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 市場換技術

新書《警路仙途》已上傳,請大家多多幫忙收藏,點擊,推薦!傳送門在書頁下麵!

李錚和潘想都是明白人,這時候自然知道該說些什麽。

李逸帆聽了之後哈哈一笑:“哈哈哈,行了,你們就別憋著了,其實那晨華汽車就是咱們自己家的企業,到時候該怎麽辦,還用我多說嗎?”

“哈哈,那倒也是,現在都是一家人,再說兩家話,就顯得太客套了。而且最近幾年咱們國內的車展是越搞越紅火,來參展的車企也是越來越多。以前那些國外的大牌車企,根本就不重視咱們國內的市場,什麽車企,也就是走秀的性質。說實話他們做的不是一般的過分,國外都上市了好幾年的新車,也不拿到國內市場上來買,另外一方麵,就是有一些先進的技術也是一樣,根本就不往國內拿。就拿一些老舊的車型來糊弄咱們國內的消費者。咱們那時候就是看不過眼,也拿他們沒辦法,誰讓咱們自己國內的車企不爭氣呢!”

李錚趕忙接著李逸帆的話往下說道,他這話一說完,另外一邊的潘想是馬上接上。

“誰說不是呢?以前咱們國內根本就沒有幾個像樣的成熟的汽車製造企業,技術上就更別提了,隻能選擇和人家合資。那個什麽龍部長,更是說過一些找不如買的屁話,結果這下可倒好,這幫外國車企,更是不把咱們國內的消費者當回事了。竟拿一些國外的老舊的技術來糊弄咱們,新技術,好技術全都不用在國內。就比如說大眾的TSI技術,宣傳的很厲害,而且在歐洲,美洲都已經上市了,據說表現都不錯。可是一說到在國內的應用,就遙遙無期。他們每年從咱們國內賺那麽多的錢,可是有新技術卻舍不得給咱們用,可真是夠過分的哈。”

作為在汽車媒體領域廝混了多年的李錚和潘想,對於國內外汽車行業的新聞可是如數家珍,尤其是國外這些車企有什麽新技術,好技術。他們同樣都在清楚不過了。

而對於這些國外車企,一邊掙著咱們國人的錢。另外一邊卻不把咱們國內的消費者當回事,他們也隻能是幹生氣,卻又徒呼奈何。

“嘿!大眾早就拿德行了,你看看他們,那款破桑塔納都買了多少年了,現在還在哪買呢。就說說最近在國內火爆的不得了的日本的本田雅閣,他們在國外用的發動機,都有VTEC技術,可是用在國內的發動機上還不到都是把這技術給閹割掉了嗎?而且國內和他們合資的這些國企也是不爭氣。光顧著和他們一起合資生產,賺咱們老百姓的錢了,可是人家手裏的技術,卻一樣都沒學到。自己的工廠完成就成了組裝車間,可是他們自己卻一點上進的意思都沒有。就說北方一汽和浦海上汽,和大眾合資多少年了,從人家手裏搞來一點技術了嗎?當年老人家可是說了。搞合資可以,但是要用市場換技術,可是現在到是好,我們是把市場讓出去了,結果技術呢?一點都沒換來,想想這些企業可真是夠不爭氣的。”

一說到這些。李錚也是滿肚子的牢騷,畢竟作為華國人,還是一個混汽車媒體的新聞人,尤其是這年頭的新聞人,還算是有些節操的,不想後世那些所謂的新聞人那麽無恥。

這年頭懂得汽車的新聞人,有幾個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生產出一些像樣的汽車,並且能夠讓國人感到驕傲的自主車型的?

可是現在國內的情況就是這樣,那幾家民營自主車企,大多是剛剛起步,技術,設計,加工方麵是樣樣落後,資金也不足。

而國內有資金,有實力的國營車企,卻根本就不爭氣,人家根本就沒尋思過生產自己的汽車,一門心思的和那幫外國人聯合生產組裝車來騙咱們華國人的錢呢。

而且這年頭,生產製造銷售一輛汽車的利潤可是相當高的,一台中級車出廠成本價,也就是十萬不到,可是拿到市場上卻能買到二三十萬。

而等到後世一些更加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汽車生產製造上麵之後,一台中級車的成本會被控製的更低,就比如大眾他們的一台中級車的出場成本價甚至會低於八萬塊,可是拿到市麵上卻要買到二十多萬。

這就給了他們可以給公司的工人們一年發十五個月工資的底氣!

“嗬嗬,不用為他們生氣,他們也就那樣了。不過沒了他們,最近幾年不是也出了幾家民營自主車企呢嗎?”

李逸帆嗬嗬一笑,然後說道,而李錚和潘想對視了一眼,然後卻都是滿臉的苦笑。

現在國內確實是有這麽兩家比較風光的民營自主車企,分別是奇瑞和吉利,可是這兩家車企到底什麽個水平,大家是在清楚不過了。

他們兩家都有幾款車目前在市場上銷售,可是你看看他們出產的那些車子的外形,在看看他們的質量,如果不是因為這兩個好歹是自己家的孩子,他們真的連眼皮都舍不得夾這兩家車企一下。

汽車外形別說設計美感了,不用醜陋來形容,都算對得起他們了,車子的性能和質量就更不用說了。

性能隻能湊活著在地上走,至於質量,出了嗬嗬,大家還能說些什麽。

靠著低價的緣故,這兩家車企在市場上具備相當的活力,畢竟現在國內的汽車市場環境就是如此。

以前汽車在大家眼裏看來,就是領導的座駕,和有錢人的玩具。

而現在這兩家車企聯手推出市場的幾款車型,雖然樣子難看了點,性能一般了點,但是好歹價格便宜,能夠讓以前喜歡車,但是卻買不起車的人,也能買得起,用得起車。

所以這兩個車企,現在在市場上倒是也有著相當的成長空間。

但是作為專業人士,李錚和潘想可是深深的知道這兩家企業的不足之處。

畢竟你的車企,想要做大做強,你就得在技術,設計上舍得投入,你得能夠不斷的推陳出新,在技術上趕上來,才能讓老百姓接受你。

可是這兩家企業呢?

現在好像已經迷失在各個進入市場後,獲得大量消費者支持的喜悅裏麵了,至於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方麵,他們好像都沒有太長遠的打算。

奇瑞現在已經成了半個央企,內部的管理隻能用混亂兩個字來形容,公司具體未來的發展思路,好像還沒弄個清楚明白。

尤其是現在公司的那款低端產品QQ在市場上銷售火爆的情況下,公司的領導者們,好像更加熱衷於爭權奪利,至於公司未來的發展,他們好像並沒有太明確和太長遠的規劃。

而至於另外一家的吉利,他們好像是剛剛在國內獲得了準生證,終於可以拜托貼牌浦海華普的車標的窘狀了。

不過現在他們公司的老板,對於未來公司的發展定位,好像也陷入了同樣的思維混亂的狀態。

聽說他們打算才分品牌,玩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那一套。

這一套人家歐美日本車企玩起來還比較靠譜,畢竟人家已經發展了那麽多年了,有著自己成熟的經營體係。

可是你一個剛剛進入國內汽車市場的企業,連腳跟都還沒有站穩,自己更別提什麽專業技術了,就想學人家的經營之道,你這不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嗎?

所以李錚和潘想,對於國內的這兩家民營車企,雖然抱有相當多的好感,可是對於他們未來發展的前景,卻隻能是持懷疑和擔憂的態度。

李逸帆聽了他們兩個關於這兩個車企的分析之後,覺得這兩人還真是有點料,如果不是他們不太懂汽車公司未來的發展經營戰略,把他們放到汽車網站的主編的位置上,還真是有些屈才了。

“那麽,關於晨華汽車呢?你們了解多少?”

李逸帆哈哈一笑,然後問道,李錚和潘想互相對視了幾眼,然後卻不敢發表自己的評論看法。

關於晨華汽車, 他們隻知道這家企業是被老板給收購了,至於後來這家汽車到底經過了怎麽樣的調整,他們還真就不太知道。

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什麽的一概不清楚。

晨華汽車以前在楊榮的手下的時候,在國內倒是小有幾分名氣,畢竟楊榮是個炒作高手,所以這家車企的產品,曾經幾次在國內的車展上曝光過,不過一直沒有上市。

但是後來楊榮出事,他手裏的省城汽車被分拆拍賣,晨華汽車就沒了下文。

原本他們兩個對個品牌還是感覺挺可惜的,畢竟 他們和草台班子出身的奇瑞,以及做冰箱,摩托車起家的吉利,可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的根基很深厚,如果接手的人經營得當的話,那麽這家企業的前景,或許還前景可期。

可是後來這家企業被收購了之後,就一直保持神秘低調的態勢,甚至已經退出了很多人的視野,這就讓大家對這家車企的前景越發的擔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