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節)
執教者:重慶市鳳鳴山中學 黃安東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觀看一則關於西湖風景區發放免費饅頭的視頻。
大景區裏的小感動,溫暖遊客,也從細節上彰顯人文精神。那麽,什麽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西方是如何起源、發展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必修三專題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我們先來追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1課——蒙昧中的覺醒。(解讀課題)
【設計思路】情景導入,作用有三:1.以新聞事件導入,貼近現代生活。2.由免費饅頭引出“人文精神”這一重要曆史概念,便於行課。3.“西湖景區”是貫穿本課的線索話題,與後麵合作探究中西先哲思想相呼應。
二、解讀課標
師:奔著這3個學習目標,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
【設計思路】教師整合教材,將課標要求轉化成具體的學習目標;注意行為動詞等關鍵詞有的放矢。
三、學習過程
(一)情境自學(初識“人”)
自學方法及其要求:
1.瀏覽課本第100~101頁,獨立完成導學單第一部分“自主學習”內容。
2.小組內統一答案。
3.準備展示。
【設計思路】本課為世界古代思想史部分,理論性極強,對中學生來說顯得生澀難懂;人民版教材對知識的表述條理性不強,學生自學起來也存在困難。因此,教師先將教材內容有機整合,使知識更具邏輯性,再讓學生通過自學及小組內統一意見,強化對本課主要知識的認識,從而提高自學效率。另外,導學案上列出本課兩個重要曆史概念“智者”、“智者運動”的含義,供學生自學。
師:(過渡語)通過自學,我們初步認識了古希臘的兩位重量級先哲。剛才的展示表明大家自學都很用心,現在,放鬆一下,咱們把2500多年前的希臘先哲們請到中國,時空穿越,到西湖遊玩,賞賞美景。(PPT展示西湖美景)這是西湖著名的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這幅景呢?(西湖塗鴉,景區亂塗亂畫的圖片)當西方先哲們看到華夏子孫後代們都好這口兒,他們又會怎麽看呢?請同學們根據PPT上的要求,分組對話希臘先哲。
學生根據要求,小組合作探究之後,以小組為單位上台展示。
(二)合作互學(再識“人”)
西湖塗鴉——【對話希臘先哲】
分組活動:
1—3小組對話智者;4—6小組對話蘇格拉底;7—9歸納總結,完善表格內的內容。
要求:
1.提煉導學単上所給史料觀點,並談談你對觀點的理解。
2.選取任意一觀點,模擬先哲對西湖塗鴉的看法。(假如你是……你如何看待西湖塗鴉?)
【對話智者】
材料1:關於諸神,我不知道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的不存在。——普羅塔戈拉寫在《論神》開頭的話。
材料2:(普羅塔戈拉的著名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臘羅馬哲學》
(學生上台展示,另一個小組進行評價,進行質疑。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評價語言,並鼓勵發表不同意見。)
【設計思路】關於智者,高中生隻要掌握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即可。對此觀點的理解沒有難度,但要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提出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意義。因此,設計以上質問,全麵評價“人是萬物的尺度”。
過渡——智者的那些局限性,引起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的不滿。
【對話蘇格拉底】
材料1:蘇格拉底認為,人的道德行為來源於知識,以知識為基礎。因此,應該把道德放在首位。一個有知識的人,懂得什麽是善,他決不會從惡。相反,一個缺乏知識的人,不可能懂得善的含義,他就不可能為善——葉孟理《歐洲文明的源頭》
材料2:(蘇格拉底認為)“那些認識自己的人知道什麽事對自己合適,能夠分辨自己能夠做什麽和不能做什麽。”——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
(小組上台展示,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積極評價,並鼓勵其他小組質疑。)
【設計思路】蘇格拉底的觀點是本課的重點,同時又是難點。關於道德和關於理性的觀點突出表現為兩句話:“美德即知識”和“認識你自己”。如何讓學生準確理解這兩句話的內涵,成為突破難點的關鍵。所以我借用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通過三問三答逐步讓學生理解蘇格拉底這兩個主張的本意,避免了籠統提問造成學生的不知所措。整個第二部分的設計意圖有三:1.呼應新課導入,以西湖景區為本課線索;設置情景,在情景下學生學以致用。2.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的觀點是本課重點+難點。通過設置有趣情景,輔以相應史料分析先哲的觀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合作中完成本課重點內容,同時突破難點。
(過渡語)——我們接下來看看其他三組歸納總結的情況。(7—9組任意一小組上台展示,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積極評價,並鼓勵其他小組質疑。)
(過渡語)——7、8、9三組同學總結歸納得相當好。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一起合作探究下一問題:
(三)展示激學(探究“人”)
探究: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的主張有何異同?結合普羅塔戈拉和蘇格拉底主要的哲學觀點,歸納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展示,教師點撥指正。)
同:肯定了人的價值,否認絕對權威。
異:①智者學派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忽視道德,追求功利。對人的認識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②蘇格拉底則強調道德哲學,他認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是追求正義和真理。人是具有普遍理性思維的人(內在的理性認識階段)。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強調人的價值、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師:(過渡語)在提倡人文精神的今天,作為高中生的你們敢於表現自我、重視自己的價值,這無可厚非,但在有些時候,你有沒有太過重視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完全忽略別人感受的行為呢?請舉例說明。
(四)提升領學(學做人)
(學生從自身生活出發,列舉表現自我的例子,暢所欲言。教師正確引導。)
(學生列舉表現自我的例子,比如食堂吃飯插隊;上下學路上三五個同學並肩行走,把要急於趕路的人擋住了去路;乘電梯或公共汽車時,還沒有等裏麵的人出來就進去,把要出去的人塞在裏麵;發型、穿著、裝飾品等特殊舉動。)
師:同學們敢於追求自我、敢於表現自我,這一點很好。但要想成為一名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九零”後,就不僅要追求獨立個人的“自我”,還要追求融入社會的“自我”。在為人處事中,在重視“自我”的時候,也要兼顧別人的看法,不要讓“自我”變成“自私”。
四、課堂小結
師:至此,本節課的內容就告一段落。我們一起把今天學習的內容總結一下:
一個主旨——人文精神的起源。
兩個人物——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
人文精神三大主要內涵——強調人的價值、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在曆史長河中,人文精神還在發展。繼古希臘之後,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又是如何一步步充實人文精神的呢?精彩還將繼續,敬請期待!
【設計思路】總結本課知識,讓學生在宏觀層麵上把握本節課的內容;同時道出人文精神的發展脈絡,為下節課做鋪墊。
最後從解讀漢字“人”的書寫結構中結束本課。
“人”字上邊合並,底下分叉。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人生之路有許多岔道。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敗;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我們理當小心謹慎,好好把握。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長處,一捺是短處。它告訴我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不斷取長補短,完善自我。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學識。它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人,應是“真善美”和“才學識”的完美統一。
“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撐,相互扶持。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應互幫互助。我助人,人助我,多一些善心,多一些愛心,讓世界充滿愛,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下課!
【設計思路】讓學生在音樂和朗誦中感悟人文精神,運用人文智慧思考當今社會問題,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情感的升華。
【教學設計評析】
學本教學行動是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所進行的一種教學改革。所謂“學本”,其核心內涵有二:一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本,二是以學生充分發展為本。本節課圍繞“學本”體現出兩大特點:
一、內容設計自然融合“學本”
《蒙昧中的覺醒》闡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精神是西方思想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產生的重要基石,對人類近現代曆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部分內容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體現曆史教學的社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但這部分內容本身理論性強,概念不易界定,加之原有教材沒有涉及,教師非常生疏,為了真正實現曆史教學價值觀,執教者提供新情境、設置新問題,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實現了內容上的“學本化”,如導入時“請同學們觀看一則關於西湖風景區發放免費饅頭的視頻”、“大景區裏的小感動,溫暖遊客”,進而自然引出了人文精神的概念。在本課結束時,執教者對“人”字進行獨特而充滿魅力的解剖,對字形賦予特殊的含義,將字形與做人,字形與真善美結合起來,寓教於樂,啟迪人心,發人深省。
二、教學形式鮮明體現“學本”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情境自學——雛鳳清聲(初識“人”);
第二部分:合作互學——群鳳和鳴(再識“人”);
第三部分:展示激學——鳳舉鸞翔(探究“人”);
第四部分:提升領學——鳳翔九天(學做人)。
這個教學流程既與區域學本教學的核心要義和“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基本模式上下貫通,又與學校“群鳳和鳴鑄魂育人”的辦學理念和“四環兩型魅力課堂”一脈相承,同時彰顯了曆史學科特有的育人價值。整堂課以學生的自學、互學、展學為明線,以初識人、再識人、探究人、學做人為暗線,明暗相交,環環相扣,相得益彰。學生在新情景下自學,學得紮實有趣;學生在新問題下互學,學得熱烈深入;學生在多視角下展學,展得百花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