傷的同伴注射藥劑——應該就是嗎啡一類。隻是和美軍配備的一次性嗎啡注射針不同,這名德軍士兵先得組裝好小號針筒,再從一個玻璃瓶身、金屬瓶頭的小瓶子裏抽出**,在搖晃得相當厲害的車廂裏完成這些動作已屬不易,而他最後的紮針顯得非常幹練。受傷的黨衛軍士兵仍在呻吟,隻是抽搐的動作漸漸有所減輕,左邊這名“暗夜戰士”緊接著在他的傷口上撒了好些粉末,塞上止血棉,纏好紗布,依然手腳麻利的收起他的急救包。
這樣的處理能否救回一條性命?林恩判斷不了,但對受傷同伴的不離不棄絕非單純的仁至義盡,而是一種戰鬥品格的體現,這樣官兵們在戰場上才能擺脫包袱勇往直前。
就是這麽一支具有高度職業素質的軍隊,卻在20世紀兩場最大規模的戰爭中接連失敗,導致整個國家和民族一再墮入苦難的深淵。
何故?
翻開政治或者曆史課本,有關二戰的段落清清楚楚地寫著:發動侵略戰爭者必然遭受失敗。
可是,美利堅的戰爭史恰恰是對這一論斷的有力回擊:從墨西哥戰爭算起,美墨戰爭、美西戰爭、一戰、二戰,然後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武裝侵略多米尼加、入侵格林納達、利比亞衝突、入侵巴拿馬、海灣戰爭、武裝幹涉索馬裏、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這一係列戰爭中一多半都帶有侵略性質,而且美國軍隊在這些戰爭行動中也沒有保持全勝,但美利堅非但沒有倒下,其國際霸權地位反而愈發鞏固。
兩相比較,結果為何相去甚遠?
若是因為貌似強大卻存在性格缺陷的領袖帶領他們走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那麽決定出兵朝鮮的杜魯門、發動越南戰爭的肯尼迪、升級擴大越南戰爭的約翰遜也未見得擁有比威廉二世、希特勒更全麵的領導能力,美國在他們的決策下也曾陷入戰事不利的困擾,這兩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也都是以不勝之局黯然收場。
再將曆史的輪盤往前撥,以戰養戰、越打越強的例子數不勝數,英國從偏安一隅的島國到縱橫大洋的“日不落帝國”,也是通過一場又一場侵略戰爭掠奪財富、搶占領土、占領市場,這才一步步登上曆史的巔峰。
難道國運如此,任何人都是無法改變的?
不,林恩從不相信命運之說。在他的觀念裏,國運即是一個國家各種元素綜合起來的發展動向,沒有所謂不可逾越的屏障,更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誠然,納粹法西斯在推行種族主義、大肆屠殺猶太人方麵的行為悖逆了人類發展的潮流,但不要忘了,一貫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對待北美大陸的真正主人——印第安人,也曾有過那麽一段不光彩的殺戮史,而且手段極盡殘暴、野蠻之所能;代表人類最進步思想的紅色蘇維埃,在發展曆程中同樣有過落後、愚昧、粗暴的行為,大清洗、俄羅斯沙文主義以及對鄰國**裸的侵略,並錯誤選擇了冷戰和軍備競賽這樣並不適合自身發展的競爭方式,最終落了個分崩離析的下場。
曆史的是非皆由勝利者評判,林恩想起大學課堂上有位老師談及博弈論時說:任何人都無法預見自己的對錯,他隻能立足自己的眼界選擇一條他認為最優的路徑。
回想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之所以選擇發動戰爭,林恩覺得就是因為當時德國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英法等老牌強國,在世界主要殖民地已經瓜分完畢的情況下,德國領導者決定以一場戰爭的方式來重組利益格局。這不完全是個人意願,其實也是符合國家利益的一種博弈。正因如此,當宣戰的消息傳來時,整個德國都沸騰了,人們用鮮花和掌聲歡送出征的將士——他們渴望通過一場戰爭來獲得更多的利益。
以林恩對曆史的見解,德意誌第三帝國的領袖希特勒之所以選擇發動戰爭,也是因為德國重整軍備獲得的成效遠勝英法,而當政治脅迫的企圖破產之後,這部已經在戰時軌道上高速運轉的國家機器根本沒有退路可選,戰爭又一次成為決定國家命運的博弈。隻是它和上一場戰爭一樣,從最一開始就是冒著巨大風險的。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和它的首腦則盡顯商人本色,它的每一次戰爭要麽選擇日薄西山的老朽國家,要麽就是國力弱小的不入流國家,即便是兩次世界大戰,他們也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壓上砝碼,這樣的勝率自然要比一場實力相當或是各有所長的戰爭大得多。
想了這麽許多,林恩突然覺得自己要是有一天成為國家的決策者,一定會在戰爭問題上慎重以對。若是沒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勝利把握,最好不要動手。可是,自己一介小兵,尚要為生存苦苦掙紮,又哪來的國家決策?即便是在戰爭結束後繼續留在德國發展並能夠在政界有所建樹,那時候的德意誌也時刻麵對著美蘇兩強的夾擊,終日在夾縫中求生,別說是戰爭決策,許多事情都必須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能夠有所作為的也就是經濟方麵——經濟當然是立國之本,可是連國家尊嚴都沒有,經濟再強頂個屁用?
想著那些並非深奧而是自己無力改變的現實,林恩覺得非常憋悶。他掀開車篷布的一角,本欲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嘿,真是翻身農奴比地主狠——毛子還在沒頭沒腦地往這邊砸炮彈,好像這些彈藥不要錢似的。想想也對:英美等國向蘇聯提供的巨量軍援要是給了德國,估計43年就把毛子給滅了,哪裏輪得到他們來一場驚天大逆轉。雖然戰後各種資料的具體數字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當蘇聯在戰爭頭兩年損失數百萬軍隊和大量裝備,主要工業設施又陸續實施戰略性遷移時,西方援助的戰鬥機、坦克、汽油、鋼材和彈藥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在這其中,汽油和鋁的援助數量超過了蘇聯自身總產量,它們使蘇聯空軍和裝甲部隊的規模得以成倍提升。
這一切充分顯示了一個理想盟友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可是德國……看看意大利和日本,悲催的令人欲哭無淚。
若是時間往前撥個三四年,林恩或許還可以嚐試一下走高層路線,但到了眼前這種時局,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挽救這個沉淪的帝國,沒有任何辦法行得通!
長吐了一口悶氣,林恩看著那些瞬間騰起的爆點,中心位置閃動的明黃色火焰就像是餡料一樣被黑色的外皮所包裹,而彈片、泥沙、冰雪和積水共同揉成了這種極具擴散性的外皮。若是不計較它們可能造成的殺傷,坐在這裏有種比看煙火更刺激的感受,然而即便百分之九十九的炮彈都落在了危險距離之外,那僅有的百分之一仍然讓林恩和同伴們懸著一顆心,畢竟身邊已經有個萬眾取一的倒黴例子,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
不經意地望向遠處,那曾經走過的鬆樹林就像是一座平行於地麵的山梁,後麵藏著那座自己拚死奮戰而險些喪命的村莊,那支蘇軍裝甲部隊遭此一創,也許會就此撤回後方休整,或將實力保存較為完整的連隊編入友軍,又或者他們的損失根本沒有場麵上看起來那麽慘重。誠然,這場戰鬥留下了諸多遺憾,甚至可以說是並不成功的,但林恩忽然想到,重挫一支營團級裝甲部隊的意義看起來確實不如破壞對方彈藥庫、油料站、指揮部,但剛剛德軍突擊部隊大量殺傷了蘇軍人員,這其中想必有不少都是專職的裝甲兵,培養這樣一批人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製造相應數量的裝甲戰車則要容易的多。
同樣的道理上升到國家層麵,比起物質的因素,人才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最主要因素吧!
在兩場世界大戰中,德國不缺乏精英,缺乏的是真正具有深遠眼光的戰略家。興登堡、魯登道夫或者古德裏安、曼施坦因、隆美爾都隻算是一流的指揮官,他們在戰術層麵各自有過傑出表現,卻永遠不可能達到拿破侖那樣的軍事高度;而貝特曼、比洛以及馮.牛賴特、裏賓特洛甫之流根本不配同“鐵血宰相”俾斯麥相提並論。真正具備“偉人”素質的希特勒卻偏偏有著極度性格化和情緒化的軟肋——若能夠像俾斯麥那樣常年保持著客觀冷靜的心態和敏銳大氣的洞察力,他的作為將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