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過大年
賀長齡回去之後,就拉開了架勢與寶興杠上了,先是細數雍正、乾隆年間,滇銅的鼎盛場景,一年一兩千萬斤精銅,再數了嘉慶年間,滇銅敗落凋敝,到了如今,一年一兩百萬斤的數目,十數倍的差距,這個可是個好大的誘餌。
滇銅重振的底子還在,就差一點點的助力,若是能將川銅並入,有了喘息的時間,三五年翻倍,十幾年重現雍乾盛況,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德昌所處的地域,也是個敏感惹爭議的地段,四川有成都將軍,這一職位設立的目的,就是震懾德昌以北,城都以西的康藏彝諸族,對於這一區域,四川總督的統攝力弱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一來德昌的歸屬,就有文章可做了。
抓住了寶興這根天生的軟肋,賀長齡上去就是一通亂棍,直接打的寶興翻了白眼。寶興不濟事,一幫子軍機也拉起了偏仗,把賀長齡、寶興的奏折,一塊遞了上去。
聖心難測,道光皇帝很在意滇銅重振,他自己接了一個爛攤子,現在有了轉機,也正好是個機會,如果滇銅複起也是塊大收入,留給兒孫是個不錯的選擇。
賀長齡與寶興隔空對戰,這個他倒是不怎麽在意,商人出身的楊士勤,反而成了道光帝眼中最好的人選。楊家能拿出數百萬銀子在雲南防疫,想來這楊士勤的手段是不錯的。
自己也看過楊士勤父子的畫像,他那兒子雖說不省心,但楊士勤還是有幾分根骨的。這事兒能不能成,還得看看楊士勤這位正主的態度。
調來楊士勤的奏疏一看。就一份兒還是哭窮的,雲南的銅課凋敝。道光皇帝是清楚的,可凋敝到什麽程度,他還真不清楚。
楊士勤的折子裏,所說如果屬實的話,將德昌銅課劃撥給雲南,也不是不行,但茲事體大還得細細的考校一下。
道光批了楊士勤的折子,把賀長齡、寶興對戰的折子丟到了一邊,一份徹查雲南銅課現狀的諭令也發了下去。
賀長齡那裏激戰正酣。楊家上下卻為年關忙活了起來。各大馬幫、茶山的管事,楊士勤的一幫老兄弟,齊聚昆明武莊。
這年關也是一年之中,楊家過得最大的節日,不走馬幫、百貨不出,十幾天的時間,可是楊家上上下下最為輕鬆的日子。
楊家馬幫的管事,大多聚在了滇西大理一帶,幾十位管事。把一年的收支賬目遞了上來,茶山那邊因為楊猛的建議,滇西的六大茶山,已經半數入了楊府。因為時機合適,楊猛的建議,就起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一年的收益極為可觀。比去年翻了整整一番,三百多萬的收益。不日就要押送到武莊了。
手裏有了富餘的銀錢,楊士勤也是豪氣大發。購置了將近二十萬的雲南特產,派到宜良莊園,讓楊猛安排人手,在年關之前,送到廣州的親家那裏。
嶽父潘仕成這幾個月也幫了大忙,楊猛這邊本就準備了不少,加上老爺子這份兒,還有之前值幾萬的綠翠飾物,這批年貨可到了四十萬上下,外帶著先期留在荔香園的一百五十多萬,加上許給潘家的提成,這幾個月單單在潘氏一家,就耗費了將近三百萬兩。
望著莊子裏堆積成山的年貨,蓮兒也眯起了小月亮眼,秀秀氣氣的寫完了家書,便央告著楊猛也給自己的嶽父動手弄一封書信。
這個可把楊猛難壞了,提著毛筆歪七扭八的寫了半頁,算是交差了。
這信紙交給了蓮兒,上麵歪七扭八的大字,可把小丫頭給樂壞了,帶著鼻涕泡,這位大小姐成了楊猛的書童。
見小妮子笑話自己,楊猛也發了壞,一上午的時間,他就沒住嘴,洋洋灑灑數萬言的家書,把蓮兒累的夠嗆,最後還是小妮子敗下陣來,央告了一番,楊猛這才住了嘴。
正好江樹先那裏也有了成果,這批年貨就順著新開的水路,發往廣州城,一是時間短,二是讓新招的船工熟悉一下水道,這趟年貨送完了,就該是大批的雲煙順流而下了。
年貨剛送出去三天,廣州城那邊也來了消息,過不了幾天,荔香園潘氏的大半人丁,將隨著大批的進口貨,從鹽津銅道到達,看來這趟年貨,一多半是白送了,搞不好嶽父那邊還得耗費人力,將大半的東西運回來。
這通訊是個大問題,書信來外很不方便,要是能有個電話兀的,就好了!可這事兒隻能想想,做那是不可能的,隻能以後想辦法了。
荔香園潘氏,在宜良的新宅子,已經建好了,這事兒是潘桂一手弄得,蓮兒之前也去了幾趟,沒說出什麽不是,想來應該合他們自家人的口味。
依著書信裏的信息,這次的貨物數量不少,看來也該讓防疫營動一動了,東西已經運到了,決不能在雲南出現絲毫的遺漏。
正好韋駝子那裏的一千五百騎兵,可以用上一用,扮作馬幫應該不會太惹眼。鹽津這批貨進回來,這一年也就算過去了,歇上幾天,接下來的任務更為艱巨啊!
遺憾的是,這次沒能接來葛仕揚的家人,如果他的家人來了,這位洋師傅也就可以大用了,現在嘛!還不是時候。
等待貨船的這幾天,楊猛也沒閑著,宜良的莊農佃戶們,是楊家的根基,減租是不可能的,自己定的租子,已經是低到了極限,而且這些地租,也是楊家養活刀手和防疫營的基礎,不能輕易地減免。
花了三萬兩銀子,置辦了一批臘肉、鹽巴、布匹,算是為楊家耕種的福利,楊猛帶著莊園裏的管事,挨個農莊走了一遍。瞧著身體大有起色的莊農佃戶,楊猛心裏也算有些成就感。這一年算是不負新生吧!雖說殺了不少人,可救活的更多。
一路跟著楊猛的蓮兒。這才知道自己這個夫君,在宜良的地位,無論到了那個農莊,楊猛一行人的待遇都是極高,跪著迎跪著送,楊猛不喜歡這樣,可拗不過耕種自家土地的莊農佃戶。
幾斤臘肉、幾斤鹽巴、按照人頭分配的洋布,這些收了莊農佃戶們的心。一季的收獲,讓家人不再挨餓。本就存著感激之心的莊農佃戶,被楊猛的這一舉動,徹底收了心。
楊猛離開了農莊,他不知道的事情,卻在悄然發生,農閑的練兵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二三十歲的壯丁,一個個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氣。莊農佃戶們在楊家私塾的閨女子弟,也開始做起了一件事。每天必拜昆明楊佛爺、宜良小佛爺。
而各個農莊的村長、鄉老,也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改改這地租,不是因為地租高了。而是因為地租低了。
楊家在宜良做了什麽?分地、減租、防疫,這些都是銀子堆出來的,多少人沒餓死?多少人沒病死?這些莊農佃戶心裏有數。這些人命都是楊家拿銀子從閻王爺那裏買回來的。
地租太少楊家吃虧,這些莊農佃戶不怕別的。就怕拖垮了楊家,沒了楊家。這樣的好日子,到哪裏去尋摸?
莊農佃戶都是常年與土地打交道的老手,知道多少地租他們能夠承受,按現在的標準翻番之後,他們依舊可以過得飽暖,手裏依然能夠留下不少的餘糧,自己能活好,楊家拖不跨,這樣的日子才過的長久。
莊農佃戶們,也不是個個都能理解,但那些個村長鄉老,可不是白給的,連嚇帶哄,這事兒算是成了。回報楊家也不全是報恩,對莊農佃戶們來說,能吃飽不容易,要保住這個飯碗,現在除了保住楊家,就沒有別的路子可走。
對於地租翻倍之事,楊猛隻是一笑了之,自己定的地租,是自己與管事們,反複商量過的,糧食雖說重要,但這感恩、守護楊家的心思更為重要,因為這個才是楊家立足雲南的基石。
忙活完了農莊的事情,鹽津的貨物也到了,近百船的貨物蔚為壯觀,這樣百舸竟流的場麵,鹽津銅道幾十年前有過,那時還是雲南銅課最為輝煌的歲月。
一百萬鷹洋現銀、五船軍火、三船潘氏族人、一船精通火藥製造與炮彈製作的洋人,這些都是是最為緊要的貨物。
這幾船貨物,楊猛連夜讓人護送著帶回了宜良,而其餘的貨物,則是直接堆在了鹽津的貨場,該到昆明、宜良的慢慢運走,馬幫的貨物就地存放,川銅入滇之事解決,就是這些貨物動身,走向四川的時候。
這一年還算順利,雖說有些波折,但這一路走得還算順利。楊家的興旺就在眼前,楊士勤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大手一揮,這老爺子又敗了一次家,舍粥!
遍布雲南全境的舍粥,自臘月二十九開始到正月初五結束,各地與楊家相熟,人性不錯的商家做事,楊家出銀子。
楊士勤也是出了豪言,過年期間不讓雲南餓死一個人,多少花費楊家擔著。最近與川督寶興激戰正酣的賀長齡,也賣弄了一把,將雲南不多的錢糧,也拿出了一部分,與楊士勤共襄善舉。
這是善事,也是打壓寶興的手段,借著拜年的折子,賀長齡把楊家的善舉,再度報了上去,滇銅有這樣的良善之家撐著,朝廷還不放心嗎?
而楊士勤卻不管賀長齡的爛事兒,川銅入滇之事,他已經答應了老三要辦成,他的一記殺手鐧,也在預備之中,隻等著過完了年,一下建功呢!
本來逢年過節都要有社戲、木蘭戲之類的,可今年雲南府發了大疫,木蘭戲之類的,也是抵擋癢大爹的物事,大過年的組織這些不太吉利,可楊士勤有招啊!
雲南各地富戶組織的水牛大戰,也是個不錯的光景,花了幾千兩銀子,楊士勤在宜良、昆明,弄了幾十個場地,專門用作水牛大戰。
這一個正月,就看水牛大戰了,各地賽場的牛王,在初一之後,就齊聚宜良,展開牛王之爭。
正月初一,楊家除了老二楊勇沒回來,也算是聚齊了,楊家在雲南沒有祖墳,除了楊士勤的一幫老兄弟,也沒什麽親戚。楊家父子三人,祭掃過祠堂之後,也就開始了大宴。
楊家禁酒,除了喜事之外,隻有這年關是解禁的日子,與一幫子老兄弟聚完之後,楊家上下都到了宜良。
親家潘氏舉家來投,第一年要辦的隆重一些,這也是牛王大賽,選在宜良的原因。雲貴廣西的水牛大戰,絕對值得一觀,老少婦孺鹹宜,一場場的水牛大戰,一場場的家宴之後,楊家與荔香園潘氏的情誼,也變得水乳交融了。
破五之日,楊猛也結束了短短幾天的逍遙日子,楊家這一年過得不錯,可滇西那邊的回回就慘了,漢人歡歡喜喜過大年,那些失了親人的回回呢?
年關一過,滇西的局勢,恐怕又要有起伏了,有些事還是要早作準備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