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離間英美
1941年元旦的新年這一天,英國的利物浦港外人頭湧動,米字旗飄揚,這裏正在舉行慶賀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下水服役的慶祝儀式,在威爾士親王號身邊,他的姐妹艦,比他早一個月入役的喬治五治也停泊在附近。
這兩艘戰列艦都是在《阿姆斯特丹協定》簽定後不久完工的,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他們被有意安排在1940年年末的聖誕節這一天宣布服役加入“複興”中的皇家海軍。
兩艦的加入,總算結束了皇家海軍的缺少高速戰列艦的尷尬。威爾士親王號和喬治五世號雖然是姐艦妹,但兩艦的火炮卻完全不同。前者使用的是三座四聯裝十二門的十四英寸主炮,而後者安裝的是九門三聯裝的十六英巨炮,該炮炮管是根據《英美華盛頓條約》的協義,由美國幫助製的,和在建中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的主炮是同一款式。
按計劃,所有在建中餘下三艘喬治五式級戰列艦,都將使用這種十六英寸的火炮。至於首艦喬治五世號,則是其炮塔已先造好,為了節約成本,隻能安裝原有的十四英寸炮。
對於苦難的皇家海軍來說,過去的一整年裏,簡直就是災難性的一年。主力艦隊全滅的他們,一度淪落到世界第六的地位都很難保住的悲慘境地。即使是現在,靠著停戰前“暗算”法國海軍的功績,總算上升到了世界第五。
在停戰的《阿姆斯特丹協定》裏,對戰後英國海軍的軍備,沒有進行任何的限製
。盡管戰後經濟困難,但在歐洲和亞洲麵對著巨大的威脅的情況下,但現任的工黨政府。還是咬緊牙根準備將五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全部建成,而光輝級航母的餘下兩艘:不屈號和勝利號,也會加緊完工。除此之外,三艘鷹II級航母的建造預案,國會也正在討論中。
在即將過去的1940年的戰爭中,英國政府從陸地上到海洋全部遭遇了慘痛的失敗。戰後更背上了嚴重的戰爭外債。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外部的威脅性,並沒有沒有因為一紙停戰協議而降低,反而象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般,壓得整個英倫三島喘不過氣來。
當英國人在戰爭結束後都喘不過氣來的威脅,不是宿敵德國海軍的威脅性,而是來自赤化中的整個西歐。
在1940年十二月,占領西歐德國,突然開始了占領國比利時和法國占領區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晴天霹靂般的劇變。整動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甚至連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都感到了恐懼。
一個侵略成性,掠奪成德國並不可怕,這樣的德國再強,最後也將因為和全世界為敵,最終自己走上末路。
真正的可怕的,是赤化中的德國,和向周邊“輸出革命”的德國。尤其是在加入了“階級鬥爭”這個資本主義世界眼中的“邪說”之後,這樣的德國要比前者恐怖十倍。
對於歐洲來說。從拿破倫戰爭時期起,歐洲各國民族主義思想大覺醒的時期。從那之後,妄想通過侵略一國,占領一國,最終達到“同化”一國需要付出的代價,就開始直線上升。即使是歐洲最“成功”的二元次帝國。奧匈帝國,最終也落得個分崩離析的下場。
對於現在的德國來說,雖然他們占領了比利時、大半個法國,以及北歐的丹麥和挪威,如果妄想將這四國吞並占領。最後也不過是圖一時之快,最終也不過是落得舉世皆敵,自取滅亡的下場。雖然英國占敗了,但德國隻要還抱著占領西歐各國不放的想法,終於露出破綻,給英國卷土重來的機會——就好象拿破倫戰爭時的法國一般。
按“階級鬥爭”的理論來看,拿破倫戰爭時,如果拿破倫不稱帝,而是一生都以“革命領袖”自居,拿破倫法國雖然和整個歐洲為敵,但也隻是和整個歐洲皇室為敵,在歐洲的民間和知識份子階層心中,卻是不折不扣的革命者和英雄。在拿破倫稱帝前,連貝多芬都是他崇拜者為他寫了《英雄交響曲》。稱帝前的拿破倫,對外戰爭連戰連捷,卻是得到整個歐洲大多多數人認同的反抗暴君的革命者,身份“偉光正”。正是稱帝之後,讓他失去了“正義”的光環而褪色,從而種下了後來被歐洲圍攻滅亡的種子。
現在的德國,現在的希特勒,他正在比利時和法國所做的事,就象好法國大革命時期稱帝前的拿破倫一樣。正在比利時和法國搞的“社會主義改造”,極聰明地將自己的侵略行為披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
這種改造的過程中,最大獲利者法國和比利時的中下層平民。這些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平民,因為德國的“入侵”,反而成為了“侵略”的最大受益人。雖然仗著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思想,他們對德國人還抱有反感,但在“侵略”中拿到好處的他們,敵意已大大減弱。
在這過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兩國原有的資產階級和地主,和平協定簽定後,這兩國國內的資本家和地主大量地出逃,大多就近逃往荷蘭和英國。現在的西歐,麵對已露出“布爾什維克真麵目”的希特勒,甚至包括德國自身在內,整個西歐上層全都人心惶惶。
而一旦德國方麵真象他們宣傳的那般,按預定好的時間表撤軍,放棄了“侵略者”的身份後,兩國民間對德國的敵意更會減少到最低。而新成立的以兩國共產黨為首新政府,更會自動成為德國的天然盟友。更可怕的是,這種真正代表底層民眾利益的“共產黨政府”,他們的政權穩定性和軍隊的士氣戰鬥力,遠不是那種扶持起來的傀儡政府所能相比的。
傳統的“侵略方式”,侵略國滅亡一國後,扶持當地上層中的舊勢力。然後以武力為依憑,建立傀儡政府,然後實行從上到下的一條線的剝削壓榨手段:侵略軍吸傀儡政府的血,傀儡政府吸中下層民眾的血,一級級層次分明地吸血式壓榨。
這樣的侵略掠奪方式,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反抗軍由此得到了苦難最多的底層民眾發自內心的支持。
而希特勒在西歐玩的這一套,給自己披上了“偉光正”外衣,對西歐的戰爭行為,已不能說是侵略,而是“革命輸出”了。他不指望在這過程中比、法兩國的平民會感激自己,卻可以將他們的反抗情緒降至最低。在這過程中,倒黴的是當比、法兩國有錢的有產階級,又以資本家損失最為慘重,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卻是最大的受益者。即使當地有反抗勢力存在,卻也會因為失去了群眾基礎,而隻能小打小鬧。這一套在德國吞並捷克斯洛伐時,就曾牛刀小試過,效果很不錯。
法國戰役結束後,德國通過掠奪當比法兩國倉庫裏的戰略物資貯備,已經狠狠地大賺了一票,獲利早已超過了戰爭的軍費支出。至於未來的戰爭紅利。完全可以通過建立以德國為主導的“歐盟組織”之類的更隱蔽的手法進行。用林漢的話來說,老式的殖民主義。已經完全不適應民族主義思想覺醒的歐洲了,該用新殖民主義的想法來解決問題了。
“一個幽靈,在歐洲的上空徘徊,現在,他已不再徘徊,而是正式降臨到了舊大陸的頭上了!”
利物浦港附近的一家酒館裏。英國最失意地兩個人,正在三樓的一個包間裏,遙望港內停靠的兩艘戰列艦,遠遠地看著其下水服役的儀式。
這兩個人現在英國,都有著很難聽的外號:英奸。
他們是英國前首相。張伯倫和丘吉爾。前者在包間裏猛地酗酒,而後者則同樣猛烈地抽著雪茄煙。因為戰爭戰敗而下台,更被本國民眾拋棄和詛咒,兩人的精神都已經垮了。這兩個英國最失意的人,因為同病相憐,而又抱團取暖般地聚在了一起。
說出上麵那句話的人,是前首相丘吉爾。
張伯倫愁容不展地道:“阿道夫,這個隱藏的布爾什維克,他又下了一步好棋。”
丘吉爾冷哼道:“法蘭西帝國,被他一分為二了,真是好手段!”
雖然下台了,但是兩人從前的關係還在,通過那些關係,他們很清楚現在正在法國北部發生的事。法國共產黨靠著德國人的刺刀和中下層平民的支持,正逐步地接收著法國北部的勢力,逐步地建立自己的政權,在這過程中,也有蘇聯人的影子正在出沒。
張伯倫冷哼道:他就不怕維希法國的人趁機賴帳嗎?”
丘吉爾冷笑道: “貝當那夥人,如果有這個勇氣,就不會這麽早就投降了。再說了,比起那點戰爭賠款,將法國一分為二,在法國重新統一之前,德國人都不必擔心西線的壓力了。”
張伯倫歎道:“德國國內的容克們,現在他們對希特勒的忍耐性,也快到極限了吧?”
丘吉爾道:“第五處的人給我透露過一些情報,那邊這一個月來正我們秘密聯係,想要尋求支持,但說實話,我並不看好那幫容克野蠻人。”
十月份戰爭結束之後,德國迅速地“變臉”,大踏步“左轉”向左走,已經在德國高層引發了不小的恐慌情緒。但是,今天的希特勒在德國的聲望如日中天,他隻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把德國從受人欺淩的歐洲弱雞,變成了人見人懼的歐洲霸主,更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敗打垮了世敵英法兩國,而在這過程中,德國全國戰死的軍人還不足兩萬人。
如此豐功偉績,在德意誌這個民族誕生至今,根本就沒有一個領導能夠做到,就連建立了小德意誌帝國的卑斯麥和威廉一世和如今的“大德意”帝國相比,也要黯然失色。
“希特勒,象太陽.......”
德國裝甲戰大師古德安曾如此評價此時的希特勒(此為史實),到目前為止希特勒在德國民眾的心中,已象聖人聖徒一般,不容褻瀆。目前德國國內的那些容克勢力。在看到德國赤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後,雖然已經警覺起來,想要反對希特勒,但是丘吉爾根本不看好他們。
今天的希特勒,他在德國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這些人真的造反做亂。隻要他一個聲音發出去,恐怕這些容克們的警衛就首先反水造反了。他們唯一可能成功的手段隻有暗殺一途。
但是從德國傳來的情報看,希特勒是個極謹慎小心的人。他的親衛隊完全是由最忠誠於元首的“黨衛軍”挑選的精英,而為了防止被人刺殺,這幾個月來希特勒在歐洲行動時,甚至連飛機也不乘而隻坐火車。而從德國傳來的情報,如今負責德國的首都守衛的軍隊,已全部換成了黨衛軍。
張伯倫對丘吉爾道:“未來的半年裏,不光是西歐。德國內部也會有一場風暴!”
丘吉爾道:“希望這場風暴,能刮得更大一些,這樣帝國才會有一線生機。”
兩人政治生命在下台那一刻,基本就已經死亡,丘吉爾和張伯倫現在能做的,也隻是坐在這兒,唱唱酒,抽抽雪茄。然後籲長歎短地嘴炮一番。
意識到德國內部將會有一場很大的動亂,這是現在工黨聯合政府在上台後。繼續加緊軍備的原因之一。在工黨領導艾德禮的如意算盤裏,和德國簽定和平協議,也是為了喘口氣,加緊軍備,恢複海軍實力,以便能應付下一場戰爭的危機。
和德國的戰爭雖然結束。但現在的英國的國際戰略形勢,非常地不妙。
戰爭結束後,德國海軍依舊占據著法羅群島不肯離開,並且不斷地加強這兒的防衛力,最近更在這兒建造潛艇洞庫。和法羅群島相臨的冰島。也在戰爭末期被德國海陸兩軍占領,德國人現在也正在這裏修建海軍基地。這兩處基地的建立,讓背靠大西洋的英國如芒在背,難受異常。一旦戰爭再起,從這兩地出發的德國破交艦隊,可以更輕鬆地封鎖英國的大西洋航運。
歐洲的戰略形勢危險重重是一回事,亞洲方麵同樣不容樂觀。而來亞洲遭受的威脅,不光是來自中蘇這兩個敵人,也不是“請神容易送神難”,賴在馬來半島不走的日本人,反而是從前“拉偏架”的“盟友”美國人。
戰爭結束後,英國損失慘重,急需從殖民地“吸血”恢複元氣。而結束了戰時狀態英國,同樣也要調整國內工業的生產結構。而當國內產生產恢複正常狀態後,大量工業產品的市場銷路,就大成問題。
根據《英美華盛頓協議》,英國被迫將本土和所有殖民地市場向美國人開放。利用英德大戰的這一年來,美國商品已趁機大量地占領了殖民地市場。“英奸丘吉爾”在華盛頓簽訂的《英美華盛頓條約》,現在成為擋在英國複興麵前最大的障礙。
目前剛剛停戰,英國國內生產還未進行完全地“轉型”,這矛盾暫時還不嚴重,但再過幾個月,隨著“和平”的持續,這個矛盾將不斷地激化。《阿姆斯特丹停戰協議》
裏,德國人並沒有要求英國人開放殖民地市場——他們也不需要開放,因為來自正在工業化中的中國的巨大需求,其消費德國工業品能力遠在殖民地印度之上。
未來的日子裏,英國在國際上麵臨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和德國的矛盾,反而變成是和“準盟友”美國的矛盾了。
英國要想複興,就必須撕毀《英美華盛頓條約》,但撕毀條約造成的後果,也不是現在的英國所能承受的。所以英國在停戰之後,海軍建設卻一步都未停,未嚐沒有防備美國人的心思,而在聖誕節前昔,一批來自日本的特使對英國進行了“友好”的訪問,雙方私下裏秘密談判的內容,就包括了英日在太平洋西岸“抱團取暖”,排斥美國勢力滲透的話題。
更令英國政府感到擔憂的是,在1940年的最後一個月,美國的媒體裏突然傳出一個聲音,有經濟學家在報上撰稿,聲稱要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新秩序。這篇文章一經提出,就在美國國內引發轟動和共鳴。文章裏列出了一數的數據。全是過去一年裏各國的公布的國民工業生產總值的數據以及各國間當年的出口貿易額。然後該文作指著美國那一欄,那個已占據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百分四十五的數據問讀者: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已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比英法德三家加起來都多,憑什麽不能讓“美元”成為國際金融新秩序的中心!
文章的作者,除了列出一堆的經濟數據外。還在列出了美國海軍和世界各國海軍的實力比,以及未來數年內美國海軍的實力增長表。稍有點腦子的人,隻要一眼這些各方麵數據對比表,很容易就會產生一個念頭:美利堅合眾國老已是不折不扣地第一。
篇末,文章的作者公然高呼:在1941年新年的鍾聲敲響之時,全體的美利合眾國的公民,都該按著胸口自信無比地宣稱:一個由美利堅合眾國主導世界的時代,已經降臨了。
此文一出,在美國國內引發無數的共鳴聲。而後象滾雪球一般地在美國國內越滾越大。
比起強迫英國開放殖民市場,這份狂妄無比的聲音更讓英國政府感到恐懼。
在過去的一年戰爭中,英國政府向日本訂購了整整二十艘驅逐艦,然而戰爭期間,這批新訂的驅逐艦有十艘完工,卻一艘都沒有交付給英國。直到戰爭結束後,日本人才不甘不願地交付了十艘,至於餘下的十艘。已接近完工,由於戰爭提前結束。而戰時日本人的要價實在太高,一艘的價格幾乎可以造兩艘半以上,英國人自己細細盤算之後,發現餘款的價格足夠自己再建同類型的新艦,索性也中止了交易。雙方在為預付款的問題上扯皮不清。狠宰了英國人一刀的日本人,自然是吃下去的預付款都不想吐出來。而已經窮了的英國人,則絞盡腦汁地想要日本人再吐出一點,此番日本外交團訪英,雙方也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勾通”。
已經下台的張伯倫和丘吉爾所不知道的是,此時在英國的白金漢宮。日本方麵和英國新任首相艾德禮,還就加裏曼丹島的日本移民問題,進行了“細致地討論”。
現在在英國上層裏,有一個論調是被經常在討論的,那就是“西太平洋”勢力再平衡的話題。
中蘇德英四國停戰後,美國海軍一家獨大。從一九三五年至今,美國海軍除了新增兩艘北卡羅納級戰列艦外,在明年上半年,還將有兩艘南達柯他級戰列艦服役,除此之外,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正要擺上船台。而在威爾基競選總統成功後,他更在公開宣稱將延續仙人掌加納的造建計劃,在一九四一再新增四條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建造方案。
當英日德三國還“小氣”地兩三條兩三條地“數著”建造大型戰艦的時候,牛氣哄哄的美國人,卻已同時將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以“艦隊”的規模擺上了船台。
麵對咄咄逼人的美國海軍,實力大損的英國人在太平洋根本無力抗拒,而有“艦靈”加持的日本海軍,雖然有自信心對美國海軍戰而勝之,創造一個類似德國海軍的奇跡,但在李華梅的影響下,日本人在開戰前,也非常地想拉英國人下水聯手對抗美國。
而出於自身的需要,以及為將來撕毀“喪權辱國”的《英美華盛頓協議》的需要,因為歐洲戰爭而元氣大傷的英國人,也需要日本人為他們打氣。
1940年時,加裏曼丹島大部分都屬於荷蘭的殖民地,英國人則占據了南部的一小塊。林漢盯上了這裏,日本人同樣也盯上了這裏。由於英荷之間的相關的條約,日本人想在這兒動手,就不能不考慮英國人的看法。
此番日本代表團訪英,關於東南亞問題,要談的內容極多。其中就包括了馬來半島日本駐軍的去留問題,日本方麵給英國人提出的要求是:日本人以從馬來半島全麵撤出為代價,換取英國人在加裏曼丹島“中立”的態度。
很顯然,在英國人無力掌控亞洲之後,忍不住的日本人,盯上了荷蘭人在亞洲最後的殖民地。換成從前,日本人想把手伸進東南亞,英國政府一定會毫不客氣地一巴掌將他們抽回去,但現在極度衰弱中的英國人,在四麵皆敵的情況下,卻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而以英國政治家的戰略頭腦,他們也很明白,美國人現在東南亞視為自己的禁臠,日本人在這一帶手伸得太長,隻會令美日在這兒的矛盾更加地激化。
現在的大英帝國需要時間恢複元氣,如何在東南亞利用美日矛盾“攪屎”為自己恢複元氣爭取時間,對於玩了幾百年平衡政策的英國政治家們來說並不是難事。
那篇鼓吹美利堅合眾國天下第一的文章,當然是林漢和漢娜安排的槍手寫的,然後刊登在美國報紙上。事後滾雪球般地越滾越大,有小部分是他們暗中煸風點火的效果,更多的卻是美國人自己被“點醒”後,自信心膨脹的大爆發。
這是林漢和漢娜精心策劃的對美國的“捧殺”行動。
能夠在1940年逼和英國人,是林漢和漢娜這兩個曆史粉碎者在這個時空最大的驚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停戰時間點”。
1941年新年時的美國,還隻是處於軍力大爆發的前夜,還沒有真正地成長為曆史上1945年後,那個在三年內造出一百多條航母(包括護航航母),上千條驅逐艦,擁有幾十萬架飛機戰爭巨無霸,還沒有向全世界秀肌肉,顯示出其令人絕望的戰爭潛力。
美國這頭巨獸,此時臉上還蒙著一層麵紗,全世界都還沒有感受到他可怕的獠牙。
而1941年新年時的英國,還沒有象曆史上的1945年那般,經過幾年的戰爭,被耗光家底,耗盡精力,對美利堅合國的“強推”,還有著一定反抗能力。
同樣在這個時間點,美國的另一個敵人,日本還存在著,太平洋西海岸的日本海軍,依然現在的美國最頭痛的敵人。
美國人還沒有到令人絕望的強大,還有能反抗他的對手:德國,蘇聯,日本人,甚至還有英國。英國人還看得到可能下圈套用計謀坑死美國人的希望。
所以林漢和漢娜開始了捧殺美國的行動,讚美美國強大,反複地吹棒美國如何地強大,讓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對自己信心爆棚,產生充當世界霸主的想法,借此放大英美之間本就不小的矛盾。
由於新版的讚漲價了,為了給大家省錢,以後我一天隻更一章,但隻要更新,都會是五千字以上的大章。不過舊版起點的點讚好象還沒有漲價,手機給讚也沒有漲(未完待續。。)
PS:??由於新版的讚漲價了,為了給大家省錢,以後我一天隻更一章,但隻要更新,都會是五千字以上的大章。不過舊版起點的點讚好象還沒有漲價,手機給讚也沒有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