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戰前談判

“南本州島海戰”之後,日本戰敗已成定局。

三月二十一日,在鹿兒島被中國軍隊攻占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召開了包括國會主要議員參與的高層決策會議。羅斯福明確提到,如果美國依然置身戰場之外,不但日本將不可避免的在一九四一年戰敗,紅俄也會在下一個冬季到來之前喪失勝利的希望,甚至連英國都有可能迅速戰敗。

當時,美國當局已經獲取情報,知道中國準備為德意誌第二帝國提供重型轟炸機。

羅斯福的意思很明確:美國是西方自由世界的最後堡壘,也是西方自由與民主製度的最後捍衛者,如果美國不能立即參戰,那麽所有自由與民主國家都將在這場戰爭中淪陷,而美國也就不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此外,羅斯福還提到了一點,即戰爭不會在日本與英國終結。

按照他的說法,中國在戰勝了日本、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戰勝了英國之後,並且聯手擊敗紅俄之後,肯定會向美國開戰,美國並不是世外桃源,而美國要想免於入侵,就得趕在日本與英國戰敗之前參戰。

對此,參會的國會代表都持讚同態度。

問題是,美國民眾並不這麽想,至少絕大部分美國民眾都相信,美國依然遠離戰火,依然十分安全。

羅斯福、以及那些主戰派議員能做的,就是在國會獲得支持。

這次會議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聯邦國會在三月底,通過了由羅斯福提‘交’的《戰時租借法案》,即允許聯邦政fǔ把封存的過剩軍事物資與武器裝備,以租借的方式提供給‘交’戰中的某一方。

四月一日,英國就正式與美國簽署了租借協議,租用了七十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驅逐艦。

兩天後,日本也與美國簽署了租借協議,租用了五十艘老式驅逐艦。

問題是,這有用嗎?

日本不但缺乏用於反潛的驅逐艦,更加缺少用於奪取製海權的主力戰艦。

顯然,日本不可能從美國獲得航母這樣的主力戰艦,因為“租借法”隻涉及美軍封存的武器裝備,而不涉及美軍現役的武器裝備。即便沒有做這個限製,考慮到美國遲早得加入這場戰爭,美軍也不會把現役裝備租借給其他國家。

沒有主力戰艦、沒有製海權,日本依然不可能反敗為勝。

四月四日,中國總統劉伯恩正式召見了美國駐華大使,就美國向日本提供戰艦表示強烈抗議,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一切幫助日本增強軍事力量的行動,並且立即廢除與此有關的任何法案。

顯然,美國大使不會給出任何有建設‘性’的答複。

五日,劉伯恩簽署了“戰時第七號總統令”,命令海軍加強對日戰略封鎖,禁止一切物資與裝備流入日本。

可以說,直到這個時候,中國海軍才有封鎖日本的能力。

到三月底,中國海軍的遠洋潛艇已經增加到二十二艘,主要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按照協議‘交’付了第二批遠洋潛艇。如果沒有在戰鬥中損失八艘的話,中國海軍的遠洋潛艇總量將突破三十艘。

更重要的是,硫黃島軍港已經開辟出了一條可供潛艇通行的航道。

也就是說,以硫黃島為基地,中國海軍那些航程不夠遠的中小型潛艇也能深入大洋,在美日航線上執行破‘交’任務了。

這樣一來,中國海軍能夠用於破‘交’作戰的潛艇多達一百二十六艘。

在一百零四艘中小型潛艇中,隻有三分之一是在戰前建造的,另外三分之二都是在大戰爆發後建造的。

從一九四零年九月開始,中國的武漢造船廠、南京造船廠、連雲港造船廠與威海造船廠就在全速建造排水量在一千二百噸左右的中型潛艇,到年底的時候,武漢造船廠與南京造船廠每月就能向海軍‘交’付三艘潛艇。到一九四一年三月底,中國海軍每個月能夠獲得十四艘中型潛艇。如果一切順利,這一建造能力還將在年底擴大一倍,並且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份再增加一倍。此外,在獲得了德意誌第二帝國提供的大型遠洋潛艇的設計圖紙、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完工之後,四家主要負責建造潛艇的造船廠還能從一九四一年底開始,以每月兩艘的速度建造遠洋潛艇。

事實上,封鎖日本本土,一百多艘潛艇已經綽綽有餘了。

即便隻有三分之一的潛艇在執行破‘交’任務,也足以切斷從日本到美國的北太平洋航線。

至於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的航線,因為硫黃島已被中國軍隊占領,部署在島上的巡邏機就能攔截附近的船隻,所以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日本船隻要想前往澳大利亞、或者是澳大利亞的船隻要想前往日本,就得繞道夏威夷群島,再進入北太平洋航線,即匯入日本到美國的航線。

這樣一來,需要封鎖的,就隻有北太平洋航線了。

隨著陸軍在九州島上站穩腳跟,以及聯合艦隊覆滅,中國海軍的任務也不再是支援與掩護陸軍作戰,而是對日本進行戰略封鎖。

四月七日,西太平洋艦隊開赴硫黃島。

因為硫黃島軍港還沒有完全修複,主要水道依然被沉船阻塞,大型戰艦無法通行,所以艦隊隻能停泊在港外。

兩天後,西太平洋艦隊從硫黃島北上。

如果說,潛艇能使航線上的船隻減少九成,那麽一支由三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兩艘大型巡洋艦、六艘防空巡洋艦、十艘輕巡洋艦與近三十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就能徹底切斷整條航線。

在艦隊封鎖下,護航艦隊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

要知道,護航艦隊裏的反潛驅逐艦隻能對付潛艇,根本不是主力艦隊的對手。

封鎖行動升級,中美關係急劇惡化。

在中國艦隊的封鎖下,日本租借的那幾十艘驅逐艦隻能停在美國西海岸的港口裏麵,根本無法前往日本。

更要命的是,美國無法繼續為日本提供戰爭物資。

在此之前,美國一直在以各種方式為日本提供軍事物資,甚至為此在阿留申群島南端的島嶼上開辟了幾座大型機場,用運輸機向日本空運一些重要物資。此外,美國還動用潛艇從日本運出了一些重要物資。

根據戰後公布的一些資料,在戰敗之前,美國派往日本的潛艇,至少從日本運出了三百五十噸潛艇。在七艘運載黃金的美國潛艇中,有一艘沒有回到美國,而這艘潛艇的沉沒地點一直沒有被找到。

隨著中國艦隊到達,美日聯係全麵中斷。

在艦載航空兵的威脅下,美國的運輸機根本到不了日本,而美國潛艇也不敢冒險穿越中國海軍反潛戰艦的封鎖區域。

四月十日,美國國務卿召見了中國駐紮美大使,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對日戰略封鎖。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兩天後,美國國務卿再次召見中國駐美大使。這次,美國的立場有所減弱,隻提出中國海軍沒有理由攔截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即中國的封鎖行動隻能針對‘交’戰國,不能針對保持中立的第三方。

顯然,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談判中,中國大使明確提到,美國向日本租借軍事物資,特別是封存的戰艦,已經違背了中立原則,因此美國並非保持中立的第三方,而是日本的準盟國,因此中國有理由攔截美國船隻,並且阻止美國向日本運送軍事物資。

當然,談判還得繼續。

在中國大使表明立場後,美國國務卿再次降低了要求,即中國的封鎖應該有針對‘性’,而不是全麵的。比如,考慮到八千萬日本民眾並非戰爭主體,而且也不是策劃與鼓動戰爭的主要負責人,因此中國應該適當的放鬆對糧食、‘藥’品、織物等民用物資的封鎖級別,準許中立國向日本運送這些物資。

問題是,這些物資是“無害”的嗎?

早在一九四零年,中國宣布對日戰略封鎖之後,就與美國在封鎖範圍上進行了談判,並且對糧食、‘藥’品等物資的‘性’質做了判斷。當時,中國就堅持認為,糧食、‘藥’品等物資既是民用物資,也是軍事物資,而且在日本的體製下,即在軍國主義當權的情況下,這些物資將首先用於軍隊,而不是平民。

顯然,這種非正式談判已經不能解決中美間的分歧了。

四月十五日,羅斯福在國聯發出呼籲,提出與中國進行正式的外長級談判,共同確定日本的未來。

劉伯恩沒有拒絕羅斯福的提議。

四月十六日,中國外長周仁康就啟程前往日內瓦,美國國務卿也在次日啟程。

按照約定,雙方將在日內瓦進行正式談判,而主要問題就是中國的對日戰略封鎖是否應該持續下去,以及如何界定封鎖範圍。

談判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談判能夠解決問題,那麽這場大戰就不會爆發了。

要知道,就在一年多前,法國拒絕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發出的談判邀請,並且由此直接導致德法關係惡化,從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更重要的是,日本肯定不會在談判桌上放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