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賑災

(感謝書友明天單身的月票,書友左散騎常侍的評價票,?山青盈的打賞,?恭喜書友山青盈成為東北之虎的舵主。?這個月每天會保持兩更,?加更的也算在裏麵了)

民國10年(1921年)1月17日,?為了賑求海原大地震的災民,在葉重的倡導下,?東北發起了捐款捐衣的行動。雖然捐獻的都是一些舊衣,舊棉被,不過對於甘肅的災民來說,在這寒冷的冬季,?隻要能保暖,不被凍死已經是萬幸了,?哪裏還有那麽多講究。?自從歐戰打響以來,?東北的經濟迅速的發展,歐戰過後,又有投機鋼鐵所得到的巨額利潤的投入,?此,?東北的經濟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

即使這次奉日大戰,?因為得到了大筆黃金,?也隻是直接動用的政府的資金,並沒有在民間收刮,?此時的東北民眾?經過這麽多年來的積累,?總體上來說,?日子比起民國前,?好過了太多,除了那些闖關東沒多久的人,?基本上家家戶戶過年的時候,都能添一兩件新衣裳。?把一些舊衣物捐出去,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為時一個月,?被打成包,?捆得緊緊的舊棉衣,棉被?還有一袋袋糧食被?一列列火車不斷地運往陝北。

“凜興帥!截至目前為止,?東北三省,?熱察,察哈爾,以及綏遠,?合計捐獻棉衣棉褲12萬5740餘件,?棉被37560餘張。”?馮廣明,字子安,是奉天鐵嶺人,?家境富裕,自幼受過良好教育,?被王永江所看重,?安排了主持移民和賑災的事務。

“另外實業界合計捐款371萬4862元,?北美南洋華僑合計捐款79萬4369美元,?按興帥的意思,?就在當地收購糧食,?然後直接運往奉天。?東北的捐款除向外購買必要的糧食外,?其它的捐款都通過訂單的形式下給了東北本地的工廠,至於民國各省督軍?商界也有少量捐款。不在計算內。”

“向工廠訂購的6萬頂帳篷?做得怎麽樣了?”?葉重問道。

“6萬頂帳篷分下給5家工廠,?比市麵價要便宜3成,交貨了2萬5千頂,已經全部運往陝?北,?剩下的下個月16號之前,?工廠會全部交貨。”馮廣明道,?“有東北政府的撥款,再加上捐款,?物資上擠一擠倒是勉強能湊合著,畢竟甘肅那邊的百姓都是苦慣了的。?主要是醫護人員與藥務相當緊缺,大災之後,成千上萬的屍體?無人掩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滋生瘟疫,?幸好現在還是冬天,?若是夏天局勢將更加艱難。?”

“醫護人員不夠也沒辦法,?東北打了這場大仗,?照顧這些士兵?醫護人員都不夠,哪裏還有精力去顧及到那些甘肅的災民。”?葉重想到這裏也有些頭疼,?東北的現代醫療體係發展沒有幾年,?連相當一部分鄉鎮都還沒辦法顧及到,?此時對於甘肅也是鞭長莫及了。

“?不如興帥以救災的名義,?向關內召集一部分醫生和護士,?另外就算?派不了足夠的醫療隊,?也可以派少數幾個人過去主持大局,?安排下去一些措施讓下麵的人執行,?防患於未然,情況也會好很多,?至於那些已經病重的,?也隻能怪他們命不好了。”馮廣明建議道。

“嗯,?這件事你安排下去。?”葉重點了點頭,然後提醒道,“?甘肅那邊的以工代賑主要由陝北民政長負責,?你主要是負責協調賑災物資,?然後重心要放到移民上。?不要因小失大。”

“是,卑職省得。”馮廣明連忙道。

陝北誌丹*縣與?甘肅華池縣的交界處,?一個搭建得極為簡易的棚子,?支撐著棚子的樹幹連樹皮都沒有剝去。

棚子前排著數列?衣著破爛,神情有些麻木的災民,難民隊伍一眼望不到頭。?棚子另外一側,?幾十個大鍋裏麵,在煮著稀粥。?隻有聞到遠處飄來的粥香味之後,?這些災民的眼睛才轉動,顯得像個活人,而不是木偶。

一個身著黑青色?中山裝的中年人約有三十餘歲,?拿著一隻毛筆不停不停地記錄著從身前經過的難民。

“名字!”中年人用陝北腔向麵前一個十五多歲的少年問道。

“馬三兒!”少年愣了一下,回答道。

王鋒飛快地將馬三兒記錄下來,?然後道,?“可以去那邊領吃的了。”

馬三兒聽到王鋒的話,?吞了幾口唾沫,身體裏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拔開腳丫子便要跑,?跑了沒幾步,被維持秩序的士兵給喝斥著攔回了原來的隊伍。

“小子,?守點規矩。”?士兵看到馬三兒這餓壞了的半大小子,?也隻是稍微喝斥了一下,?沒真拳腳相加。?粥棚剛搭建的時候,?還真差點遭受到了難民的衝擊。?有了這些荷槍實彈的士兵在,也能防止一些心懷不詭的人乘機煽亂。

“?拿著這家夥,?以後就是你的飯碗了,?若是丟了,?以後就吃不了飯了。”?馬三兒受了士兵的喝斥後,?按秩序來到施粥的木棚子前麵。?胳膊處戴了寫著東北字樣袖章的張大佑?將一個鐵製的厚實大號杯子遞給了?馬三兒。

然後旁邊另外的一個人給他乘了一碗稀粥。?這粥並不全是大米,?還有許多廉價的紅薯。?不過現在隻要能填肚子,?能吃下肚就行,哪裏還能挑三揀四。

馬三兒前麵?不少人捧著滾燙的稀粥貪婪地吃了起來,?不少人吃得太急,燙得咳嗽,?連眼淚都咳了出來。

馬三兒捧著鐵杯子,看著大杯子裏的稀粥?雙手卻是顫抖了起來,?猛地朝著西方跪下,呆滯的眼睛裏麵?豆大的淚珠不停地翻滾而下,?卻是悲聲嗚咽起來,?“?娘,?二姐,三兒現在也有吃的了,?你們怎麽就不多撐住一天啊!?嗚……?”

馬三兒的爹,爺爺,奶奶,還有大哥?都被倒塌的屋子活埋了,?劫後餘生的母親,二姐卻是沒有挨過饑餓,?在趕來誌丹*縣的前一天餓斃在了路上。

負責維持秩序的唐銘春正要上前?將馬三兒拉開,?好讓後麵的隊伍更容易過去,?卻卻旁邊的黃坤給拉住了。

“讓他哭一會吧。”?就是這些在戰場喋血的戰士,看到災情之慘,?也不由為之側目。?黃坤拉住唐銘春,又向後麵的人道,“?你們繼續,?繞著走。”

像馬三兒這樣的人並非少數,?後麵排隊的災民也十分配合,領過粥之後便繞過跪在地上的馬三兒,?有的還搖頭歎了口氣,勸慰兩句。?說起來?海原大地震爆發的前期,?這些難民大多相互扶持,?家裏有存糧的也會借給附近的一些難民用。?他們期待著政府的救援,?不過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中央毫無音訊,?在地震中同樣遭受到重創的地方政府?自然也是無力救助這些災民的。?就這樣,時間一久,?原本那些肯拿糧食出來幫助其他難民的人也變得謹慎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熱心。?這並非這些百姓的錯,?大多數百姓?是十分純樸善良的,?錯的是漠視災變的中央。?才讓這些災民變得麻目,?而眼下東北的援助?卻將這些災民原來的純樸給喚了回來。

像這樣的粥棚有很多,?粥棚裏的工作人員也是三班倒,?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總會有難民源源不斷地湧進陝北。

“神木那邊開發出了大型的煤礦,又有綏遠的商人不時進入陝北,按這個進度下過,?過個一兩年,陝北就要大變樣,?脫貧致富。”?時任陝北谘議局?局長的劉藹如?看著河邊來來往往的難民?挑著一擔擔的碎石?鋪徹在地麵,?然後用滾石壓嚴實,?一條簡易的道路就初具雛形了。?還有遠處的後申河,那座石橋也在東北派過來的技師指揮下,修建好了一半。

“嗯,?最多兩年,?陝北就要大變樣。”?郭希仁點頭道,“能夠納入到東北的治下,?是陝北民眾的福氣啊。可惜了陝南的百姓,還有受陳樹蕃的壓迫和剝削。?”

“不如請興帥調幾個師過來,?現在整個陝西的民心都在北移,?以東北軍的戰力,當可一戰而定。”?劉藹如道。

“興帥那邊也有難處呢,?戰雖然打完了,?不過在日軍?沒撤軍之前,?咱們就不要想著陝南了,軍國大事?我們也管不了,?安下心來安置好這些難民,?把陝北的經濟搞起來就是對興帥最大的支持了。?”

“嗯,先是打了一場大仗,?緊接著又來賑災,?這次甘肅,陝北損失之大,實在讓人瞠目結舌。?東北不知道要投多少錢下去,?才能保證這些難民不至於餓死。?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東北可是把中央該辦的事都辦完了。”

“都停一下!”?工地上的負責人向這些單著單薄的人拍了拍手。?“排隊過來,?領東西了。”

遠遠的一輛馬車駛來。?上麵是幾捆被?捆得結實的棉襖。大多數是東北一些城市裏麵的市民所捐的。?還有一部分則是些破舊的軍襖。

馬車上的人將繩子解開,?然後一件件舊棉襖被發到這些災民的手裏。?不少災民立即就試了起來,?身體強壯,平時幹活多的?分到的自然要好一點。?有一部分人分到了軍襖忍不住嗬嗬笑了起來,?這些軍襖可是從東北軍裏麵淘汰下來的,?東北軍現在在民國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能拿到他們淘汰下來的東西在這些災民中也是值得炫耀的,?更何況現在又是東北賑災?救的他們。?雖然現在幹活很辛苦,?可總算有了條活路,不至於會被餓死,?新的帳篷也被搭建起來了,?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帳篷裏麵?雖然擠了些,但也還暖和,這樣低下的環境,對這些災民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