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03章 尾聲

歲月如梭、韶華易逝,滄海悠悠、桑田青青,少女終將成為老嫗,曆史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傳說。不論是惦念還是憎恨都會冷卻,徐娘娘的陵寢,也終將冷清下來,五十年後,沒有人再記得是誰興出了宮人放還的規矩,是誰建了內安樂堂。這樣的事,又有誰會真正放在心上?到末了,連正統年間的風風雨雨,落在史冊中也不過就是幾句簡簡單單的記載,人們總有很多事要忙,比起眼前的生活,先人又何能占據他們的腦海?

到末了,新的王朝,總會取代舊的帝國。經過數十年的戰亂,數年的休養生息,和以往那些朝代興替一樣,該做的事,新王朝也不能少做,追封前朝末代皇帝,為前朝修史,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在攻陷北平之戰中,末代皇帝放火燒宮,皇史宬不幸被付諸一炬,曆年實錄,焚燒殆盡,經過數十年的艱辛尋訪,前朝史終於修築完成,不論是胡仙師、孫皇後還是徐循,在後妃列傳中都隻不過是短短一段話。

孝莊徐皇後,南京雨花台人,永寧侯徐成女,少年入選掖庭,事上勤謹。宣德初年封莊妃,曆進貴妃、皇貴妃。曆朝皇貴妃由後始。妃無子,取孝潔皇後子,即後端宗也。端宗即位,尊為皇太後,概因土木之變,後實有力也。景泰十四年,後卒,上初意諡為孝賢皇後,大學士徐元玉以息宗事,後微有嫌疑,諫曰不可。端宗崩,汪太後複以嫌疑故,廢為莊毅貴妃。太後崩,睿宗重尊為孝莊皇後。後有女善化公主,駙馬張常。

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一生,最終落定史書中,不過如此百餘字。徐循一生的縮影,似乎盡在其中。

至於是否貼切,觀者不在意,死者又怎會在意?不論真偽、不論褒貶、不論曲直,不論他人笑,他人哭,別人的筆,決定不了她的一生。生前無法,生後更無法。

即使再無人知曉,總無人在意,她總是來過,總是活過自己一生,這一點,她自己明白就好。

書成那一刻,來自燕山的風,吹過封土堆上的煢煢青草,關於徐循一生的無數畫麵、無數縮影,仿佛化為流光,紛紛往書中投去,在閃爍間,終於落定紙麵,百餘字間微光流動,過了一小會,方才黯淡下來。

觀者匆匆一掃,這一頁書,很快被翻了過去,下一頁,又不知是多少人的悲歡離合了。

一元逝去一元起,宮裏又何曾有過真正寂寞的日子?燒毀過,重建,崩塌過,重修,幾經更名反複,原來的南內成了禦苑,清寧宮也成了慈寧宮,至於永安宮,更是早被改了許多名字,如今,已經是被喚為翊坤宮了。

“劉娘娘仔細腳下。”宮女們前呼後擁間,一位華服少女蓮步輕移,踱到了這條巷子裏。

“這便是貴妃廟了。”她略有幾分好奇地打量著這小小的院落。“聽聞前朝睿宗年間,王貴妃便是在此廟前得了睿宗青眼,這廟宇,是因此得名嗎?”

“故老相傳,都說是靈驗無比。”陪侍的嬤嬤笑道,“不過卻不知是從何起源了,娘娘果然博聞多識,奴婢等都是不如了。”

“在家翻閱前人筆記時,偶然記起而已。”劉娘娘微微一笑,“既然散到了這裏,那便拜一拜吧。”

也不待眾人說話,她便拎起裙擺,徐徐進了廟前,洗手要香,又在那麵目模糊的泥像前跪了下來,在心中默禱道,“信女劉翠兒,僥幸應選入宮,得封德妃,請貴妃娘娘保佑信女早得陛下垂青,早生太子,長命百歲、萬福萬壽。”

想到陛下那年輕而英俊的容貌,和藹的表情,劉娘娘不禁微微紅了臉,慎重拜了數拜,又在心中發了幾個香燭願,這才站起身來。

“咦。”偶然瞥了一眼,她不禁奇道,“怎麽神像邊上,還有牌位的?”

“故老相傳,一向如此。”守門的老宮人道,“奴婢等人也不知為何,這牌位上的字都快磨不見了,更不知供奉的是哪位神仙,隻為了恭敬虔誠,一向也沒敢取下。”

劉娘娘好奇地多看了一眼,隻見果然牌位上香火斑駁、金漆零落,隻隱約見到一個雙人旁,倒是和王貴妃的姓氏不符,想來,怕是王娘娘的侍女之流,放在這裏享用香火的。

不論身份如何,總是人死為大——思及此,她便又是雙手合十,對那牌位拜了幾下,方才轉過身來,拎起裙擺,躊躇滿誌地跨出了門檻,走進了豔陽地裏。

一輪當空,萬裏獨照,天似也陪襯她的好心情,劉娘娘舉手遮目,往天邊看了一眼,忽而眉頭微皺。

——不知何時,天邊極遠處飄來了一縷烏雲,也許不知什麽時候,又要下雨了。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後記

終於寫完了……累死了……

後記完

……如果就這樣會不會被打死啊,哈哈哈,之前說過要把一些正文中沒提過的疑問提出解釋的,在這裏當然是要給與解答了。同樣,因為貴妃是單本作,很多敘事角度限製,或者是當事人自己認知限製導致無法闡述清楚的內容,也會在這裏做個補充說明,作為作者的原始設定,當然了,讀者有怎樣的理解,是讀者自己的事。

藍寶事件??藍寶事件是巧合,第一個撿到藍寶的是趙昭容,撿到以後她收藏了起來,之後無意間聽人誇耀徐循受寵程度時,知道她得到了一件稀世藍寶。趙昭容對比後發覺這就是徐循得到的首飾,她想要陷害徐循通.奸,所以就指使著心腹內侍把藍寶放到了任意一名可以進內帷的內侍屋裏。之後的陰錯陽差大家都知道了。事發後趙昭容找到機會把心腹小內侍打死了,這件事並沒別人知道,她成功地把秘密帶到了殉葬時。對於徐循來說,這件事是又一個難解的秘密,也是當時瓦解她三觀的推力之一。

皇帝愛誰 在我的設定裏,皇帝愛過兩個人,如果要比較最愛時的程度,是小孫贏,皇帝對小徐的感情比較糾結,愛並不純粹。但他對小徐最好。皇帝曾經最愛小孫,但到最後也是最恨小孫。

柳知恩和皇帝說了什麽 真的就是很正常的解釋之詞,皇帝把柳知恩打發去南京,是因為他覺得柳知恩對徐循的了解比他更深,這讓他有受到威脅的感覺,但皇帝的驕傲也不允許他承認這個事實,他轉而以更得體的理由欺騙自己,把柳知恩打發去南京,眼不見為淨。

還有啥疑問大家可以留言問,我來回答,下麵說下我對幾個配角的原始設定吧。

胡後:胡後入宮存在內幕,但她本人一開始並不太了解,胡後從沒有愛過皇帝,她是恐懼入宮的。胡後的心裏一直存在嚴重的自卑問題,這一點她自己都沒發現,別人也沒有察覺。她從沒有想過和孫貴妃爭奪皇帝的寵愛,因為自覺不可能搶贏,無勝算也無動機,胡後有足夠的智力和手段去做到極致來保證自己的位置,但沒有足夠的動力,在嚴酷的宮廷生活裏逐漸軟弱,胡後被廢後反而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何惠妃:惠妃的人生觀是偏激、出世而且消極的,她過早地認清了宮廷冷酷的本質,以至於失去了生活的熱情。通俗地說,惠妃比較負能量,她的人生就是在等待終結,她短暫的一生是苦悶而壓抑的,認清了整個宮廷妃嬪製度的冷酷,讓她成為了製度的犧牲品,被製度吞噬了生活的熱情和樂趣。

趙昭容:有熱情而愚蠢地生活著。

張太後:沒有遇到挫折的孫後就會長成這樣,宮廷婦人的完全體。當她做皇後時,張太後是完美無缺的,當她做太後時,張太後開始盡情折騰,這是她的享受時間,她已經成為製度的贏家,可以開始揮霍紅利了。張太後是製度的既得利益者,也是製度的完美產物,她沒有什麽人性。孫後和她相比,因為自身的坎坷經曆,反而有時還有人性化的瞬間。

還有什麽配角是大家感興趣的也可以問……目前就想起來這幾個。接下來是幾個主角時間。

徐循:徐循是個極為自我的人物,而且比較薄情,不論她的pov是怎麽謙虛自己的,她其實很聰明,而且一直非常清醒。她的一生基調變化是很明顯的,剛入宮的時候,做一個好妃嬪對她是最有利益的,徐循一直都在致力於從思想和行為上把自己打造為一個合格的妃嬪,她的知足正是因為她知道知足對於她來說是好的品質。所以文章一開始的基調歡快而嬌憨,後期認識到殉葬以後,她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皇權的奴隸,就像是一頭被皇權喂養的動物,當然吃好喝好,但這一切都伴隨著一個她要隨時待宰的前提。

意識到這點以後徐循肯定不會快樂,這種徹底抹殺自我的模式和徐循的天性發生極為激烈的衝突,更讓她絕望的是她意識到,不論怎麽走,她的輸麵都非常大。要走黑化路線贏得太後位置,前提是她要能生個兒子,並且成功養大,通俗說得看命。要走及時行樂路線意味和製度妥協,接受被喂養的現實,要走和製度對抗的路線,就犧牲了幾乎所有的生活樂趣,幾乎沒有一條路能讓她贏得和製度的對抗。而求生的本能又讓她想要找出一條路保證自己的生存幾率。徐循在這段時間是最不快樂的,也最為動搖,最有黑化的可能。

度過這個坎以後,徐循的三觀已經定型了,她並不是以做個好人為目標,她要做的是自己,不過恰好徐循本性還可以,算不壞。她拒絕受到製度的威逼利誘,這就是柳知恩和徐循共同秉持的道理,命運決定你隻能活在哪裏,但是命運無法決定你要怎麽活。所以,不論命運把她置於什麽頭銜之下,又給她什麽命運,都無法對徐循帶來顛覆性影響,她就是她,她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也不在乎別人的否定,這些都是製度駕馭犧牲者的武器,徐循拒絕玩這樣的遊戲。

孫後:孫後是本文最重要的女配角,或者可以說是雙女主之一,在貴妃起居注的主題中,曾為貴妃的她戲份肯定是最多的,孫後的一生是不斷尋找、不斷失落以及不斷重塑自己的一生,她的人生主題從沒有過變化,那就是證明自己。在文皇帝否認她做太孫妃資格以後,孫後的目標就是要證明她可以做到最好,她有足夠的手段、運勢和寵愛站到文皇帝否認她能達到的高度。在這個目標跟前,皇帝的寵愛,子女親情都是孫後可以犧牲的東西,也許她很看重,但絕不會為此放棄自己的‘道’。然而,即使她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孫後也很難真正地快樂起來,她的性格決定了她看到的永遠都是她比不上別人的地方,但孫後也不會真正被打垮,在她還可以奮鬥努力的時候,孫後會吞下傷痛不斷奮起,在努力終於無用時,孫後也能容忍著這些不完美,有尊嚴地活下去,和胡後比,孫後的內心要強大很多。然而也正是因為她的性格,使得孫後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朋友。也許她和徐循之間有近似友情的一點感情,但在利益跟前,孫後會毫不猶豫地放棄感情因素對她的影響,絕對客觀地衡量局勢,也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徐循。

皇帝:皇帝是個非常高傲的人,他的高傲之處正體現在他不會無禮粗魯地對待旁人,反而盡可能安排好身邊每個人的生活,這並非因為他很善良,而是因為他無法容忍自己的近人有什麽不滿足之處。他的掌控欲很重,權力欲也很旺盛,同時也很聰明。他對即位後家庭的變化比較遲鈍,比較天真地以為一切都會和沒即位時一樣和諧,這份幻想被小孫和太後聯手擊潰後,皇帝便把自己封閉起來,並沒有誰能成功地走進他內心,連小徐也沒有。

柳知恩:柳知恩來自被皇權無端剝奪一切的群體,他的境遇實際上是全書重要人物中最淒慘的,但他也是全書中心智最為完善,人生觀最為健全的人物,他是個真正的強者,身體的殘障並不足以柳知恩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盡力活得精彩。他會盡力幫助徐循,就如同徐循也會盡力幫助他,但他對徐循在感情上的依賴,比徐循對他的依賴要少很多。他做過的所有事,一如他自己所說,都是他的選擇,並非是為了徐循犧牲自己,而是自己選擇幫徐循一把,這點還是很重要的。柳知恩不屬於為愛情犧牲一切的類型,他不是那麽渴愛的人物。

徐循的愛情線:徐循這一生真正處於相愛階段的日子隻有短短的3天,她和皇帝、柳知恩之間的感情糾葛分別是兩段關鍵詞,‘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徐循是愛皇帝的,輕微的愛,她不可能讓自己太過沉迷,因為皇帝身為製度的受益者並不懂得她的痛苦,她和皇帝在某些程度上根本無法交流,隻有在皇帝理解她,承認她值得擁有獨立的人格,在離開他後也能活下去以後,徐循才能放心地去愛皇帝,但當時她已經沒有這種心情了,隻有對失去皇帝的恐懼,也就是3天後,她永遠失去了和皇帝繼續下去的可能。而皇帝對她的付出也阻斷了她和柳知恩有所發展的最後一絲希望。

當徐循最因製度痛苦,對皇帝本人最為遷怒的時候,她對柳知恩是有憧憬和欽慕的,因為他們兩人可以互相理解,這個境界徐循和皇帝從來也沒有達到過,這種感情在柳知恩為了她出頭,被打發去南京後到了頂峰,也讓她露出端倪,被趙嬤嬤看了出來。但這份感情的萌芽中斷後就不能再續,徐循自感對皇帝的虧欠以及辜負,以及當時禮法對於一個好寡婦的道德要求,都使得她不可能容許自己對另一個人發生愛情。即使白首重逢,也無法找到當日的心境,她一直在欺騙自己對於柳知恩的感情隻是知己之情,甚至害怕柳知恩對自己有非分的想望,所以多次表達希望柳知恩尋找歸宿的願望。而每次柳知恩對他們的關係做出定義和撇清的時候,她都會在輕鬆和失落間遊走,這份窘境是她一生都無法突破的困難。

孫後的愛情線:孫後和皇帝的感情是最初以及最寶貴的,但在殘酷的現實跟前,孫後的美夢很快破碎,她認識到自己的愛人非但無法保護自己,甚至也不是隻會選擇自己。她所能擁有的隻有部分的皇帝。這種失落感和危機感使得孫後把更為牢靠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第一位,和皇帝的愛情被她報複性地貶低在了利益之後,但這並不代表孫後就此不愛皇帝。孫後是本書中相對最愛皇帝的女人,盡管這不是她所追求的全部,但她始終渴望重獲皇帝的愛情,也會為皇帝對她的折磨而受傷。反而是在皇帝死後,她隻能承認失敗以後,孫後相應而言獲得了解脫。

皇帝的愛情線:皇帝曾經最愛,一直最恨的都是孫後,正因為曾經愛,所以才會恨。皇帝通過對徐循的好和寵溺,幾乎無原則的妥協來傷害孫後,以此作為對他的報複。他對孫後期望值高,所以期望值落空時也最失望,最恨。與孫後形成對照組的是徐循,他對徐循一直有不了解、看不透的感覺,在前期他沒有真正愛上過徐循,雖然徐循的不配合也會給他帶來情緒上的挫折,但因為不了解,皇帝可以擅自腦補一些她愛他之類的理由來原諒她,但大體來說,他沒有肯定過徐循是愛他的,雖然兩人看似親近,但心靈一直都很遙遠,彼此間充滿了不確定,皇帝對徐循的寵愛有強烈的報複性質,報複對象是整個宮廷裏他真誠以待,卻不真誠待他的所有人,徐循越是展露桀驁本色,他就越是要忍受不適來寵愛她,以此來展示他的胸襟,讓旁觀者後悔自己的愚蠢和失去。徐循給他帶來的挫折比較淺層,皇帝可以對自己承認,但孫後給他帶來的挫折觸及最深,所以皇帝連想都不願想起,在皇帝的pov裏也難以提到,因為他的性格不可能如此坦誠地直麵自己。在決裂之後,他對孫後的狀態較為反複,時而憐惜時而殘忍,都是性格使然。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和徐循之間不存在真愛,皇帝和孫後的愛是青澀而混沌的,並沒有過多的複雜元素。他和徐循的愛是痛苦而挫折的,皇帝必須不斷讓步,不斷摧毀自己身為上位者理所當然的優越感認知,他必須麵對一個難以麵對的事實:他和徐循本質上的確沒有什麽不同,他們是平等的個體。這對皇帝的高傲是極大的打擊,即使他已經隱隱認可了這一點,他依然隻能在特定的情形,也就是準備自己的死亡時才能麵對這點,承認徐循一直以來對他的拒絕都是有道理的,承認徐循和他相對平等,在死亡跟前,他和徐循終於解決了一直以來都埋藏在他們之間的老問題。隻可惜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皇帝活得夠久,也許在死前他也會達成和孫後的和解,可惜死亡來得太突然,他和孫後之間混亂的感情狀態隻能永遠殘餘下去。

柳知恩的愛情線:……對不起,也許擊潰了很多人的想象,柳知恩沒有愛情線,他並不如大家所想的一樣私自愛慕徐循。在柳知恩的一生中他唯一不允許自己擁有的感情就是愛情,理由他多次和徐循闡述過,他幼年淨身,對女子沒有欲念。沒有肉.欲的愛情終究並不完整,對柳知恩來說,徐循是和他相似的個體,都因為清醒而痛苦,但也都有一致的抗爭精神。他願意幫助誌同道合者,甚至不惜為此犧牲生命,因為對柳知恩來說,生命和信念相比並無足輕重。他也希望徐循能幸福,但他對徐循沒有愛情不能或缺的占有欲。後期柳知恩意識到徐循對他的誤解,但他並不會為了澄清這份誤解,或是讓徐循安心而去選擇娶妻生子,柳知恩不是為愛犧牲奉獻的類型,他是個獨立而自給自足的個體。然而徐循對他的確有不同的意義,他們的關係難以界定,也很難找到彼此相安無事的默契,一直有湧動的緊張感,是一個懸而未決,隻能逃避的問題。

……這個後記比尾聲字數還多啊喂,哈哈,最後說下貴妃的創作目的吧。

我其實沒什麽創作野心,貴妃的創作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悅己。這篇文是我看宮鬥文看不爽的產物,所有元素都是為了滿足我本人的yy而寫,並不存在‘這樣寫市場反響會更好所以就這樣寫’的思緒,這兩者其實也沒有高下之分,隻是這篇文是為了滿足自己,也許下一篇文就會滿足市場,都是很正常的事。

究其根本,我對很多宮廷文都有幾點不滿,第一點,作為讀者來說,特別不喜歡看到慕強心理,因為我有權有錢,我做的一切都是合理而且正義的,你們不能順應我的規則,膽敢擁有人性,就是你們的原罪。這一點在許多宮廷文裏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比方說許多穿越女比本土女還謹守禮教,尊奉規矩,鄙視‘不守規矩’的下賤存在,笑看其自己作死。這種例子好多,我都不多說了,印象很深就是某次看到讀者評論徐循作死,說萬曆皇後王喜姐‘雖然一直無寵又打死很多宮女,但對皇帝可是一直都無比恭敬,所以地位一直都很穩固’,言下之意似乎是一個宮妃的正道就是你的痛苦可以打死無辜宮女,但是對於有權勢者一定要跪舔,如此就可長命富貴,這種正道不學習的人簡直是自作死,在當時的價值觀也會對這種背離正道的行為大加鄙視雲雲。

這種邏輯我個人是極為不認同的,而且我也不覺得這麽扭曲人性的邏輯會獲得同時代大多數人的認可,固然弱肉強食在任何時代都能大行其道,但人性最基本的光輝就是,即使有這樣的行為存在,即使個人的力量無法去扭轉,大部分人也依然會‘敢怒不敢言’,不論多麻木,不論藏在多深的心底,人們都會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在任何時代,即使受著愚民教育,即使活得很糊塗,但人的本能,依然會讓受壓迫者對於受壓迫這個事實感到深切的痛苦。我自己看文的時候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受到宮廷中某個具體人物壓迫而痛苦的女主,言下之意似乎是去掉所有反派主角就可以幸福了,一個人在宮中的常態便是幸福。——我覺得剛好是反過來的,一個正常人在宮廷的常態就是痛苦,上到皇帝下到皇子,幾乎沒有人能從這種變態製度造成的陰影中逃脫,即使按常理他們是製度的受益者也不例外,除非和張太後一樣能基本泯滅人性,消除掉人性的很多需求,成為製度的機器人,否則不論地位,人性在扭曲人性的製度裏是很難得到滿足的。

另一個一直以來的缺憾就是,大部分宮鬥文的主角似乎都活得很清楚,一入宮就知道自己要鬥,就知道宮裏有多少黑幕,即使剛入宮時候比較傻,受過一次挫折也立刻就黑化堅強了起來,成為聖鬥士,目標就是通過明明暗暗合法不合法的手段,確保自己孩子活到最後登基,自己當太後做贏家。這個想法……根本就不符合我認知的宮廷……據我所知大部分宮廷生活裏,妃子首先連能不能順產,產後兒子能不能養大都根本不知道,差不多所有人都是聽天由命般活著,孩子還沒長大就如此自信地開鬥才是蠢材吧……而沒孩子時期的矛盾那不叫鬥,叫爭風吃醋,是比較低層次的東西。再者,宮裏即使有黑幕,那也不是外人可以隨便知道的,沒見過吃人的機器就是明說自己要吃人的,起碼都要拿一些光鮮亮麗的東西糊弄粉飾一下,所以徐循一開始的宮廷生活還是很亮色的,那時候她接觸到的還是宮中亮麗的保護層,真正的黑暗之處,她要等活到那個層次才會知道。

還有很逆反的心理還有,女主幹嘛老是皇帝真愛和唯一的愛啊,誰規定皇帝就隻愛一個,對別人都是玩弄或者不在乎。女主幹嘛一定要有兩個癡心不求回報的愛慕者,女主為啥到最後都能人生贏家,女主為啥一定要得到愛,難道沒愛就不能幸福地活嗎?幹嘛老是大團圓的俗套結局,為啥女主就一定要生兒子,還就許她兒子養大別人的都要死。為什麽文裏一定要有反派,為什麽女主總是要經曆背叛……等等等等,這些和我所知道的曆史現實基本都沒重合過吧。我想看一個比較貼近曆史現實,跌宕起伏峰回路轉,女主真正痛苦過迷茫過,到最後人生都有缺憾的故事。所以,就有了這本貴妃起居注。一直到最後結局時,徐循看似擁有一切,風光無比,連孫太後都自承比不過她,但她到底是否幸福,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它從一開始誕生的動機就是非常反流行的,而且我也不敢說它不是架空,我摘取了一段曆史原型,因為我特別厭倦‘這些事如何如何荒謬,現實怎麽可能發生’的說法,而這一段曆史恰好發生了許多‘十分荒謬,現實中無法發生的事’,試想如果我虛構寫宣宗廢後,相信會有無數長評論證元後地位如何尊貴,如何難以被廢,虛構寫魚呂之亂,虛構殉葬,虛構土木之變,都肯定難免被拍,因為的確說起來真的很荒誕,摘取原型可以免去這些爭吵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我再三強調的就是曆史上的這幾個人肯定不是這個性格,在史書的幾行記載之後隱藏的到底是什麽故事,我不知道,相信這時代也沒有人知道。這種借殼寫法在歐美奇幻小說界還是蠻流行的,不過那邊借得淺(冰火就借了不少盎格魯薩克遜七國曆史的設定),比較大雜燴,我對於時代變遷啊,大國關係沒什麽講究的,寫宮廷而已,借得比較全麵。這也是我的曆史觀在起作用,我一貫相信史書上寫的事,多數都是發生過,但這些事背後的真相,乃至是記載的主人當時的心態都是無法還原的。貴妃的結尾就是對於這種觀點的體現,由頭到尾,這本書都浸透了我個人的惡趣味,包括徐循那種‘當我已不想要,一切又全來到’的無奈,還有怎麽從徐循的一個舉動開始,到最後逐步升級改變曆史,也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梗。——我記得當我說本文開始架空的時候,正是廢後風波前後,很多讀者一直說這個哪裏架空,其實都和曆史一樣,其實架空真的就是從那裏開始的,如果不是徐循的反對保住了羅嬪的性命,栓兒不會和羅嬪一起長大,不會和太後疏遠,不會在羅嬪死後感情上依賴王振——其餘種種元素,以此類推,倒回去都要歸結到徐循的出現。

總的說來,我寫文的目的一般不是代入女主爽一把,對於筆下的角色也沒有很確切的喜歡或者不喜歡,多少都有點‘如果這樣安排命運會很好玩’吧的惡趣味,可以說寫文的時候感情比較抽離,所以我很接受別人不喜歡女主,不喜歡文,不論如何,徐循這個人的一生已經擺在這裏,到底是喜歡還是討厭,都隨讀者決定——其實也都是人之常情啦,徐循在我設定裏也就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麽特殊的待遇,要不是覺得對她太心狠,她連女兒都不會有,隻不過是被我挑出來做敘事主人公,使得她有了一些運氣可以走到最後,在現實中,宮廷裏肯定也有人和她是一個心態,做了一樣的決定,隻是她們未必有徐循的運氣,可以走完全程,但這並無損於她們作為一個清醒而完整的人活下去的決心。麵對現實有時蠻橫無理的重壓,每個人的應對可能都不一樣,本書裏的女人們各有各的反應,這沒有高下正誤之分,但我想徐循的應對辦法還算是比較正能量,不論結局是悲是喜,她都已做好準備承受,不論命運如何,都無法改變她的本我,我認為正能量不體現在好人得真愛,打壞人,最後皆大歡喜——這在我叫童話,對我而言,正能量是,即使生活有許多挫折,即使到最後也不能收獲完美,即使失落和痛苦是人生的常態,這世上大部分人也都會站起來繼續努力生活。徐循也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其實並沒有多特別。

雖然還有種種不舍,但貴妃的故事,到現在是全部完結,我的解釋裏也隻能說是‘一個想法,不一定對’,包括對人物的原始設定,大家看看就行了,到底是如何,還看你的解讀。

展望一下下一個故事吧,下一個故事,同樣有一定的悅己成分,我已經看厭了大家族內部爭鬥的故事,不論是族裏各房鬥,房裏各姐妹鬥,還有出嫁後和妯娌鬥,和丈夫的小妾鬥……反正就是看膩了《錦衣玉食中的女人鬥爭史》,固然曆史中也有很多人就是在錦衣玉食中鬥足一生,但也有許多人是很平常地過完了自己的一輩子。而且我也寫膩了落後生產力下女權被男權、皇權悲慘壓迫的事情了。《古代小清新》會寫一個沒有爭鬥,男女主雙處,一夫一妻沒有小妾的故事,而且女主不算是女權落後的受害者,她的生活在古代比較非主流,幸福度在古代女性中應該也是比較高的,簡單說,就是一小撮幸運兒‘完美得簡直不真實’的生活吧。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鏈接

收藏下文案,正文七月會開~

那就這樣嘍,大家,還想看我的故事的話,我們下本再見!