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王墓在瞎子口中是個很邪的地方,說著話他將自己的雙元盲人鏡摘了下來。我與楊往他臉上一看,心裏都是“咯噔”一下——隻見瞎子的眼眶深深凹陷,從內而外,全是暗紅色的疤痕,像是老樹枯萎的筋脈從眼窩裏長了出來。原來瞎子這對眼睛是被人把眼球剜了出去,連眼皮都被剝掉了一部分。
瞎子把盲人鏡戴上,長歎了一口氣,對我和楊說道:“過去了這麽多年,往事雖如過眼雲煙,卻仍曆曆在目。那最後一次去倒鬥,老夫還記得清清楚楚,什麽叫觸目驚心啊,那便是觸目驚心。”
我知道雖然瞎子平時說話著三不著兩,以嘴皮子騙吃騙喝,但是他說當年去盜獻王墓的經曆多半不會有假,畢竟這些事情不是誰都知道的。不過在蟲穀深處的獻王墓究竟有沒有瞎子說的那麽厲害,還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可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麽永遠不可能被倒了鬥的風水寶穴。
但是想起孫教授告訴我們的一些信息,獻王行事詭秘、崇敬邪神,又會異術,料來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棺材鋪掌櫃的用人屍養魚以求延年益壽,這法門便是從幾千年前獻王那裏傳下來的,由此可見多年獻王行事之陰邪凶惡,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楊想從側麵多了解一些獻王墓的情況,對瞎子約略講了一些我們在棺材鋪下發現漏缸裝人屍養魚的事,並把孫教授的推斷說了,很可能是從雲南獻王那裏遺留下來的古老邪術。
(以缸棺盛屍喂魚放痆最毒,此法在緬甸真實存在。現代有人誤將其稱為蠱的一種,其實並非同理,中國境內也沒有這種習俗。中國漢代古滇國隻有類似的邪術,但是並不是痆術或蠱毒。在此引用其名稱為情節需要,而且做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古老的痆術本身非常神秘,代代秘傳,外人難以窺其究竟,所以僅在故事中對其加以初級程度的解釋。)
瞎子聽罷冷哼一聲,撚著山羊胡子說道:“那孫教授是個什麽東西。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把秀才們都教成瘦子了,想必也是老匹夫一個。那廝知道個什麽。不知者本不為過,然而不知又冒充知道,就是誤人子弟。”
我問他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孫教授說的不對嗎?”
瞎子說道:“據老夫所知,獻王的邪術得自於藏地,最早發源於現在的公明山,是最古老的痆痆蠱毒、降頭並列為滇南三大邪法,現在痆術失傳已久,蠱毒與降頭等在雲南山區、南洋泰國寮國等地仍有人會用,不過早已勢微,隻餘下些小門小法。”
我對瞎子問道:“依你這樣講,原來棺材鋪老掌櫃用鐵鏈吊住鐵缸,在裏麵用死屍把魚喂大,是痆術的一種?他這樣做有什麽意義呢?當真能延年益壽?現在說起來那掌櫃的已經死了,他的來曆好象很模糊,說不定他就是古滇國的遺民,活了幾千年了。”
瞎子笑道:“世上哪裏有那種活了幾千年的妖人。老夫現在都快成你的顧問了,也罷,索性一並告訴爾等知道。當年老夫與六個同行到雲南深山裏去倒鬥,為了安全起見,事先多方走訪,從一些寨子中的老人口中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你們所講的怪缸的確是痆術的一種,將活人淹死在缸中,這個務必是要活人,進水前死了便沒有用了;缸上的花紋叫戡魂符,傳說可以讓人死後靈魂留在血肉中不得解脫,端的是狠毒無比。水中的小魚從缸體孔洞中遊進去,吃被水泡爛的死人肉,死者的怨魂也就被魚分食了,用不了多久就被啃成了幹幹淨淨一架白骨;而那些吃了死人肉的魚兒長得飛快,二十幾天就可以長到三尺,用這種魚吊湯,滋味鮮美無比,天下再沒有比這種魚湯更美味的美食了……”
我正在邊吃飯邊聽瞎子說話,越聽覺得越是惡心,隻好放下筷子不吃,我對他說:“這鮮魚湯味道如此超群絕倫,你肯定是親口喝過的,否則怎麽會知道得如此清楚。”
瞎子咧了咧嘴:“老夫可沒那個福分。喝了那神仙湯,哪裏還活得過三日。缸中的魚養成之後就已經不是魚了,而叫痆這痆就是把冤死的亡靈作為毒藥,殺人於無形之中;喝了魚湯被害死的人,全身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臨死時麵孔甚至還保持著一絲笑容,象是正在回味鮮魚湯的美味。害死的人越多,他的邪術就越厲害,至於最後能厲害到什麽程度,這就不得而知了。老夫縱然淵博,畢竟也有見識不到之處。”
楊也在一旁聽得直皺眉頭:“原來棺材鋪的傳說著落在這邪術之上,那位黑心掌櫃有了這害人的陰毒伎倆,用痆術害人性命——想必發明這套邪術的獻王也不是什麽善類。”
瞎子說道:“這棺材鋪掌櫃一介村夫,雖然會這套痆他的手段隻是皮毛而已,又怎麽能夠與獻王相提並論。所以老夫勸你二人盡早打消了去雲南倒鬥的念頭,老夫就是前車之鑒,爾等不可不查。”
楊如何肯信瞎子危言聳聽,繼續追問他:“能否給我們講一講當年你去雲南找獻王墓的經過,如果你的話有價值,我可以考慮讓老胡送你件明器。”
瞎子聞言立刻正色道:“老夫豈是貪圖明器之人,不過也難得爾等有此孝心,老夫自是不能拒人於千裏之外。這說起當年的恨事,唉,那當真是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啊……”
當年瞎子在蘇州城中使匠人修複了人皮地圖,經過仔細驗證,得知這是記錄獻王墓位置的地圖,心中不勝歡喜。先前他連倒了幾個鬥都沒什麽收獲,這獻王畢竟曾是古滇國一代國君,雖是南疆小國,他墓中的明器也應該少不了。
於是瞎子召集了幾名相熟的卸嶺力士。這批盜墓賊遇到大墓都是集體行動,盜大墓的手段不論是摸金發丘還是搬山卸嶺,也無外乎就是這麽幾種。喇叭爆破式,用大鏟大鋤,或者用炸藥破壞封土堆和墓牆,直接把地宮挖出來,這是最笨的一種辦法。
再不然就是切虛位,從墓室下麵打盜洞進去,這要求盜墓者下手比較準,角度如果稍有偏離,也挖不進去。
瞎子早年間就是專挖南方的墓,他們這批人不懂風水秘術,隻能找有縣誌記載的地方,或者找那些有石碑、封土堆殘跡的古墓。這次有了人皮地圖作為線索,這批人經過商量,覺得這活做得,說不定就是樁天大的富貴,便決定傾巢出動,去挖獻王墓。
據這批人中最有經驗的老盜墓賊分析,獻王墓規模不會太大,因為畢竟他們的國力有限;按人皮地圖中所繪,應該是在一條山穀中,以自然形成的形勢為依托,在洞穴中建造的陵墓.當時的滇國仿漢製,王葬於墓中,必有銅車馬儀仗,護軍百戲陶俑,玄宮中兩槨三棺盛殮,上設天門,下置神道,六四為目,懸有百單八珠,四周又列六玉三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絕對可以斷定,獻王墓中肯定有不少好東西。
人皮地圖雖然年深日久,有些地方模糊不清了,但是仍然可以辨認出獻王墓的位置。瀾滄江一條叫做蛇河的支流,由於其形狀彎曲似蛇,故此得名;蛇河繞過大雪山,這座雪山當地人稱為哀騰,正式的名稱叫做遮龍山,海拔三千三百多米;蛇河輾轉流入崇山峻嶺之中,形成一條溪穀,地勢低窪,由於這條溪穀終年妖霧不散,穀中又多生昆蟲,所以溪穀被當地人稱為蟲穀。
蟲穀地處深山之中,人跡罕至。過了大雪山,前邊一段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經常可以見到成群結隊色彩豔麗的大蝴蝶。然而中間一段開始就經常出現白色瘴氣,終年不散,中者即死,人莫能進;有傳說這些白色的瘴氣妖霧是獻王所設鎮守陵墓的痆環繞在王墓周圍,除非有大雨山嵐使妖雲離散,否則沒有人和動物能夠進去——人皮地圖上這片空白的白圈,就代表了這些妖霧。
再往深處,便是一個巨大的瀑布,風水中所說的水龍就是指瀑布,獻王墓的墓道入口就在水龍的龍眼處。人皮地圖背麵有詳細的記載,說這處穴眼是獻王手下大巫所選,名為水龍暈——纏繞穴前的迷蒙水氣所形成的微茫隱濕的圓環,以其朦朧如日月之暈環,故名曰龍暈,又作龍目;隱隱微微,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細看無形,乃生氣凝聚靈光現露之處,蓋因其為善勢之首,葬於其中,生氣不泄,水蟻具不得侵。
獻王墓的風水形勢更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永遠不可能被人倒了鬥——沒人能進去,這種自信恐怕天下再無第二人了。
那裏的情況具體是怎麽一個樣子,瞎子就說不出來了,因為他根本沒進去過。他們那夥人當時財迷心竅,雖然知道獻王墓極不好倒,仍然決定幹上一票。雇了一位當地的白族向導,冒險越過雪山進了溪穀,在蟲穀邊守侯了十多天終於趕上一次陰雲翻滾大雨冰雹的時機。四周的白色妖雲都被山風吹散,瞎子等人大喜,可等到這機會了。
為了趕在風雨過後衝過這條死亡地帶,他們便玩了命的往前跑。沒想到剛走了一半,風雨忽歇,陰雲被風吹散,風住的時候,太陽光撒將下來,四周立刻緩緩升出淡淡的白霧。這幫人往前跑也不是,往後跑也不是,當時便亂了陣腳,紛紛四散逃命。溪穀中的瘴氣生得極快,一旦吸入人體,立刻會至人死命。
瞎子仗著年輕時練過幾年輕功,閉住了呼吸,撒開兩條腿就往外跑;總算跑了回來,眼睛卻被毒瘴毀了,多虧在穀口等候他們的白族向導發現了昏迷倒地的他,當機立斷,把瞎子的兩隻眼球生生摳了出來,才沒讓毒氣進入心脈,使得他僥幸活了下來。
我和楊聽了瞎子的敘述,覺得瞎子那夥人失手折在了蟲穀是因為他們這些人缺少必要的準備,隻要有相應的預防措施,突破這片毒氣並不算難。說什麽進去之後有來無回,未免誇大其詞。
楊說道:“這麽濃的瘴氣倒是十分罕見,有可能是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溪穀中生長著某種特殊植物,穀中環境閉塞,與空氣產生了某種中和作用。戴著防毒麵具或者用相應的藥物就可以不受其影響了,不見得就是什麽巫痆邪術。”
瞎子說道:“非也,切不可小覷了蟲穀中的獻王墓。這隻是在外圍,裏麵都多少年沒有活人進去過了,那瘴氣裏麵的世界是什麽樣的,你們可以瞧瞧這人皮地圖背麵是怎麽描述的。”
楊展開人皮地圖與我一同觀看,隻見地圖背後有不少文字與圖畫。在王墓四周,另設有四處陪葬坑,還有幾位近臣的陪陵,想不到這小小的一個南疆草頭天子排場還當真不小。
其中有一段記載著獻王生前引用天乩對自己墓穴的形容:王殪,殯於水龍暈中,屍解升仙,龍暈無形,若非天崩,殊難為外人所破。
我自言自語道:“要是天空不掉落下來,就永遠不會有人進入王墓?天空崩塌?是不是在說有天上流星墜落下來?還是另有所指?難道說隻有等到某一個特定的時機,才有可能進入王墓?”
瞎子搖頭道:“都不是,憑老夫如此大智大慧,這麽多年來,也沒搞明白這天崩是指的什麽啞謎。料想那位獻王在生前不尊王道,信奉邪神,(塗,偏旁換為兩點水;可能是寫錯了-_-)害了多少生靈,他的墓早晚會被人盜了。不過可能天時不到,難以成事。恐怕獻王生前也知道自己的王墓雖然隱蔽,但早晚還是會被倒鬥的盯上,所以選了這麽塊絕地——不僅穀中險惡異常,可能在墓室中另有厲害之處,說不定有妖獸拱衛。當年老夫年輕氣盛,隻奔著這樁天大的富貴下手,當事者迷,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真是入了魔障,隻想著發財,最後卻吃了大虧。所以良言相勸,獻王墓不盜也罷。”
怎奈我們主意已定,這趟雲南是去定了的;而且這其中的詳情還要到蛇河蟲穀中親眼看看才有分曉,隻聽瞎子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出來,實在難以服人。
楊把瞎子的人皮地圖買了下來,然後我們收拾東西上路返回北京,擬定匯合了胖子,便一同南下雲南,把那座傳得神乎其神、建在龍暈之中的獻王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