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奇跡

基本政治框架建立之後,馮承乾也算了卻了一件心願。(

不可否認,這套政治體製問世的時候,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在總統製方麵,這規定了每屆任期為五年,卻沒有對連任次數做出規定。

又比如,臨時憲法與後來出台的正式憲法中都隻規定了實施〖中〗央與地方分離的稅收製度,並且要求每一項稅收都有針對的用途,卻沒有明確界分〖中〗央與地方稅收。這些遺漏,在後來都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甚至對國家統一產生了威脅。可是同樣不可否認,這是當時所能建立的最理想的〖民〗主政治體製了,而且是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體製。

馮承乾擁有比這個時代任何人多要多的曆史經驗,可是他不是超人。

在麵對〖中〗國的現實國情時,馮承乾也不得不做出妥協。

不管什麽製度,符合現實的,才是最好的製度。

對〖中〗國來說,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推行〖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因此馮承乾也就隻能建立一個框架式的〖民〗主體製。隻有等到絕大部分〖中〗國人都認識到了〖民〗主的好處,並且看重〖民〗主給予公民的權力,〖民〗主製度才能在〖中〗國生根發芽,也才能成為〖中〗國公民對抗統治者的利器。

在一九二四年,〖中〗國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獨裁國家。

當然,獨裁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即以馮承乾為首,以“〖中〗國〖民〗主團結複興黨”為核心的,以富國強軍、振興中華為繼任的這群人。至於所謂的〖民〗主,還要等到幾十年之後才能出現。

不可否認,獨裁不是什麽好東西。

可是,在特殊事情,獨裁也不見得隻有壞處。

對此時的〖中〗國來說,獨裁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關鍵就是,掌握國家權力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而且都在為這個目的而奮發圖強。

更重要的是,這個目的,成為了〖中〗國社會的鼻大凝聚力。

在經曆了前清末期的恥辱與動亂之後,即便是身處偏遠山區的〖中〗國人都知道,隻有國家強大了,〖中〗國才有希望,百姓才有希望。

當然,這隻是一種口號式的號召力。

要想把號召力轉化為凝聚力,就得讓盡可能多的百姓在變革中獲益,成為變革的既得利益者,從而擁護與推動變革。

對此,馮承乾有極為清楚的認識。

一九二四年底,在馮承乾,或者說是在“〖中〗國〖民〗主團結複興黨”的推動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法案,即引發了整個〖中〗國社會大變革,影響了四億〖中〗國人的《土地私有化改革法》。

該法的核心內容,就是褻奪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其中,最有力的的一項條款就是,任何一塊土地,如果在兩年之內沒有耕種,將由政府收歸國有,再轉讓給他人耕種。

該法案生效之後,全國範圍掛起了一股“棄耕浪潮”

當然,發起者是由“〖中〗國〖民〗主團結複興黨”組織起來的農民、而且主要是佃農。在經過宣傳之後,大部分佃農都認識到,隻要他們不為地主耕種土地,那麽兩年之後,那些土地就會又國家分配給他們,成為他們的土地。

讓馮承乾沒有想到的是“棄耕〖運〗動”很快就演變成了“農民進城浪潮”

原因很簡單,當大量佃農放棄租耕的土地之後,隻能到城市裏尋找工作機會,才能養家糊口。

雖然當時,絕大部分佃農進城隻是權宜之計,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餓著肚皮活兩年,而在離開土地之後,佃農隻有到城市裏才能找到工作,因此很多佃農進城的時候,隻是希望在這兩年裏能夠活下去,等到兩年之後再回到農村,獲得由政府分配的土地。但是兩年後,超過三分之二的進城農民留了下來,因為在這兩年中,他們已經掌握了必要的勞動技能,成為了產業工人。更重要的是,城市裏能夠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在教育、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麵都比農村好得多。此外,進城農民在適應了城市裏的生活之後,特別是在嚐到了工業化的甜頭之後,也沒有幾個想回去。

在這場〖運〗動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地主,特別是大地主。

事實上,最初的時候,包括大部分民族資本家都反對錄奪地主的土地。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大多由開明地主發展而來,與地主階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錄奪土地本身就是為了打擊地主。

隻是,在〖運〗動開始之後,特別是在農民進城之後,民族資本家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原因也很簡單,大量農民湧入城市,等於增加了大量的工業勞動力,從而降低了勞動力價格。

對資本家來說,這就等於降低了生產成本,或者說提高了利潤率,從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

要知道,在此之前,因為大量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中〗國的產業工人嚴重不足。

嚐到甜頭之後,民族資本家自然不再反對,反而成為了“土地法”

最為堅定,也是最強有力的擁護者。

這下,心存不滿的地主沒什麽好期盼的了。

要知道,軍隊掌握在政府手裏,而且軍火由企業供應,與地主沒有半點關係。如果地主打算鬧事,首先就得問一下軍隊的意見。

“土地法”的順利實施,成為了〖中〗國工業發展最強大的推力。

可以說,正是“土地法、”解決了〖中〗國工業發展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即欠缺勞動力。

到一九二六年底,隨著政府開始收回棄耕的土地,才有部分進城農民回流。隻是,到這個時候,〖中〗國已經不欠缺產業工人了。根據〖中〗央政府在一九二七年初做的統計,〖中〗國的產業工人已經超過了兩千萬。

這是個什麽概念?

在德意誌第二帝國,產業工人總量也就不過一千二百萬。

即便在美國,產業工人總量也隻有一千八百萬。

另外幾個工業強國,比如英國隻有六百萬,法國不到五百萬,意大利隻有五百萬,荷蘭連兩百萬都不到。

誰也沒有想到,在不到十年裏,〖中〗國就擁有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工人隊伍。

雖然在生產效率上,〖中〗國工業依然無法跟西方國家媲美,但是依靠龐大的人力資源,〖中〗國的工業產值已經名列全球第七。

這意味著計麽?

雖然沒有確切統計數據,但是到一九二七年初,〖中〗國在工業產值上,已經與〖日〗本相差無幾。〖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花了近七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中〗國隻花了不到十年就追上,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日〗本。

當然,〖中〗國導〖日〗本,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不管是在國土麵積、資源多寡與人口數量上,〖中〗國與〖日〗本都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國家。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日〗本在工業化進程上,基本上沒有得到外來援助,即便與英國結盟,也是在工業化中期之後。相反,〖中〗國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全力支持,不然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解決工業化初期必須麵對的諸多問題,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顯然,〖中〗國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奇跡。

此後,創造了類似奇跡的,隻有一個國家,即布爾什維克俄國。

隻不過,要到一九三三年之後,布爾什維克俄國才基本上完成了工業化,到一九三八年才全麵實現工業化,成為工業強國。

也就是說,在工業化進程中,布爾什維克俄國比〖中〗國晚了十年。

顯然,在國家發展中,十年是一個巨大的差距。

要知道,十年之後,〖中〗國的工業總產量已經超過了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國。而到一九三八年,布爾什維克俄國的工業總產值仍然低於德意誌第二帝國,排名全球第四。

當然,工業化與軍事現代化沒有分先後,而是同步進行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實施工業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富國強軍,因此〖中〗國的軍辜現代化伴隨著工業化一同前進。

在“土地法”開始落實的時候,馮承乾回歸到了他的本質工作上來。

到一九二六年底,〖中〗國不但擁有了全球第五的鋼鐵產量,還是全球第四大造船國,擁有了建造萬噸級大型艦船的能力。

當然,對支持一支強大的海軍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在幹回老本行,即規劃海軍發展的時候,馮承乾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計劃建造哪些戰艦,而是對造船業進行全麵整頓與提升。

可以說,萬噸級的造船能力,根本滿足不了海軍發展的基本需求。

要知道,在一九二零年代末,重巡洋艦的排水量都在一萬噸以上。

雖然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製,戰列艦等主力艦的排水量不得超過三萬五千噸,但是馮承乾壓根就沒有想過建造戰列艦這樣的主力艦。

在下一場大戰平,戰列艦就會被送進博物館。

未來,主宰海洋的,將是一種全新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