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藥廬竣工,妙手仁心堂!

436藥廬竣工,妙手仁心堂!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

藥廬的建成,村裏許多人家都出了不少的力。男人們能出力的出力氣,女人能幫忙倒茶的倒茶、做飯的做飯。

每天藥廬旁邊臨時搭建的飯蓬裏,都有不少女人奶奶們送菜來。菜都是洗幹淨的,連洗的工夫都省下了,可見他們的用心。這樣一來,最讓人擔心的吃食問題,一下子就成了最不用擔心的問題了。

至於工錢的事,李半夏和趙郎中剛開口提,大夥兒就跟他們急。說要是跟他們提工錢的事,那就是看不起他們,直弄得倆人不知該如何感謝他們的好。

也隻有想著法的,讓燒飯的嬸嬸將夥食備得好點,娘和趙家嫂子買了許多的麥粉和糯米,給大家做圓子、發粑,讓大家帶回去吃。

實在不行,以後他們要是到藥廬裏拿藥,給人家免了也是好的。

不出十日的工夫,藥廬便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建成了。

藥廬竣工那一天,村裏許多人都到了,大楊村的爆竹響了整整個把時辰,有大人們在放,孩子們也跟著後麵放著玩,那種熱鬧可是好久都未有過了。

在這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確定。

那便是藥廬的名字。

給藥廬取一個響亮切合的名字,那可是最振奮人心大夥兒都感興趣的事了。劉趙兩家,每個人紛紛獻言獻策,幾個孩子更是連晚上睡覺做夢都在想著這個事兒,想到一個合意的,第二日一大早就起來跑著告訴李半夏和趙郎中,直希望自己取的名字能被選上。

什麽百草堂、千植堂,杏林堂,名字有許多,大家討論許久,仍然沒有定下來。

有的名字不是太普遍了,就是太簡單了,顯示不出他們藥廬的特色來。李半夏和趙郎中同意,幾個孩子可不同意。要是這麽容易就定下來,而且定的還是這麽一個簡單千篇一律的名字,不是說明他們幾個腦子不靈活嗎?

正如許多人對養成這個遊戲很感興趣一般,孩子們對取名這回事,也是十分熱衷的。想想以後自己所取的名字每日都出現在別人的口中,那該是一件多麽有成就的事情啊!

趙郎中家的幾個寶貝,也都是聰明伶俐的。什麽樂樂堂、紮針堂、呼呼堂,喝藥堂,趙郎中把自家孩子取的幾個名字說與李半夏聽,李半夏笑的打跌,童真顯露無疑。

當然,這是說著玩的,倒有幾個認真想出來的名,李半夏還是覺得可以考慮的。像是農草堂,回春堂,杏仁堂。

至於這幾個名字的由來,孩子們還真有一籮筐的緣由,在這裏就不敘說了。

劉家三個孩子也沒閑著,取的名字比起趙家的幾個,也高明不到哪裏去。甜甜琢磨了半天,還是覺得叫巧手堂,說這個比較氣派。

但李半夏,認為這個有些不合適。巧手堂,聽起來更像一個江湖門派,特別像是魯班巧手門一支的,而不像一個藥廬。最重要的是巧手堂,貌似有吹噓的嫌疑。天天頂著巧手堂三個字,壓力山大的。嗯,回春堂,也有的。

劉靈芝,小屁孩嘴裏吐不出什麽好話來,擠了半天,就蹦出個紅玉。這孩子,想吃紅玉都吃呆了。試想想,如果他們的藥廬叫上這麽個驢頭不對馬嘴的名字,人家下意識地就會認為他們是賣紅玉,而不是賣藥的了。

就在大家想著到底要什麽名時,一件讓藥廬人難以忘懷的事情發生了。

知州府的張大管家,帶著幾個家丁騎著快馬到村子裏來了,甫一下馬,就對著正驚訝於他們到來的李半夏拱拱手:“小李大夫,大人和夫人知道今日是你們藥廬開張的日子,特讓小的送一份禮物來,還請李大夫笑納~~”說著,張管家微側著身,頗有威嚴地對後麵幾個家丁拍拍手:“來啊——”

隨著他的話,兩個家丁抬著一個用大紅布綢包裹的類似牌匾一樣的東西過了來,張管家上前,“李大夫,您請——”

李半夏也很好奇舞融和張大人送了什麽禮物給她,沒想到兩地相隔這麽遠,他們也知道這邊發生的事情,舞融和張大人真是有心人。

“大哥——”李半夏回頭看看趙郎中。

“妹子,去吧,大哥也想看看是什麽嘞!”趙郎中眉眼盡是笑意,像這樣的大好日子,還有遠方的親朋來捧場,怎麽都是值得高興的事兒。

李半夏慢慢來到牌匾前,站立良久,又看看張管家的麵色,希望能從他臉上看出一些端倪來。卻不知,這位張管家可是一等一的精明之人,對主子忠心耿耿,對下人很有威信,又當了幾十年大府管家,來往招呼的都是貴客,早就練就了臉上的本領。

當他不想讓你看出什麽的時候,從他的臉上,是決計看不出什麽來的。

李半夏定了定,伸出手,一手掀掉了麵上的大紅布綢。

一塊棕色油漆的牌匾閃進眾人的視線,在明媚的陽光下,一下子晃得人睜不開眼來。牌匾是上好木料雕刻,繡工雕成,巧手天成,端的是氣派輝煌。書法精湛,龍飛鳳舞的四個燙金大字,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讓人驚歎的,還有送匾之人所花費的心思。牌匾雕刻後,貼上真正的金箔,還鑲嵌上了珍貴的獸骨、貝殼,也因此越加的彌足珍貴了。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這塊精美大氣的牌匾給吸引住了,議論聲起,似在讚歎這送匾之人的一番巧思。

然而李半夏,還有趙郎中,眼睛一動不動盯著的,隻是匾上的四個燙金大字。

妙手仁心!

鐵畫銀鉤,筆走龍蛇,每一筆下筆似有千金重,蒼勁挺拔,出自張鳳無親筆所提的妙手仁心,彰顯著任憑時間荏苒也抹滅不了的厚重!

李半夏心中暗讚,張大人不愧為文武雙全,一時無二的當朝俊傑。單是這一手字,就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直追文壇大家了。

村裏讀書人雖不多,能寫一手好毛筆字的人更少,但大家還是看得出來,牌匾上提的字是極好的。

不過,比起那崇高的讚譽比起來,還有什麽能更加讓人激動人心的呢?

李半夏自詡不是愛慕名利之人,然而當她看到“妙手仁心”幾個字樣時,心頭也是觸動不已。

那是因為她知道,舞融和張大人這一次不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來送她這塊匾,而是因為張大人曾經是她的病人。

她也知道,以舞融的性子,是不願意說一些違心的話的。不但是違心的話,連謝謝的話,她都不願常掛口中。這樣的話,她可能當著她的麵也說不出,卻趕在這個時候,和張大人送了一塊匾來。

她要是不懂她的意思,那她就不配做她的朋友了。

李半夏平息著心中激**的氣息,慢慢伸出手,如玉的手指依次從“妙手仁心”四個字上一一撫過。古人送匾,除了那些存心溜須拍馬、捧官老爺臭腳的,意義不可謂不大。

她是第一次收到這個東西,她激動的並不是別人對她的誇讚,而是朋友或者說病人的這一番心意。

她終於明白,為何古人會如此地珍視匾額,甚至幾代人都為此努力不休,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代表著你奮鬥的意義——

“李大夫妙手仁心,這塊牌匾當之無愧!”張管家雙手作揖,朝著李半夏深深鞠了一躬。

他永遠也會記得,是這位年輕的姑娘,救了他家的少爺。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他一輩子記著她的恩。

“張管家言重了,我怎敢承你如此大禮,真是折煞我也,快快請起——”張管家這一出,直把李半夏急得連古文都拽出來了。這要是平時,可真不習慣得很。

“李大夫救了大人,就等於是救了張某,救命大恩,一拜是怎麽都承得起的。”

“張管家,日頭大,你們一路趕來辛苦,你還是和這幾位大哥到裏麵歇會兒,喝點兒茶~~”

“不了,謝過李大夫好意,禮物既已送到,我們也該告辭了。大人和夫人,還等著我們回去複命呢。”

“勞煩你們跑一趟,都到家門口了,可不能就這麽讓你們回去,複命不急一時,還是到裏麵稍作歇息,用過午飯再走不遲。”李半夏趕緊挽留,人家快馬趕路,從江州到這兒,至少也要天把工夫。讓他們就這樣空著肚子回去,是萬萬要不得的。

“這……”

“你們大人和夫人向來體恤屬下,要是知道你們空腹趕路,也是不答應的。若就讓你們這般回去,我下回可沒臉再見你們大人和夫人了~~”

“李家妹子說得不錯,張管家,還有這幾位小哥,咱們大楊村雖然是鄉野之地,可一口粗茶淡飯還有。到了咱們這個村子,就沒有讓客人餓著回去的道理。更何況,馬上就晌午了,晌午日頭炙熱,不便趕路,還是在這裏歇歇腳再走。”

村裏其他人也幫著挽留,張管家一眾盛情難卻,被人擁著進了屋裏。

…………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