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頑抗

攻打莫比爾的戰鬥在五三日開始,發起進攻的是第三十一陸戰師與第三十二陸戰師。

因為在搶灘登陸戰鬥中,第三陸戰師等四個主力陸戰師的損失較大,且這些主力陸戰師的裝甲部隊被安排在最後上岸,所以沒有參與攻打莫比爾的作戰行動,而是留下了負責守衛登陸場。

最近的登陸地點離莫比爾不到十五公裏,陸戰隊在推進過程中沒有遇到麻煩。

隻是,在到達莫比爾郊外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利用過去的幾天時間,美軍在莫比爾郊外修築了防禦陣地,而且完成了城市居民的疏散工作。

也就是說,美軍把莫比爾變成了一座軍事化城鎮。

由此可見,在打本土保衛戰的時候,美軍不像在海外作戰那樣,把城市居民擋成對付中國軍隊的擋箭牌。

事實上,這也是美軍吸取了經驗教訓後做出的改變。

在西海岸地區,美軍一直采取堅壁清野的戰術,雖然大部分時候會提前對即將遭到攻擊的城市進行疏散,安排城市居民前往鄉村、或者是撤往內陸地區,但是某些時候,美軍不會疏散城市居民。

由此導致了一個結果,即在沒有疏散的城市遭到攻打時,平民傷亡比軍人還要嚴重。

最典型的就是薩克拉門托了。

薩克拉門托是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所在地,也是加利福尼亞州第三大城市,居民數量僅次於洛杉磯與舊金山。在攻打這座城市之前,中國軍隊給了美軍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來疏散城市居民,可是美軍非但沒有讓平民撤離,反而封鎖了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僅僅讓年紀在十四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與年紀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撤走,隨後要求所有人拿起武器,跟中國軍隊作戰。顯然。這麽做根本沒有任何意義。要知道,即便是年輕力壯的平民,也無法跟受過訓練的軍人相提並論。結果就是,在持續了十一天的攻城戰中,有將近三十萬平民在戰鬥中被擊斃,負傷的更多,而美軍傷亡還不到十萬人。更重要的是,在戰鬥中倒戈、或者說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武裝平民超過了五十萬。且大部分平民都是因為不想參與這場戰爭,而主動向中國軍隊投降。顯然,平民參戰,非但沒有讓美軍守住薩克拉門托,反而在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之後丟掉了這座城市。這還不算結束,隨後美軍在多處地點想效法薩克拉門托,結果引發了極為嚴重的動亂。在聖羅莎,不願意拿起武器與中國軍隊戰鬥的平民攻占了警察局與美軍駐地,而中國軍隊隨後就迅速攻占了這座有差不多四十萬人的中等城市。在雷丁,平民趕在美軍到達之前封鎖了城市。隨後向接踵而至的中國軍隊投降,而中國軍隊也按照承諾沒有破壞這座城市。大部隊全部駐紮在郊外,僅派遣巡邏部隊進入城區,協助自發組織起來的治安人員維持社會秩序。在勒塞姆,市長公開表示不歡迎軍隊進駐,而當地的國民警衛隊也反對軍隊進駐,而在中國軍隊攻到的時候,該市通過談判的方式。最終得到了大部分的自治權。

這些,都告訴美軍,如果逼迫平民去戰鬥。平民會用腳來投票。

美軍疏散莫比爾,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守衛莫比爾的主力是國民警衛隊,而國民警衛隊的官兵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莫比爾的市民,他們的親人全都生活在這座城市裏麵。顯然,在戰火蔓延過來的時候,如果家人的安全都沒有保證,又怎麽讓軍人去拚命呢?

對中國海軍陸戰隊來說,完全軍事化的莫比爾反而更容易攻打。

原因很簡單,中國軍隊也不可能像在其他地方那樣,以大規模破壞、甚至是大舉殺戮的方式來奪取美國的城市。

這一點,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鬥中也反映了出來。

比如,在舊金山與洛杉磯,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導致大量平民喪生,而中國軍隊在占領了這兩座城市之後,遇到的抵抗與襲擊也是最多的。當時,這兩座城市裏都有所謂的“城市遊擊隊”。雖然其核心成員被打散之後,藏在平民裏的美軍官兵,但是大部分“遊擊隊員”都是在戰爭中失去了所有親人的平民,而這些人在戰鬥的時候更加勇猛,也更不怕死,他們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為受害的親人報仇。更重要的是,城市遊擊隊能夠存在,其基礎就是得到了平民的支持與保護,而這兩地的平民願意協助反抗份子作戰,也與戰爭帶來的巨大創傷有很大的關係。要知道,直到美國戰敗,舊金山與洛杉磯的城市遊擊隊都沒消亡,而是繼續堅持了好幾年,直到一九五零年代末,在最初的成員大多被剿滅、以及戰後重建工作開始發揮作用,城市遊擊隊才逐漸消亡。隻是,其造成的負麵影響並沒有消失。大部分城市遊擊隊的成員在放棄抵抗之後,成為了犯罪份子,並且很快就形成了有組織犯罪集團。直到大戰結束半個世紀之後,舊金山與洛杉磯都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搶劫、槍殺與偷竊等罪行發生,而這兩地的販毒組織也是全美最大的,特別是洛杉磯是毒販集團,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才被徹底剿滅。

當然,對中國軍隊來說,關鍵不是去摧毀美國,而是去占領美國。

既然是占領,就意味著要長期與當地居民相處。即便占領軍這個角色在哪裏都不會受到歡迎,可是不能因此而忽略占領的本質,更不能因為不受當地居民歡迎而不把當地局麵的利益放在眼裏。

正是如此,像發生在聖迭戈那樣的事情,必須盡量避免。

對此,不管是顧祝同,還是陸戰隊將領都有極為清楚的認識。要知道,承擔占領任務的肯定不是海軍艦隊,而是陸戰隊的作戰部隊。

相對而言,陸戰隊更加注重與占領區內的平民的關係。

當時,陸戰隊製訂了極為嚴格的軍規,對占領軍的行為與權力都做了嚴格限製。

比如,在占領區內,如果必須向平民征用設備與物資,不管征用物的價值,必須獲得占領區駐軍司令部的直接批準,而陸戰隊司令部會每個月審核一次占領區司令部批準的征用批文,如果其中有涉及到損害占領區平民的情況,那麽占領區司令官就會受到質問,嚴重的話還會被撤職。在征用之外,占領軍就隻能在協商的基礎下,從占領區的平民那裏購買所需的設備與物資,而且不得強行購買。為此,陸戰隊司令部在每一個占領區都派遣了專門的協調官員,並且以公告的方式讓占領區的平民知道,在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直接向協調官員申訴,而協調官員在掌握了足夠證據的情況下,可以下令逮捕占領區司令官以下的任何一名軍人。

可以說,這些針對占領軍的嚴格製度,為樹立中國軍隊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有趣的是,也正是因為陸戰隊在執行占領任務的時候,比陸軍做得更出色,至少占領區內發生的擾民事件少得多,所以在大部分時候,都是由陸戰隊承擔占領任務,陸軍反而沒有多少占領區。

當然,這並非陸戰隊所願。

美軍主動疏散了莫比爾的居民,等於幫了中國軍隊一個大忙。

隻是,攻打莫比爾的戰鬥進行得並不輕鬆。

必須承認,美軍打得極為英勇,即便大部分守軍都是國民警衛隊的官兵,但是其體現出來的勇氣與決心,絲毫不比正規軍差。

在郊外的戰鬥中,很多美軍部隊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兩個陸戰師,花了三天才推進五公裏,攻入莫比爾城區。

接下來的戰鬥,打得更加慘烈。

原因很簡單,即便被徹底包圍、即便已經用光了彈藥、即便因為負傷已經無法戰鬥,美軍也很少投降。

在巷戰中,陸戰隊官兵不得不消滅建築物裏的所有美軍來占領建築物。

當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建築物、以及躲藏在裏麵的美軍一同摧毀掉,不與美軍爭奪建築物。

戰鬥持續到五月九日,陸戰隊才占領了莫比爾。

隻是,這仍然晚了一步。

在最後關頭,美軍炸掉了亞拉巴馬河上的大橋,而這條美國南部地區、在密西西比河東麵最大的河流成為了中美軍隊的分界線。

所幸的是,這不是什麽大問題。

陸戰隊攻打莫比爾,不是為了跨過亞拉巴馬河,而是為了阻止美軍西進,為攻打彭薩科拉的作戰行動解除後顧之憂。既然美軍炸掉了大橋,中國軍隊無法到達對岸,美軍也不可能到達東岸。

在這場持續了六天的戰鬥中,僅有不到五百名美軍被俘。

要知道,當時守衛莫比爾的美軍官兵在三萬以上,而撤退到亞拉巴馬河西岸的還不到兩千人。

也就是說,差不多兩萬七千名美軍官兵在這場戰鬥中陣亡。

莫比爾隻是一座人口十來萬的中小城市,如果在每座城市,美軍都這麽打,那麽要不了多久就將拚光所有兵力。

隻是,中國軍隊的傷亡也不會少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