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真的是怠慢了威爾第,除了做了三個歌劇講座,竟然沒有為他的二百年紀念寫點什麽。當然,這一年是我真正的威爾第“聆聽年”,不僅又補充了大量的錄音版本,而且它們被放進音響係統的次數竟遠遠超過了同樣二百歲的瓦格納。當我越來越感到威爾第的“偉大”曾經被我“低估”時,寫作的筆竟然愈發沉重。正值我亦參與其間的廣州大劇院與英國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茶花女》即將啟幕之時,談一談威爾第歌劇的“聆聽”,即便不合時宜,也算稍微了卻對這位不朽的歌劇大師的歉疚吧。

威爾第的歌劇和瓦格納一樣,我都是主張要麽親臨現場,要麽隻聽錄音,從來都是有意回避錄像製品。如果說瓦格納的歌劇在不同時期總是有創新性甚至顛覆性的製作,那麽威爾第的歌劇給出的想象空間相對而言要小得多。威爾第的歌劇腳本大多來自戲劇改編,不是大文豪的名作,就是《聖經》或曆史傳奇,舞台上講求寫實和自然主義,忠於曆史背景。說來很有意思,由於威爾第時代意大利政治中的敏感流行病,他的許多歌劇都被迫改變曆史的年代和故事發生地,以至於產生不少錯亂,即便進入20世紀以後力圖再改回去,也還是留下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破綻。鑒於此,我仍然相信,威爾第的戲劇性、音樂敘事及音樂本身的靈感與動力成就了意大利歌劇的高峰,無人可比,無人代替,僅僅是聆聽那音樂、那歌聲,就已經是極大享受,特別是當你已經被瓦格納迷惑、迷倒以後,威爾第的純粹性和樸素而靈感充沛的旋律、節奏、各種情感紛呈、交錯的矛盾、並行的故事線,等等,不僅常聽常新,甚至可以作為瓦格納的解藥幫助你恢複對歌劇的平常心、對音樂和人聲欣賞的單純性。

威爾第的歌劇是所有歌劇中最具通俗性的,他的26部歌劇中,膾炙人口的便有《茶花女》、《利戈萊托》、《阿伊達》、《奧賽羅》、《納布科》、《遊吟詩人》等,但《命運之力》、《西西裏的晚禱》、《法爾斯塔夫》、《假麵舞會》、《麥克白》和《唐·卡洛》等也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上演和錄音頻率較高。其實《厄爾納尼》、《西蒙·博卡涅拉》、《阿蒂拉》、《路易莎·米勒》和《海盜》對於歌劇觀眾來說也並不陌生,如此說來,威爾第歌劇中的成功之作比例實在是太大了,時至今日仍可占主流歌劇舞台的半壁江山。

如果我的這篇文字以所謂的聆聽“入門”起始,那麽首先要聽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的《序曲與前奏曲》,錄音年代在1975年9—10月間,正值卡爺盛年期,錄音盡顯威爾第管弦樂之美。接下來是阿巴多指揮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合唱專輯,曲目選自九部歌劇,再加上來自《安魂彌撒》的三首,是百聽不厭的合唱珍品。

必須承認,表演威爾第的歌劇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盡管全劇錄音眾多,完美的版本仍屬鳳毛麟角。比如最流行的《茶花女》,對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合唱隊及樂隊都有十分強硬並細致的要求。通常我們認為卡拉斯和克勞斯的組合是絕配,但指揮喬尼與裏斯本聖卡洛斯國家歌劇院樂團並不令人滿意,通常的選擇是卡拉斯和迪·斯泰法諾1955年的實況錄音,指揮是朱利尼。和克勞斯相比,迪·斯泰法諾的人物性格處理單一,少有血氣和**。1959年賽拉芬與羅馬國家歌劇院的錄音舍棄了卡拉斯而選擇洛絲·安吉列斯,男高音起用德爾·蒙蒂,可謂別開生麵。洛絲·安吉列斯有溫婉動人的一麵,歌聲尤其迷人,但戲劇張力和投入程度畢竟不能和卡拉斯相比。薩瑟蘭的兩個《茶花女》錄音是當之無愧的聲音盛宴,與之配戲的不是貝爾貢齊便是帕瓦羅蒂,如果從聲音的完美度和錄音的質量方麵看,這兩個版本都可以買回去,但是否會被他們的演唱所感動,則是另一回事情了。還有一個所謂的“第一選擇”是小克萊本的“傳奇錄音”,樂隊好,柯特魯巴絲好,但是我不太喜歡多明戈,他的聲音特征太明顯了,幾乎所有角色都是這一種聲音。

盡管我最愛的曼圖亞公爵是帕瓦羅蒂,但最好的《利戈萊托》主人公是卡普齊利,在這個朱利尼指揮的版本裏,吉爾達是柯特魯巴絲,公爵是多明戈,當然還有很給力的瑪達倫娜——奧伯拉卓娃。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也給這一版本加分不少。《遊吟詩人》整個調子的高貴和古風都需要卡拉斯和迪·斯泰法諾的組合,立體聲版的德爾·莫納科和泰芭爾迪或可分庭抗禮。埃萊德的歌劇指揮藝術在這裏表現得可謂淋漓。《阿伊達》難以取舍的兩個版本都是卡拉揚的,而且都上了錄音“發燒榜”。泰芭爾迪、貝爾貢齊和希密奧娜托的陣容足以PK弗萊尼、卡雷拉斯和巴爾查,而後者還有卡普齊利、萊蒙蒂、範·丹姆、麗恰萊利、莫澤爾等如此強悍的配角。《奧賽羅》仍是卡拉揚的天下。德爾·莫納科和維卡斯各有力量爆發點,泰芭爾迪和弗萊尼的苔絲狄蒙娜亦屬不可或缺的兩種風格,普洛蒂和格羅索普的伊阿古演唱得都很精心。整體來說,DECCA版的製作更精致,錄音也是我比較適應的味道。忍不住要推薦兩個《路易莎·米勒》,馬澤爾與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1979年的錄音擁有麗恰萊莉、多明戈、奧伯拉卓娃、布魯森等,我更偏愛的馬格版祭出了帕瓦羅蒂、卡芭耶、蕾諾爾茲和邁恩斯等更強的組合。這是DECCA歌劇錄音的珍品,僅聽序曲便可知馬格的功力非同小可。這張唱片屬於那種還沒聽就已經下決心擁有之類。除了指揮和豪華的“卡斯”之外,合唱隊也極盡溫暖怡人之能事,真是令人一聽難忘。

最後我們來聽《法爾斯塔夫》。毫無疑問我又迷上了卡拉揚,與其說迷上卡拉揚,還不如說用戈比唱法爾斯塔夫實在是奢華無比啊!其他如阿爾瓦、施瓦茨科普芙、帕內萊、斯帕塔羅、莫芙、梅莉曼等哪一位不是時代天驕呢?在這個1956年的錄音麵前,朱利尼、科林·戴維斯、阿巴多的演唱者雖然也為一時之選,仍隻可望其項背。

其實深度的威爾第聆聽,《法爾斯塔夫》不是到頂,《唐·卡洛》《西蒙·博卡涅拉》和《假麵舞會》才是精美而緊張得叫人屏住呼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