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
青苔古林木蕭蕭[2],蒼雲秋水迢迢[3]。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4]。
[注釋]
[1]魯卿:作者的友人,一位隱居山寺的隱者。
[2]蕭蕭:風吹樹林木搖動的聲音。此處形容冷清幽靜。
[3]迢迢:高、遠貌。
[4]探梅人:指作者自己。梅,比喻高士。
[賞析]
這首小令通過對友人山齋的描寫,表達對隱居山中的“魯卿隱”的禮讚,也表現了作者由衷的向往之情。這是一個深秋,作者來到友人居住的深山。這裏背山臨水,作者看見山上一株株古樹蕭蕭,樹上爬滿了青苔;因為處於森林之上,天上的雲也顯得更青,蒼雲低回,使這裏的環境更加清幽。一江清澈的秋水從門前向遠方流去,把人的視線牽向山外,拓展了畫麵層次。這兩句從宏觀上描寫友人居處的大環境。第三句寫友人的山齋。作者沒有描寫室內設施,而以“滿山紅葉”掩映山齋,把山齋烘托得熱烈而富有詩意。因為“紅葉滿山”,因此山齋顯得更小;而山齋的“小”,使舍內的氛圍更顯溫馨、祥和,可以想見主人的熱情、周至。“有誰曾到?”不直接說自己“曾到”,而出以問句,意含深刻。既寫出了友人山齋的幽深難找,又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山齋的讚美和向往,還含蓄地批評統治者“遺落”賢人於此山林。最後一句寫作者通過溪橋,向友人的山齋走去。作者自稱“探梅人”,既顯作者的風雅,也是對友人的稱讚。“梅”是實指,也是友人人格的象征。而“探梅人走過溪橋”本身就是一幅畫。作者采用大處潑墨,小處點染,烘托映襯,層層添加的方法,把友人的居處寫得富有詩情畫意。如最後一句,在前麵描繪友人山齋處古木之中,掩映在滿山紅葉之下,添加上“溪橋”,使畫麵掩映多姿,宛如一幅淡遠幽雅的山水畫。小令對寫山齋環境的描寫,實際上是對友人形象的描寫,也是作者讚美隱居生活的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