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有許多被稱為“死讀書”的人。意思是說,他們因為“讀書”而被書“讀死”了。讀書本來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怎麽會被“讀死”呢?這既讓人感到悲哀,又覺得無奈,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

這就是說,在學校裏讀書聰明的孩子,將來踏上社會後生活未必過得幸福。這不是讀書不好,而要看整個社會是要求他“死讀書”還是“活讀書”。

在現代社會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一旦上升到課堂教育,就並不是適合所有孩子,充其量隻適合一部分孩子的學習特點(一般認為這個比例隻有30%)。

“教育”(Education)一詞最早源自拉丁文“educare”,意思是“抽出”。問題就出在這裏——當“教育”還沒有成為一種職業時,我們的孩子認識事物是全麵的、整體的。想當初孔子時代的所謂教育,說穿了就是帶孩子們出去郊遊,然後在草地上做做遊戲、講講故事而已。

可是當“教育”成為一種職業,尤其是把整體的知識一個個“抽”出來分成不同學科、無數概念教給孩子時,孩子就像瞎子摸象,從此就怎麽也看不到全象了。這是許多孩子不知道為什麽要學習、越學越“笨”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也是教育的悲哀。

舉個例子:如果一篇優美的散文會讓人百讀不厭、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覺得優美的話,到了語文課上後,老師則會從各個不同角度來對它進行解剖,從而讓孩子感到不解和厭倦。並且,這就是所謂正規的“教學”。

就好比說:現在站在你麵前的一位漂亮的車模,怎麽看怎麽美,哪裏看哪裏美,五官端正、凹凸有致、皮膚白皙,全身上下沒有一點色斑。

可是現在的教材和語文老師,不僅僅告訴你這些,更會把重點放在一層層解剖開來指給你看:你看這是她的胃,怎麽怎麽的(怕發胖,吃得少,已經有點胃下垂?);這是她的腸,怎麽怎麽的(成年累月熬夜,裏麵的宿便是不是太多了?);這是她的子宮,怎麽怎麽的(以後發生子宮肌瘤病變的可能性很大?),等等。麵對著這一幕幕血腥,孩子不但美感全無,而且令人作嘔。許多孩子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奪走閱讀興趣,對讀書變得反感(胃)起來。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算是好的了,因為你多少能從這種教育中學到一點(醫學)東西;現在的問題是,所謂的學習就是要有一個好成績,而所謂的好成績就是考試要有個好分數,而所謂的好分數已經到了可以不擇手段的地步——不考的內容不教、不學,要考的內容拚命灌、拚命練,考試之前猜題、押寶、燒香,考試中學校、學生、監考老師、教育主管部門一條龍聯合作弊……

幾乎在所有人眼裏,“教育”已經成為“考試”“分數”的同義語,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6年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四大目標)——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和發展——背道而馳。

所以你能看到,在學校裏讀書聰明(考試分數高)的孩子趾高氣揚,聽到的全是讚揚聲,認為他們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一鼓作氣,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至讀到研究生、博士,終於成了“職業”學生。可結果怎麽樣呢?踏上社會後,他們什麽東西都不懂。現實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技能,而他們卻隻有一種,那就是讀書。而且,是那種瞎子摸象式的讀書,從來就是“窺一斑而見全豹”;至於真的“全豹”是不是這樣子,他們心裏誰也沒底,因為根本就沒有看到過。

不用說,在這個過程中,沿途都有許許多多孩子被刷下來、脫離這個隊伍,被貼上“不愛讀書”或“讀書不好”的標簽,從而過早地融入社會。

這正應了一句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們失去的是繼續“教育”的機會,而得到的卻是社會這個大課堂零距離的錘煉,平時在學校裏受壓抑的其他各項技能得到迅猛發展,從而成為一群“活讀書”、“讀書活”的人。

所以,我們的父母重視孩子的學校教育並沒有錯,但學校教育絕不等同於考試、分數,更不是唯一,這更沒有錯。

放開眼界看,孩子將來踏上社會後的成功包括職業和財務兩方麵。在學校裏,最主要的當然是學習,這是為他們將來的職業做準備;可是踏上社會後,最重要的就是財務了。

換句話說,每個孩子的成功都可以分為學習、職業、財務三方麵。其中,學習是基礎,職業、財務是目標,這三個方麵有聯係,但沒有必然聯係,更不是渾然一體。

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孩子在基礎階段(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究竟是否成功,最終要靠職業成功、財務自由來加以檢驗;顯而易見,“活讀書”、“讀活書”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因為這種“活”中必不可少地包括“學會生存和發展”的財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