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三次馬裏亞納大海戰

在得知美軍將所獲第一批80架Ju-490B中的75架部署到塞班島時,羅根就判斷第三次馬裏亞納大海戰已為時不遠,而這一戰美國人隻要不犯低級錯誤,就可以徹底奠定太平洋戰爭的勝勢。

果不出意外,美國陸軍航空兵將高價購入的Ju-490B連同大批B-24編入四個航空聯隊,利用德國部署在遠東的航空基地提供無線電指引,對日本列島東部和南部的主要工業城市實施大規模的夜間轟炸。以塞班島到東京的航程計算,一架Ju-490B每次可以攜帶3噸航空炸彈或是燃燒彈,B-24每次攜帶1噸,而隻要天氣允許,美軍平均每天出動60架次,後來逐步增加到了100架次以上,每個星期能夠在日本人頭頂上扔下數百乃至上千噸炸彈,對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以及重要城市造成顯著的破壞,對於日本民眾的心理同樣是極大的打擊。尤其是作為神聖帝都的東京,在5月份這一個月就遭到了美軍的六次空襲,炸彈和燃燒彈頻頻引發區域性的火災,負責本土防空作戰的戰鬥機和高射炮都無法對這些實施夜間高空飛行的目標形成有效率攔截。

6月初,在本土休整了一個多月的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再次起航奔赴戰場,龐大的陣容中包括完成搶修工作回歸戰鬥序列的重型航空母艦“加賀”號和“祥鶴”號,在西大西洋海戰中以艦載機聯手擊沉兩艘美軍航母的“龍驤”號、“雲龍”號和“蒼龍”號,出擊的戰列艦隊由目前全世界噸位和主炮口徑均列第一的大和級戰列艦兩艘、長門級戰列艦兩艘、伊勢級戰列艦兩艘、扶桑級戰列艦兩艘、金剛級快速戰列艦四艘。自1913年至1942年的29年間日本建成服役的全部12艘戰列艦齊聚於此,太平洋戰爭打了近兩年,它們的完好無損一方麵說明了日本在戰爭中前期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麵也說明海戰之王的桂冠從戰列艦轉到了航空母艦頭上。

和以往一樣,並非全部12艘戰列艦都被列入一線戰鬥部隊,航速較慢的伊勢級、長門級和扶桑級被列入第二戰隊,大和、金剛作為第一戰隊擔當主攻任務,而五艘航空母艦全部編入航空戰隊——盡管各艦搭載的艦載機都達到了滿編狀態,但一半以上的飛行員都是從預備人員中新調上來的,他們各自經過了數十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在基本操作技能方麵尚算合格,但和飛行時間動輒幾百小時、參加過多場實戰的老飛行員相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對於這點,聯合艦隊的高級將領們心知肚明,卻沒有一個人在任何形勢的會議上作為推遲出征的理由提出來。

離開那霸海軍基地之後,由77艘艦艇組成的日本聯合艦隊悄然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但是僅在7個小時之後,安裝高精度航空攝像儀器的德軍FW202遠程偵察機就從1.4萬米高空掠過這位列四大傳統海軍基地之後的重要港灣。除了那些遠在菲律賓的港口,這已是日本本土最南端的正式海軍基地,然而煞費苦心依然逃不過德國人的“邪惡魔眼”,日本海軍從上到下莫不咬牙切齒——可是技術差距明擺在那裏,就算以頭搶地甚至憤然剖腹又有何用?

得到日本聯合艦隊出航的消息,駐守馬裏亞納群島的美國海陸軍官兵立即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返回珍珠港休整的特混艦隊也迅速趕往塞班島海域。不過,從夏威夷前往馬裏亞納群島的距離是從日本列島出發的兩倍有餘,雖然聯合艦隊在航行途中對美國潛艇有所顧忌,但最終還是搶在美國特遣艦隊抵達之前對塞班島發起進攻。

按照日軍大本營的計劃,聯合艦隊由於艦載機數量有限,此次將以艦炮進行火力支援,隨艦隊出擊的1.2萬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部隊實施登陸作戰,力爭在兩天時間內拿下塞班島的主要機場,屆時由9艘護航航母、水上飛機母艦組成的特殊船隊將運來180架零式戰鬥機,用以構築和鞏固塞班島的空中防禦圈。等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從夏威夷趕來,聯合艦隊將利用艦載機和陸機飛機掩護,通過艦隊決戰的方式來扭轉太平洋的戰局。

如果不是德國偵察機在當天就發現了日本聯合艦隊的蹤跡,如果沒有高效運作的德美聯合參謀部,如果尼米茲再遲疑一些,也許日本海陸軍還有贏得這場賭博的希望,畢竟1.2萬名狂熱的日本士兵在大口徑艦炮和艦載機的支援下,完全有可能擊敗同等數量的美國守軍。當然,這樣的幾率之低,必須求助於天照大神的庇佑。

1943年6月9日,太平洋戰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天。當122架日本海軍艦載機以超低空飛行這種自認為能夠躲避美軍雷達警戒的方式撲向塞班島時,由240餘架“海盜”、“雷電”、“閃電”以及FW190“百舌鳥”組成的攔截機群已經在塞班島西完成了集結,而原本部署在塞班島的Ju-490B已提前轉場至威克島或者德國控製的馬紹爾群島,B-17和B-24大部分轉往關島,繼續留在塞班島的部分也轉到了島嶼東部的機場並以偽裝網加以覆蓋,各機場周圍的防空部隊亦嚴陣以待。

盡管第一波來襲的日軍艦載機以大名鼎鼎的零式戰鬥機為主,然而1941年主宰太平洋上空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不論是新服役的“海盜”還是經典的“閃電”,亦或是遠涉重洋而來的“百舌鳥”,在對等情況下都能夠勝過零戰,而作為這個時代最重的戰鬥機,“雷電”的厚重裝甲更是讓日本飛行員們無可奈何。

這一天,被美軍飛行員們稱為“馬裏亞納獵火雞節”,意圖取得相對製空權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被擊落各式艦載機160餘架,傷盡了最後一口元氣。當然了,獵手之中仍有相當數量的德國誌願者,他們和德國製造的各種武器一道為美國的太平洋戰爭事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國際主義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以至於兩個國家漸漸形成了一種非敵非友、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微妙關係。

盡管航空作戰遭致了徹底的失敗,但由古賀峰一指揮的聯合艦隊不僅沒有撤退,反而繼續向塞班島駛來,意圖在天黑之後以艦炮對岸轟擊,同時掩護搭乘驅逐艦和高速運輸船的陸海軍戰鬥部隊搶灘登陸。從下午2點開始,留守塞班島的美軍轟炸機以及掛載炸彈出擊的戰鬥機開始輪番攻擊日本艦隊,激烈的海空大戰空前亦是絕後。盡管B-17對海麵目標的水平轟炸精度非常有限,而戰鬥機也隻能掛載500公斤以內的航空炸彈,而保持著嚴密隊形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戰隊又擁有強大的防空火力,但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中,美軍飛行員和駕機參戰的德國誌願者充分展現出了他們的戰鬥意誌,輪番出擊的作戰機群不惜代價地轟炸日本艦艇,而遠在關島的美軍航空兵也聞訊趕來。直到天黑前,美軍陸基作戰飛機出動800餘架次,投下炸彈兩千多枚,致使由六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和十艘驅逐艦組成的日本艦隊七沉、九傷,“大和”、“武藏”艦體皆是濃煙滾滾,在舊日本帝國海軍中稱得上功勳卓著的“金剛”號葬身魚腹,“比睿”號重傷返航,途中遭美軍轟炸機攻擊而傾覆。

入夜之後,日本人盤算的“無差別製空權”並未如期到來,憑借照明彈的指引,從塞班和關島各處機場起飛的美軍戰機依然如蜂群一般不依不撓地攻擊入侵者,雖然炸彈的命中率降低了許多,但還是接連命中了第一戰隊殘存的四艘戰列艦,旗艦“大和”號的前後甲板皆陷入一片火海,後經由水兵們奮力撲救而得到控製。“武藏”號艦上百分之四十的防空火炮遭到損毀,另有一部分無法正常使用,這也為它在返航途中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頂著美軍戰機的轟炸,日本艦隊於當晚10時開始對塞班島西部目標進行炮擊,到了淩晨1點,第二戰隊和第一批登陸艦隊抵達塞班島海域,六艘列入警戒部隊的戰列艦有三艘參加了炮擊,而登陸艦船在4個小時內運送了8000餘名日軍士兵登陸,這對日本海軍而言已是相當了不起的數據,要知道在菲律賓戰役中,相同時間運送上岸的日本兵隻有一半數量

很不幸的是,天照大神並沒有告訴它的子民,美軍在塞班島上派駐了一個營的坦克部隊。即便德國沒有向美國出售五號坦克,即便美國人沒有把五號坦克不遠千裏的運到塞班島,僅憑斯圖亞特、謝爾曼和格蘭特,美軍裝甲部隊也足以在後續戰鬥中無情獵殺日軍登陸部隊。

“馬裏亞納獵火雞節”的後續活動是盡情的捕獵“野兔”,鬧劇般的登陸作戰隻持續了一天時間,1.2萬名日軍官兵中的大多數便光榮“玉碎”,殘存的士兵在後援無望的情況下隻得躲入深山,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整座島嶼幾乎到處都能聽到零零落落的槍聲。

因為即便把艦員派上岸,他們平日裏所受的訓練也不足以完成陸軍士兵們未能完成的陸上戰鬥,古賀峰一終於下令撤退,但這時候天色已亮,他的艦隊將長時間的處於美軍戰機有效作戰半徑之內,而在後方待援的五艘航空母艦隻剩下不到四十架飛機,其中幸存的零戰隻有區區九架。

這一戰,日本海軍數十年的積累灰飛煙滅,殘存艦艇再也無力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攻勢,接下來的戰事又回到了羅根熟知的那段路線,而日本大本營也適時地推出了他們的本土決戰綱要:

靈活運用日本本土的有利地形條件,動員忠於皇國和具有大和魂精神的1億國民配合軍隊作戰;以殘存的海、空軍進行特攻作戰,爭取把登陸敵軍消滅在海上;地麵部隊集中在本土的重要地區,進行縱深部署,對登陸敵軍實施連續反擊,一舉決定戰爭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