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火雲洞,帝辛喜獲三寶

“隻是,大道妙悟,萬事自以天道為仙,當年所謂‘執迷’,已漸漸消失枉然。”伏羲說這言語,亦不由歎氣,“陛下所言生死禍福,不過天下小節,天道若行,便是聖人,也難以獨善其身。”

張帝辛一怔:“聖人乃世外之人,不染紅塵,何來因果,這天劫雖大,可與聖人何幹?”

“聖人不染天道,可門下卻須渡劫,氣運若承道統,方可再興萬世。”伏羲言語,卻是嘴角一挑,“殺劫之中,聖人俱在算計。”

張帝辛心中自明,準提東來、女媧宮情幻香、三妖落朝歌,皆是聖人算計,隻不過伏羲礙於眾聖顏麵,自不可細細說來,女媧廟中,那女子必不是女媧本人,其中算計,或更有聖人礙阻。

若不羈道人也是聖人一流,或許從一開始,自己便是一枚棋子,這天下如盤,全憑聖人來下!

伏羲見張帝辛麵沉深思,卻是緩緩而言:“陛下命格怪異,乍看之下,自是貴不可言,若再細算,卻是迷蒙一片,難以觀其真貌,真是怪哉!”

張帝辛心想,或自己乃穿越之人,不屬封神之世,便伏羲有八卦占卜隻能,也難探究竟,這便施禮道:“天劫將起,人間已生出霍亂,前番北海,如今東夷、臨潼,不知聖皇可有解救之法。”

“此乃天劫所驅,我等亦無解救之法,陛下命格奇異,或有改變之法,近些年天機顛倒,大世將亂,我等亦難以推究。”伏羲自歎一聲,又緩而言道,“所謂天理循環,極盛必衰,興衰一事,不看天數。或可人為……”

“多謝聖皇提點,子辛謹記。”不看天數,或可人為?伏羲此言正合張帝辛心意,終應了先前正是不悔。所以不悟之言,“子辛還有一事未解,還請聖皇解禍。”

張帝辛說著,便從袖中拿出一物,黃帝見之不由皺眉:“陛下何處得此等大凶之物?”

大凶之物!此物果真非震天弓。之前在陳塘關時,張帝辛便深感懷疑,此番火雲洞朝聖,自是驗證此物最好時機,不想此物果真為假,伏羲在上亦是麵露驚色:“此物外形雖與禦弟震天弓一般無二,可其中戾煞之氣卻甚重。”

伏羲說著,長袖一甩,便將“震天弓”揚起,便見半空中。忽得一陣紫光閃耀,猛得一聲嚦響,正見物立於其上:

此物生得奇異,雖是麒麟之身,卻有九龍之首,身上披暗紫鱗甲,映照紫光,便已煞氣大盛,嘴角泣血,頭生紅目。周身饒紫黑血氣,滾滾戾滔天!

此物一出,便感山海之力,呼嘯般直衝而下。直壓得張帝辛難以喘息,伏羲大喝一聲孽障,長袖一甩,直將那怪收入黃光之中,那怪被收,依舊狂躁不已。在其中掙紮鳴嚦,煞是凶烈!

張帝辛望之自是大驚,不想自己竟將此種禍患置於自己身邊,幸得未用此物,若此怪出了,恐非三皇之屬,難以收伏此怪!

遠古時候,西方羅刹之妹天誅黑母,野心凶殘,為煉造足以誅神之兵,不惜將自己九個兒子活生生剝皮拆肉,抽取血脈,鑄成邪箭。

邪箭異能奇大,神人莫敵,籠罩天宮的雲屏層盾亦被射破,眼看九箭一到,天宮必被摧毀,幸得大神後羿及時以逐日箭射殺黑母.令九箭失控,散落穹蒼,天宮僥幸逃過大難,天界上帝亦是驚恐不已,親自下令,凡意圖重奪九箭者即有心諸天,必先遭天誅。

伏羲自將此物來源說出,這便卻又將眉頭微皺:“自後羿之後,天誅便未曾出現,不想落於此處,也憑陛下好運,身旁有虎魄之凶更厲,若非如此,恐怕早已遭反噬。”

“這……”張帝辛聽之,背後不由生出一層冷汗,心中慶幸那日未拉開天誅,“聖皇不知,此物乃陳塘關軒轅廟中所得……”

張帝辛說道此處,便不再說,黃帝亦知有人算計,這便掐指,不想卻是越算,越將眉頭緊皺,不多時,額上竟生一層細汗:“天誅大凶,以防萬一之數,此物還是留我火雲洞中。”

張帝辛亦不想此物在旁,自是同意下來,忽得腦中有想起軒轅墳之事,眼見黃帝如此,心中自知,掉包震天弓之人,怕是聖人之屬,隻能將此事壓下。

“眼下時候不早,孟津病疫要緊,陛下還是早回吧,”神農說著,這便將一本黃卷交與張帝辛,“此乃皇兄與我平日所記,你且與世間留用,青霄童兒,你與陛下一同下山,稍作幫忙則是。”

聖皇所賜,自非凡物,又見孟津得救,張帝辛自是歡喜非常,急忙謝恩,一旁黃帝此時麵色已恢複正常:“陛下既來朝歌,便是緣法,既你言震天弓,那此物便贈之予你,若將來緣盡,陛下亦不可強留。”

“多謝聖皇!”張帝辛不想黃帝竟會將震天弓予己,自是感恩非常,可有一句話叫做,運氣來了,便是你擋也擋不住,伏羲在上嘴角微挑:“陛下此番返回,可先去烏江,那裏還有一物等你,此番解毒之厄,不需言我三人之名,待青霄童兒返回,此地便要封洞,若有機緣,方可再見。”

伏羲話音剛落,便見空氣一陣氤氳,原地隻留三座蒲團,三皇早已不知去向,張帝辛暗忖三皇果真好氣度,好胸懷,無論如何,這三人都是自己尊敬之人,這便衝雲床,深施一禮,與青霄童子告辭而去。

出得火雲洞門,卻見四方尋常,不見恢弘玉柱華帶,便是那九轉回廊亦不見蹤影,隻留一方青石小路,直落山下,張帝辛正疑惑之際,青霄童兒卻是一笑:“心中若繁,萬事皆難,心中若簡,事事皆易。”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張帝辛腦中忽得想起此詩,便見四麵楓葉林立,片片飄舞而落,青霄童子見之,亦是不由欣喜,心道這天子倒是好生雅致,還能想出如此妙景。

張帝辛與青霄童子,自然按照伏羲所囑,往吳江而行,兩人剛至,原本平靜的湖麵,忽得刮起一陣狂風,便見隆隆水起,一方碩大漩渦瞬間凹陷,翻滾旋轉直落而下!

張帝辛急忙與青霄童子避開,但聽一聲龍吟,那漩渦中,忽得衝出一道青光,青光呼嘯,直衝天際,順勢把江水席卷,化成一條水龍,盤旋而起!

好大的威勢!張帝辛心中讚歎,卻見青光忽去,半空中玄出一條這青龍,此龍身有百丈餘長,雖在水中,周身卻燃蔚藍之火,頭生出兩角,牽扯四縷青鰭,飄飄揚揚,足有數十丈長!

“九昧真火!”青霄童子在一旁大驚,普通仙人可修三昧真火,精修火術之人,可成六昧真火,如青龍這般,修得九昧真火,實屬罕見,況且龍本屬水,若呈火興,更是千年難得一見!

青龍舞飛起,便將烏江之水,乍得飛起,單見層層水霧飛騰,激起道道虹彩,龍身隱匿其中,更多一片青蔥,張帝辛看得出神,這才注意,此龍雖為宏偉,周身除脖頸鱗片,全身流光異常,常言道龍無鱗不活,這青龍果真異種!

青龍忽閃,在半空中盤旋一遭,俯衝直下,張帝辛見其直衝自己而來,雖早先得伏羲交代,見之亦不由心驚,急忙後撤,以防攻擊。

哪知青龍速快,張帝辛尚未來及反應,便被帶上天際,四麵白雲忽散,烏江渺小成溪,便是荊襄整地,瞬間如手掌般大小!

青龍時而上揚,時而俯衝,在半空中,忽起一道盤旋,而後直入水中,張帝辛端坐龍身之上,卻無絲毫失重之感,整個人如置身雲中,穩定輕快,自是享受非常。

此時,張帝辛忽得明白,為何慈航、普賢、文殊三人盯著金光仙等人不放,原是修煉坐騎,竟有這般利好!

原本張帝辛便欣羨有坐騎之人,便如聞仲墨麒麟,楊修雲霞獸,九龍島王魔狴犴,也是極好,此類坐騎不近能免舟車勞頓,更是迅捷快速,如今自己得此青龍,自是欣喜非常。

不多時,青龍落於烏江河岸,張帝辛自是親昵一陣,一旁青霄亦是欣喜:“恭喜鬼穀道友獲此珍寶。”

鬼穀子之名,乃是張帝辛交代,在外之時,便以此身份示人,張帝辛望之青龍雖喜,眼見其百丈龍身,卻是不由皺眉:“此寶好是好,隻是這體型,卻是有些……有些大了……”

青龍本屬異種,更何況如此體積,若是出行,便惹得眾人圍觀,行動恐多有不便,更何況,朝歌雖大,卻無此物容身之地,若將之放在雲夢山,張帝辛亦是不舍。

青龍聽之言語,卻是一聲長吟,直接淩空而起,張帝辛以此說法惹其升起,急忙避閃,卻見青龍直垂而下,化作一隻青火麒麟,其形隻有馬匹大小,一身青色在陽光下,輕輕閃亮,頭生兩角,上點一些翡翠,背搖龍尾,更顯英武俊秀!

張帝辛見之自是大喜,心道此番火雲洞之行,果真非虛,這便起身落於青麒麟之上:“青龍道友,這便起行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