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sodu
攻擊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島,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在夏威夷群島的幾座大島上,美軍部署了數千架作戰飛機,而且其中有一千多架是戰術飛機。更重要的是,這些島嶼上有數十座機場,其中有十四座是正規機場,而中國艦隊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同時攻擊這麽多機場,也就不可能確保奪取製空權,甚至無法保證艦隊不受威脅。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即便不考慮能否偷襲美軍機場,就算偷襲成功,也要集中海軍的所有艦隊航母,而且的保證每一支攻擊機群的到達時間相差不到半個小時,不然美軍就能獲得發起反擊的時間,至少能夠讓即將遭受攻擊的機場做好防禦裝備,降低遭到突然襲擊所遭受的損失。
問題是,可能把所有艦隊航母都集中起來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在顧祝同策劃轟炸群島東部的大島時,印度洋上的戰鬥不但沒有結束,陸軍已經推進到了伊朗境內。更重要的是,陸軍采納了海軍提出的作戰方案,即沿海岸線推進,沒有深入內陸。如此一來,地麵進攻就離不開艦隊提供的火力支援,也就需要在印度洋上保留一支規模不小的艦隊。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海軍不會向太平洋增派艦隊。
按照馮承乾的說法,在陸軍推進到兩河河口地區之前,不要指望獲得更多的戰艦。更別說艦隊航母了。
用第三艦隊現有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突擊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島。
那麽,改怎麽辦呢?
打到這個時候,顧祝同不得不回過頭來,考慮是否應該攻打加德納島。
關鍵就是,隻有攻占了加德納島,才能把航空兵靠前部署,從而動用夜間戰鬥機攔截美軍的轟炸機群。
問題是,攻打加德納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要知道,島上的美軍一個都沒減少。而且在撤退無望的情況下,美軍肯定會堅守到最後一刻。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攻打加德納島需要動用四個陸戰師,耗時三個月以上。
也就在顧祝同不知所措的時候。局麵出現了變化。
從六月六日開始,美軍的夜間轟炸強度降低了一半,而且接下來幾天,美軍的轟炸強度都沒有恢複。
最初的時候,顧祝同還沒有明白是怎麽回事。
在他看來,美軍也許是故意降低了轟炸強度,以確保轟炸機部隊的戰鬥力,在必要的時候再發揮出來。不管怎麽說,就算美軍的轟炸強度降低了一半,內克島上的機場也無法趕在白天完全修複。也就是說。向內克島部署夜間戰鬥機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軍隊依然無法應付美軍的夜間轟炸。
到了六月十五日,顧祝同才收到確切消息,知道了美軍降低轟炸強度的原因。
這就是,美軍儲備的彈藥已經快減低了,而向夏威夷群島運送彈藥物資的船隊又沒法安全到達,美軍隻能降低轟炸強度。
顯然,這讓顧祝同有了新的想法。
六月十六日,顧祝同就給第三艦隊的潛艇部隊下了一道命令,讓四十艘遠洋潛艇進駐中途島。即以中途島為基地,而這些潛艇隻有一個任務:攔截從美國西海岸前往夏威夷群島的船隊。
至於從夏威夷群島返回美國西海岸的船隊,則可以放任不管。
下了這道命令之後,顧祝同又做了安排,即向中途島部署重型轟炸機。開始轟炸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島。
當然,這隻是輔助性力量。
道理很簡單。中途島機場的容納能力本來就非常有限,即便基礎設施已經修複,跑道也延長到了兩千米以上,但是缺乏足夠的支援設施,甚至連停放轟炸機的場地都不多,一次最多隻能部署一百架左右的重型轟炸機。如果考慮到還要部署運輸機、遠程戰鬥機等等,能夠部署的重型轟炸機不會超過六十架。如果一次隻出動六十架轟炸機,那麽最多隻能攻擊一座美軍基地。
顯然,這樣的打擊力量,對於防禦體係完善的美軍來說,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些轟炸機不能常駐中途島,以正常維護為準,每執行五次任務,即便沒有受損,也需要返回馬裏亞納群島進行維護。也就是說,得讓部署到中途島上的轟炸機進行輪替。除此之外,因為中途島上的基礎設施非常有限,又無法駐紮太多的地勤人員,所以不能保證轟炸機每天都出動。按照海軍航空兵給出的答複,即便不考慮意外因素,也隻能每兩天出動一次。
當然,還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
比如,即便隻部署六十架轟炸機,出動一次也需要消耗數百噸燃油與數百噸炸彈,物資的總消耗量在一千噸左右。按照每兩天出動一次,則需要保證每天補充五百噸物資,而這還沒有考慮飛行員與地勤人員的日常消耗。把所有都消耗都算上的話,加上中途島上沒有淡水水源,不管是人員使用、還是設備使用的淡水都需要通過淡化海水獲得,那麽一天的物資消耗量在六百噸以上。
也許,對中國海軍來說,每天運送六百噸物資不算難題。
要知道,一艘萬噸輪運載的物資,就能保證半個月的物資供應。
關鍵是,中途島軍港的吞吐能力本來就非常有限,還無法供萬噸輪停靠,隻能在錨泊位上卸下貨物。卸下一艘萬噸輪上的所有貨物,如果隻用兩艘駁船,需要十天。即便把駁船數量增加到四艘,也需要六天。更麻煩的時候,當時中途島上的建設工作還沒完成,需要優先運送建設物資。
綜合這些因素,每天隻能空出四百噸左右的額外運輸量。
也就是說,部署在中途島上的六十架重型轟炸機每三天才能出動一次,而且每半個月就得輪換。
當然,有總比無好。
做好這些部署之後,顧祝同就隻能耐心等待了。
事實上,即便顧祝同不做任何安排,到一九四四年的第三季度末,他都能獲得突擊夏威夷群島東部大島的能力。
這就是,中國海軍的第三種艦隊航母,在大戰期間建造的第二種艦隊航母已經建成。
一九四四年六月底,“白起”級的第一批四艘,即“白起”號、“廉頗”號、“李牧”號與“王翦”號在同一個月內建成,都一直性通過了海軍驗收,預計在九月分就能服役,並且編入戰鬥序列。
與美國海軍不同,中國海軍在戰爭中遭受的損失並不大。
打到這個時候,中國海軍隻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因此艦隊官兵、特別是航母官兵的傷亡並不大。
如此一來,中國海軍就能從現有部隊抽調一些經驗豐富的官兵去新的戰艦上服役。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采用了更有效的官兵培養方式,即在戰艦進入到船台建造總裝階段的時候,就會讓第一批官兵參與到建造工作中去。這麽做,一是為了減輕造船廠的人員負擔,畢竟有過服役經驗的官兵都能夠在建造中幫上大忙。其次,就是為了讓官兵在參與建造的時候熟悉戰艦。最大的好處,自然是在戰艦建成之後,官兵能夠迅速適應自己的崗位,縮短了服役前的訓練周期。
正是如此,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能在建成後三個月就形成作戰能力。
在美國海軍中,“埃塞克斯”級建成之後,需要半年才能達到服役狀態,而且還不能保證官兵都熟悉自己的崗位。
有了這四艘航母的話,中國海軍兵力緊缺的問題將得到很大緩解。
要知道,“白起”級的綜合戰鬥力不在“埃塞克斯”級之下,隻是排水量低一些,持續作戰能力稍微差一些。在各個方麵,“白起”級都大幅度的超越了之前的兩種艦隊航母,是中國海軍在大戰期間,綜合戰鬥力最好的艦隊航母之一,而且也是大戰後期中國海軍的中流砥柱。
從戰鬥力上看,四艘“白起”級相當於六艘“秦始皇”級。
當然,到了九月底,海灣地區的戰鬥也能有一個了結,說不定海軍能從印度洋上抽調幾艘艦隊航母。
如果能在太平洋上集中九艘航母,顧祝同就有膽子去突擊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島。
關鍵就是,如何獲得另外兩艘艦隊航母。
為此,六月二十日,顧祝同啟程返回青島,準備直接找馮承乾說明情況,爭取讓馮承乾從印度洋上抽調兩艘艦隊航母。
當然,馮承乾絕不是沒有主見的人。
要想說服馮承乾,就必須拿出足夠的理由來,而且還得讓馮承乾意識到,這麽做有多麽的重要。
顧祝同更加清楚,他還得做出保證。
說白了,不管顧祝同說得有多重要,馮承乾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把戰艦分給第三艦隊,隻有顧祝同做出保證,即在獲得戰艦之後能夠做些什麽、以及能夠做到什麽,馮承乾才會答應他的請求。
那麽,顧祝同需要做出什麽樣的保證呢?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顧祝同根本不能做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