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sodu
擊沉“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的是“海鰻”號潛艇。
“海鰻”號在一九四二年底才服役,並且直接被派往第二艦隊,一直在印度洋上執行破交任務。在第21艦隊離開新加坡港的時候,“海鰻”號還在阿拉伯海裏活動,主要搜尋從印度前往波斯灣的船隻。
當時,從印度到波斯灣的航線,正是駐印英軍的主要物資運輸通道。
收到新加坡海軍基地司令部的命令後,“海鰻”號離開了巡邏海域,在三天之後就到達了拉克沙群島。隻是,該艇非常不走運。根據“海鰻”號的航海日誌,在二十三日的時候與第二印度洋艦隊的距離不到三十公裏,而且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右前方,因此完全有機會伏擊第二印度洋艦隊。問題是,當時海麵上的天氣狀況極不理想,“海鰻”號根本沒有發現第二印度洋艦隊。
要知道,“海鰻”號是第一批裝備了對海搜索雷達的潛艇之一,在水麵航行狀態的時候能夠用雷達搜索周圍海域,發現敵艦的概率非常大。如果不是天氣極為惡劣,“海鰻”號肯定會伏擊第二印度洋艦隊。
原因很簡單,在此之前,“海鰻”號就沒有遇到幾艘船隻,搭載的魚雷一條都沒用掉。
與第二印度洋艦隊失之交臂之後,“海鰻”號繼續南下,在二十四日到達了馬爾代夫群島北麵海域。
這時候。“海鰻”號又錯過了一次大好機會。
這就是。沒有能夠發現負責運送工程設備與物資的英軍船隻。
在連續錯過了幾次機會之後,“海鰻”號終於逮住了最後一次機會,即在二十五日夜間進入了卡爾迪瓦海峽。
當時,“海鰻”號發現了“歐裏亞勒斯”號輕巡洋艦。
可惜的是,距離太遠了,而且英艦的航速非常高,“海鰻”號根本追不上。
有趣的是,“海鰻”號的艇長在此時做出的一個錯誤判斷,讓他撞上了大彩。
這就是,“海鰻”號的艇長認為第二印度洋艦隊不可能在“歐裏亞勒斯”號後麵。不然早就被發現了,因此“歐裏亞勒斯”號很有可能是第二印度洋艦隊裏的斷後戰艦,第二印度洋艦隊的主力艦在前麵。
結果就是,“海鰻”號繼續向海峽深處航行。
“歐裏亞勒斯”號與“蚌埠”號交戰的時候。“海鰻”號就在十多公裏之外,但是愛莫能助。
顯然,“海鰻”號沒有攻擊“歐裏亞勒斯”號是很明智的舉動。
要知道,“歐裏亞勒斯”號沒有太強的反潛作戰能力,因此沒有發現“海鰻”號,如果“海鰻”號攻擊了“歐裏亞勒斯”號,肯定會暴露行蹤,至少會引起斯科特的警惕,從而錯失伏擊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機會。
在苦等了數個小時之後,“海鰻”號終於發現了出現在海峽西端的英艦。
可惜的是。“海鰻”號沒有占據有利的伏擊陣位。
這也可以理解,即在此之前,“海鰻”號的艇長認為第二印度洋艦隊在海峽裏麵,根本沒有想到第二印度洋艦隊會出現在西麵,也就沒有做相關的準備。
此外,第二印度洋艦隊進入海峽的時候,航速並不低,比“海鰻”號快得多。
結果就是,“海鰻”號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發起攻擊,隻能跟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後麵尋找機會。
正是如此。“海鰻”號獲得了最好的機會。
在與第21艦隊交戰的時候,第二印度洋艦隊的兩艘主力艦必須降低航行速度,而為其提供掩護的驅逐艦並沒有進入戰線,還與主力艦保持了一段較長的距離,因此無法為主力艦提供直接掩護。
事實上。在當時的情況下,就算驅逐艦在附近。也沒有多大意義。
原因很簡單,不斷落下的炮彈,對驅逐艦的反潛設備造成了嚴重幹擾,讓驅逐艦根本無法進行反潛搜索。
也正是如此,“海鰻”號才能趁機逼近兩艘英艦。
當然,“海鰻”號的艇長很聰明,沒有急著下手,而是等到兩艘英艦遭到重創,幾乎癱瘓在海麵上的時候,才發起了致命一擊。
效果非常理想。
“海鰻”號總共發射了六條魚雷,其中三條擊中“威爾士親王”號,另外三條擊中“約克公爵”號。
因為是幾乎同時發射的魚雷,所以幾乎同時擊中英艦。
從遠處觀察,就像是英艦發生了大爆炸一樣。
根據戰後對英艦殘骸的考察,當時至少有一條魚雷進入了“約克公爵”號的艦體,並且在其右側的副炮彈藥庫附近爆炸,然後導致了副炮彈藥庫殉爆,所以“約克公爵”號上發生的爆炸更加猛烈。
當然,在計算戰果的時候,確實有點麻煩。
雖然海軍司令部最終把擊沉“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的戰績算在了第21艦隊的賬上,畢竟即便沒有“海鰻”號,第21艦隊也能擊沉這兩艘英艦,但是海軍司令部也同時嘉獎了“海鰻”號的全體官兵,並且提拔了“海鰻”號的艇長,馮承乾還親自授予“海鰻”號集體榮譽勳章。
當然,這隻是一段小插曲。
天亮後不久,航母編隊出動的艦載機就攻擊法迪福盧環礁上的英軍野戰機場,讓英軍無法向前線派遣岸基航空兵。
八點過,卓宇凡下達了撤退命令,並且給李向龍發了一封電報。
第二印度洋艦隊基本上全軍覆沒,兩艘主力艦均被擊沉,剩餘的幾艘中小型戰艦已經逃離戰場。
說得直接一些,就是第22艦隊沒有必要過來助戰了。
下午的時候,卓宇凡收到了新加坡海軍基地司令部發來的命令,第21艦隊立即返回新加坡,準備對在戰鬥中受損的戰艦進行維修。至於是否前往南印度洋作戰,則得看第22艦隊是否需要支援。
一月三十日,第21艦隊回到新加坡港。
雖然在海戰中,第21艦隊的兩艘主力艦沒有遭到重創,但是都挨了不少炮彈,艦麵有所損傷,需要進行維修。
此時,南印度洋戰場上,第22艦隊也取得了最為重大的勝利。
在成功轟炸了珀斯港之後,第22艦隊沒有走遠,一直在美軍遠程巡邏機的搜尋範圍之外活動。一月二十八日,第22艦隊成功攔截了從德班開往珀斯的美軍船隊,擊沉與俘獲了數十艘萬噸級貨輪。
到此,美軍從澳洲撤兵的美夢徹底破滅。
一月二十九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授權麥克阿瑟,可以根據戰鬥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抵抗。
雖然在當天,麥克阿瑟就下達了抵抗到底的命令,要求駐澳美軍全麵進入備戰狀態,並且讓澳洲當局擴大了動員範圍,澳洲的所有軍事工業則全部由美澳聯軍掌管,主要負責為澳軍提供武器彈藥。但是在一月三十日,麥克阿瑟以考察防禦部署為由離開了悉尼,而他並沒有去最容易遭到攻擊的布裏斯班。
事實上,當時沒有人知道麥克阿瑟去了哪,連美軍司令部的參謀都不知道。
直到十多天之後,也就是二月中旬,當麥克阿瑟出現在珍珠港的時候,美軍才知道他們的司令官已經離開了澳洲。
送麥克阿瑟去珍珠港的是一艘潛艇,而且這艘潛艇中途沒有停靠。
雖然麥克阿瑟此舉算不上臨陣脫逃,因為在此之前羅斯福就給了他相應的權力,但是他的離去,對美澳聯軍的士氣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在得知麥克阿瑟離開了澳洲,已經到達夏威夷群島的消息後,澳大利亞總督就直言不諱的提到,麥克阿瑟的離去,等於宣告美國已經放棄了澳洲大陸。
對中國軍隊來說,這顯然是好消息。
二月十八日,馮承乾正式批準了攻打澳洲大陸的作戰計劃,並且授權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魯誌剛上將全權指揮。
按照魯誌剛的安排,進攻行動將在三月初開始。
當然,具體是哪一天,得看天氣情況。
按照戰區司令部下達的命令,首批投入戰鬥的六個陸戰師必須在三月一日之前完成戰鬥準備工作,並且跟隨登陸艦隊前往位於維拉港外麵的集結地,第二批上岸的十二個陸軍師也要做好戰鬥準備,全部在維拉港待命。如果天公作美的話,登陸澳洲的作戰行動將在三月五日開始。
當時,登陸地點屬於絕密。
隻是,理想的登陸地點肯定在澳洲東北沿海地區,而且最佳選擇肯定在布裏斯班附近。
原因很簡單,如此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行動,對後勤保障的要求極高,因此登陸部隊上岸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奪取一座吞吐能力足夠大的港口,以便讓運輸船隻進港卸貨。如果僅僅依靠海灘上的臨時碼頭,船隻的卸載效率肯定高不到哪裏去。更重要的是,大型港口肯定有通往其他重要城鎮的公路,而在海灘陣地上顯然不見得有合適的交通條件,也就不利於部隊推進。
說白了,六個陸戰師可以在海灘上上岸,但是十二個陸軍師肯定得在港口上岸。
也正是如此,在澳洲的防禦部署上,美澳聯軍重點守衛的就是布裏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