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 日本戰國令製國基本情況

陸奧國:屬東山道。俗稱奧州。現在之福島、宮城、岩手、青森、秋田諸縣,總石高大約167萬石(根據慶長年間之檢地)。九世紀時與蝦夷半分,大化革新後以後白河以北之地稱「道奧」(道之奧),意即「道路遠奧之地」。律令製時代改稱陸奧;元明天皇和銅五年(712)分為陸奧、出羽兩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分為陸奧、陸中、岩代、磐城。

出羽國:屬東山道。俗稱羽州。石高約32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山形、秋田縣。遠征蝦夷族阿倍比羅夫後開拓而成,分屬道奧、越國,和銅元年(708)脫離越後國,和銅五年(712)自成一國,外加最上、置賜兩郡。室町時代屬關東管領管轄。明治元年改分羽前、羽後二國。最後演化為山形、秋田縣。

越中國:屬北陸道。石高約2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富山縣。古代越國之一,天武天皇時代將其三分國(越前、中、後),大寶二年(702),擁越後國頸城、古誌、魚沼、蒲原四郡為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與新川縣合並為石川縣,明治16年再獨立為富山縣。

越前國:屬北陸道。石高約50萬石(慶長時)。現在福井縣東北部。古代越國之一,天武天皇時代將其三分國(越前、中、後);七世紀後期,除福井郡半部外,加入十一郡構成越前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敦賀、足羽、福井縣分置。

越後國:屬北陸道。石高約3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新潟縣。古代越國之一,天武天皇時代將其三分國(越前、中、後);大寶二年(702),頸城、古誌、魚沼、蒲原四郡劃為越中國;和銅元年(708)分為越後、出羽兩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改名新潟縣。

佐渡國:屬北陸道。石高約1萬7000石慶長時)。現在之佐渡全境。初見載於文武天皇四年(700),古代越國一部,天平十五年(743)後屬越後國,天平勝寶四年(752)再分。廢藩置縣後,曾改稱佐渡、相川縣,最後編入新潟縣。

加賀國:屬北陸道。現在之石川縣南部。俗稱加州、賀州。石高約35萬石(慶長時)。古屬越國。大化改新時編入越前國。弘仁十四年(823)擁加賀郡及江沼郡為加賀國。室町時代一向一揆之熱門地。廢藩置縣後,明治十六年,與能登國合為石川縣。

能登國:屬北陸道。俗稱能州。石高約21萬石(慶長時)。現在之石川縣北部半島。古代之能登?羽咋二國,屬越前國。養老二年(718),從越前國擁羽咋郡、能登郡、鳳至郡、珠洲郡四郡自分。聖武天皇天平十三年(741)再與越中國合一,淳仁天皇天平寶字元年(757)再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與七尾縣,於同五年為石川縣之一部。

若狹國:屬北陸道。俗稱若州。石高約8萬5千石。現在福井縣西南部。古屬越國,為交通要道。

常陸國:屬東海道。俗稱常州。石高約53萬石(慶長時)。現在之茨城縣全境。大化改新後自道奧國獨立,並合高、久自、仲、新治、築波、茨城六國統合為一國。廢藩置縣後茨城與新治分離。明治八年合並,占茨城縣北、東部。

上總國:屬東海道。俗稱上總。石高約38萬石。現在之千葉縣南部。古稱總國之一,曾稱上狹。大化改新,養老二年(718),與下總國、安房國分立。天平十三年(741)再與安房國並合。天平寶字元年(757)再分。明治年間,與下總、安房再次合為千葉縣。

下總國:屬東海道。俗稱下總。石高約40萬石。現在之千葉縣北部。大化改新後,與上總國、安房國分立。明治年間,與上總、安房再次合為千葉縣。

安房國:屬東海道。俗稱房州。石高約43萬石。現在之千葉縣最南部。大化改新,養老二年(718),與上總國分立,擁平群郡、安房郡、朝夷郡、長狹郡。天平十三年(741)再與上總國並合。天平寶字元年(757)再分。明治年間,與上總、下總再次合為千葉縣。為捕鯨業主要地。

上野國:屬東山道。俗稱上州。石高約5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群馬縣。古代與下野國、那須國合稱為「毛野國」。四世紀時毛野國分為上毛野國成立。大化改新後,毛野國分為上、下兩國—上野國與下野國。古代東國經營之重點;古代牧馬名產地。廢藩置縣後分為七個縣,明治9年合為群馬縣。

下野國:屬東山道。俗稱下州。石高約3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栃木縣。古代與上野國、那須國合稱為「毛野國」。四世紀時毛野國分為下毛野國成立。大化改新後,毛野國分為上、下兩國—上野國與下野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栃木、宇都宮兩縣,同九年統合為栃木縣。

武藏國:屬東海道,俗稱武州。石高約6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東京、埼玉縣全境、神奈川縣橫濱市、川崎市全境。古代無邪誌國、胸刺國、知夫國之國。大化改新後合為一國。初屬東山道,寶龜二年(771),入屬東海道。鎌倉時代,成為關東八國之一。廢藩置縣後,分置八縣,最後合歸為埼玉縣、東京府、神奈川縣。

相模國:屬東海道,俗稱相州。石高約2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神奈川縣大部分地區。古代相武、師長兩國與鎌倉別之地,大化改新後合為一國。廢藩置縣後,小田原、足柄縣並入神奈川縣。

伊豆國:屬東海道,俗稱豆州。石高約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靜岡縣東及東京都伊豆諸島。古代溫泉勝地及重犯流放地。天武九年(680),與駿河國分離,擁三郡(後增至四郡)。廢藩置縣後,於明治九年伊豆半島並入靜岡縣,伊豆七島編入東京府。

駿河國:屬東海道,俗稱駿州、駿河。石高約15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靜岡縣中東部。古稱珠流河;大化改新時成立,天武十年(681)與伊豆國分離。平安時代屬上國格,伊勢神宮之莊園屬地。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編入靜岡縣。

甲斐國:屬東海道,俗稱甲州。石高約23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山梨縣。古來之山國。七世紀前後成立。廢藩置縣後,改名甲府縣,再成為山梨縣。

遠江國:屬東海道,俗稱遠州。石高約2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靜岡縣西部。因境內之濱名湖俗稱「遠之淡海」而得名。大化改新(645)後,由素賀、久努等諸國統合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改稱堀江縣、濱鬆縣,同9年與靜岡縣合並。

三河國:屬東海道,俗稱三州。石高約2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愛知縣東部。大化改新時與穗國合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改稱額田縣,同五年改稱愛知縣。

信濃國:現在之長野縣。養老五年(721)與南部之諏訪國分置,天平三年(731)再次合並。平安時代之莊園重地、牧馬區之一。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長野、築摩兩縣,同九年獨立為長野縣。

尾張國:屬東海道,俗稱尾州。石高約5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愛知縣西部。以木曾川與美濃國分置。明治五年廢藩置縣後並入愛知縣。

美濃國:屬東山道,俗稱濃州。古稱三野、禦野。石高約5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岐阜縣南部。大化改新時立為一國。後加信濃之木曾地方而正式成形。廢藩置縣後為岐阜縣南部。

飛驒國:屬東山道,俗稱飛州。古稱斐太、斐陀。石高約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岐阜縣北部。大化改新時立為一國。廢藩置縣後初為築摩縣,明治九年與美濃合為岐阜縣。

近江國:屬東山道,俗稱江州。石高約7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滋賀縣。古稱淡海,因境內之琵琶湖俗稱「近之淡海」而得名。大化改新時設置,廢藩置縣後為滋賀縣。

伊勢國:屬東海道,俗稱勢州。石高約5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三重縣東南部。古代神國、皇大神宮之鎮座地,大化改新後自成一國。於七世紀,孝德天皇時代與誌摩國、伊賀國合為一國。天武九年(680)伊賀國分置;八世紀時誌摩國分立。廢藩置縣後分為安濃津、度會縣,明治九年合並為三重縣。

伊賀國:屬東海道,俗稱伊州、賀州。石高約1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三重縣西北部。大化改新後與伊勢國合並;天武九年(680)獨立為伊賀國,擁阿拜、山田、伊賀、名張四郡。廢藩置縣後為安濃津縣,明治五年編入三重縣。

誌摩國:屬東海道,俗稱誌州。石高約1萬8000石(慶長時)。現在之三重縣南端。因誌摩半島而得名;於七世紀,孝德天皇時代與伊勢國、伊賀國合為一國。八世紀時自立。本隻有誌摩郡,後分為英虞郡、答誌郡。明治九年合並為三重縣。

大和國:屬畿內,俗稱和州。石高約45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奈良縣。大化改新時自立為一國。古稱倭、大倭。寶字元年(757)始以「大和」名之。因古代大和皇朝之發祥地而得名。奈良時代之都。廢藩置縣後改名奈良県、堺県、大阪府。明治二十年正式改名奈良縣。

紀伊國:屬南海道,俗稱紀州。石高約2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三重縣西部及和歌山縣。古稱「木之國」,因「木之國」之音變長,和銅六年(713)正式名為紀伊。大化改新自立一國。廢藩置縣後分為三重縣一部及和歌山縣。

和泉國:屬畿內,俗稱泉州。石高約1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大阪府南部。大和朝廷之禦料地,由於該地有地下水泉湧出,故名和泉。靈龜二年(716),以河內國大鳥、和泉、日根三郡劃為和泉監管地。天平十二年(740)並入河內國,入天平寶字元年(757)再次成立和泉國。廢藩置縣後稱堺縣,明治十四年(1881)編入大阪府。

河內國:屬畿內,俗稱河州。石高約2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大阪府南部。明治十四年編入大阪府。現為東大阪市內一部分。

山城國:屬畿內,俗稱山州、城州。石高約23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京都府南部。大化改新後自立一國。古稱山背、山代,延暦十三年(794),桓武天皇改置平安京,以「從山河襟帯而自然作城之名勝」而改名山城。廢藩置縣後分置京都府及澱縣;後合並為京都府。

攝津國:屬畿內(或山陽道),俗稱攝州。石高約1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兵庫縣東部。古代通稱津國,和銅六年(713年)改稱攝津國。天武天皇置攝津職,擁務古(武庫)水門之良港,因與大陸(中國、朝鮮)交易而繁榮。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置尼崎、三田兩藩為兵庫縣東部,其他部分編入大阪府北部。

丹波國:俗稱丹州、丹南、南丹。石高約2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兵庫縣東北部及京都府中部。古稱旦波。七世紀成立,和銅六年(713),北部五郡劃為丹後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入兵庫縣及京都府。

丹後國:俗稱丹北、北丹。石高約11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京都府北部。和銅六年(713),丹波國北部五郡(加佐、與謝、丹波(後之中郡)、竹野、熊野)劃為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劃入京都府。

淡路國:屬南海道,俗稱淡州。石高約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兵庫縣南部之淡路島。七世紀成立,古稱淡道;後與阿波國合稱栗國,本身稱「阿波路」,由津名郡、三原郡組成。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劃入兵庫縣。

阿波國:屬南海道,俗稱阿州。石高約1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德島縣。古代與淡路國合稱栗國;和銅六年(713)正稱阿波。後因江戶德島藩而於廢藩置縣後分置德島縣、名東縣,後來統稱德島縣。

讚崎國:屬南海道,俗稱讚州。石高約12萬6000石(慶長時)。現在之香川縣。大化改新後自立一國,外加盬飽、小豆、直島諸島,江戶時代時,小豆、直島諸島劃為備前國領。廢藩置縣後曾改稱香川、名東、愛媛,後正稱香川縣。

伊予國:屬南海道,俗稱予州。石高約36萬6000石(慶長時)。現在之愛媛縣。大化改新後自立一國,廢藩置縣後成為愛媛縣。

土佐國:屬南海道,俗稱土州。石高約10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高知縣。古名土左;古代都佐、波多兩國在大化改新後合並為一國。廢藩置縣後成為高知縣。

播磨國:屬山陽道,俗稱播州。石高約3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兵庫縣西南部。大化改新後,合並針間、鴨、明石三國為一。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稱為姫路縣,後來改名飾磨縣,同九年合並入兵庫県。

但馬國:俗稱但州。石高約11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兵庫縣北部。大化改新後立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豊岡、出石、村岡三縣,後來曾統合為豊岡縣,最後編入兵庫縣。

美作國:屬山陽道,俗稱作州。石高約1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岡山縣北部。古代備中國之一地,和銅六年(713)後擁備前國英多、勝田、苫田、久米、真嶋及大庭六郡為一國。平安時代莊園之地;廢藩置縣後分置津山、勝山、鶴田三縣,後統稱北條縣,最後於明治九年編入岡山縣。

備前國:屬山陽道,俗稱備前。石高約3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岡山縣東部。本屬古吉備國之一部,大化革新後分為三國(備前、中、後),和銅六年(713)後劃北部六郡予美作。江戶時代時,小豆、直島諸島劃為國領。廢藩置縣後並入岡山縣。

備中國:屬山陽道,俗稱備中。石高約1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岡山縣西部。古吉備國之一部,古名「吉備道中國」,大化革新後分為三國(備前、中、後)。廢藩置縣後改名深津、小田縣,明治五年正式並入岡山縣西部。

備後國:屬山陽道,俗稱備後。石高約1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廣島縣東部。古吉備國之一部。大化革新後分為三國(備前、中、後)。廢藩置縣後本並入岡山縣,明治九年改編入廣島縣東部。

安芸國:屬山陽道,俗稱芸州。石高約1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廣島縣西部。古名阿岐;因為古代交通之要地之繁榮。大化改新後立為一國,改名安芸,乃源平時代,平氏莊園之地。廢藩置縣後並入廣島縣。

因蟠國:俗稱因州。石高約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鳥取縣東部。古稱稻葉,為古稻葉國,大化改新後改名因幡。廢藩置縣後本並入鳥取縣。

伯耆國:俗稱伯州。石高約21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鳥取縣西部。為古伯耆國,大化改新後立為一國,名稱不變。廢藩置縣曾改名鳥取縣、島根縣,明治十四年合為鳥取縣西部。

出雲國:俗稱雲州。石高約1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鳥根縣東部。古出雲皇朝之地,大化改新後立為一國,名稱不變。明治四年廢藩置縣,編入島根縣。

石見國:俗稱石州。石高約11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鳥根縣西部。以石見銀山而得名。明治四年廢藩置縣,編入島根縣。

周防國:屬山陽道,俗稱防州。石高約16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山口縣南部。古名周芳;七世紀末改名周防。大化改新後,並大島、熊毛、玖珂、都濃、佐波、吉敷六郡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與長門國合為山口縣。

長門國:屬山陽道,俗稱長州。石高約2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山口縣北部。古稱穴門、穴戶;古代穴門、阿武國之地,七世紀時合並為穴門國,七世紀末改名為長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為山口、豐浦、清末三縣,與岩國縣編入為山口縣。

隱岐國:俗稱隱州。石高約5萬石(慶長時)。現在鳥根縣之外島。大化改新自為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編入鳥根縣。

對馬國:屬西海道,俗稱對州。石高約16萬石(慶長時)。現在長崎縣之外島。古代對大陸交通、軍事上之要地,古稱津島;天智天皇三年(664)置設軍事機地。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改稱嚴原縣,同年與九州佐賀縣合並為伊萬裏縣。同5年編入長崎縣,自為嚴原町,內有四町二村。

豐前國:屬西海道,俗稱豐前、豐州。石高約14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及大分縣之一部。古代與豐後國合稱豐國,文武天皇分為豊前、豊後兩國,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編三藩為小倉、中津、新田三縣;最後統合為小倉縣。同九年分別編入東部之大分縣及西部之福岡県。

豐後國:屬西海道,俗稱豐後、豐州。石高約42萬石(慶長時)。現在大分縣之大部分。古代與豐後國合稱豐國,文武天皇分為豊前、豊後兩國,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為臼杵、杵築等七縣;同九年統合為大分縣。

築前國:屬西海道,俗稱築前,古稱築紫前。石高約33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西北部。古代築紫國之一部,古代大陸文化流入、國防上之要地。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築紫國兩分後,自成一國;同時乃管轄西海道諸國之大宰府設置之地。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黒田、秋月兩縣,同年合並為福岡縣。

築後國:屬西海道,俗稱築後,古稱築紫後。石高約27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南部。古代築紫國之一部,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築紫國兩分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久留米、柳川、三池三縣,曾改名三瀦縣,同九年編入福岡縣之一部。

肥後國:屬西海道,俗稱肥後,石高約3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熊本縣全境,古代火(肥)國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說持統天皇十年(696)),分為肥前國、肥後國兩國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熊本、人吉兩縣,明治九年合為熊本縣。

肥前國:屬西海道,俗稱肥前,石高約22萬石(慶長時)。現在之佐賀縣及長崎縣全境,古代火(肥)國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說持統天皇十年(696)),分為肥前國、肥後國兩國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佐賀、長崎兩縣。

日向國:屬西海道,俗稱日州、向州,石高約1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宮崎縣全境。古代襲國之一部分,占九州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和銅六年(713)分設大隅國後立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美津、都城兩縣,明治六年合為宮崎縣。

大隅國:屬西海道,俗稱隅州,石高約1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鹿兒島縣東部。和銅六年(713)擁日向國肝杯、贈於、大隈、姶羅四郡為一國。天長元年(824)並合多褹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並入鹿兒島縣。

薩摩國:屬西海道,俗稱薩州,石高約2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鹿兒島縣西部。九州南部、鹿兒島縣西半部之舊國名,九州隼人族之居地。大寶二年(702),從日向分出唱更國(唱更意即「守邊境」之意),數字後唱更國改名為薩麻國,八世紀末正名為薩摩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並入鹿兒島縣。

壹岐國:屬西海道,俗稱壹州,石高不明。現在長崎縣之外島。中國史書稱一支國或一大國;日本方稱伊伎、伊吉、伊岐、由紀、由吉,七世紀時正名壹岐。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並入長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