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閔妃告急
電報是翁同龢打來的,他說朝鮮親華的驪興外戚集團的領袖、高宗的王妃閔慈英派人到安東告急,說由於中國派駐朝鮮的袁世凱私離朝鮮,日本人扶持的宗教組織“東學道”正醞釀起事,她請中國迅速派人去保護她和王宮。
我知道,日本企圖削弱中國在朝鮮的領主地位已經有很多年了,如果日本人獲得了對朝鮮半島的控製,他們就可直接威脅到了東北,可以利用朝鮮的軍事基地對中國的海域進行控製,進而威脅北京,對大清王朝的存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而且小日本得朝鮮的三千裏江山,在大陸立住了腳,其勢將更甚,將是中國一個更難對付的敵人!
我還知道朝鮮因為他的家族的長期內訌,使國力日衰,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攻擊!現在這個國家裏,中、俄、日三國通過各自的代理人都是抓著機會就要鬧點事,想擠掉他國的勢力,所以一直是遠東的一個火yao桶!
1873年剛愎自用、亂施暴政的朝鮮攝政王李罡應在家族鬥爭中敗北,被迫下台,大權落入親華的鐵娘子閔妃手中,她開始推行一些懷柔政策,使朝鮮相對出現了一些和平發展的景象,深受人民歡迎。但一直要西進的日本人一直對朝鮮垂涎三尺,幾次逼閔妃對日本開放朝鮮,讓朝鮮這樣是和日本人進行貿易,遭到了閔妃的拒絕。日本人就在1882年支持一群烏合之眾攻進了皇宮,企圖廢黜閔妃並恢複李罡應的統治。雖然國王李熙和閔妃僥幸逃離出去,但幾個親華的大臣卻被剁成了肉醬,使閔妃政權也危在旦夕。幸虧當時李鴻章反映較快,立刻就派他的得意門生袁世凱帶四千人的軍隊駐紮進了漢城,幫助閔妃收回了皇宮,鎮壓了暴亂的狂徒,使當時國力還遠不如中國的日本沒敢輕舉妄動,一場風波才算平息下來,但閔妃的親華勢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政權更加在風雨中飄搖了!
為了避免朝鮮局勢演變成中日兩國的全麵的軍事對抗,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朝鮮撤兵條約》,條約像一個軟木塞子,把正要爆炸的火yao筒暫時拿它塞住了。但誰都知道,更大的爆發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出現!
我知道,東學道起義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索,這個受日本《天佑俠團》反華組織支持的宗教組織,他們一直是朝鮮不安定的因素,多年來,由於中國派駐的軍隊在那裏彈壓,他們才沒敢輕動,但暗中的串連和積聚力量,使形勢變得更加微妙了!如今他們知道袁世凱回了中國,就又開始滋事。假如要是知道袁世凱已經被珍兒給崩了,那還不得鬧得更凶了,那可就完全可能把那火yao桶點著了!
我打了個冷顫,媽的,難道因為我們的出現,中日之戰要提前開始嗎?
不,說什麽也不能讓它提前,我們還需要一段理順的時間,我要在朝鮮把日本的陸軍主力基本消滅掉,要讓他的一條腿就丟在那裏!我可不想把戰火引到中國來,我得創造一個國內相對和平的建設環境,把經濟迅速搞上去!
我決定連夜返回北京,我對燕兒說:“朝鮮可能要亂,我必須馬上回北京做一下安排,你和菲兒、珍兒留下來幫助把艦隊的訓練辦法調整一下,要實用一些的,別玩花架子!你們後天早晨趕回去,我得冊封你們!菲兒摸清現有軍艦的情況,拿出艦隊所有軍艦的改造方案。”
安排完之後,我和雪兒、張之洞帶著三千鐵騎連夜朝北京趕去。
我把慈禧和李鴻章還是安排在汽車的前麵,現在兩個人已經不再是羞羞搭搭地靠在一起了,而是慈禧整個人偎進了李鴻章的懷裏,雙手摟著李鴻章的腰,頭枕著李鴻章的胳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覺又一覺,李鴻章大概也是真的一宿沒睡好,靠在靠椅上也睡得一塌糊塗,但胳膊還是緊緊地摟著慈禧,唯恐把慈禧磕了、碰了!
我現在心裏可顧不得欣賞兩個老家夥的睡姿了,我腦袋裏裝的都是朝鮮問題!無論怎麽說,我也不能丟了朝鮮,不能讓日本再前進一步!那我就得迅速派人去朝鮮穩住形勢。可派誰去朝鮮?在汽車上我邊開車邊考慮。
派去的人必須得獨擋一麵,還得學會處理和朝鮮當局的關係,這人必須是文武全才,既剛烈又沉穩的人才行,按理應該是左寶貴去合適,因為他在朝鮮呆過,但我知道他是甲午戰爭時戰死在朝鮮的,我不希望他有什麽危險,我想還是讓他回避一下為好!其它的人放誰呢?我正在苦想,突然見一師師長盛保策馬從我旁邊閃過,我心裏一亮,急忙把車交給李相林,叫過一位騎兵,讓他坐到車裏,我策馬朝前飛去,在不遠處追上了正和下屬談事情的盛保。
看見我,盛保驚喜地喊:“校長,和我們一起走吧!”
我說:“好,咱們倆走走!朕正有事想問問你!”
我們倆信馬由韁地走著,我問他:“你知道朕為什麽著急往回趕?”
他搖了搖頭說:“屬下不知道!但肯定是有緊急軍情發生!”
我心情沉重地說:“朝鮮那邊不太安寧了!本來是袁世凱帶兵在那裏彈壓著那些親日本的亂民,他偷著跑了回來,我們在天津兵變時又把他打死了,現在那裏沒有一個主事的軍隊官員,日本人就想趁現在的機會在那裏搞點名堂了!朕現在得急需派一幹將去朝鮮,穩住那裏複雜的局麵!既彈壓住東學黨,又鎮住日本人!”
他立刻明白了我的用心,笑著說:“校長是不是想讓學生到朝鮮去彈壓那些亂民?”
我也笑了:“是,但也不全是!朕不想單靠彈壓去解決朝鮮問題,那隻是頭疼醫頭,腳疼治腳的笨方法,朕想從根兒上治!你看看應該怎麽辦?”
他立刻變得嚴肅起來:“臣對朝鮮情況研究過,因為校長多次說,那將是中日大戰的導火索!我覺得矛盾的焦點還在朝鮮當政者執行的政策一直有毛病,他們過多的注意了上層集團的利益,對百姓過於盤剝,百姓生活極苦,常有餓死人的現象發生,使民眾怨氣較大,雖然靠高壓,現在沒有發生大問題,但這正好給日本人提供了挑動民眾滋事的借口。解決的辦法還是先疏導民眾的怨氣,製定一些讓民眾休養生息的政策,安撫好民眾,使日人不能鑽空子!”
我點點頭:“有理,接著說!”
“二是,找機會除掉日本人的附庸,讓他們在朝鮮失去代理人!如果得機會,能在朝鮮狠敲一下日本人,讓他們老實點兒,那就太好了,但這一定要慎重,必須得找準機會,要政治上有理,軍事上有利,總之要不打無把握之仗,打則必勝,打則讓他知道疼!讓他幾年、幾十年不敢動!”
我暗暗讚賞他現在已經變的沉穩善斷了,我古井無波地說:“在朝鮮極可能要發生中日軍隊的衝突,朝鮮山地複雜,打起來難度較大!”
“再複雜,也是可以熟悉的!臣已經反複研究過那裏的資料,心中稍微有點數,臣如果去朝鮮,一定再派人把朝鮮的山山水水都測繪出來,提前為小日本找好墳塋地,以備不時之需!”盛保說著勒住馬指著周圍的高山說:“要使地形地貌能為我所用,無非是熟悉它,研究它,明白如何發揮它的作用,這方麵校長已經將得很明白了,學生再笨也知道該怎麽利用了!”
“朝鮮南北之間有個狹長地帶,敵人最容易從那裏登陸,把我軍一截兩段,斷掉我們的運輸線!”我說。
“校長講過一個模擬戰例,說A軍**漢城,B軍乘機在仁川登陸,使A軍首尾難顧,物資運不上去,戰士彈盡糧絕,損失慘重。那例子說的是A軍在漢稱附近沒有後方,沒有根據地,仁川一卡,突進者成孤軍。而我們則不然,我們去到朝鮮必須在漢城紮下根,也在平壤紮下根,他如果敢在仁川登陸,麵對的將是我軍的兩麵夾攻,其敗局也就定了下來!”
我點點頭:“好,朕決心下定了,你就帶著三千鐵騎馬上星夜馳援朝鮮,把漢城和平壤都牢牢控製在我們的手裏,幫助閔妃實行開明政策,收買民心,穩定政權。朕再說一句,你到那裏,估計能有四年的打基礎時間,你也像朕一樣,在那辦一所軍校,招收和訓練一批朝鮮士兵,既可擴大你的力量,又可以靠他們團結朝鮮人!使瓦們不是孤軍奮戰!如果可能,你在漢城再成立一個軍械所,朕給你派幾個技師,生產子彈和修理槍械。朕家裏安排完後,抽空也去一次,幫你籌劃一下,在朝鮮給小日本選一塊風水不錯的塋地,超度他們早日去見天照大神!一會兒朕給閔妃帶封信,讓她多關照你點,給你下步安排創造點方便!”說完,我打了馬一鞭子,馬朝前飛去。
現在我的心情輕鬆了不少,我已經在心裏籌劃怎麽在朝鮮打一場吃掉日軍陸軍主力的大仗了!
我們在大連停了半天,我和李鴻章、張之洞給中華第一軍的第一師重新配備裝備,補充軍需,同時製定了秘密進駐漢城和平壤的行軍路線。
我又給閔妃寫了一封信,一是讓她注意實行仁政,盡快平息民眾的怨氣;二是訓練一支嫡係部隊,做好反政變的準備;三是注意削掉李寬的權利和黨羽,我雖然沒法告訴閔妃說這李寬即是1894年朝鮮亂政的禍手,但話也不得不警告閔妃;四是讓她和盛保配合好,準備給日本人一個重拳。另外我也說有機會將去朝鮮幫閔慈英理順好周圍的關係。
信是讓盛保帶著的,我囑咐他務必當麵交給閔妃。
在天津,李鴻章把直隸總督的攤子交給了李賓.我讓李賓暫時代理總督。
到北京後的當天晚上,我就為慈禧和李鴻章舉行了婚禮,雖然幾個鐵帽子王不太同意,但看我的麵子,也隻得鐵青著臉參加了婚禮。但有幾人那心裏的別扭勁兒也是令人一看就知道了!特別是由於惇親王不久前病逝,他的八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兒子如今都開始獨闖天下,一個個狂傲得像都成了玉皇大帝一般,眼睛翻到了天上,他們個個都鼻子直哼哼,連個正臉也不看慈禧和李鴻章,而且坐了一會兒就借故走了。到是醇親王奕譞和慶親王奕劻還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和李鴻章喝了兩杯酒。
慈禧今天春風滿麵,打扮得花枝招展,顯得既年輕又嬌豔,挽著李鴻章的胳臂,笑容滿麵地到各桌上敬酒,不停地說:“諸位卿家,皇帝聰明睿智,寬厚仁和,已經能夠單獨處理國家大事,所以哀家決定和少荃結婚,婚後就不再涉入朝政之事,由皇帝自己親政,擔綱大任!你們都是我大清的棟梁之材,以後要盡心盡力的輔助皇帝治理好國家1從明天起就由皇帝獨斷乾綱,哀家也可以安心的頤養天年、享受天淪之樂了!因為哀家已經嫁給少荃,今後不能再拋頭露麵了,所以明天哀家就不便再去朝堂了,今天先和諸位打個招呼,免得各位多想!”
媽的,剛有了關係就把李鴻章的乾坤大挪移學到手了!看來她這是不想出席明天我的親政大典了!
李鴻章也說:“和蘭兒結婚後,少荃不便再把蘭兒一人留在家中,所以已經和萬歲說好,不再擔任直隸總督,原經營的一切洋務也一並交出手,今後就留在京都,聽候萬歲安排了!希望原跟少荃的各位同仁繼續各司其職,為大清出力,為萬歲盡心!”
話說到這份兒,我也就順坡下驢地說:“但額娘還得多多幫孩兒謀劃才行啊!姨父也得多幫助朕治理好大清江山啊!”
慈禧和李鴻章連說:“當然,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