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提議水淹

六皇子點頭答應,又道:“你也要好生照顧自己,辛先生就留在府裏,那裏有軍醫,況且我也輕易不會去前頭打打殺殺的。”

夫妻二人商量妥當,彼此叮囑,難舍難分,這時朱夫人上門前來拜訪,見她二人如此,對六皇子笑道:“殿下隻管放心前去,這裏一切有我呢,定會將她照顧的妥妥帖帖的。”

六皇子笑著將沈秋君托付給朱夫人,道過謝後,便去了前院。

朱夫人挽著沈秋君的手安慰道:“我一聽說殿下要一同作戰,這心裏就惦記著你,你現在月份還小,自己萬事小心些。殿下那裏自有眾將士呢,你也不必太擔心。”

沈秋君笑道:“有朱大人在,我能有什麽好擔心的,隻是之前還想著也學夫人一樣上陣殺敵,偏這個時候身子又不方便,聽說思源也在大人帳下聽令,難免又羨慕又有點灰心。”

朱夫人歎道:“巾幗英雄哪是那麽好當的,真輪到咱們女人上陣,這戰事便到了極度慘烈的狀態了,寧願隻安心在府中坐著。思源這丫頭也是受了那些女中豪傑的傳聞影響,偏要跟去,若是不允又怕她貿然行事,倒不如就放在她父親跟前看著,我也放心些。”

沈秋君忙道:“思源姑娘是個知大體的,功夫又好,將來說不得就做了女將軍呢。”

朱夫人笑道:“什麽將軍不將軍的,隻要她平平安安一生,我也就知足了。”

然後二人又提起沈秋君懷胎之事。朱夫人又提點了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又允諾幫著尋幾個好的穩婆。沈秋君自然稱謝不已。

齊陳之戰便拉開序幕,幾日下來,各有勝負,倒是旗鼓相當,六皇子甚至還抽出時間回府一次,不過隨著東陳的後援人馬的到來,而大齊因為時間倉促,援軍一時不能聚來。便有些吃力起來。

沈秋君知道自己在這裏麵是幫不到什麽忙的,雖也每日聽眾人談論戰局,因都不曾提及玉帶山,便都丟開,隻一心養胎。

半個月後,沈秋君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大齊的兵馬節節敗退,如今已退守到玉帶山,憑著這個天塹對抗著東陳,一麵朱總兵又派人火速四處求援。

而東陳為了以後的戰局形式。對玉帶山也是勢在必得,咄咄逼近。大有不惜一切代價奪得玉帶山的架勢。

朱總兵這時才真正害怕起來。他以為朝廷已經完全收伏東陳周邊的幾處勢力,兩國開戰,他們也會幫著拖延一下東陳,如今看到陳王幾乎將兵力都集中到這裏,而自己的援兵卻因各種原因受阻不能及時到來,這時他才明白陳王做的遠比他想的要深遠的多。

看來這次借六皇子之事宣戰,怕不隻是為了陳安政報仇的一時之舉,定也是早就做好了謀劃的,鄭老將軍不能按時抵達之事,怕也是陳王的手筆了。

朱總兵已經接到朝廷快報,鄭老將軍本早就應帶人前來,卻不想剛平安下的戰亂,又起了變故,不得不暫時推遲了行程,怕還要兩三個月才能來這裏。

如今看來,這一切竟是陳王預先籌劃下的了,所以他才憋足了勁先奪下玉帶山,隻要奪下玉帶山,要戰要和,東陳都占據了有利的一麵。

朱總兵在此多年,知道隻要玉帶山丟了,他萬死不足以贖其罪。因為如此一來,東陳便算是搬開了大齊前邊的屏障,入侵大齊就變得極其容易,就算是鄭將軍趕來,便是有回天之術,代價也必是極大的。

朱總兵看著雙方兵力越來越懸殊,知道再想不出好計策來,便是暫時勉強保住玉帶山,自己的傷亡也必是巨大的,到時東陳再攻幾次,玉帶山早晚還是要落在東陳的手中。

朱總兵的軍師謀士位也日夜懸心,心裏不由暗自埋怨六皇子做事衝動,統帥尚未到來,他一個押送糧草的先行官,逞什麽能提前挑起事端,被東陳拿了把柄,提前宣戰,使大齊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這時一位謀士便獻策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幸好總兵大人提前讓人在玉帶河上修了堤壩,如今水勢正好,何不用水淹的法子,隻要抵擋得這一兩個月,保住玉帶山,鄭老將軍來了,一切便與大人無關了。”

朱總兵聞言,眼睛一亮,心中暗責,前幾日下邊的人就來報堤壩已修好,自己怎麽就沒想到呢。

朱總兵心下鬆口氣,眯眼將這個計劃在腦中過了一遍,不由暗自叫苦:“這雖是個最好不過的法子,可是其中卻有極大的不妥之處,若真實施了,雖保住玉帶山,卻令我無顏麵對此間的父老鄉親,亦無法向皇上交代。”

其他人則道:“大人雖位居眾將領之首,可六皇子卻在您之上,將來有了功勞,自然是六皇子的,如果有什麽過失,由他擔著亦無不可。”

朱總兵仍不能釋懷,說道:“就算是由他擔了罪責又如何,受苦的可是這裏千千萬萬的百姓,我們怎麽對得起他們。”

軍師勸道:“這也實在是迫不得已的法子,如果被陳王占了玉帶山,丟了城池,大人就算是以死贖罪,也改變了不了東部百姓被陳王荼毒的命運。六皇子此來,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那點小利益罷了,怎能與大齊江山百姓相提並論,他一個皇子,便是擔下點罪責,也丟不了性命,頂多失了聖心,而大人卻可以留著性命繼續為大齊征戰。況且大人所慮的事情也未必真就出現了。”

朱總兵仍在猶豫,眾人道:“如今形勢迫在眉睫,不能再猶豫了,還請大人早拿定主意,此事大人無須費心,我等自會讓六皇子主動發下命令。”

六皇子早就知玉帶山的重要性,如今眼看著大齊要支撐不下來了,心中不免焦急,當然他更憂心的是,玉帶山一旦不保,大齊此後的地界便如一馬平川,再無阻隔,大齊的兵力本就遜於東陳,到時陳王父子必會在援兵到來前捉拿自己的。

當年之事不由又閃現在他的眼前,他寧死也不允許自己再次成為陳王父子的階下囚,況且自己身邊還有沈秋君,自己曾發誓要讓她幸福一生,誰知還沒讓她過上好日子,就讓她陪自己一起被人奚落受辱再丟掉生命?

他決不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無論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他都要做到決不讓自己夫妻陷於那樣的境地。

在這個節骨眼上,六皇子便聽到水淹東陳的一絲風聲,後在一次諸將議事中,終有人正式提出這個建議。

自然也馬上有人跳出來反對,論及此法子的弊端。

六皇子不動聲色地觀察,漸漸便消了初時的喜悅,心中泛起冷意:原來是在自己麵前唱戲,拿自己當傻子一樣耍呢。

六皇子便對朱總兵說道:“我初來乍到,一些事情上也不了解,不知大人如何看待?此間大人為尊,還請大人下令,我等自然無不從命。”

朱總兵苦笑道:“下令水淹東陳,固然可以重挫陳王,可大齊的百姓未必不會受池魚之殃,這叫我如何對得起皇上與眾百姓。可如果不那樣行事,援兵遲遲不到,陳王攻勢太猛,就算咱們都死守在這裏,隻怕也撐不過五天,五天之後,援兵不到,咱們皆戰死於此,我們背後的百姓便如羔羊一般,隻待陳王宰殺了。下官也實在是拿不定主意。”

朱思源眼見一眾將士們前怕虎後怕狼的,不由喝道:“既來當兵保家為國,就該有戰死沙場的準備。就算是今日戰死在此處,也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皇上及百姓。如果怕死,置百姓安危不顧,須知水火無情,一旦回淹了大齊百姓,他們沒有死在陳王的劍下,卻死在我們的水淹之中,九泉之下我們有何麵目說自己是大齊的將士。再則將來自有大齊其他將士來收複失地,替我們報仇,代我們解救大齊百姓。”

朱思源當日跟在父親帳下時,就答應父親多聽多看少說,故眾人多不在意,如今她跳出來說的這一席話竟讓眾人都默言了。

其實他們也是征戰多年的,見多了生死,所以也不懼死,隻是經的事情多了,心裏便不再單純,更懂得如何權衡利弊。

他們可以不采用水淹的法子,大家都戰死在這裏,東陳攻下玉帶山便會如入無人之境,大齊想要收複隻怕不易。

相反如果水淹,就算是淹到一部分大齊百姓,但東陳的損失更大,大齊要收拾遭此重創的陳王便容易的多,而且由於他們保存了實在,就算鄭老將軍不能如其而至,憑著現在的人手再加上各路的援兵,亦可讓東陳不敢踏入大齊一步。

當然在此之前,朱總兵是不能擔水淹的罪名的,因為他還要指揮作戰,此間最好的替罪羊便是六皇子了。

哪知六皇子不上當,朱思源又說了那些話,他們心裏了生出了豪氣,大丈夫戰死沙場亦是一件痛快的事,何必瞻前顧後,最終愧對身後的父老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