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由單城一路向東,直奔孔縣而去。

關得回頭看了一眼坐在後座微眯雙眼的古風,笑了笑:“古總,孔縣不過是一個平原小縣,有什麽重要人物值得你親自下去一趟?”

孔縣在單城東麵80公裏處,是單城最東的一個縣,麵積很小,人口很少,又因為地處兩省的交界處,沒什麽工業基礎,是一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名不見經傳的小縣。

“孔縣是平原小縣,但孔縣有一座平丘山,平丘山上有一處潭水,叫平丘潭……”古風睜開了眼睛,望向了窗外的風景。其實窗外除了農田和樹木之外,沒有可以入眼的風景。

廣袤的中部平原地區,地處溫帶,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以農業為主,沒有工業汙染,平原地區的百姓性格溫和,安居樂業,說是知足常樂是讚揚,說是不思進取就是貶低了。古風心中暗暗感歎,平原地區和奶奶說的一樣,幾十年了,還是沒什麽變化。也不知道孔縣有什麽吸引老人家的地方,讓老人家寧肯在縣城隱姓埋名度日,也不肯回京享福。

算一算,老人家也該是百歲高齡了,如何還健在,該是怎樣的鶴發童顏?古風突然間對老人家愈加興趣濃厚了。

“我倒聽說過平丘山,不過是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古風擺擺手:“關得,你應該沒有讀過《山海經》了,《山海經》上記載的名山大川,很多到今天已經不可考,而平丘山是《山海經》上記載的至今幸存的少數山川之一。是,平丘山是小山,但這麽小的一座山頭卻被《山海經》收錄在內,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地方?所以不要看小縣小山小地方,往往小地方沉寂多少年後,幾百年的氣運匯聚在一個身上,就會突然出現一個厲害人物。”

“老人家究竟是什麽人?”關得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一路上,古風一直不肯談及老人家的姓名和過往,隻說奶奶再三交待,務必要找到老人家的下落。

“老人家是什麽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人家是不是還在人世。就算還在人世,是不是還在孔縣也不好說。算算年齡,老人家如果還在,該是百歲以上高齡了。”

“啊?”關得吃驚不小,“在惠金朝麵前,你不說老人家才50多歲?”

“我就是故意這麽一說,攪亂視線,不想讓下麵的人去打擾老人家的清靜。”

“又是從哪裏得到消息說是老人家在孔縣?”

“是現任中央首長的一位高參忽然想起了老人家,想起當年的事情,泣不成聲吃不下飯,就驚動了奶奶,奶奶四方打聽,隱約有消息說老人家曾經在孔縣出現過,就讓我下來,說是一定要找到老人家。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古風搖頭歎息,“老一輩人之間感情,不是我們現在能理解的深厚和久遠。不過雖然我理解不了老一輩人的感情,但我對老人家十分尊敬,小的時候,經常聽奶奶說起老人家的故事,令人向往。老人家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比當年人稱為官神的夏總書記還要富有傳奇色彩。”

關得吃驚不小,夏總書記和古風的關係,傳聞不少,有關古風是夏總書記後人的說法,他也聽過一些,但不敢盡信。不過古風對夏總書記的敬仰卻是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從來不允許別人對夏總書記有輕視之意。其實就連他對夏總書記也是仰之彌高,不止是他,無數人對夏總書記都是高山仰止。

第一次聽古風盛讚一人並且拿夏總書記類比,關得震驚之餘,就更對傳說中的老人家向往不已了。

夏總書記現在已經退下,頤養天年,早已不問世事,誰想見他一麵,比登天還難。退下之後,夏總書記就深居簡出,幾乎不再拋頭露麵,就連他曆任之上提拔的親信想向老首長問安,也是不行。

誰也不理解夏總書記到底在做什麽?外界的傳說很多,有人說夏總書記在著書立說,有人說夏總書記一心向佛,也有人說夏總書記在研究曆史,關得不敢胡亂猜測,趁和古風單獨下來的機會,又見古風心情不錯,談興挺高,就大著膽子問了一句:“夏總書記現在鑽研佛學?”

“佛學?”古風一時訝然,愣了一愣又笑了,“夏總書記從來沒有中斷過對佛學的研究,當然,不僅僅是研究,而且還深信。高層中,信佛的不在少數,不過都不會對外宣揚罷了。知道夏總書記為什麽一向器重燕市?倒不是因為他起步於燕市,而是燕市市北常山縣有一座名寺,當年的主持大和尚曾經是夏總書記前幾任一名高層的皈依師。燕市市南趙州縣也有一座名寺,寺內高僧大德眾多,出家僧有不少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燕市正是因為位於兩大名寺之間,所以平和從容,百姓安居樂業。”

“夏總書記信佛多年,以前在位時不便傳揚,現在退下了,外界知道了也沒什麽。記得我小的時候夏總書記就告誡我,人的一生總有一些信仰才行,沒有信仰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信仰,隻追求金錢、物質和享受,必定崩潰。無數曆史事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希望用一百年時間來修複從五四以來到文革為頂峰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縱觀幾千年的中華曆史,凡是佛學鼎盛時期,就是盛世。”

“這麽說,夏總書記現在是一心向佛了?”關得總算聽出了一絲味道兒,從夏總書記信佛到信仰危機,再到古風親自出麵尋找流落民間的奇人,其中,必定有關聯之處。

“建國初期,有人為開國領袖批了幾個數字,領袖將信將疑,但百無禁忌的性格讓他無視一切,等到將死的時候回想一生,驀然而驚,幾個數字,曆曆在目,才知道他一生批判的所謂的封建主義的糟粕,很多其實是精華。世間不犯錯誤的人是聖人,而不是偉人,任何偉人在偉大之處,必有自身無法正視的缺點。十年浩劫,扼殺了多少天才人物,毀掉了多少民族的文化財富,也改變了多少奇人異士的命運。”

關得心中一緊,心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了,古風到孔縣要找的老人家,多半是奇人異士!

“建國之前,在定都的問題上,開國領袖谘詢了許多專家,專家中,有曆史專家,也有建築專家,這裏的建築專家,其實就是半個風水專家,在古代,建築和風水不分家。最終確定定都在京城,在很大程度上是聽取了一位老人家所說的京城王氣正盛的意見,也是吸取了蔣家王朝的經驗教訓,古人說,金陵王氣黯然收,蔣家偏偏不信,非要定都南京,結果慘敗。”

關得連連點頭,雖然現在談論蔣家的失敗有事後諸葛的無趣,但曆史就是留給後人認真精讀然後吸取經驗教訓的,否則,記錄曆史又有何用?

“其實開國之初,基本上每位首長身後都會有一個高參,一個從來不會有官方記載但卻真實存在的高參。其中有一個在開國元勳身後的姓容的高參,在一次聚會時提到了官運的說法,說是人有時運,天有天運,官有官運,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肯定。運氣一說,雖然看似虛無飄渺,又或者被歸結於封建迷信,卻又真實存在,並且時刻影響個人的前程。運氣一到,任何事情都會順順利利。相反,就會諸事不順。隻要是真正讀過曆史的人都知道,在每一次的關鍵戰役中,都會出現出人意料的轉折,勝利的一方就好像猶如神助一樣,這就是時運。朱棣在奪取明朝天下時,幾次不可思議的死裏逃生。明朝滅亡時,京城的十幾萬兵士一夜之間得了傳染病,失去了戰鬥力……”

古風一談起曆史就滔滔不絕,他名叫古風,言談舉止確實也有古人之風,也是關得仰視古同的一個原因所在。

“容高參既然提到了官運,各位聚在一起就紛紛討論各自首長的官運,最後高參喝醉了,說了一句讓在座眾人都大吃一驚的話——各位,趁早收拾鋪蓋回家種地吧,走得早了,還有命在,走得晚了,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我們在座的服務的各位首長的官運,到頭了。”

“結果當然是誰也不信,以為他說的是醉話,各人服務的首長,都正是如日中天,而且還是開國元勳,怎麽可能官運到頭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結果事後不久,容高參不辭而別,離開了京城,從此下落不明。別人還在嘲笑容高參杯弓蛇影,自己嚇唬自己,誰知就在容高參走後不久,一場席卷整個神州的浩劫開始了……世人都隻看到了十年浩劫表麵上帶來的破壞,卻不知道在浩劫的背後,有多少首長背後的高參死於非命,從此,萬馬齊喑,人才凋零。”

容高參?關得明白了,古風此來孔縣,是為了容高參……

“哦,孔縣到了。”古風的目光透過車窗玻璃望向了窗外,窗外是一個沒有特色平淡無奇的平原縣城,如果不是路邊的“孔縣歡迎您”的路牌,說是別的什麽縣也並無不可。

古風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我預感我們的孔縣之行不會太順利,而且,說不定還有許多故事要發生。”

古風說對了,孔縣之行確實有許多故事發生,而且,還是一個曲折、離奇並且漫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