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平洋戰場(14)
盡管關島在戰前四十餘年時間裏是美國領土,但美軍對關島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對日軍占領後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所以不斷以飛機進行航空攝影偵察。為此,斯普魯恩斯將登陸作戰的時間定為7月21日。登陸部隊除原來的海軍陸戰隊第3師和暫編第1一旅外,還增加了陸軍第77師。77師原為總預備隊,在珍珠港待命,接到參戰命令後,於7月上旬離開珍珠港,中旬到達埃尼威托克礁湖。關島登陸仍由康諾利少將指揮的南部編隊承擔,該編隊共有戰列艦6艘、護航航母5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53艘、護衛艦2艘、登陸艦75艘、運輸船21艘,加上掃雷、後勤等艦隻,總計265艘。地麵作戰部隊有陸戰三師、陸戰暫編一旅、步兵第77師,共約5.5萬人。
從6月11日開始,美軍就對關島進行了炮火準備。島上日機盡數被消滅,日軍機場也遭到嚴重破壞而無法使用。6月21日~7月7日,美軍又對關島進行了幾次艦炮轟擊和飛機轟炸,鑒於塞班島登陸前隻實施了兩天炮火準備,效果很不理想,使登陸部隊遭到了巨大傷亡,因此美軍對關島大力加強了炮火準備,從7月8日起,進行了持續十三天的猛烈炮擊,發射406毫米炮彈和356毫米炮彈6258發、203毫米炮彈3862發、152毫米炮彈2430發、127毫米炮彈16214發,嚴重破壞了日軍的防禦工事,幾乎摧毀了日軍暴露的全部火力點。
7月16日起,美國海軍第三、第四和第六水下爆破隊連續三個晚上在將要登陸的灘頭進行水下爆破,炸掉暗礁和障礙物,為登陸掃清了障礙。
7月19日和20日,美軍所有擔任艦炮火力支援的軍艦對登陸地點阿加特和阿散兩地進行了極為猛烈的炮擊。
7月20日,斯普魯恩斯乘座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親自到達關島督戰。
7月21日淩晨,美軍就以6艘戰列艦、3艘護航航母、8艘巡洋艦和32艘驅逐艦進行直接火力支援,而且還采用了一種新的戰術,軍艦和飛機同時對同一目標進行協同攻擊,規定艦炮彈道不得高於365米,飛機投彈高度不得低於457米,這樣艦炮與飛機就能發揮更大威力。
8時30分,在猛烈炮火支援下,美軍開始突擊上陸,陸戰三師在奧羅特半島北部的阿散海灘登陸,陸戰1旅和77師在奧羅特半島南部的阿加特海灘登陸。阿散灘頭,陸戰3師三個團同時展開,在1800米寬的灘頭並肩突擊,由於海岸中珊瑚暗礁很多,隻有履帶登陸車能夠上陸,所以全靠履帶登陸車往返接運部隊,最初登陸非常順利,日軍抵抗微不足道,中午前後,全師部隊以及車輛、火炮就全部上陸,隨即發現登陸灘頭地形極其不利,前是高地,後是大海,兩翼是險峻的懸崖,日軍在三麵山頂和反斜麵部署的火炮居高臨下覆蓋整個登陸灘頭,美軍兩萬餘人擁擠在狹小的登陸灘頭,日軍每一發炮彈都會給美軍造成巨大傷亡,陸戰三團所要攻擊的地形最為險惡,因而傷亡最大,進展最小;陸戰21團和陸戰9團處境相對要好些,在艦炮火力的有效支援下,都占領了當麵的山頭,並擊退了日軍的反擊。
南部阿加特灘頭日軍抵抗比北部更凶猛,美軍履帶登陸車剛到達珊瑚礁,就遭到了日軍炮火的猛烈轟擊,轉瞬間就有24輛履帶登陸車被擊毀,為此,很多士兵隻得涉水上岸,被壓製在日軍火力點前,無法前進,而補給品也沒有按計劃運上岸,登陸遇到很大困難。陸戰暫一旅奮力殺出一條血路,於中午11時許到達了第一預定目標,暫一旅旅長也隨之上岸,開設指揮所,率領部隊奮勇衝殺。伴隨登陸部隊上陸的坦克由於地形複雜、遍地障礙和地雷以及錯誤的引導,一直沒能投入戰鬥,隻有一輛坦克在爭奪加安據點的激戰中,發揮了作用,為步兵前進打開了通路。全天,戰鬥非常激烈。
入夜後,日軍按慣例發起了反擊,美軍早有防備,不斷發射照明彈,一發現日軍攻擊,立即召喚艦炮火力射擊,日軍攻勢雖然凶猛,卻敵不過美軍的炮火,毫無收獲。
7月22日,北部阿散灘頭的美軍在艦炮火力支援下開始向前推進,陸戰9團攻占了皮提造船廠,其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阿普拉港;陸戰21團攻占了當麵的高地,將日軍逐下山頭;陸戰3團最為艱苦,傷亡慘重而進展緩慢,經過多次增援,才奪下了鳥瞰登陸灘頭的高地,並推進至阿格拉至騰爵公路,使美軍的坦克能夠沿著這條公路前進。
南部灘頭也是一番苦戰,陸戰四團經過血戰,才肅清了阿利凡山上的日軍;步兵77師之305團雖然進展緩慢,但到了天黑時分,終於與陸戰一旅會合,形成了統一鞏固的登陸場。
7月23日,南部美軍繼續發展進攻,終於攻占了所有能鳥瞰灘頭的高地。
7月24日,北部美軍也經過三天的激戰,肅清了所有能鳥瞰灘頭的高地上的日軍。
南部美軍開始攻擊蘇邁之敵,日軍拚死頑抗,阻止了美軍攻勢
7月25日晚,日軍向美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撲,先是集中炮火轟擊,再是小股部隊滲透突擊,美軍全力應戰,擊退了日軍多次衝鋒,但日軍根本不顧死傷,攻擊波一浪接一浪,終於從北部美軍陸戰三團與九團之間的空隙衝破了美軍防線,有部分日軍甚至一直衝到了灘頭,美軍後方迅速組織勤雜人員前去堵截,有一股日軍竟然衝到了美軍陸戰3師的野戰醫院,傷病員紛紛拿起武器投入戰鬥,無法行動的傷員甚至趴在**開槍,美軍火速調來兩個工兵連,才將這股日軍消滅。其他地區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26日中午,終將日軍的這次反擊粉碎,日軍遺留下的屍體多達4000具。
7月27日,南部美軍77師攻占了關島的製高點騰爵山,陸戰22團在猛烈炮火下攻擊能俯瞰機場的一個高地。同一天,北部美軍占領方提台地。
7月28日,美軍終於奪取了蘇邁,南北兩麵的部隊在騰爵山會師。7月29日,陸戰一旅奪取了奧羅特半島,這樣美軍就已控製了關島的一半。
美軍指揮關島作戰的最高指揮海軍陸戰隊第三軍軍長蓋格少將決定調整部署,陸戰3師在左、步兵77師在右並肩向北發動攻擊,陸戰一旅負責掩護後方,肅清已經占領地區的日軍殘部。
經短暫戰地休整,美軍於7月31日發起了攻擊,在艦炮火力大力支援下,進展順利,11時許,陸戰3團占領了關島首府阿格拉。
8月1日,蓋格命令美軍加快推進速度,力爭搶在日軍建立最後防線之前占領聖羅薩山。8月2日,美軍攻占了提延機場。8月3日,77師攻克巴裏加達村,村裏的水井解決了美軍缺乏淡水的困難。8月4日,美軍奪取了一個日軍堅固防禦陣地,殲敵346人。8月6日,美軍推進到了聖羅薩山下,被日軍炮火所阻,美軍立即召喚艦炮支援,很快壓製了日軍炮火。8月7日,陸戰一旅完成了肅清後方的任務,在陸戰三師左翼加入進攻。8月8日,77師攻下了聖羅薩山,陸戰一旅則推進到了裏提迪安角。8月9日,77師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帕提角。8月10日,小畑向東京大本營發出了最後的訣別電。美軍攻到了關島的最北端,蓋格宣布關島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已經被肅清。8月12日,美軍才攻下了日軍最後的一處陣地,小畑和指揮部的人員不是被殺就是自殺,至此,日軍抵抗才基本被平息。關島一戰,美軍陣亡1435人,傷5648人。日軍陣亡18560人,被俘1250人。
■提尼安島戰役
提尼安島位於塞班島西南約五公裏,美軍覺得提尼安島雖然麵積較小,但距離塞班島太近,對塞班島威脅較大,而且該島建有設施完備的大型機場,隻要稍加改建,就可成為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出發基地,所以決定北部登陸編隊在攻取塞班島之後盡早奪取該島。
提尼安島上日軍兵力海軍第56警備隊、第82、第83防空隊,以及第1航空艦隊的空勤、地勤和司令部機關人員,共約4100人,配置有140毫米岸炮10門、75毫米高平兩用炮9門。陸軍為步兵第29師團之第50聯隊、步兵第135聯隊第1大隊和1個坦克中隊,共4000餘人,配屬75毫米山炮12門、37毫米反坦克炮6門、坦克12輛。
美軍在6月11日進攻塞班島開始後,始終分派部分飛機、軍艦對提尼安島進行火力壓製,並吸取塞班島登陸的經驗教訓,大力加強了炮火準備。6月20日起,美軍就將第24野戰炮兵軍的近200門155毫米火炮部署在塞班島西南海岸,對提尼安島北部地區進行炮擊,在十五天中,發射的炮彈多達24536發,與此同時,美軍偵察機和水下爆破隊對提尼安島進行了周密係統的偵察,發現提尼安島地形不像塞班島那麽複雜,比較平坦,但其海灘多是由珊瑚礁組成的懸崖峭壁,適合登陸的灘頭隻有西南部的桑哈隆灣和東部的阿西加灣,然而,日軍在這兩處灘頭布設有大量水雷,海灘上密布鐵絲網,防禦工事比較堅固。
美軍還發現在西北部有兩處適合登陸的地點,缺點就是灘頭寬度太窄,日軍在此的防禦非常薄弱。為此,特納與史密斯商議後,決定在這兩個灘頭實施登陸。7月22日,美軍首次出動P—47戰鬥攻擊機使用凝固汽油彈攻擊提尼安島。
7月23日,美軍將提尼安島劃分為五個區域,投入了艦載機、岸基航空兵、艦炮和地麵炮火進行了全麵火力準備,使日軍火炮陣地和防禦工事遭到了嚴重破壞。當天夜間,美軍登陸部隊在塞班島上船點登船待命出發。7月24日,美軍陸戰二師兩個團在桑哈隆灣和阿西加灣實施了佯動登陸,當日軍開始還擊後,就重新登上運輸艦,前往真正的登陸地點。陸戰四師則由37艘坦克登陸艦運載,在西北海灘實施登陸。美軍乘坐履帶登陸車分為十五個波次,以很小間隔向灘頭衝擊。7時50分,第一波搶灘登陸,履帶登陸車卸下登陸兵立即調頭,運載後續部隊,盡管每一波隻相距4分鍾,但美軍沒有一點混亂,秩序井然,日軍抵抗極其輕微。8時20分,已有3個營上岸。10時30分,推土機上岸,迅速拓寬了灘頭,改善了灘頭狹窄的不利局麵。11時30分,第一批M—4坦克上岸。13時15分,75毫米榴彈炮運上岸,隨即在預定位置就位,開始以炮火支援登陸部隊的推進。黃昏時分,塞班島運來的兩個浮橋碼頭開始架設,於次日早晨開始發揮作用,滿載人員和物資的車輛可以從浮橋碼頭直接開上岸,大大提高了卸載的速度和效率。17時45分,陸戰4師全部上岸。8時50分,75毫米半履帶式自行火炮也開始上岸。20時,佯動登陸的陸戰二師先頭營也已登上灘頭。日終時,美軍已有15614人上岸,並形成了鞏固的登陸場。
7月25日淩晨,緒方投入了兩個步兵大隊和12輛坦克,發動了反擊,總共向美軍發起了三次衝鋒。但在美軍猛烈炮火下,陣亡達到1200人。這次慘重傷亡使日軍的防禦力量遭到了極大削弱,此後日軍就再也沒有實施有組織的反擊。
7月25日,美軍采取白天進攻,夜間防禦的戰法,當天猛攻馬加山和拉索山,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鬥。7月26日,美軍陸戰二師全部上岸,投入戰鬥。陸戰四師則占領了北機場。下午,美軍的105毫米榴彈炮也被運上島,開始猛烈轟擊島上日軍,日軍在美軍猛烈炮火轟擊下,通信聯係全部中斷,失去了統一的指揮,隻能各自為戰,憑借著防禦工事負隅頑抗。
7月27日,美軍兩個師並肩突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由北向南逐步推進,日軍由於失去了統一指揮,而且島上多是開闊的甘蔗田,沒有險峻地形可供日軍利用,因此節節敗退。7月28日,美軍攻占了格關角。7月30日,美軍占領了提尼安城。美軍已經控製了提尼安島五分之四的地區,日軍被壓縮到島的南部,仍在拚死頑抗。
8月1日,美軍先後占領了東南角的馬波角和最南端的拉婁角,當晚史密斯將軍宣布全部占領了提尼安島。
此役,美軍陣亡389人,傷1816人。日軍守島部隊大部被殲,僅美軍掩埋的日軍屍體就有5000具,日軍還有252人被俘。
在馬裏亞納群島的登陸作戰中,美軍先後攻占了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三個島的守備部隊約7萬餘人,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態勢嚴重惡化,大本營規定的“絕對國防圈”由於核心地區的喪失而麵臨崩潰,日本本土將遭到從馬裏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的直接空襲,並使美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繼續進軍的前進基地。
馬裏亞納群島戰役中的海戰是日美雙方在太平洋上的決戰,也是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母大戰,在海戰中,日軍水麵軍艦雖然僥幸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但損失了三艘航母,最沉重的打擊是日軍投入作戰的岸基航空兵幾乎全部損失,艦載航空兵損失超過92%,這些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日軍在短時期裏是無法補充的,經此一戰,日軍可以說其海軍的核心力量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中太平洋上的製海權和製空權隨之徹底落入美軍之手。美軍取得了戰略主動和戰區製海權、製空權,能夠從容選擇下一個進攻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主動。
硫磺島戰役,
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的戰爭
作戰時間:1945年2月19日~3月26日
作戰地點:硫磺島
作戰國家:美國日本
作戰將領
霍蘭·史密斯:生於1882年4月20日,卒於1967年1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國陸戰隊上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史密斯將軍對於包括陸軍、海軍和陸戰隊的兩棲作戰的指導與訓練,實為美國能成功的在大西洋與太平洋進行多次登陸作戰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往往也被尊稱為“美國現代兩棲作戰之父”。
栗林忠道:日本109師團長,日本陸軍大將。1914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26期步兵科,1923年畢業於陸軍大學第35期,1940年3月9日~1940年12月2日任騎兵第2旅團旅團長,1940年12月2日-1941年9月19日任騎兵第1旅團旅團長,1941年9月19日-1943年6月10日任第23軍參謀長,1943年6月10日-1944年4月6日任留守近衛第2師團師團長,1944年5月27日-1945年3月26日任小笠原兵團長兼第109師團師團長,1945年3月26日在硫磺島戰役戰敗自殺。
西竹一:1902年7月12日出生,1945年3月22日戰死。日本帝國軍人、1932年洛杉磯奧運馬術場地障礙賽金牌得主。1945年時作為109師團第26戰車聯隊指揮官於硫磺島戰役中戰死。
作戰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