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在長白山開了“葷”,即便是事出有因,但這事兒他也是根本不敢告訴師父,還專門叮囑了六耳獼猴,讓他千萬不要說漏嘴。
並且還要親耳聽到六耳獼猴答應,才肯罷休。
六耳獼猴也沒有故意“刁難”二師兄,而是向對方說道:“二師兄放心,我一定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師父。”
“出家人不打誑語。”八戒當時似乎還不放心,向六耳獼猴多說了一句。
“出家人不打誑語。”六耳獼猴當即點頭回應。
隻是……這話對他們“唯識法教”門下,究竟能有多大的約束力,那就不一定了。畢竟這些和尚,是出名的離經叛道。
不過對於六耳獼猴來說,倒也不至於在這件事情來欺騙二師兄,因為他已經知道,師父早就在關注著長白山一帶的事情,二師兄開“葷”的事情,師父在第一時間便已經知道了。
而到現在師父都沒有對此事生出什麽反應,那也很顯然,就是師父對二師兄所為還是十分認同的。
二師兄現在也隻是自己嚇唬自己罷了,師父當然不會因此而責怪二師兄,即便是責備二師兄,恐怕也是因為二師兄沒有將這件事情,第一時間告知師父,反而是求自己幫他保密,不要告訴師父。
而八戒這一躲,就是三年。
這三年來,也通過後續幾位達到能夠去往地府通過六道輪回投胎轉世的狀態,卻最終因為體內的“巫術烙印”而被困在肉身之中不能脫離的靈魂,證明了那隻兔子的遭遇並非是個例。
三年的時間裏,一些受損較輕的神魂,已經通過八戒這邊兒,完成了巫術烙印的轉移,並且順利進入到了六道輪回之中,成功轉世。
剩下那些神魂受損嚴重的,還得依憑長白山的轉生大陣來修複神魂。
而後悟淨禪師之前的那一道分魂分身聽說了這件事情,又專門來到了長白山,想要通過長白山的轉生大戰,直接將這些神魂體內的巫術烙印給剔除掉,故而,在親自觀摩過二師兄為幾個神魂進行超渡之後,悟淨禪師便同二師兄換了班兒。
長白山暫時沒有了八戒的事情,但三界之中,其實除了長白山一帶之外,別的地方也不乏類似的情況發生……那些地方可沒有轉生大陣。
八戒便在六耳獼猴的指引之下,進行精準的上門“超渡”工作。
他出了長白山,是往關內走的,並沒有再往關外走,而如今之所以到了青州地界,也是聽聞了梁山這邊兒,有些個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
正巧,他在鄆城縣這邊兒,還見到有一些小動物的靈魂,被困在肉身上得不到超渡……這正該是八戒應當做的事情。
但萬萬沒想到,自己這邊兒才將幾隻小雞吐出來放生,那邊兒傳訊玉符就傳來了師父的呼叫。
八戒連忙整理了一下心緒,還想著要蒙混過關,但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根本就逃不過師父的法眼,師父果真是明察秋毫,明明人在長安城,卻對自己在長白山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正如六耳獼猴此前所想,師父並沒有因為二師兄開“葷”而對他有所怪罪,反而是因為二師兄沒有在第一時間之內,將長白山之事告知師父,而嚴肅批評了二師兄。
麵對師父的責備,八戒的認錯態度,也十分的誠懇。
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
法海見八戒這般恭順模樣,也就並沒有一直在這件事情多做糾纏,相信八戒經過這一次的教訓,已經長到了經驗……如果他知錯不改,下次還敢的話……那就得讓他嚐試一下別的手段了。
絕不是如今口頭上教育兩句那麽簡單。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們這一脈的人,一個個還真就是天生的反骨,上到師父三藏聖佛,下到小師弟小豬妖孟桓,就沒有一個是安分的。
即便是三藏聖佛如今就在長安城大慈恩寺中修行,輕易並不出山……但他在三界之中的名聲,可沒有絲毫的減弱。
畢竟三藏聖佛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大事件,前些年同二郎真君聯手收拾北俱蘆洲的妖魔一事,到現在依舊能夠看到成效。
北俱蘆洲的“開荒”,那可謂是進度飛快。
在此之前,就連普賢菩薩都想不到會有如此奇效。
大棍加甜棗,這有一套組合看似老套,但其實放在什麽時候,都不會過時,且十分管用。
相對於南洲人族,其實北俱蘆洲那邊兒被鎖在肉身之中,不得超生的神魂,才是數不勝數,而且它們是活物,並非是死物,正是因為北俱蘆洲的瘴氣,轉化而來的凶獸們。
隻是對於現在的八戒來說,還不敢輕易去染指北俱蘆洲的那些凶獸,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然,隻是在人間超渡一些凡間的動物,對於八戒來說還是沒有什麽壓力的。
而且,八戒對自己體內的轉生陣,應用的還並不算十分純熟,其中還有一些更深沉次的奧妙需要開發,在超渡這些凡間動物的同時,也是八戒在為自己不斷的查漏補缺,不斷完善自己體內轉生陣的架構。
師父不跟自己多計較,八戒也是長舒了一口氣,但他還是認認真真將長白山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全都告知給了師父。
“這件事情,你做的很好。”
眼見自己的徒兒有了出息,法海當然不會吝嗇對八戒的誇讚之語……而且法海也很清楚八戒的性子,別看他整日裏一副笑嗬嗬的樣子,但其實他的內心在敏感之外,還有幾許隱藏在深處的倔強。
因此,在教導八戒這方麵,法海一向是鬆一步緊一步,批評一句誇讚一句……隻有把握好這個平衡,才不會讓八戒感到自卑而擺爛,也不會讓他過於膨脹,而認不清自我。
當年在西行路上的時候,法海便是這樣做的,八戒在不知不覺之間,也就養成了這樣的受教育習慣。
“多謝師父。”
能夠得到的師父的認可,這對於八戒來說,那也是一樁十分了不得的裏程碑。
但因為前麵師父的批評,八戒這會兒的興奮程度,其實是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削減的,但即便如此……還是能夠看到忍不住上揚的嘴角。
對此,法海也就當沒看到,且先讓他樂著吧。
“費長房他們在清理梁山妖患的時候,遇上了一些難事兒,你所在的鄆城縣距離梁山不遠,且去助費長房一臂之力。”
“是,弟子這就去梁山。”
費長房八戒也是認識的,但也隻是見過他小時候的模樣,相對於費長房……其實八戒更熟悉費長房的母親,這位老人家那可是個真心向佛的信徒,雖然並沒有出家,且在佛法上境界也算不得精深,但這位老太太卻擁有一顆十分虔誠的向佛之心,以至於她能夠在長安大慈恩寺之中,隨意進出。
有人說老太太在大慈恩寺之中有這樣的待遇,是因為她有了一個拜入薛大帥元門下的好兒子……但實際上,隻有知情人才知道,費長房能夠拜入薛仁貴的門下,其實也算是沾了老太太的光。
畢竟薛仁貴也經常進出大慈恩寺,跟這位費母也是打過幾次照麵的,雖然並沒有說過話……但這並不影響薛仁貴了解費母的一些基本狀況,其中當然就包括她的兒子費長房。
此行來青州,八戒本也就是奔著梁山之中的妖精來的,故而當師父說完之後,八戒便直接答應下來,並且還要即刻啟程。
長安城,大慈恩寺。
當法海掐斷了同八戒之間的聯係之後,卻有李世民帶來了幾位大唐學宮的夫子,前來拜訪禦弟。
這些夫子當然不是尋常的夫子,而是大唐學宮的各科祭酒,此番前來……其一是想要向三藏法師請教佛法;二來,也是想要同三藏法師論道一番。
如今的三界,大家可都知道了三藏法師不僅僅是佛門的聖如來,即便是在道家與儒家兩道之上,也有非常深厚的境界。
前者,甚至得到了玄門大能鎮元大仙的認可;而後者……曾子曾經言說,三藏聖佛可為師矣。
這兩位的言語,擁有多高的含金量,那就不必多提了。
不過今日過來大慈恩寺的夫子,並非隻是道家與儒家的夫子,其餘諸子百家的夫子,也都一同前來……即便是三藏法師不擅長自己所修之道,但以對方的眼光,難保不會看到一些自己此前忽略了的問題。
況且,就算是隻聽三藏聖佛講法,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受益匪淺了。
張果老以及一位加入了醫家的長白山白家弟子,也在隊列之中。
張果老近日來,總是覺著自己的心神不寧,他也算是三界之中難得的祥瑞化形了,一般來說很少會有災厄上門……即便是當年蝙蝠一族遭到龍鳳麒麟三族追殺,而被殃及到的時候,他也沒有出現過這樣心悸。
張果老的修行年份雖然很長,但是他自身的法力境界,卻同他的年歲並不算匹配。
尤其是跟現在的這些“妖孽”們比起來之後,張果老都會忍不住汗流浹背,心說:我這麽多年的苦修,難道都修到了狗的身上?
哮天犬表示冤枉,汪汪隊可沒有占他丁點兒便宜。
其實對於張果老而言,境界實力對他來說,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那是隱藏自己的身份,別讓自己開天第一隻白蝙蝠的事情給傳揚出去。
萬一當真被哪個神仙佛祖看中,將他抓走當寵物,那可就太令人唏噓了。
如果當著逃不過這一劫的話,那麽也不用人來抓他了,他自己就跑去紫竹林去投觀音菩薩了。
觀音菩薩喜愛圈養“靈寵”的事情,在三界根本不是什麽秘密,甚至當年他還是慈航道人,跟著一眾師兄弟在昆侖山闡教學藝的時候,他就經常去西王母的道場串門,菩薩當年也不是為了其他,就是為了西昆侖那邊兒養的諸多異獸,其中不乏一些上古時代便消亡的物種。
而後來,元始天尊為了不讓慈航道人跑去別人的道場,便將闡教修建異獸場的事情,交給了慈航道人一手操辦,甚至連引進靈寵的事情,都全權交給慈航道人去辦。
如果是旁人的話,隻會覺著這些靈寵非常麻煩,但對於慈航道人來說,可謂正中下懷……其實相對於日常修行,慈航道人當年反而更喜歡同這些異獸靈寵們在一起。
闡教的異獸場,從最開始隻有一頭“四不像”之外,到後來的金龍、銀鳳、黑豹等等,一步步興盛起來,都是慈航道人的功勞。
慈航道人對於異獸場的建設,當然是樂在其中……闡教弟子們的靈寵與坐騎,其實也基本都是出自於慈航道人的異獸場。
有些時候,就連元始天尊都感到意外……在沒有動用聖人權柄掐算未來之下,元始天尊也想不到慈航道人在馭獸之道上,竟然還有著如此天賦……
在慈航道人展露此道天賦之前,原本的三界第一馴獸師,大家公認得是西昆侖的西王母娘娘,畢竟她的“珍獸園”裏,那可都存活著不少絕品異獸。
隻可惜,“馭獸”之道,在闡教絕對算不上是正道,元始天尊能夠不限製慈航道人在這方麵的修行,甚至還準允他修建闡教的異獸場,那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西王母娘娘曾經說過,慈航道人對於三界的異獸,有一種天生的親和力……不論是多凶殘的異獸,在見到慈航道人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收斂起自己凶惡的一麵。
這樣的天賦,就連西王母娘娘也十分的羨慕。
畢竟西王母娘娘收服異獸,並不靠自己的親和力,就是依憑自己強大的武力。
如今的三界之中敢在西王母娘娘支棱兩下的異獸,還真就不存在。
而對於西王母娘娘來說,在見到那些異獸會主動親近慈航道人的時候,難免就會心生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