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都希望自己能夠體體麵麵地活著、麵對世界。雖然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尊重被排在較高的層次,然而,每個人切切實實地都希望在保證生存所需之餘,同時擁有尊嚴和體麵。那麽,你在渴求得到尊重的同時,是否首先給予他人尊重了呢?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很矛盾的現象,即有些人雖然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不能主動給予他人應有的尊重。如此一來,生活豈不是陷入了可笑的不平衡之中了嗎?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唯有保持這種平衡,我們才能更從容地麵對人群,實現最本真的自我,找到最純粹的幸福。

說起來,尊重隻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然而,這兩個字卻蘊含著深厚的情誼。無論地位是高貴還是卑賤,唯有尊重,能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感受到切實的平等。

很多細心的人會發現,對於生活中那些自暴自棄的人,批評和指責往往使他們更加沉淪。然而,如果你能夠給予他足夠的尊重,給予他自主的權利,那麽,他反而會宛如新生,努力地生活。這也是尊重的力量。既然尊重的力量如此神奇,既然每個人都想得到尊重,那麽,你完全可以先給予別人尊重,然後再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人的尊重。正如古人所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的道理,自所欲,也應該先施於人。當你給予別人應有的尊重,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他人自然也會以同樣的尊重回饋於你。尊重體現在哪裏呢?尊重體現在你的笑容,你的態度,也體現在你的言辭之間。一個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從來不會毫無緣由地對人大喊大叫,也不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而頤指氣使。當你學會溫言細語,當你學會耐心地勸說和講解,你就懂得了什麽叫作尊重。

夏日的某一天,丁某開車帶著妻子和小姨子去郊外遊玩。然而,在快到達目的地時,他因為拐彎時不注意,剮蹭到一名騎電動車的老鄉。停車下來檢查時,與丁某同行的小姨子態度非常惡劣,不但沒有首先查看老鄉的傷勢,反倒反咬一口,指責老鄉不長眼睛。這樣的態度和言辭,讓圍觀的人們都群起而攻之,甚至自發組織起來圍困住丁某一行,阻止他們離開。

後來,警察趕到現場,了解了事情發生的原委。毫無疑問,丁某負全部責任。這時,聞訊趕來的老鄉家人,看到丁某的小姨子出言不遜,開始與之爭吵起來。因為氣氛非常緊張,鬥毆一觸即發;考慮到丁某一行三人勢單力薄,警察不得不先下手為強,把當事雙方請進了派出所。等到雙方冷靜下來後,警察展開說服教育。這時,老鄉說:“本來,我並沒有想把動靜搞得這麽大。但是,車上的女子一下車就出言不遜,還非得逼我承認是我的責任。我當然‘不蒸饅頭爭口氣’,隻得請出你們來主持公道。原本,我這點兒小傷去醫院拍個片子就可以了,但是,她既然蠻不講理,我就要為自己爭取權利。我要求他們帶我去醫院檢查,還要負擔我的誤工費等等。”後來,在警察的協商下,丁某小姨子鄭重其事地給老鄉賠禮道歉,賠償了檢查費用,得以脫身。

原本是一次非常快樂的出行,小的剮蹭也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卻因為丁某小姨子的出言不遜,導致這件意外事故愈演愈烈,如果不是警察及時趕到,丁某一行說不定會被憤怒的老鄉們教訓一頓。畢竟,不管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都應該講道理,應該以誠為本。

生活中,沒有誰比誰更高貴,在尊嚴麵前,人人平等。世界這麽大,人們就像是各不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和習慣。當人群中發生摩擦和碰撞時,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口不擇言。要知道,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即使想收回,也有心無力。既然如此,為何不在話脫口而出之前,認真地想一想哪些話是該說的,哪些話是不該說的。隻有管好自己的嘴巴,說出讓人聽起來入耳的話,事情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