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蓄水池,澆灌改革田。問題是項目設計的原點、難點是創新的起點。開發“導學資源庫”與“數字化資源庫”,這是沙坪壩區“卓越課堂”建設的一大亮點。其中,整合全區200多名市區骨幹教師自主研發“城域網應用建設”,構建“一館+四庫”資源建設,促進了“學本式卓越課堂”在“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和持續發展。

要統一性,也要個性。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卓越課堂模式群,提升課堂教學互動效果。沙坪壩區構建“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基本模式,解決了改革初期標準化的問題,又鼓勵並有效促進各學校開發與其現實情況相適宜的亞模式群,體現了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工作原則。

規範加特色,評價拉動質量提升。評價對課堂教學改革具有導向規範作用,曆來是課改的難點。沙坪壩區直麵這一瓶頸,研製出了“通用標準+學科標準”。這種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的係統評價標準,在全國算是一種創新。在製定了指導標準後,沙坪壩區開展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專題培訓活動,實施了評價標準的學科化探索和校本化實踐。這些舉措不但有效地推動了評價指標的應用、調整和完善,也為教師的行動提供了標準要求,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