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案例
有一座磚瓦窯的窯主規定,每個窯工每個月必須製成一萬片瓦坯,完不成任務的隻能拿一半的工錢,超過一萬片按數量計發獎金。
一天,窯主新招了一個工匠衛海。他上窯廠操作了兩天,每天製瓦坯600片,且質量上乘。老板非常高興,表揚了他。衛海得意洋洋地說:“每天800片我都沒問題,獎金我拿定了。”
收工時,衛海感覺到一道道惱恨的目光刺向他。當他到食堂吃飯的時候,他的碗筷被別人扔在了一旁。這一下,衛海知道自己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嫉妒。
第三天,衛海有意放慢了速度,製瓦坯的數量和一般窯工數量接近。窯主再來檢查時,衛海懇切地說:“老板啊,我們在磚窯幹活又髒又累,做了9999片瓦坯還隻能拿一半工資,很不合理……”老板考慮了一下,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就取消了這項製度。
衛海還積極接近工友們,教他們提高工作效率,使大家都能達到定額。此後,工友們不但不再嫉妒他,還佩服他、尊敬他。
人都有嫉妒心理。示弱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態平衡,有利於人際交往。一個人這方麵突出,肯定另一方麵就有弱點。在社交中,不妨選擇自己“弱”的一麵,削弱自己過於咄咄逼人的成績,讓別人放鬆警惕。
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麵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奮鬥過程,表明自己其實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別人麵前多說自己失敗的經曆、現實的煩惱,給人一種“成功不易”、“成功者並非一舉成名”的感覺。對眼下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
如果一個人能力過強,過於表現自己,無形中會給他人造成壓力。在人際交往中,適時適度地示弱往往也是一種有益的處世之道。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內心其實都渴望被人需要、被人尊重。而示弱往往可以使他人感覺到自身的重要,給人一種心理平衡,於是對示弱者產生好感。
示弱是一種高超的處世智慧,可以減少或消除不滿和嫉妒。事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運兒,被人嫉妒是難免的,在一時還無法消除這種社會心理之前,用適當的示弱方式可以將其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
有個記者去拜訪一位企業家,目的是獲得有關他的一些醜聞資料。然而,還來不及寒暄,這位企業家就對想發起質問的記者說:“時間還早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
當秘書將咖啡端上來時,這位企業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燙!”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秘書收拾好後,企業家又把香煙倒著插入嘴中,從過濾嘴處點火。這時,記者趕忙提醒:“先生,您將香煙拿倒了。”企業家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煙拿正,不料卻將煙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場中趾高氣揚的企業家出了一連串的洋相,使記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覺中,記者原來的那種挑戰情緒完全消失了,甚至對對方產生了一種同情。這就是企業家想要得到的效果。整個過程,其實是企業家有意為之。當人們發現傑出的權威人物也有許多弱點時,過去對他抱有的恐懼感就會消失,而且由於同情心的驅使,還會對對方產生某種程度的親切感。
在與人的交往中,為了使別人對你放鬆警惕,產生親近之感,你可以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麵前暴露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這樣就會使他人在與你交往時鬆一口氣,不再與你為敵。
強者“示弱”,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弱者,雙方都能有所收獲。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強者甘心“示弱”,以弱者的姿態行事,自然會謙虛謹慎,別人也會願意接受,如此可令強者更強。弱者則能從中獲得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從而在心平氣和中自覺地向強者學習。
真正的強者,一般都會保持示弱求存的狀態,低調地處理自身的現實表現,卻不斷思考以獲得更高的理想。這種示弱的結果,反而是自身的不斷提高,方方麵麵獲得了環境的支持。主觀示弱,而客觀上實現了自身強者的地位。
坦然示弱,更容易被人們所接納,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好強出風頭的人總不如平和謙淡的人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和信任。很多時候,暴露自己的弱點比極力掩飾自己的弱點更可愛,也容易贏得他人的喜歡。
坦然示弱,能為我們贏得更多的朋友。卡耐基曾說:“如果你想贏得朋友,讓你的朋友感到比你優越吧!如果你想贏得敵人,就時時刻刻都讓你感覺到比你朋友優越多了吧!”其實,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掩飾弱點,實際上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學會聆聽和關注他人。適當示弱,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留給對方價值空間,自己也會因真實得到更多的支持。
做人應該善於示弱,也就是在自己明顯占有優勢的情況下,淡化自己的光芒,充分尊重別人。這樣的示弱並非自己真正弱小,而是一種主動把握生活的自信和從容。
溝通處方
如果處於強勢地位,但並不給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是給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覺,那麽你就會很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而這離不開你適時向他人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