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七章 促內引外
在城區發展的思路中,李向東始終堅持他的觀點,分兩步走,一是挖掘現有企業潛力擴大再投入,一是招商引資引進新企業來市縣落戶。那就是促內引外。
本來,挖掘老板光那家房地產企業的潛力,是促內的重要一環,但李向東不能接受城區向城西發展的條件,就不得不舍棄這個初定想法,重新調整思路。他把重點轉移到工廠企業,把單一的突破改變成遍地開花。畢竟工廠企業的發展不同於房產地企業,更講究更講究循序漸進,不可能盲目的一日千裏。
那天,鍾市長來找李向東,也跟他談了向西發展的問題。這讓他意識到朱老板已向鍾市長下手了。
李向東試探性地問:“你認為這可能嗎?”
鍾市長說:“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
李向東笑著說:“你是說,隻要我們在*作上做文章
,一定可以瞞天過海?”
鍾市長也笑著說:“這就看目前我們更需要什麽了?如果出成績出效果,倒不實為一個好辦法。”
李向東知道,鍾市長也在試探他。他是被朱老板的好處**來試探他李向東呢?還是希望試探他李向東是否已經得到朱老板的好處?
他問:“依你的看法,我們應該怎麽辦?”
鍾市長說:“我聽你的,你是市委書記,你要我怎麽幹,我就怎麽幹。”
他說得滴水不漏。
李向東隻得表態,說:“我們不能讓他牽著鼻子走!”
如果,鍾市長想得到朱老板的好處,李向東就讓他死了這條心。
鍾市長說:“我知道該怎麽辦了。”
這次談話後,李向東更堅定了放棄老板光的企業。他組織召開了幾個工廠企業老板參加的座談會,在會上明確提出,市委市政府依然對他們這些已在市縣落戶的企業給予高度重視,希望他們在市縣繼續擴大自己的企業。他說,我可以先給他透露點好消息,很快市委市政府就會推出優惠工廠企業再擴大投資的有關政策。
幾個座談會後,市委市政府果然推出了一係列鼓勵工廠企業再擴大投資的新政策。其中有一條規定,當年擴大再生產的工廠企業,來年擴大這部分所產生的稅利,國家劃撥給市縣財政的,將無償返還給企業。
在製定這個規定時,黃曾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工廠企業再發展,多從企業自身發展規律考慮,我們給予這種優惠,是否顯得多餘,是否返還的有點冤枉了。如果,我們把這筆返還款截下去,用於引進新企業,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珠海那家企業要我們減免土地使用費,我們用這筆返還款相抵,也應該是一比一了。
李向東說:“你是說拿返還款給予引進一家新企
業更大的優惠?”
黃點點頭。
李向東說:“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優惠,企業也不定就會再投入,他們或許要等一兩年,或許隻是進行小改進,有政策鼓勵,他們的決心和投入肯定不一樣。”
他說,還有一點,我認為健康有序的發展更重要。現有企業在我們的鼓勵下,健康有序的發展,比引進一家新企業更重要。如果,我們不按常規地給予那家珠海企業太大的優惠,即使把他引進來,也不便於今後的管理。
他不能讓那家企業老板覺得市縣有多需要他,你一家從珠海遷出來的汙染企業,來我們市縣,我們歡迎,不來,我們也無所謂。
當然,態度擺在那,卻並不表示不爭取。
引外始終是城區發展的重中之重。李向東要求老鄺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繼續爭取那家珠海老板的企業來市縣落
戶,繼續與那家澳大利亞外商保持聯係。
開始,還聽到幾個好消息,有幾家中小企業順利地在市縣落戶,簽定合同時,老鄺請李向東也參加了。他說,你總不能讓我一口吃成大胖子吧?他說,我也希望一下子就引進大企業,但這大企業也財大氣粗,我們得化些時間,慢慢把他捋順了。他說,這一開年,就引進了幾家企業,雖然規模小了點,也算是開門紅吧?
後來,傳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壞,先是那家外商企業,雖然經查實是一家很有實力的外資企業,但人家不來你中國投資,跑到越南去了。再後來,珠海那老板也愛理不理,似乎已選中了某一個非市縣的地方。老鄺感覺那口氣不對,主動上門去找那老板,並且表示,隻要別的地方能給予的條件,市縣也一樣能給。人家笑了笑,說,你鄺副書記說話能算數嗎?他說,如果,你鄺副書記說話算話的話,年前我們早就簽合同了。老鄺急得忙打電話給李向東。
李向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他不相信,亡羊補牢會有多大效果,人家明顯已經有主了,你降低門坎較什麽勁,那不是丟人現臉嗎?
老鄺苦著臉說:“我這都是為你啊!”
李向東說:“沒關係。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
老鄺說:“我現在手中一張王牌也沒有了。”
李向東這才有點慌起來,大書記要你出成績,要你抓好招商引資,即使你引進幾十家企業,但手裏沒一張王牌,沒一家叫得響的企業,能服人嗎?
更讓李向東始料不及的是,珠海那家企業舍棄市縣竟跑到臨市落戶了。他怎麽跑到臨市去了?臨市給了他什麽優惠?往往當自己得不到的時候,才想要知道人家到底比自己有什麽高招?
他把電話給臨市市長,問:“你們到底給那家夥多大的優惠?竟然把他挖到你們那去了?”
臨市市長也沒說出有什麽太大的優惠,隻是說,原來那老板和省委某領導是熟人,省委某領導一個電話,要他關照關照鄭書記,他就把他的企業拉到臨市落戶了。
鄭書記太知道這事對自己有多重要了。他邀請省委某領導、大書記、大市長張誌東搞了一個規格非常高的簽字儀式,省報、地級市報都報道了這個消息,鄭書記一下子成了珠??中心地區企業雙轉移到邊緣地區的成功典型。
李向東看著那篇報道,看著刊登的那幅簽定合同時的照片,隻見鄭書記滿麵春風地跟那企業老板握手,省委某領導、大書記、大市長張誌東站在他們身後,陪襯助陣,於是,李向東便有一種敗下陣來的感覺。
如果說,李向東調動所有的力量,用一把刀擊敗了鄭書記,那麽,鄭書記也調動他的關係,從李向東手裏拉走了這家企業。目前,他們隻能算是打了個平手。
大書記卻不這麽認為。他依然鼓勵李向東,說:“你並沒有被他擊倒。”
他說,一把刀,明顯是一對一,單對單,那場戰鬥,大家都看見硝煙了。誰勝誰敗?明顯擺在那的。那是一場實力和水平的較量,你李向東能夠審時度勢,采用一種與改革開放相違背的辦法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那是出奇招。他卻察覺不到其中的奧秘,隻能說,他技遜一籌。
他說,招商引資其實是一場大混戰,不是單獨對你李向東。他對的是所有區市(縣),大家都在爭,都在搶,而大家也知道,他依靠的是一股什麽力量。雖然那企業在臨市落戶了,大家心裏並不服氣。
他說,現在隻能說,他是將功補過,不賠不賺。你隻要後繼力量跟他,也引進一家相當規模的企業,你就能蓋過他。
李向東能蓋過他嗎?
(鮮花鮮花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